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苏洵《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六国论》原文、赏析、解读

六国论【题解】本篇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这是其中的第八篇,历史上论述六国破灭的文章很多,本文是比较著名的一篇。作者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个侧面,进行了十分严密的论述,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统治者应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本文立论缜密,结构严谨,论理透彻,全文一气贯通,紧凑严密,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另外,文章叙议相间,笔法多变,叙述则生...

六国论

【题解】

本篇选自苏洵《嘉祐集·权书》。这是其中的第八篇,历史上论述六国破灭的文章很多,本文是比较著名的一篇。作者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个侧面,进行了十分严密的论述,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统治者应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本文立论缜密,结构严谨,论理透彻,全文一气贯通,紧凑严密,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另外,文章叙议相间,笔法多变,叙述则生动形象,议论则雄辩滔滔,其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更是名句典范。因此,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范文,广为传诵。

【原文】

六国破灭[1],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复,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6],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7],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8],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威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9],则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拿着土地去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而国力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这些国家失去了强有力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了用战争取得土地之外,还能通过他国的贿赂,小的得到邑镇,大的得到城池。比较一下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取胜而得到的土地实际数目要多百倍,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土地,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土地,实际数目也要多百倍。秦国的最大欲望,六国的最大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这么一点点的土地子孙却不爱惜,拿来送给人,如同丢弃草芥一般。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换取一夜的安稳觉。第二天起来环视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了。但是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暴虐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六国奉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犯六国也就越急。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明了。最终六国到了灭亡的地步,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火去救火,柴不烧尽,火就不灭。”这话说得太对了。

齐国人没有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跟着五国一起灭亡,为什么呢?这是他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缘故。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免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而后灭亡,这是用兵作战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荆轲行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害。赵国曾经五次跟秦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赵都邯郸这才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运用了武力而没有坚持到底。况且燕国、赵国处在秦国将要把各国消灭殆尽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力量孤单,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假使当初三国能够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仍然健在那么概率上是胜是负,理论上是胜是负,六国与秦国相较量,结局或许很难估量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长久累积的威势所挟制,一天天一月月地削割下去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蓄的威势挟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各自的势力比秦国弱,但仍然有能够不贿赂秦国而胜过它的可能。如果以据有天下的大国,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那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注释】

[1] 六国:指韩、赵、魏、齐、楚、燕。破灭:灭亡。后文的“迁灭”“革灭”都是这个意思。

[2] 率:全都,一概。

[3] 厥(jué):其,他的。

[4] 草芥(jiè):小草。言其轻微。

[5]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送给它越多,侵犯它们就越厉害。第一个“之”代秦国,第二个“之”代六国。

[6] 洎(jì):等到,及至。

[7] 数:命运。

[8] 劫:胁迫,挟制。

[9] 故事:旧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