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1日星期三

儒家

什么叫作自强不息

什么叫作自强不息

儒家2023.04.19
“自强不息”是一种价值观,强调通过自我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从哲学和人生角度来看,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实践,以下是一些关键点:自我完善:自强不息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自我完善。这意味着不断地探索自我,寻找自身...
怎样做到包容

怎样做到包容

儒家2023.04.19
包容是指在对待不同观点、信仰、文化、背景等方面表现出宽容、接纳和尊重。从哲学角度来看,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伦理学、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等多个领域。在伦理学中,包容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和自由,不应该试图强加自己的观点和...
怎样做到淡泊名利

怎样做到淡泊名利

儒家2023.04.19
淡泊名利是一种在哲学中被广泛探讨的思想,其指的是超越追求权力、财富、声望等物质利益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富足。以下是从哲学角度详细阐述怎样做到淡泊名利的几种方式:洞察无常的真理淡泊名利的根本在于对无常的认知。无常是佛教中的一个重...
怎样才能做到自省

怎样才能做到自省

儒家2023.04.19
自省是一种主动的思考和反思过程,它要求我们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信仰和价值观。哲学可以提供有关自省的深刻洞见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以下是一些哲学角度上的建议,有助于帮助你实现自省:学会静下心来。自省需要安静的...
如何理解迁善改过

如何理解迁善改过

儒家2023.04.11
善改过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然后采取行动去改正,并且努力变得更加善良和完善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迁善改过包含着深刻的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思想。首先,它表现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人类是具有意识的生物...
什么叫迁善改过

什么叫迁善改过

儒家2023.04.11
迁善改过是一个古老而广泛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经历了错误、罪恶或挫败后,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实现自我救赎和改变。在文化和哲学传统中,迁善改过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和精神目标,它与悔改、忏悔、宽恕和复原等概念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
怎样做到厚德载物

怎样做到厚德载物

儒家2023.04.11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德,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有一种宽广和深沉的品格,具备强大的承受能力和负重能力,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承担起各种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要做到“厚德载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 宽容...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儒家2023.04.10
“厚德载物”是一句源于古代中国的成语,意思是指有德行的人应该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担当。这句话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所包含的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含义都很深刻。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厚德载物”的含义和意义。首先,我们可以从个人的角...
什么叫厚德载物

什么叫厚德载物

儒家2023.04.10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成语,它强调一个人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强大的能力来承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句成语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首先,“厚德”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个有“厚德”的人具备高尚的品德、道...
俎豆礼容:追寻周公的礼乐文明

俎豆礼容:追寻周公的礼乐文明

儒家2023.04.09
4.俎豆礼容:追寻周公的礼乐文明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最早整理了《诗经》的《商颂》,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国主管军事的大司马,孔子家族素来能文能武。孔子父亲叔梁纥以勇力著称,到了孔子又以文化闻名,颇有祖上的遗德。孔子小时候便爱好学礼,在与小伙伴的...
转益多师:孔子好学与儒家创立

转益多师:孔子好学与儒家创立

儒家2023.04.09
5.转益多师:孔子好学与儒家创立孔子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好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按照礼制规定,古代士人十五岁始入小学,“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当然不能理解为孔子十五岁才开始学习,应理解为...
重见天日:海昏侯墓《齐论语》探密

重见天日:海昏侯墓《齐论语》探密

儒家2023.04.09
3.重见天日:海昏侯墓《齐论语》探密2011年,江西省考古队在南昌附近发现了一个汉代大型墓葬,经过学界的研究,最终确认该墓葬的主人是汉废帝海昏侯刘贺。江西西汉海昏侯墓的出现,是近年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曾短暂做过皇...
中庸至德:儒家学派的最高道德

中庸至德:儒家学派的最高道德

儒家2023.04.09
3.中庸至德:儒家学派的最高道德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说“中庸”是“至德”,老百姓很少能实行这样的道德,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了。孔子还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
文质彬彬:儒家文艺理论的鼻祖

