2024年04月29日星期一

名家作品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游褒禅山记【题解】本篇是游记形式的说理文,作者通过记游褒禅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浅尝辄止,提倡深入探索,并精辟地分析了“志”“力”“物”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这两点虽只讲治学,但不乏...
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赏析、解读

同学一首别子固【题解】这篇文章是王安石二十三岁时写给朋友曾巩的。当时,两人都年少而怀经世济时之志,他们互相慰勉,以期携手共进。本文扣住“同学”二字立意。同学,便是共同学习圣贤之道,志同道合的意思。作为一篇送别文章,从志同道合上立意,更显...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上人书【题解】作者在本篇里表达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关系的看法。作为一位积极入世、热心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的文学主张确有许多可取之处。“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这是认为文章要为社会现实服务成为推行政教的工具...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赏析、解读

伤仲永【题解】这篇散文,是以明了流畅的语言记述“神童”的故事。“神童”方仲永幼时聪明过人,操笔成诗,受到乡人称赞;长大以后,由于没有得到培养、教育,学习得不到提高,成了平庸之辈。这生动地说明了后天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条件。聪明颖悟如方仲...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原文、赏析、解读

答司马谏议书[1]【题解】这是王安石的一篇驳论名篇。本文是他给当时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的答书,针锋相对地驳斥了保守派的污蔑攻击,毫不含糊地表明了打破苟且习气、坚决改革政治的信念。由于作者深信变法事业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并...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1]》原文、赏析、解读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1]》原文、赏析、解读

为兄轼下狱上书[1]【题解】元丰二年(1079),当时苏轼任湖州知州,谏官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文表章词句,弹劾苏轼攻击新法,诽谤朝政。七月,御史台派人将苏轼逮捕,八月下御史台狱,十二月结案出狱,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苏...
苏辙《三国论[1]》原文、赏析、解读

苏辙《三国论[1]》原文、赏析、解读

三国论[1]【题解】此篇文章为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苏辙为应制科举而进论二十五篇之一。文章以“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立论,由此对刘邦、项羽和三国史事加以分析,并着重将刘备与刘邦进行对比,指出刘备的失误。文章立意新颖...
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六国论【题解】六国,指战国时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作者分析了六国先后被秦灭亡的历史,指出六国诸侯目光短浅、胸无韬略,不能联合一致,共同对敌,以致先后灭亡。此文可与苏洵的《六国论》并读,二者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洵文着眼于政治...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黄州快哉亭记【题解】本文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谪居筠州(今江西高安)时所作。文章借快哉亭来述说张梦得能够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是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描述了快哉亭上所见的景物,说明只有像亭主人一样胸怀坦荡,不因个...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原文、赏析、解读

张益州画像记【题解】张益州,即张方平,字道安,北宋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曾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成功地平息了益州的混乱局面,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为他建立了殿堂画像。本文追述了张方平安抚蜀地军民的功绩,极力赞扬张方平处变不惊,以仁爱...
苏洵《心术》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心术》原文、赏析、解读

心术【题解】《权书》是苏洵的一组策论,共十篇,本文是其中一篇。作为用兵策论,本文强调“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所以标题为“心术”。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其中包含...
苏洵《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六国论【题解】本篇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这是其中的第八篇,历史上论述六国破灭的文章很多,本文是比较著名的一篇。作者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个侧面,进行了十分严密的论述,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统治者应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
苏洵《广士》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广士》原文、赏析、解读

广士【题解】广士,即广泛地招纳天下的奇士贤才。本文讲述了当时用人路线的弊病,明确提出了广开才路,任人唯贤的正确主张。关于用人方法,认为应当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择之以才,待之以礼;尤其强调要从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并且深察地方民情风俗的下级官吏...
苏洵《管仲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管仲论》原文、赏析、解读

管仲论【题解】本文强调“荐贤”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批评管仲临死不能推荐贤人代替自己,因而给小人以可乘之机,留下齐国内乱的祸根。在高度专权的封建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的去世,往往影响政局的稳定,作者提出荐贤自代的主张是有见地的。...
苏洵《辨奸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辨奸论》原文、赏析、解读

