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星期二
首页/自信励志/阅读方法:阅读要统筹时间

阅读方法:阅读要统筹时间

阅读要统筹时间阅读,需要对时间进行统筹。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公平的——它赐予我们谁也不多,谁也不少。然而每个人在时间的管理和使用上,却不尽相同。合理地安排、有效地利用,可以给你带来知识和智慧,可以带来财富和幸福。反之,时间就会抛弃你、惩罚你,给你留下惆怅和懊丧。因此,在阅读中注意对时间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合理地安排与利用...

阅读要统筹时间

阅读,需要对时间进行统筹。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公平的——它赐予我们谁也不多,谁也不少。然而每个人在时间的管理和使用上,却不尽相同。合理地安排、有效地利用,可以给你带来知识和智慧,可以带来财富和幸福。反之,时间就会抛弃你、惩罚你,给你留下惆怅和懊丧。因此,在阅读中注意对时间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合理地安排与利用时间呢?答案就是要做到对阅读的时间进行统筹,具体来说,就是要设计阅读时间利用表,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并且注意选择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点。

这里说的阅读时间利用表,不是简单机械的阅读用时分配,而是科学地安排时间和以顽强的意志争分夺秒地利用时间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根据所选定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向,从而确定要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在某个领域内准备有哪些突破和建树?最终创造的成果是什么?之所以设计一个阅读时间利用表是因为要在时间利用表的规划内,有一个明确的读书目标,使自己在每年、每一个月甚至每天都有一个可遵循的轨道,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设计阅读时间利用表,要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

(1)本职工作的性质与读书内容之间的关系。

(2)所选图书的学科专业特点。

(3)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与体力、脑力的竞技状态。

(4)阅读的环境与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看看自己对时间的安排与利用有哪些优势,如果阅读的内容正好与本职工作直接相关,就等于成倍地增加了自身的阅读时间。假如阅读完全占用的是业余时间,那就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和特点,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习惯来安排时间。若阅读的环境和时间的条件极差,则更应在运筹的实践中,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时间利用表。

另外,要严密地计划时间。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才受穷。人们工作有计划,花钱有计划,但时间支出却往往无计划。没事干的时候,时间白白溜掉了,需要时间的时候,又偏巧没有了时间。这是时间利用上最大的漏洞。

前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在平时工作、读书中非常注意核算计划自己的时间。他把每天有效的时间算成10个小时,分为3个单位或者6个“半单位”,正负误差10分钟。再把本身的学习工作任务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中心工作,包括攻读、研究、写作笔记等。第二类为间接工作,包括开会、听报告、读文艺作品等。除了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不限定时间外,所有可计算的工作量,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柳比歇夫从26岁那年起便采用时间统计法,把每天读哪些书、用多长时间,都事先规定好,到晚上再核算时间是如何用掉的,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一直坚持到1972年他逝世那一天,从未间断。

通过这种严密的时间计划,有效地保证了他每一小时的时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柳比歇夫先后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页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等,可谓硕果累累。

某大学的经济系研究生朱玲,也不失为这方面的一个典范。她平时很注意自己生活、学习、娱乐的规律化,专门备有个“账本”,记载每天在专业研究、基础课学习、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社会交往等项目上各用了多少时间。晚上临睡前用8~10分钟进行小结,检查每天对时间利用得是否经济合理。这样做的效果极明显,起到了监督和提醒的作用。

有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下降到规定的10小时以下。一查账本,发现是由于课后的一个半小时,被回到宿舍与舍友的聊天和干杂务事而大块地侵占了。于是便采取到阅览室去看书或做作业的办法,堵塞了这个漏洞。结果,她利用堵塞漏洞的时间写作出版了《学习漫谈》、《(资本论)纲要》两部专著。

由此可见,时间是一个常数,在勤奋者面前,它又是一个变数,就看你计划安排得是否合理。善于计划安排时间的人,能使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达尔文曾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因为大块大块的时间都是用来工作或是学习了,剩下来的都是一些细碎的小时间。其实,这些细碎的小时间虽然很零碎,不起眼,但是如果把这些零碎的时间合理地使用起来,也是很了不起的。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年逾古稀的时候,身兼数职,社会活动很多,却仍能抽出时间著书立说。当别人问他哪来的这么多时间,苏步青回答说:“我用的是零布头。做衣裳有整体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天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可观得很。”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每人每天可支配的零碎时间约有2小时,如果加起来,一年就是730个小时。假如一个人活60岁,从20岁算起,40年间就有29000多个小时,相当于读8年大学的时间。可见,零碎的时间在我们读书学习中是多么重要的一部分。

选择掌握知识的最佳时间点也非常重要。在一天之中,读书时间和读书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但并非读书时间用得越长,效果就越好。因为效果的好坏不是由时间长短而定的,而是取决于人体大脑是否在最佳显效兴奋状态之中。如果大脑处于最佳显效兴奋状态之中,思维活跃,头脑灵通,读书效果就好,如果大脑处于疲劳之中,思维滞缓,情绪懈怠,学习效果就差。

那么,一天中一个人的大脑究竟在什么时间显效最佳呢?英国学者经过对人体大脑测试后发现,在一天24小时中,人的大脑有4次最佳显效的“黄金时刻”。

第一次是4~6时。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指的就是这一大好时间。9~11时,此时大脑注意力强,记忆力好,是第二个黄金时刻。17~19时,人们嗅觉和味觉达到最好状态,脑力、体力和耐力又进入一个高峰期,这是第三个黄金时刻。20~21时,脑力又处于活跃时期,是一天中第四个黄金时刻。

对这4次黄金时刻,选择哪一个时间作为自己的最佳点,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条件以及生物钟的规律来选择确定了。

如果你感觉清晨能全神贯注,头脑清醒,那么你就把艰深的学习内容和创作安排在此一日之晨;如果你感觉夜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那就充分利用夜晚的黄金时间,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如果你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思考力,适应各种环境,那就恰当安排自己的睡眠和休息,使头脑得到松弛,以换取更充沛的精力学习和工作。总之,具体选择哪段最佳点,要因人而异,要遵循人体周期的规律,大可不必刻意去固定哪段时间进行阅读,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合理地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