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欧阳修《丰乐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丰乐亭记》原文、赏析、解读

丰乐亭记【题解】丰乐亭位于安徽滁县丰山北麓,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建造的,这篇文章写于此亭建成之时。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能休养生息的功德。文章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既描述此时滁州山高水清,民乐岁丰,又回顾百年前这里战乱的往事,在记叙中反复抒发感慨,写得很有感情。...

丰乐亭记

【题解】

丰乐亭位于安徽滁县丰山北麓,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后建造的,这篇文章写于此亭建成之时。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能休养生息的功德。文章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既描述此时滁州山高水清,民乐岁丰,又回顾百年前这里战乱的往事,在记叙中反复抒发感慨,写得很有感情。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1],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2],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译文】

欧阳修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发现滁州的水味道非常甘甜。于是去问滁人泉水的发源地,后在州城南百步之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水,泉水之上是高高耸立的丰山,下面是深远潜藏的幽谷,中间有清泉涌出,我上下左右观看,心旷神怡。于是开凿石头,疏通泉流,整平地面,建造了一个亭子,与滁州百姓在此地游乐。

滁州这个地方,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地。过去宋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率领后周军队,大破南唐中主李璟的军队十五万人,于清流关山下,活捉了南唐军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从而平定了滁州。修曾经考查过滁州的山川地理,按照滁州地图,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当地经历过此事的老人都去世了,一个也没有找到。大概天下太平的时间已很久了,大家已经忘记这件事了。自从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海内分崩离乱,英雄豪杰四起相争,所在的地方今为此国、明为敌国,简直数不过来。到了大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而四海统一,一向凭借地势险要的割据,都削平消磨掉了。一百多年间,战乱的痕迹都不见了,只见到山高水清,山川依旧。想问以前的事,而遗老都不在人世了。

现在滁州介于长江、淮河之间,船只车马、商贾行贩、四方宾客不到这个地方来,百姓看不到外面的事情,却安逸舒畅地耕种田地,取得衣食,愉快地生活并老死于此。哪里知道这是皇上的恩泽,让百姓休养生息,生儿育女,世代相传,已有百年之久了。

我来到滁州,很喜欢此地偏僻,诸事简单,又爱民风民俗的安闲舒逸。既然于山谷之间得到了泉水,就每天和滁人向上仰望高山,向下听泉水的声音。采取幽香芬芳的花草,在高大的树木下乘荫凉。秋冬时的风霜冰雪,山势峻峭,露水滴滴,更觉清爽宜人。四时的景致,没有不可爱的。幸运的是当地百姓因年成好五谷丰登,喜欢和我一道游乐。所以我依据这里的山川地形,道说其风俗的淳朴,使百姓知道之所以能安享丰年的快乐,是因为有幸生在太平无事的年月。

宣扬皇上的恩德,以此与百姓共享快乐,是刺史本职的事情,遂做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并命名这个亭子。


【注释】

[1] 丰山:在今安徽滁州城西。

[2] 太祖皇帝: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是周世宗的部将,曾奉命率周师攻南唐,唐中主李璟命其将皇甫晖、姚凤守滁州。两军在滁州城西南的清流山下交战,唐兵败,周遂平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