辨奸论【题解】“见微知著”,从某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来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本文从一个人的衣着、生活习惯的“不近人情”,就断定将来必为大奸,则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了。本篇据前人考证,是南宋初年道学家为攻击王安石而假托苏洵之名写作的。【原...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赏析、解读

刑赏忠厚之至论【题解】《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参加进士考试的论文。文章先列举古代贤君明主“爱民之深,忧民之切”,有善即赏,不善则罚的同时又“哀矜”,极尽忠厚之事;继而以尧的两件事来具体证明;最后论及以忠厚行刑赏之事可以使天下之人都回到宽...
苏轼《喜雨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喜雨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喜雨亭记【题解】苏轼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到凤翔府任签判。喜雨亭在凤翔府城东北。文章开头说明命名之由,也指明了文章的主旨,扣一“喜”字而写。第二段主要写“雨”,带出“亭”,后两段写游亭之感。全文写透一个“喜”字,得雨之喜,建...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原文、赏析、解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题解】这是一篇出色的画论和悼文。作者总结了亡友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技法认为画竹必须“先得成竹于胸中”,对竹子的形态特点和生长规律要有深入的观察体味,并且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巧,才能顺利地进入艺...
苏轼《书蒲永升画后[1]》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书蒲永升画后[1]》原文、赏析、解读

书蒲永升画后[1]【题解】我国绘图理论的精髓,是“形似”与“神似”的完美结合。在这篇短小精悍的题画文中,作者通过“死水”与“活水”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形似”与“神似”的结合,对绘画创作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气韵飞动...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石钟山记【题解】作者由于怀疑世人所传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便亲自探访石钟山,经过实地调查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主要还不在于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告之于世,而在于批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主观作风。虽然有人对苏轼关于石...
苏轼《三槐堂铭》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三槐堂铭》原文、赏析、解读

三槐堂铭【题解】这篇铭文是赞美王祐及其子孙德行的。文章以槐的“封植之勤”喻人生品德修养之勤,以“槐阴满庭”喻王家子孙兴旺,代有人才。槐既为王祐手植,又被作者恰到好处地用来作喻,比一般的托物言志文章更高一筹。作者宣扬“天道可必”,固然有其...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赏析、解读

前赤壁赋【题解】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在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曾两次游览城外的赤壁,并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他所游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作者却假托为与曹操相关,在借景抒怀的...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原文、赏析、解读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题解】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的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本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
苏轼《留侯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留侯论》原文、赏析、解读

留侯论【题解】留侯,即张良,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人,是刘邦重要的谋士,辅助刘邦灭秦、灭项羽。建汉后,封于留(今江苏徐州附近),故称留侯。后退隐。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张良成就功名之所在。本文论张良...
苏轼《贾谊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贾谊论》原文、赏析、解读

贾谊论【题解】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时称贾生。本文一反常人认为贾谊不得志的原因主要是汉文帝不能用人的成论,认为贾谊不为汉文帝重用,是因为他“志大而量小”,“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而希图一次谋划就被...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赏析、解读

记承天寺夜游【题解】这篇游记,仅有八十四字,寥寥几笔,就点染出一个明净幽静的夜景,传达出一种恬淡自适的心境。月色如水,上下空明,幽人漫步,竹柏弄影,宛如一幅用淡墨挥洒的月夜游人图。天上有明月,庭中有竹柏,身边有知己,作者把自己政治失意后...
苏轼《后赤壁赋》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后赤壁赋》原文、赏析、解读

后赤壁赋【题解】在第一次游赤壁后不久,苏轼再游赤壁,并写下《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以记游为序,描写了冬夜赤壁的景色。不仅与前赋所写的景物特色不同,而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亦有异。前赋所写景物安谧幽静,本篇写赤壁之景寂寥幽深的同时,更多的还有...
苏轼《方山子传》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方山子传》原文、赏析、解读

