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名家作品赏析/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赏析、解读

秋声赋【题解】肃杀的秋景,常常是古代文人借以抒写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秋声赋》正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把秋色写得可见可闻,由秋风的来临,联想到万物的凋零,继而联想到人生的易老,抒发出对于世事艰难、人生道路坎坷的感慨。本文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浑然一体,在句法上,整齐而富于变化,参差而不散乱,并善用独白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波折与自我解脱,体现了散文赋的重要特...

秋声赋

【题解】

肃杀的秋景,常常是古代文人借以抒写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秋声赋》正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把秋色写得可见可闻,由秋风的来临,联想到万物的凋零,继而联想到人生的易老,抒发出对于世事艰难、人生道路坎坷的感慨。本文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浑然一体,在句法上,整齐而富于变化,参差而不散乱,并善用独白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波折与自我解脱,体现了散文赋的重要特点。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粟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其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1];又兵象也[2],于行为金[3];是谓天地之义气[4],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5]夷则为七月之律[6]。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

欧阳子正在夜间读书,只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传来,惊恐地去听,说道:“奇怪得很啊!”开始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瑟的风声,后来又忽然如波浪奔腾汹涌,像是夜间的惊涛骇浪,暴风雨骤然而至。接触在物体之上,发出鏦铮铮的声音,犹如铜铁金属相击的声音。又好像出发去和敌人打仗的兵士,嘴里衔着竹枚快速行走,听不到号令,只听得人和马的行走之声。我对书童说道:“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一看。”书童返回来告诉我:“明月星光皎洁,银河横在天上,四处没有人声,声音是从树木之间发出的。”

我说:“哎呀!可悲哪!这是秋天的声音,它为什么来的呢?秋天的形状,它的颜色惨淡,烟气云气收敛;它的容色清明,天高而日光明亮;它的气候阴冷,刺人肌骨;它的意象萧条,山川冷清寥廓。所以它的声音凄凄切切,呼号声奋起。秋天来临的时候,野草繁盛争荣,佳木郁郁葱葱,十分可爱。然而秋风一到,拂过花草,花草的颜色就要改变;树木遭遇到,树叶便脱落了,其之所以能使草木摧折败坏,是因为肃杀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代表刑罚的官职,性质属阴;它是用兵之象,在五行上为金。是所谓的天地肃杀之气,经常以摧残杀死万物为本意。上天对于万物,春天萌生,秋天结出果实。所以在音乐方面,秋天为五音中的商声,是西方的音律,七月的律令是一年十二律令中的夷则之律。商声,是悲伤的意思,万物渐渐老去,接近死亡,使人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万物过了繁盛期,就会遭遇杀戮摧折。

“唉!草木无情,不时飘零沦落,人是一种动物,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千百种忧虑感动他的心,万般事务劳累他的形体。凡是能感动他的,必定会动摇他的精神。何况还要思考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于是满面红光的容貌,忽然变成了枯木一般,如漆一般光亮的黑发忽然变得雪白,并非金石质的形体,怎么能与草木争一日之荣?仔细思量自己到底被什么伤害摧残,又何必怨恨这秋天的声音呢?”

童子没有应答,已经低头睡着了。只听见四壁秋虫唧唧鸣叫,好像在呼应我的叹息声。


【注释】

[1] “其夫秋……为阴”:周朝以天、地、春、夏、秋、冬作为官名,秋官大司寇,掌管刑法。古人又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2] 兵象:古代征伐多在秋季,故秋为兵象。

[3] 于行为金: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属四季,秋季属金。

[4] 义气:《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5] 商声主西方之音:古人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季相配,商为秋声。又以四方(东南西北)和四季相配,秋为西方。

[6] 夷则:古人以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和十二月相配,夷则为七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