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苏洵《辨奸论》原文、赏析、解读

苏洵《辨奸论》原文、赏析、解读

辨奸论【题解】“见微知著”,从某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来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本文从一个人的衣着、生活习惯的“不近人情”,就断定将来必为大奸,则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了。本篇据前人考证,是南宋初年道学家为攻击王安石而假托苏洵之名写作的。【原文】...

辨奸论

【题解】

“见微知著”,从某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来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本文从一个人的衣着、生活习惯的“不近人情”,就断定将来必为大奸,则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了。本篇据前人考证,是南宋初年道学家为攻击王安石而假托苏洵之名写作的。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1]。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2],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3],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4],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5],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6],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7]。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8]。”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译文】

事物有它必然发展到的程度,道理有它本来就有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冷静睿智的人,才能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月亮周围出现光圈就要刮风,柱石的基础回潮湿润就会下雨,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至于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相互影响,其中曲折复杂而难以了解,千变万化而无法预料,怎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可是贤能的人居然也有不明白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爱憎扰乱了他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巨源看到王衍,说:“将来贻误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郭汾阳见到卢杞,说:“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一个也留不下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本来是可以预见一些的。在我看来,王衍的为人,容貌清秀,言谈机敏,固然是可以用来欺世盗名的,然而他不嫉妒,不贪婪,只是随波逐流罢了。假如晋朝没有惠帝这样昏庸的皇帝,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能扰乱天下呢?卢杞的奸邪谄佞,固然足以败坏国家,然而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能够使人动心,言谈也不能够迷惑世人,如果不是唐德宗心胸狭窄、不会识人的话,又怎能受到重用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山巨源、郭汾阳对这两个人的预言,或许是不完全正确的。

现在有的人,口里念着孔子和老子的言论,亲自实践伯夷、叔齐的行为,收罗一批追求虚名的读书人和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互相吹捧,企图树立名望,自以为是颜渊、孟轲再世,而实际上阴险狠毒,与一般人的志趣不同。这是集王衍、卢杞的伎俩于一身的人啊,这种人造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得完吗?面孔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涤,这是人之常情。如今有人却不是这样,他穿着囚犯般的脏破衣服,吃着猪狗般的粗糙饭食,蓬头垢面,哭丧着脸,却大谈《诗经》《尚书》,这样做难道是他的真实性情吗?大凡为人处世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凭着誉满天下的好名声,来实现他尚未暴露的野心。虽然有希望治理好国家的君主,爱才举贤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他。那么这个人成为国家的祸患,一定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为祸之烈绝不是王衍、卢杞这二人所能比拟的。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勋。”倘若这个人不被重用,那么我庆幸自己的话说错了,这个人会有怀才不遇的慨叹,谁又能知道他造成的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如果这个人受到重用,国家将会蒙受他的祸害,我得到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注释】

[1] 贤者:有人认为是指欧阳修和文彦博。据说欧阳修见到王安石的文章后,曾“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文彦博为相,曾“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

[2] 山巨源:名涛,晋初人,曾任吏部尚书,当时选用官员,他都亲做评论。对王衍评价不高。王衍:晋惠帝时任宰相,终日清谈,不理国家大事。

[3] 郭汾阳:郭子仪,中唐时屡官太尉、中书令,封汾阳王。卢杞:唐德宗时任宰相,陷害忠良,大肆搜刮,后被贬职。

[4] 今有人:暗指王安石。

[5] 夷、齐:伯夷和叔齐,为孤竹国君二子,互相让国,不肯继位,逃往周地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而谏,不听,隐居首阳山,商亡,耻食周粟,上山采薇,有人指出薇生周地,遂不食而死。

[6] 颜渊:名回,孔子得意门生,列德行科,不迁怒,不二过,后世称为复圣孟轲:战国时儒家代表,光大孔子学说,后世尊为亚圣。

[7] 不近人情者:春秋时齐桓公宠臣竖刁自阉、易牙烹子、开方弃亲,皆不近人情。

[8]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人,以兵法求见吴王,受命为将,破楚。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其《军形》篇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曹操注:“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