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赏析、解读

相州昼锦堂记【题解】古人把富贵而归故乡,比作白昼穿锦,无比荣耀。韩琦功绩显赫,名重一时,却不以威风排场为荣,而志在“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为此,他在回家乡担任知州时特建“昼锦堂”,以表心态,对此,欧阳修极为赞叹。他在本文中围绕“昼锦”二字层层发挥,用苏秦、朱买臣等炫耀富贵的庸俗行为作陪衬,盛赞韩琦不同凡俗的品行与心态。...

相州昼锦堂记

【题解】

古人把富贵而归故乡,比作白昼穿锦,无比荣耀。韩琦功绩显赫,名重一时,却不以威风排场为荣,而志在“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为此,他在回家乡担任知州时特建“昼锦堂”,以表心态,对此,欧阳修极为赞叹。他在本文中围绕“昼锦”二字层层发挥,用苏秦、朱买臣等炫耀富贵的庸俗行为作陪衬,盛赞韩琦不同凡俗的品行与心态。

【原文】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1],买臣见弃于其妻[2]。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3]。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4],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5],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6]。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译文】

为官到做了将军宰相,富贵了荣归故乡,这是人情所向往荣耀的事,在过去和现在都是相同的。

大概读书的士人在失意的时候,在乡里艰难困苦,就连没有见识的常人和儿童都轻视他,欺侮他。如战国时苏秦,其嫂子不以礼相待;汉朝的朱买臣,其妻因他贫穷离弃而去。士人一旦做了官,坐着四匹马拉的华贵车子,仪仗旗帜为前导开路,骑士兵卒簇拥在后,沿途百姓夹道观看,相互并肩比足,瞻望着叹息羡慕。而那些被称为庸夫愚妇的人,东奔西走,惊恐得汗流浃背,羞愧得俯伏在地上,在车尘马足之间暗自悔罪。这是一个士人得志后盛气逼人的阵势,过去的人将其比作衣锦荣归。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韩琦不是那样。公是相州人,世代都有美好的德行,祖上是当时有名的公卿。公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高中科第,做了显耀的大官。海内的士人,闻风下拜,瞻仰他的风采,也有很多年了。所谓的出将入相尊荣富贵,都是公所应当有的,并非像那些穷困的人,侥幸而一时得志,出于庸夫愚妇意料之外,以此夸耀于世间。如此说来,仪仗中的高大旗帜,不足以当作公的荣耀;朝廷中地位最尊贵的三公(司徒、司马、司空)手执的桓圭和礼服衮裳,不足以当作公的尊贵。只有用恩德施于百姓,有功勋于国家,将功绩刻在钟鼎碑石上,作出乐章诗赋颂扬天下,以光耀后世直至无穷,才是公的志向,而天下的士人也因此仰望魏公,岂止夸耀于一时而荣耀于一乡呢?

公在仁宗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做相州知州,这时便在后花园中修建了昼锦堂。后来又刻诗于石上,以留传给相州的百姓观看。诗中鄙视那些计较恩仇、夸耀浮名声誉的行为,不以过去的人所夸耀的事为光荣,反而引以为戒。以此可知公是怎样看待荣华富贵的,而公远大的志向岂是可以度量的?所以公能出将入相,为君王效力,不管天下太平与动乱,都是一样。面临国家疑难大事,果断地做出决议,垂下袍服的带子,双手执正了笏板,不动声色,将天下治理得稳如泰山,可说是以一己之身关系天下安危的大臣了!公的伟业丰功,因而被刻在钟鼎上,谱在弦歌中,是国家的光辉,而不止于一乡一里的荣耀。

我虽然没有登上公的庭堂,但有幸曾经私下诵读过公的诗文,为公的志向得以实现而快乐,并且欣然向天下人讲述公的事迹,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苏秦


【注释】

[1] 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政治家,游说秦惠王不成,狼狈回家,嫂不为炊。后佩六国相印,路过家乡,其嫂跪迎。

[2] 买臣:朱买臣,西汉吴人,家贫,砍柴为生,不忘读书,其妻不耐贫苦,离婚另嫁。买臣后任会稽太守,回乡时,故妻羞愧自缢。

[3] 大丞相魏国公:韩琦,字稚圭,北宋相州人,二十岁中进士,累官至宰相历佐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封魏国公,卒谥忠献。

[4] 至和:宋仁宗年号(1054—1056)。

[5] 武康之节:韩琦曾任武康军节度使知并州(山西太原)。

[6] 昼锦之堂:项羽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琦知相州,为其故乡,因而改夜为昼,以昼锦名堂,以示荣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