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王安石《上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上人书》原文、赏析、解读

上人书【题解】作者在本篇里表达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关系的看法。作为一位积极入世、热心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的文学主张确有许多可取之处。“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这是认为文章要为社会现实服务成为推行政教的工具,比起所谓明圣人之道的传统观点更为强调实用。“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这是认为艺术技巧是由政治内容所决定的,处于从属...

上人书

【题解】

作者在本篇里表达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关系的看法。作为一位积极入世、热心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的文学主张确有许多可取之处。“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这是认为文章要为社会现实服务成为推行政教的工具,比起所谓明圣人之道的传统观点更为强调实用。“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这是认为艺术技巧是由政治内容所决定的,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他把文章的作用仅仅限制在礼教、政治的范围内,这就未免过于狭隘。而且视艺术技巧为器物上的绘画,可有可无,比喻不妥,容易导致忽略艺术,失之片面,过于绝对。

【原文】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1]。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2]。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云者[3],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4]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5],望圣人于百千年中[6],卓然也[7]。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8]。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9],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10],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11]。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邪,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12],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译文】

我曾说过,文章不过是推行礼教、政治的工具罢了。那些写在书上并传授给人阅读的,大致归到这几个方面罢了。所谓“要是文章不加修饰,流传就不会长远的说法,只是说“修辞藻饰不能不讲究而已”,但这不是圣人写作文章的本来意义在孔子死去很久之后,出现了韩愈,继承了相隔千百年的圣人的伟业,真是高超不凡。只有柳宗元能和韩愈齐名。实际上柳宗元的成就并不能与韩愈相比,然而他的文章最终与韩愈的文章匹敌并流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豪杰。韩愈曾经告诉别人这样写文章,说是应该如此这般,柳宗元也说应该这样那样我怀疑这两人所说的只是告诉别人修辞藻饰罢了,至于写文章的根本意义,不是像这样就可以的。孟子说:“君子是要在学问上通过主观努力有所收获,就要求他自己有心得。自己有心得的就能稳当牢固地掌握;稳当牢固地掌握,就能积蓄深厚;积蓄深厚,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孟子的这些话,不仅适用于怎么写文章,而且也可以用来说明写文章的根本意义。

我所认为的文章,一定要做到有益于社会。所说的修辞藻饰,好比器具上有雕刻绘画。器具果真精巧而又华丽,不一定适用;器具果真适用,也不一定要精巧华丽。总之,以适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外表装饰罢了。不适合使用,器具也就不能成为器具了。不装饰它的外表,器具难道就不能成为器具了吗?不是的。然而美观的外表也是不能不要的,只是不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了。

我学写文章为时已久,经常依照这一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写作。现在才想把这些写成文章传授给别人,至于在实际中的成效,那还有待于时日。这些文章究竟是对还是错,我自己不能够确定。阁下是位正直的人,不是屈从别人喜好的人。我抄了十篇杂文献给您,希望您能指教,使这些文章的是非好坏有个评定。


【注释】

[1] 礼教:封建社会中关于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的教育称为礼教。治政:治理政事,亦可解为政治。

[2] 大体:大致。归然:归于此,这里指归于礼教治政。

[3] 而曰……云者:引文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子的话,原文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文,没有文采。

[4] 圣人:指孔子。

[5] 韩子:指韩愈。作:兴起,出现。

[6] 望:仰望,敬慕,这里有学习、继承的意思。

[7] 卓然:高超、高远的样子。

[8] 可畏:值得敬畏。

[9] 安:安稳,牢固。

[10] 要之:总之。本:根本。

[11] 自治:这里指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

[12] 阿:曲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