文质彬彬:儒家文艺理论的鼻祖

儒家2023.04.09
7.文质彬彬:儒家文艺理论的鼻祖孔子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的文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儒家的文艺理论批评。孔子的文艺理论主要体现在对《诗经》的评论上。为什么《诗经》能够代表文艺理论呢?上古的时候,诗、乐、舞一...
文如其人:《论语》中的孔子呈现

文如其人:《论语》中的孔子呈现

儒家2023.04.09
6.文如其人:《论语》中的孔子呈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孔子形象是多面的,有的是孔子本来的面貌,有的是后世强加的面貌。只有《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才是最真实、最丰满、最立体的。《庄子》也塑造了孔子,只是为了立论的需要,将孔子作为批判的对象,不免...
体制开创:语录体与说理文演进

体制开创:语录体与说理文演进

儒家2023.04.09
5.体制开创:语录体与说理文演进《论语》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直言,或者是孔子与弟子的简单对话,因此被称为“语录体”。“语录体”虽然在体制上尚显简单和幼稚,但保留了说理文演进的早期状态。古代的中国重视宗族制度,具有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先在谋求...
四科十哲:翘颖如林的孔门弟子

四科十哲:翘颖如林的孔门弟子

儒家2023.04.09
6.四科十哲:翘颖如林的孔门弟子孔子说“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立”指懂礼,孔子多次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可知“礼”与“立”密切联系。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以懂礼闻名内外,...
私淑孔子:亚圣孟子的发扬光大

私淑孔子:亚圣孟子的发扬光大

儒家2023.04.09
2.私淑孔子:亚圣孟子的发扬光大战国时期,将孔子思想发扬光大的最重要的人物是孟子。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己任,说“乃所愿,则学孔子...
生来奇异:孔子的出生与长相

生来奇异:孔子的出生与长相

儒家2023.04.09
2.生来奇异:孔子的出生与长相孔子是家族搬到鲁国后的第四代人,前三代分别是曾祖孔防叔、祖父孔伯夏、父亲叔梁纥。孔防叔自宋至鲁后,失去了公卿的爵位,降为了大夫。当时鲁国有东防西防,孔防叔为东防的大夫,自此孔子的先世由贵族公卿沦落为普通的士...
商人后裔:孔子家族的来源

商人后裔:孔子家族的来源

儒家2023.04.09
1.商人后裔:孔子家族的来源公元前十七世纪商汤攻灭夏桀建立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盘庚将首都从奄(今山东省曲阜市)迁至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因此又称商为殷。公元前十一世纪(前1028年)商王纣被周武王打败,至此商王朝共传十七世,历...
三家归一:《鲁论语》一统地位的形成

三家归一:《鲁论语》一统地位的形成

儒家2023.04.09
4.三家归一:《鲁论语》一统地位的形成现在通行的《论语》,都属于《鲁论语》。汉代《论语》流派纷呈,为什么《鲁论语》能够脱颖而出?这不得不归功于西汉的张禹。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已经出现了以传习《论语》为业的专家。比如文帝时期的常山都尉龚...
仁为核心: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

仁为核心: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

儒家2023.04.09
1.仁为核心: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孔子的思想丰富而深厚,但核心是“仁”。据统计,《论语》中讲“仁”最多,计一百零九次,其次是“礼”,计七十五次。“仁”的核心地位,不仅仅源于孔子的反复论述,更在于它属于孔子的独特创造。“仁”字在今文《尚书》...
礼是规范:治政做人的基本遵循

礼是规范:治政做人的基本遵循

儒家2023.04.09
2.礼是规范:治政做人的基本遵循周公制礼作乐,塑造了赫赫的宗周礼乐文明,将人民从殷商敬神事鬼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使周王朝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辉。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经典生成:“语”体演进与《论语》成书