方山子传【题解】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陈慥(zào),字季常,宋代永嘉(今浙江永嘉)人。仁宗嘉祐七年,其父陈希亮为凤翔知府时,苏轼为凤翔判官,与陈季常结为好友。作者为老朋友方山子作传,极概括性地写了他少年慕游侠,壮年折节读书而不遇,晚年归...
苏轼《范增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轼《范增论》原文、赏析、解读

范增论【题解】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鄛(今安徽桐城南)人,先后为项梁、项羽的重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本文抓住项羽中刘邦反间计,疏远范增,范增最后愤而离去这件事而引申发挥,认为范增被项羽怀疑由来已久,他应该早早离开项羽,甚至...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醉翁亭记【题解】本文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近于赋体的山水游记。作者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欧阳修《纵囚论》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纵囚论》原文、赏析、解读

纵囚论【题解】唐太宗放三百死囚出狱探亲,到期后,犯人都如数回到狱中就死,这件事一直被人称赞。欧阳修则认为这事不足为法,甚至批评唐太宗这个举动是沽名钓誉。他认为治国必须严肃法治,“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文章反复辩驳,逐层深入,具有...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相州昼锦堂记【题解】古人把富贵而归故乡,比作白昼穿锦,无比荣耀。韩琦功绩显赫,名重一时,却不以威风排场为荣,而志在“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为此,他在回家乡担任知州时特建“昼锦堂”,以表心态,对此,欧阳修极为赞叹。他在本文中围绕“昼锦”二...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赏析、解读

秋声赋【题解】肃杀的秋景,常常是古代文人借以抒写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秋声赋》正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把秋色写得可见可闻,由秋风的来临,联想到万物的凋零,继而联想到人生的易老,抒发出对于世事艰难、人生道路坎坷的感慨。本文写景、抒情...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赏析、解读

朋党论【题解】本文是欧阳修批驳保守派攻击范仲淹等革新派“引用朋党”的政治论文。文章列举各个朝代的事例,来论述兴亡治乱和朋党的关系,提出“朋党”“自古有之”,只有“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才能治理好国家。文章中正反事例充分,逻辑严密...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原文、赏析、解读

祭石曼卿文【题解】这是作者为悼念诗友石曼卿而作的一篇祭文。作者避免了一般祭文的呆板格式,内容不是为死者作平生概括,而是通过三呼曼卿,先称赞其声名不朽,再写其死后凄凉,特别是渲染墓地的悲凉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死者强烈的哀悼之情。文章大体押韵...
欧阳修《丰乐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丰乐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丰乐亭记【题解】丰乐亭位于安徽滁县丰山北麓,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建造的,这篇文章写于此亭建成之时。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能休养生息的功德。文章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既描述此时滁州山高水清,民乐岁丰,又回顾百年前这...
欧阳修《《释祕演诗集》序》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释祕演诗集》序》原文、赏析、解读

《释祕演诗集》序【题解】本文是欧阳修给友人祕演和尚的诗集所写的序文。作者一反诗序俗套,对诗只数笔带过,却通过述说石曼卿、祕演两人的境遇,表现他们的高风亮节,并明确指出他们“伏而不出”的原因是“时人不能用其材”,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同情。...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赏析、解读

《梅圣俞诗集》序【题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北宋时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以质朴、清新称美,在荡涤宋初浮靡晦涩诗风中起了很大作用。欧阳修是梅的好友,梅死后,欧阳修将他的诗编为《梅圣俞诗集》,并写了这篇序。序中对梅尧臣...
柳宗元《梓人传》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梓人传》原文、赏析、解读

梓人传【题解】本文借梓人(建筑师)的故事说明做宰相的道理。作者认为做宰相要抓大事,顾全局,不宜事必躬亲,陷入事务、文牍的圈子里去;做宰相还应坚守其道,合则用,不合则去,不应贪恋爵禄,苟忍屈从。文章前半部分细写梓人事迹,句句为论述埋下伏线...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赏析、解读

种树郭橐驼传【题解】这是一篇寓言体的政论性散文。作者通过描述郭橐驼栽培、管理树木的方法,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做官治民也应顺乎自然,减少繁杂的政令滋扰,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生息。文章层次井然,对比生动,特别是论种树的一段话富含哲理,耐人深...
柳宗元《愚溪诗序》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愚溪诗序》原文、赏析、解读

愚溪诗序【题解】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后为其所作《八愚诗》写的序。序里述说他命名溪、丘、泉、池等八物为“愚”的原因,通篇扣紧一个“愚”字,借愚溪以自喻,既写山水,又发议论,抒发了在美丑智愚颠倒的社会现实下,自己因“违理”“悖事”而被贬斥的愤...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题解】使君是汉以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韦使君是当时的永州刺史。本文作于元和七年(812),又名《永州新堂记》,作者通过赞美新刺史和他所兴建的新堂,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即希望州郡长官治政时能做到因俗成化,除残佑仁,废贪立...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原文、赏析、解读

小石城山记【题解】这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今湖南永州境内。文中记述了小石城山奇异的景致,并感叹这样奇妙的山水,不在繁华的大都市附近,却置于偏远荒凉的地方。由此让人自然想起作者怀才不遇的遭遇。后一段用存疑的语气表达了对“造...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原文、赏析、解读

桐叶封弟辨【题解】辨是一种辨察是非的论说文。本文针对史书记载的“桐叶封弟”一事进行辩证,借题发挥地批判了把君主言行绝对化的谬论,认为对君主的言行要看其实际效果,如果不恰当,“虽十易之不为病”。文章破立结合,结构谨严,对要辩证的问题,设想...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薛存义序【题解】这是一篇赠序体的政论文。作者针对中唐时期贪官污吏遍布天下,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进步观点。他认为人民与官吏应当是雇佣与被雇佣,主人与奴仆的关系。官吏必须“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以便做到“讼...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赏析、解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题解】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自元和四年至七年,陆续写了八篇山水游记,总称“永州八记”,本文是八记中的第一篇。全文从“始得”二字入手,写西山的奇特景象和始游时的独特感受。作者遭受政治迫害后,心力交瘁,处境险恶,只好寄情林...
柳宗元《三戒并序》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三戒并序》原文、赏析、解读

三戒并序【题解】这是柳宗元的三则著名寓言。题名“三戒”,意在告诫当时,警诫将来。作者借用三种动物:恃宠骄纵,得意忘形的麋麑;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子;仗势欺人,贪残暴虐的老鼠,深刻而形象地揭露了反动官僚及其爪牙的愚蠢虚弱,逞强肆虐和缺乏...
柳宗元《罴说》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罴说》原文、赏析、解读

罴说【题解】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各自为政。朝廷软弱无力,只得采取“以藩制藩”的策略,企图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加以节制,但是收效甚微。本文通过一个猎人在鹿、䝙、虎、罴之间玩弄权术,结果被罴吃掉的悲剧故事,讽喻朝廷如不革除弊政,加...
柳宗元《箕子碑》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箕子碑》原文、赏析、解读

箕子碑【题解】本文是为箕子庙写的碑文。纣王无道,箕子劝谏不从,反遭迫害,却能忍辱负重,建立功业,作者对他表示了极大的推崇和同情。作者以伟大人物三个标准“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来评价箕子的出发点,依次展开论述,彰扬箕子的人品、功业,...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赏析、解读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题解】王参元,濮阳(今属河南)人。鄜坊节度使王栖曜少子。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家富多财,不幸遭火灾,家产荡然无存。本文就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听到他家失火后写的一封祝贺信。朋友家里遭到火灾,不去慰问,反而祝贺,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原文、赏析、解读

钴鉧潭西小丘记【题解】柳宗元被贬永州后,郁郁不得志,于是寄情于山水,写下了优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一篇。作者借小丘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小丘虽奇,却处于僻地,又为秽草恶木所蔽,故不被人重视,贱价且久不能售;自己虽有才能抱...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封建论》原文、赏析、解读

封建论【题解】这是一篇杰出的政治论文。中唐时期,藩镇割据,连年内战,严重地破坏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而要求恢复分封制的反动主张,则又加剧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混乱。针对这种现实状况,作者提出了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势”,从理论和实践上...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原文、赏析、解读