经典生成:“语”体演进与《论语》成书

儒家2023.04.09
4.经典生成:“语”体演进与《论语》成书《论语》的书名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颇有一番学问,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排列的字典,记载了很多字词的原始意义。其中的《言部》说“语,论也”,又说“论,议也”,...
出身卑贱:没落之家的平民生活

出身卑贱:没落之家的平民生活

儒家2023.04.09
3.出身卑贱:没落之家的平民生活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就去世了,孔子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也不知道父亲埋葬在哪里。上古的时候没有墓祭的风俗,东汉末年的蔡邕称“古不墓祭”(《独断》),因为上古时人们认为生命是由魂魄构成的,魄是有形的肉体,...
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

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

儒家2023.04.09
9.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孔子是“至圣先师”,是伟大的圣人,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孔子生前是有一定名气的普通士人,死后一度遭到人们的非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的变迁,逐渐取得了圣人的地位。在孔子的时代,圣人是尧、舜、禹、汤、周文...
《论语正义》:传统研究的集大成

《论语正义》:传统研究的集大成

儒家2023.04.09
8.《论语正义》:传统研究的集大成刘宝楠《论语正义》代表了清代研究《论语》学的最高成果。刘宝楠(1791—1855年),江苏宝应人,是清代著名学者,也是“扬州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论语正义》虽题为刘宝楠所撰,实际上是刘宝楠及其子刘恭冕共...
《论语义疏》:皇侃创立的义疏典范

《论语义疏》:皇侃创立的义疏典范

儒家2023.04.09
6.《论语义疏》:皇侃创立的义疏典范南朝时期,义疏体成为经书《论语义疏》:皇侃创立的义疏典范注释的流行方式,梁代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是硕果仅存的典范。皇侃(488年—545年),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通晓《三礼》《孝经》《论语》,为...
《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

《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

儒家2023.04.09
7.《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唐代开始,读书人学习“五经”的同时,必须兼习《论语》《孝经》等。唐玄宗时,《论语》《孝经》正式成为明经科必考的科目。唐文宗于开成二年(837年),在长安的国子监门前立石,刻“十二经”作为士人传习和考试...
《论语集解》:何晏开创的集解注书

《论语集解》:何晏开创的集解注书

儒家2023.04.09
5.《论语集解》:何晏开创的集解注书魏晋是《论语》地位快速提升的时期,西晋的“十九博士”,属于官方承认的学问传授系统,其中有《论语》的王肃学。东晋太兴四年博士制度改革,《论语》郑玄学继续与“五经”一同进入学官。曹魏时期出现的何晏等人的《...
“有教无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

“有教无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

儒家2023.04.09
7.“有教无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学校教育起源很早,至迟在商代已经有贵族的学校教育。西周的贵族学校教育已分为小学和大学,一般认为,贵族子弟八岁上小学,学习写字、算术、音乐、诗歌、舞蹈等,十五岁上大学,开始学习射箭、驾车和文化经典等,二...
“述而不作”:孔子的五经整理

“述而不作”:孔子的五经整理

儒家2023.04.09
10.“述而不作”:孔子的五经整理“作”是圣人的事,因此孔子说“述而不作”,孔子的学术崇尚是“好古”,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论语·述而》),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的“好古...
“丧家之犬”:周游列国的艰辛生活

“丧家之犬”:周游列国的艰辛生活

儒家2023.04.09
9.“丧家之犬”:周游列国的艰辛生活孔子目光远大,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官,都不局限于鲁国。孔子出仕前去过周王朝的洛邑,属于游学的需要,也去过齐国求仕,可惜未能如愿,但在此过程中接触到了雅乐。孔子在鲁国出仕后再出国,是被迫的选择,也是他一生中...
“儒分为八”:孔子逝后的儒家分裂

“儒分为八”:孔子逝后的儒家分裂

儒家2023.04.09
1.“儒分为八”:孔子逝后的儒家分裂孔子逝世后,孔门弟子因为失去老师而内心难过,尝试寻找新的核心来凝聚人心。《孟子·滕文公上》说:“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
“君子不器”:曲折仕途的短暂辉煌