段太尉逸事状【题解】状,即行状,是一种人物传记体裁。在这篇人物传记中,作者采集段秀实的三件散失了的事迹,歌颂了段秀实同情人民、不畏强暴、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唐时期军阀横行,残酷压榨,人民群众痛苦无告的社会现实,具有...
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捕蛇者说》原文、赏析、解读

捕蛇者说【题解】说,是古代就事论理的一种文体,本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写的。文中通过三代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及其乡邻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指出苛政赋敛比毒蛇猛兽更毒,说明了革除弊政、减轻赋役的必要,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
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赏析、解读

柳宗元《驳复仇议》原文、赏析、解读

驳复仇议【题解】《驳复仇议》是柳宗元针对初唐陈子昂的《复仇议状》所作的奏议。本文反驳了陈子昂对徐元庆为报父仇而杀县尉事应“诛而后旌”的矛盾主张,认为礼和法是不矛盾的,关键在于“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辨明报仇杀人的是非曲直。他指出...
韩愈《争臣论》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争臣论》原文、赏析、解读

争臣论【题解】本文从忠于封建帝王,维护封建统治出发,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采取敷衍应付态度的不良表现,用四问四答的形式,对阳城其人其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人们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官职,忠于职守,不能敷衍塞责,得过...
韩愈《杂说一》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杂说一》原文、赏析、解读

杂说一【题解】《韩昌黎集》中共有杂说四篇,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又称为《龙说》。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较为活泼。本文以云龙做比喻,寓意深刻。清人李光地认为“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其主旨大概是借龙能创造出自己所凭借依赖的东...
韩愈《杂说四》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杂说四》原文、赏析、解读

杂说四【题解】本文系《杂说》的第四篇,后人亦题为《马说》。这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人所识来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加以识别和任用。同时,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受到压抑和委屈、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韩愈《原毁》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原毁》原文、赏析、解读

原毁【题解】原毁的意思是探求产生毁谤的根源。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
韩愈《原道》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原道》原文、赏析、解读

原道【题解】《原道》是韩愈“复古尊儒,排斥佛老”的代表作。全文观点鲜明,“破立”结合,引证古今,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缺点,论述儒学之优点,最后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出作品。...
韩愈《与于襄阳书》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与于襄阳书》原文、赏析、解读

与于襄阳书【题解】于襄阳,即于頔(dí),贞元十四年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守襄阳,是很受唐德宗李适器重的地方大军阀。韩愈为求仕进,曾两次上书于頔,此为第一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即801年)。信的首段言“先达”与“后进”必须互相依赖;次段...
韩愈《与陈给事书》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与陈给事书》原文、赏析、解读

与陈给事书【题解】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冬,韩愈被贬为阳山县令。他在离京之前,给新迁给事中的陈京写了这封信。信的首段陈述首次谒见后不得复见的缘由;次段陈说去年两次进见后不敢复见的原因;末段反省检讨、自责谢罪以求再度获见。全信围绕一个...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应科目时与人书【题解】本篇题一作《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是贞元九年(793)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当权者的一封信,目的是希望身居上位者“怜察之”。文章以水中“怪物”为喻,表现了一个怀才不遇之士的困窘、忧愤和渴望有人救助、一展才能的...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原文、赏析、解读