“君子不器”:曲折仕途的短暂辉煌

儒家2023.04.09
8.“君子不器”:曲折仕途的短暂辉煌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器”即“器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孔子要求人们不能拘守于一才一艺,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孔子既是学者,又是教育家、政治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君子不器...
《论语》之人生忠告

《论语》之人生忠告

儒家2023.04.05
《论语》之人生忠告○赫灵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论语》的,很多古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论语》,研究《论语》,践行《论语》。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
儒家乐论的文艺思想

儒家乐论的文艺思想

儒家2023.04.02
儒家乐论的文艺思想音乐在古代儒家文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乐是圣人文德治化的文化表征,制作礼乐是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周代,郁郁乎文哉,礼乐...
儒家文论的奠基

儒家文论的奠基

儒家2023.04.02
儒家文论的奠基中国是文明早熟的国度。商代就有了文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对文的认知也发源甚早,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关于文、文德、文学、文章、言语、修辞等的论述。儒家重视文德教化、修辞立诚,重视发挥诗书礼乐的文...
求同存义之道

求同存义之道

儒家2023.03.31
求同存义之道卡耐基说:“做事应具有独特的眼光,要善于从事情的表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当今社会,仅靠苦干来提高工作效率已经远远不够,还应该讲究做事的方式、方法。要做一个工作高效的人就应该带着思考去工作,理性地...
和谐共进之道

和谐共进之道

儒家2023.03.31
和谐共进之道列夫·托尔斯泰说:“只向平凡的人学习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有一次,电视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有“南方风铃”之称的美国南方妇女的奋斗历程。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在南方著名的孟菲斯大学,学校为一名工作了31年的黑人妇女的退休举行了...
创新积极之道

创新积极之道

儒家2023.03.31
创新积极之道颜建中说:“市场经济全靠自己闯荡,在求异的同时就要创新。具体的感觉是,要把繁华世界看作蛮荒一片,把已经光彩夺目的物质文明看作还未开垦的处女地,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开拓、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文明世界。”一个著名公司招聘业务主管,考...
大志小事之道

大志小事之道

儒家2023.03.31
大志小事之道史蒂芬·柯维博说:“在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事情的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因素。”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一个事实:总是那些20%的客户带来80%...
专注重时之道

专注重时之道

儒家2023.03.31
专注重时之道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时间,所有的事情,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完成。高效人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把握时间。他们在机遇面前,能够迅速反应,当机立断。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会管理时间的人只会哀怨时间流逝太快,而...
临喜临怒看涵养

临喜临怒看涵养

儒家2023.03.31
临喜临怒看涵养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恼怒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永不败北的做人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忍,是医治磨难的良方。忍人一时之疑,一...
逆境顺境看襟怀

逆境顺境看襟怀

儒家2023.03.31
逆境顺境看襟怀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这时就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梅花香自苦寒来,苦难对于人生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提起华语歌王周杰伦,很多人会说,他太幸运了!其实,周杰伦并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儒家2023.03.31
是真金自会发光◢典藏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指点人生◣在《宪问》中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在《卫灵公》中,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君...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儒家2023.03.31
变则通,通则达◢典藏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指点人生◣“变则化育、变则革新、变则通达”如果人不知变化和变通,将始终处于僵局、窘况和困境之中,想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理想效果是不可能的。嘉祐二年(公元1...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儒家2023.03.31
临事善谋者方能成事◢典藏原文◣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遣而》◢指点人生◣公元765年,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唐代宗和朝廷上下都震动了。那时候,郭子仪...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儒家2023.03.31
小不忍则乱大谋◢典藏原文◣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指点人生◣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以后,用重金悬赏捉拿这两人。两个人只能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一天,一个官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皮鞭抽打陈馀,陈馀想起...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儒家2023.03.31
放长线,钓大鱼◢典藏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指点人生◣从前一座佛寺旁,住着一户有钱富足的人家。他们每顿要让厨子煮很多饭,做很多好菜。吃不完就倒在门前阴沟里,任其漂流。流经寺院门前的时候,寺里有一位老和尚便把...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儒家2023.03.31
不可贪得无厌,不可自私◢典藏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指点人生◣2006年7月5日,刘德华一行来到日本,举办小型歌友会。歌友会一开始,歌迷欢呼。但是刘德华拒绝用日语向大家问好,接着又拒绝了主办方安排的日语歌曲。并...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儒家2023.03.31
患得患失难成事◢典藏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指点人生◣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儒家2023.03.31
在其位,谋其政◢典藏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秦伯》◢指点人生◣汉文帝时期,大功臣周勃被任命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和陈平共辅国政,忠心耿耿,位尊望重。然而有一次周勃却被汉文帝问得汗流浃背,自惭不已。汉文帝有一天当...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儒家2023.03.31
成大事要有雄心斗志◢典藏原文◣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指点人生◣《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进入旷野,在旷野中行走了三天三夜,竟找不到一滴水喝。最后来到玛拉才见到水,但一喝,水...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儒家2023.03.31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典藏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置仁》◢指点人生◣有个商人在广东办了一批货,取水路贩往外地,不想遇到狂风暴雨,将他打入水中。商人在浪里大喊救命,并许诺谁救起他就给谁一百两银子。渔夫把商人救到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儒家2023.03.31
成功喜欢全心全意的人◢典藏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点人生◣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如椽大笔,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对元...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儒家2023.03.31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典藏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且仁》◢指点人生◣希望能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这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但追求幸福需要靠正当途径争取。孔...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儒家2023.03.3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典藏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指点人生◣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儒家2023.03.31
迅速消除不利因素◢典藏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指点人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同悲,大家眼含热泪自发地为灾区人民献血、捐款,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中华民族显示出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儒家2023.03.31
二思而后行◢典藏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指点人生◣当别人给孔子送药时,遭到了孔子的拒绝,孔子不吃别人送的药,这并不是一种失礼行为,而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因为如果稀里糊涂地吃下去了,是要冒...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儒家2023.03.31
登上崖顶后,扔一根绳子下去◢典藏原文◣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指点人生◣柳下惠是春秋中期鲁国大夫,他是自古以来人们很熟悉的人物——“坐怀不乱”的典故就由他而来。见色不动心,还只是他私德的一个...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儒家2023.03.31
事实就是,完善自我◢典藏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指点人生◣求知最忌讳的就是自欺欺人,不懂装懂。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对我们社会的危害。因为它完全有可能由一种个人素质问题而发展成...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儒家2023.03.3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典藏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指点人生◣三国时的周瑜,他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率三军打败曹操83万人马,才能出众,但就是气量狭小,容不得高于自己的诸葛亮。他给诸葛亮3天时间,让他营造1...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儒家2023.03.31
后生可畏,甘当人梯◢典藏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指点人生◣孔子在一次游历途中,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儒家2023.03.31
进退有道,把握分寸◢典藏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指点人生◣有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儒家2023.03.31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典藏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指点人生◣距今约1800多年前(公元117年)的东汉时期,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了。仅仅...
你知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吗?

你知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吗?

儒家2023.03.31
这句话来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名言:“人而不仁,何以为礼?人而不仁,何以为乐?”。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所应该具备的善良、同情、关爱等情感和行为。在这句话中,孔子强调了仁爱之心对于理解和实...
学儒家做事,实在

学儒家做事,实在

儒家2023.03.31
学儒家做事,实在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经典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被尊为“圣人”。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仁、廉、耻。儒家思想...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基本特质与历史影响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基本特质与历史影响

儒家2023.03.31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基本特质与历史影响“孝”所代表的儒家安身立命之道形成了自身颇为鲜明的特点。为了对此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我们接下来将它与东方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所代表的终极关怀形态做一概要的对比。对于源起于印度的佛教而言,它强调人的灵...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三个具体面相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三个具体面相