圬者王承福传【题解】王承福是长安的一个泥瓦匠。他原来有过官勋,却放弃俸禄回来做了个自食其力的泥瓦匠。本文用传记的形式,借王承福的口,提出“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张;文章末尾作者进行了评论,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肯定了自食其力的人,用以对比...
韩愈《送杨少尹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杨少尹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杨少尹序【题解】这是韩愈为送同僚杨巨源告老还乡而写的一篇赠序。文章先宕开笔墨叙述西汉广、受二贤告老辞官时,百官送行、路人泣下的故事,紧接着把杨巨源辞职还乡、公卿送别的情景与二贤的故事具体比较,以突出杨老品德之美,同样受人敬重;末段说杨...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题解】温处士,名造,字简舆,河内人。曾为节度使张建封幕府,后隐居洛阳不仕,与石洪同有隐士名,因其居洛水之南,故称水南山人。唐宪宗元和六年,应河阳军节度使乌重胤聘请,又出山做官。此时韩愈为河南县令,这篇赠序即为送温造赴...
韩愈《送石处士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石处士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石处士序【题解】石处士,名洪,字浚川,洛阳人。曾任黄州录事参军,后退居洛阳十年不仕。与温造同有隐士名,因其居洛水之北,故称“水北山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应河阳军节度使乌重胤的聘请,任节度参谋本文即为送石洪赴任而写。文章前半部...
韩愈《送穷文》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穷文》原文、赏析、解读

送穷文【题解】《送穷文》是韩愈模仿汉代文学家扬雄所作《逐贫赋》而作,设想更为诡异,含意更为深刻。在文章中假借穷鬼发泄满腹牢骚,嘲骂世道不平,讽刺丑恶的世态,表明自己的志节。所谓“矫矫亢亢”“傲数与名”“不专一能”“影与形殊”等话,都是自...
韩愈《送孟东野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孟东野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孟东野序【题解】孟郊字东野,与韩愈为忘年之交。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时才被任为溧阳县尉,颇感郁郁不得志。在好友即将就道赴任之时,韩愈特写此文以示劝勉和宽慰,文中充满了对孟郊的同情和对当权者的不满。...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李愿归盘谷序【题解】友人李愿“不遇于时”,欲往盘谷隐居,韩愈赞赏其不羡利禄、洁身自爱的高尚行为,特作此文以送之。文章首段写朋友将往之地——盘谷的地名由来;中间三段对比三种人的生活,揭示李愿归隐山林的缘由;末段歌赞隐居之乐以示鼓励。中间...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送董邵南序》原文、赏析、解读

送董邵南序【题解】本篇约写于唐宪宗元和初年,题亦作《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西南)人,与韩愈交谊甚厚。因举进士多次落第而抑郁不得志,将要赴河北一带寻找出路。当时割据河北的藩镇正招纳士人增强实力以抗拒朝廷。韩愈既对...
韩愈《师说》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师说》原文、赏析、解读

师说【题解】这是阐述从师之道的一篇文章,主要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强调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韩愈提出师道在于“传道受业解惑”,主张不拘年龄、地位,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他又说“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
韩愈《论佛骨表》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论佛骨表》原文、赏析、解读

论佛骨表【题解】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令人将藏于凤翔的佛骨迎入宫中,供养三日。韩愈对此极力反对,于是写下本表,冒死进谏,结果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在本文中,韩愈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事佛求福,乃更得...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赏析、解读

柳子厚墓志铭【题解】韩愈和柳宗元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两人交谊深厚。柳宗元于元和十四年(819)冬去世后,韩愈写了几篇哀悼纪念文章,此为其中之一。本文除概述柳宗元的家世和生平事迹外,着重论述了他的人品政绩和文学成就。文中充分肯定其才...
韩愈《进学解》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进学解》原文、赏析、解读

进学解【题解】《进学解》是对增进学业问题的辨析。韩愈自以“才高”几次遭受贬斥,就在宪宗元和七年(812)再度降为国子博士后,模仿汉代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自嘲》一类的文章,假设师生对话,借学生的口为自己鸣不平。这样,不仅表达了对自己不...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赏析、解读

祭十二郎文【题解】十二郎名老成,是韩愈的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便以十二郎为嗣子。韩愈三岁丧父,由大哥韩会和大嫂郑氏抚养长大,从小就和老成生活在一起,两人感情深厚。后来韩愈的大哥、大嫂、二哥以及二哥的长子百川相继去世,只...
韩愈《祭鳄鱼文》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祭鳄鱼文》原文、赏析、解读

祭鳄鱼文【题解】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阻拜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到任后问民生疾苦,听说有鳄鱼为患,于是命属官秦济用一羊一猪投入鳄鱼出没的溪水中,并作了这篇祭文,对鳄鱼晓之以理,威之以势,限定时日,命其迁徙南海。传说数日后溪...
韩愈《获麟解》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获麟解》原文、赏析、解读