儒家2023.03.31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的三个具体面相这里所谓“安身立命之道”,即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生之终极价值与意义等人生之根本问题的关切。这显然关涉到人的信仰层面。如所周知,这些问题又总是与人的生死问题关连在一起。死乃人生之大限。就人作为一个孤立的生命...
尽孝的基本途径

尽孝的基本途径

儒家2023.03.31
尽孝的基本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并进而“慎终追远”乃至《中庸》所谓“继志述事”,堪称是在个体生命本位的意义上较为彻底地体现了自我生命的根源意识,因而它们构成了作为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却并非“孝”的全部内...
报本反始:孝的根本精神

报本反始:孝的根本精神

儒家2023.03.31
报本反始:孝的根本精神在《说文解字》中,许慎依据小篆的字形结构,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认为它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今天看来,这一说法是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在金文中,孝字上半部很像一个头发稀疏...
孝的历史命运

孝的历史命运

儒家2023.03.31
孝的历史命运孝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也一直受到持续关注并颇富争议性的问题。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不仅分门别类地论列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庶人等当时五类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孝德与孝行,而且对孝的价值意义...
恩及禽兽,泽被草木

恩及禽兽,泽被草木

儒家2023.03.31
恩及禽兽,泽被草木正是秉持“内在的人文主义”的立场,自孔孟时代起,儒家就以“仁爱”为基本出发点、以建立在等差之爱基础上的“推爱”为基本方式,鲜明地表现出了寻求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价值取向。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方式本身就体现了对待...
内在的人文主义

内在的人文主义

儒家2023.03.31
内在的人文主义如所周知,无论自然主义还是人文主义都是源自西方的观念。在宽泛的意义上,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然主义代表了这样一种立场,它主张用严格的自然范畴来解释一切现象和价值,把自然看作一切存在的最终源头,并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人文主义则...
和谐化辩证法

和谐化辩证法

儒家2023.03.31
和谐化辩证法孔子之后,对普遍和谐的追求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庸》指出,万物共同生长而不相妨害,天地之道并行而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川流不息,大的德行敦厚化育,这就是天地之所以可久、可大的道理。这是将建立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普遍和谐看...
和同之辨

和同之辨

儒家2023.03.31
和同之辨在中国思想史上,最早记载讨论“和同”关系的典籍是《国语·郑语》。在郑桓公与西周太史伯阳父即史伯的谈话中,史伯对应性地使用了“和”与“同”的概念,并说出富含哲理的话语。在他看来,和能生成新的事物,同则只是相同东西的堆积,不能生成新...
大同之世

大同之世

儒家2023.03.31
大同之世儒家社会政治思想的归结是通过“平治天下”而达到“道德的理想国”——大同之世。根据现有的资料,“大同之世”的思想首先见于《礼记·礼运》: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公。德才兼备的人被推举为领导,人们彼此之间讲究诚信,追求和睦。所以人们不...
悦近来远

悦近来远

儒家2023.03.31
悦近来远把注重德性与德行的精神品格推之于处理族群与族群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儒家形成了“以德服人”的准则。大家都知道,在儒家思想中有“夏夷之辨”。它讨论的问题是“华夏”族群与周边其他族群或曰“夷狄”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夏夷之辨...
以礼为纲,以法为辅

以礼为纲,以法为辅

儒家2023.03.31
以礼为纲,以法为辅儒家德治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礼为纲,以法为辅”。在这方面,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学家,在总体上堪称均保持了内在一致的基本理论立场。为了更为集中地讨论问题,我们这里的叙述依然以孔子的相关思想为主予以展开...
子帅以正

子帅以正

儒家2023.03.31
子帅以正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这句话中,孔子明确强调了儒家社会政治思想视野中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性作用。进而言之,道德教化之所以能够对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儒家2023.03.31
为政以德在儒家思想中,修齐治平是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的。在现代社会,不时能听到有人这样质疑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儒家讲“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难道修身真的就能齐家、齐家真的就能治国、治国真的就能平天下么?后者的内涵...
修身:成己成人的中心环节

修身:成己成人的中心环节

儒家2023.03.31
修身:成己成人的中心环节所谓“三纲八目”,直接是讲“大学”教育的宗旨、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条目功夫,实际上则可以视为儒家“成己成人之道”义理纲维的全面展开。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天所与我”的光明德性。所谓“亲民”,是教人弃旧图新、去...
修身为本

修身为本

儒家2023.03.31
修身为本许多读者大概都知道,根据现有的资料,“内圣外王之道”一语最早并不出自于儒家典籍,而是出自《庄子·天下》。但这并不妨碍“内圣外王之道”后来成为描述儒家思想的专用语。事实上,早在孔子孟子那里,儒家思想就已经体现出了“内圣外王”的思想...
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

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

儒家2023.03.31
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在一定的意义上,“纵欲论”与“灭绝贪欲论”均对儒家思想形成了挑战。杨朱不仅主张纵欲,而且将儒家所素重的道德视为桎梏人生“快乐”的枷锁,这就指向了道德虚无主义,实际上是在质疑儒家成德之学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尽管佛...
杨朱的“纵欲论”与佛教“灭绝贪欲论”

杨朱的“纵欲论”与佛教“灭绝贪欲论”

儒家2023.03.31
杨朱的“纵欲论”与佛教“灭绝贪欲论”在中国古代关于“理欲”关系的诸种看法中,在儒家思想之外,有两种极端化的主张,可以分别名之为“纵欲论”与“灭绝贪论”。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杨朱”,后者的典型代表则要归结为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杨朱本为战国时期...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儒家2023.03.31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一谈到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流传最广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及清儒戴震批评宋明理学家的“以理杀人”。与上文所说的儒家“义利之辨”大概是近代以来受到社会各界误解最多亦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相联系,“存天...
理欲之辨

理欲之辨

儒家2023.03.31
理欲之辨与“义利之辨”有着密切关联的,是“理欲之辨”。我们已经指出,通俗地说,所谓“义”就是道德上的“应当”,“利”则指物质利益。“义利之辨”所集中讨论的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而所谓“理欲之辨”,用宋明理学家的话说,又叫“天理人欲之辨...
儒家“义利之辨”辨正

儒家“义利之辨”辨正

儒家2023.03.31
儒家“义利之辨”辨正前文已指出,对于儒家的“义利之辨”,存在着种种误解。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儒家“义利之辨”,我们在这里对其中主要的误解予以概要的辨正。我们注意到,上述误解主要包括了以下三种:一是认为儒家“义利之辨”产生发展于古代,在市场经...
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

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

儒家2023.03.31
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儒家强调,在特殊情况下则应当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其极端的情况就是孔子所谓“杀身成仁”、孟子所谓“舍生取义”。社会生活与具体的人生际遇都是纷繁复杂的,因而,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义与利尖锐对立、不可调和,只...
反对“以义求利”,接受“因义得利”

反对“以义求利”,接受“因义得利”

儒家2023.03.31
反对“以义求利”,接受“因义得利”儒家义利之辨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在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也就是说,反对在主观动机方面假仁义之名而行谋利益之实,但却并不反对在客观效果上因为行义而得到正当的利益特别是公共...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儒家2023.03.31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在明确反对见利忘义的同时,儒家也鲜明地肯定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由于儒家从重德、成人的基本要求出发,充分突显了“义”的首要性,而且从孔子那里,就开创了“罕言利”的记录,再加上孟子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说法,...
反对见利忘义

反对见利忘义

儒家2023.03.31
反对见利忘义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是儒家义利之辨的鲜明特色。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通过修身养性与行仁践义,以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想人格,在一定意义上堪称儒学展开自己思想系统的逻辑起点。顺此而进,儒学把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归结为具有仁、义、礼、...
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

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

儒家2023.03.31
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概括而言,儒家“义利之辨”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明确反对见利忘义;第二,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第三,在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其极端的情...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