获麟解【题解】本文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文章。文中通过对麒麟的述说,委婉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里人才不被赏识和理解的感慨,以及对“圣明之主”的幻想。【原文】麟之为灵[1],昭昭也。咏于《诗》[2],书于《春秋》[3],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
韩愈《讳辩》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讳辩》原文、赏析、解读

讳辩【题解】李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很有才华。二十一岁时被推选去考进士。他的父亲名晋肃,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嫉妒他的人扬言李贺考进士犯了他父亲的名讳,即没有避讳父亲的名字,因而不宜参加进士的考试。为此,韩愈特地写作本文替李贺辩...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赏析、解读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题解】韩愈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以后又参加了礼部的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一直没有得到官职。贞元十一年年初,韩愈连续三次给宰相上书求仕,都毫无结果。本文是第二封书信,因距写第一封信的时间为十九天,故题为《后十...
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赏析、解读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题解】此书是韩愈三上宰相书的第三封。与前封书信比,虽然同是出自求荐的动机,但文辞内容与表现手法多有不同。前者自诉穷困以求“垂怜”,重在以情动人;此信则引典析理以求“垂察”,重在以理服人。立意的角度从作者个人的利益得...
韩愈《答李翊书[1]》原文、赏析、解读

韩愈《答李翊书[1]》原文、赏析、解读

答李翊书[1]【题解】李翊,唐德宗时人,贞元十八年(802)中进士。他写信向韩愈请教写古文的途径和要领,韩愈写了这封答书。在此书中,他介绍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提出“气盛言宜”的主张,强调学习古文的根本在于加强道德修养。韩愈自述写作古文的...
《孟郊·登科后》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郊·登科后》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题解】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为人们熟知。作者46岁那年进士及第,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开轩面场(cháng)圃(pǔ),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注释】1.过:拜访。2.具:准备。3.场圃:农家小院。4.就:赴,这...
《孟浩然·春晓》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浩然·春晓》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串译】春天夜短,不知不觉地睡到了天大亮,醒来听见外面传来鸟儿欢快、婉转的歌声。想到昨夜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在风雨飘摇中有多少花儿被摧残打落。【赏读提示】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约1250-1324),字千里,大都人。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号称“元曲四大家”。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仕途不顺,后隐居杭州。工于杂剧,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题解】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当时作者正罢官闲居在家。回到家乡后...
《陆游·书愤》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书愤》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题解】此诗为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作者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作者六十有二,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被...
《陆游·示儿》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示儿》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1.示儿:给儿子看。2.元:通“原”,原本。3.但:只。4.九州:指中国。5.同:统一。6.王师:指宋朝军队。7.北定:北方平定、收复。8.中原:指淮河以...
《陆游·钗头凤》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钗头凤》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钗头凤陆游 (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者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zhuó)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1.驿站: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的处所。驿外,指荒僻之地。2.无主:无人过问。3.着...
《卢梅坡·雪梅》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梅坡·雪梅》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梅坡·雪梅卢梅坡 生卒年不详。历史上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载,最有名的就是这首雪梅诗了。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阁(gē)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释】1.降:服输。2.阁:同“搁”,放下。3.评章:评议的文...
《卢纶·塞下曲·其三》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三》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jiàng)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注释】1.单于:敌军首领。2.遁逃:逃跑。3.将:带领。4.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5.逐:追击。【赏读提示】这是《塞下曲》组诗的第三首。通过写将军...
《卢纶·塞下曲·其二》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二》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二卢纶 (748-800),代宗大历初曾数度应举都未及第。贞元时在河中节度使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其军旅边塞的诗作风格雄浑,情调慷慨。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mò)在石棱中。【题解】《塞下曲》为汉...
《柳宗元·江雪》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宗元·江雪》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 (773-819),河东人。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入朝为官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
《柳永·雨霖铃》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柳永·望海潮》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永·望海潮》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重(chóng)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