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成功喜欢全心全意的人◢典藏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点人生◣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如椽大笔,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对元代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他广泛反映,深刻揭露;对受迫害者的痛苦经历,他寄予莫大的同情,酣畅抒写;对弱小者抗击罪恶、见义勇为的意识...

成功喜欢全心全意的人

◢典藏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指点人生◣

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如椽大笔,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对元代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他广泛反映,深刻揭露;对受迫害者的痛苦经历,他寄予莫大的同情,酣畅抒写;对弱小者抗击罪恶、见义勇为的意识和行动,他给予热情的颂扬。他的创作“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其剧作如“琼筵醉客”,汪洋恣肆,慷慨淋漓,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

他能倾毕生精力去从事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完全是出于他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杂剧就是他的事业和使命,就是他人生乐趣和价值的源泉,就是他生存的根基和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一生才能乐此不疲,并作出杰出贡献。

关汉卿的前半生,是在血与火交织的动荡不宁的年代中度过的,和一些消沉颓唐的儒生相比,关汉卿在困境中较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他生性开朗通达,放下士子的清高,转而以开阔的胸襟,“偶倡优而不辞”。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套数,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宣称“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既是对封建价值观念的挑战,也是狂傲倔强、幽默多智性格的自白。由于关汉卿面向下层,流连市井,受到了生生不息、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因而写杂剧,撰散曲,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运用民间俗众的白话、三教九流的行话,而作品中那些弱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在流露着下层社会的生活气息与思想情态。

元朝,是儒家思想依然笼罩朝野而下层民众日益觉醒、反抗意识日益昂扬的年代;在文坛,雅文学虽然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但它毕竟浃人肌肤,余风尚炽,而俗文学则风起云涌,走向繁盛。这两股浪潮碰撞交融,缔造出奇妙的文化景观。关汉卿生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阶段,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便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一方面,他对民生疾苦十分关切、对大众文化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他认同儒家仁政学说,甚至还流露出对仕进生活的向往。他一方面血泪交进地写出感天动地的《窦娥冤》,另一方面又以憧憬的心态编写了充满富贵气息的《陈母教子》。就其全部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而言,既不全俗,又不全雅,而是俗不脱雅、雅不离俗。就创作的态度而言,他既贴近下层社会,敢于为人民大声疾呼,却以不失厚人伦、正风俗的儒学旨趣。他是一位勇于以杂剧创作来干预生活积极人世的作家,又是一位倜傥不羁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解脱自嘲、狂逸自雄的心态。总之,这多层面的矛盾,是社会文化思潮来回激荡的产物。惟其如此,关汉卿才成为文学史上一位说不尽的人物。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他有“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因此,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人戏”。他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像《窦娥冤》,写了窦娥既短促又漫长的20年的人生历程,其前19年风雨和波折,仅在楔子与第一折中几笔带过。当窦娥在第一折刚出场时,蔡婆婆被赛卢医谋杀、又为张氏父子所救的事件已然发生;张氏父子强行入赘蔡家,还要分别娶蔡家婆媳为妻。这一来,窦娥一登场,便面临异常严峻的戏剧情境。守寡的小媳妇如何应付?命运如何?一下子就成为观众极其关注的问题,全剧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逐步展开。显然,关汉卿很懂得戏剧的特性和观众的心理,他十分重视戏剧演出的舞台效果,不让观众分散对戏剧矛盾的注意力。他努力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内,赋予戏剧以更为充实的内容,让强烈的戏剧冲突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剧场上。

正是由于他本身对杂剧艺术的无比热爱,才使他迫切地希望更多的观众也能喜爱这门艺术,所以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才智精心打造一出出既吸引了当时广大民众,又流传至今的杰出剧作。

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进德修业方面,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用八个字概括,即:知道、喜好、乐在其中。

“知道”往往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时常失之交臂,不能游刃有余把握自如。所以,当我们需要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候,往往都难以做到。举个例来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对我们很有好处,也很有必要,但如果要我们天天早上坚持锻炼身体,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产生浓厚兴趣。就像一位生死与共的友人,又如在他乡遇到的知己,倍生亲切之感,但这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洽,物我两相知。又比如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无可厚非,值得一提的是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浏览浏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就扔在一边,等到明天再读,这就是所谓的“好之者”,甚于“知之者”,可是这并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所谓“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用一个词来形容最恰到好处了,就是人们常说的“陶醉”。陶醉于其中,赏心乐事,正如亲密爱人一样能达到物我两忘,合二为一的境界。像颜回自己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生活一贫如洗,正常的人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又比如孔子,奋发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将要老了也不知道。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何谓知之者?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貌似相信知识,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知识。事实上,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不被知识迷信。

所以,盼望并一心想要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注定会失败。在他们看来,世界可以通过知识来了解,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认识世界就应该从本质上认识,而不应从外表上去认识。一颗星星加一颗星星再加一颗星星,这样加下去并不等于头上的星空,因为在你把每颗星星相加的过程中,很多星星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转化了。

因此,光从知识与经验上去认识与了解世界是不可靠的,还得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眼力。当然,我们认知自身也是这样的。有哲人说:“认识你自己。”难道是要我们做一个综合的自我检测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认识自己实质上说是认识自己的本质与灵魂。由此可见,迷信知识的人从其本质上是无知的,其欲望是没有必要的。

何谓好之者,就是对特定的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如商人对钱、男人对女人等。这种兴趣是来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并且也是必然的。但是它也注定不会得到全部的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说可以轻易击中,但是却得不到全部。

就好像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一样,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独立方式吞掉了箭。同样的道理,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要失败,其欲望虽属自然,但其本身是不必要的。

所以,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不光是自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快乐可以使人与世界合二为一,这种欲望从根本上说就符合自然之道,也使人、事、物三者达成和谐,并且很容易能顺心如意。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那些貌合神离者。

只有乐观的人才会成功。快乐源于对事物本来面目的认知,有真知才能享受到真的快乐。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依附、有所体现。

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做不好一件事情,简单说来,就是还没有真正地成为“乐之者”。假如你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就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所以只有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我们才会成功。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真正的喜欢投入就多,有充足的能量,就可以发电,把事情干成。

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的人了,因为这样的人,工作对他来说不是苦役,而是欢乐的源泉。在他心目中几乎没有“工作”这个概念,因为工作意味着要完成一些硬性规定的任务,可对他而言,时刻都在享受着创造的自由和快感,享受着审美的喜悦和激情,毫无刻板、约束和勉强之感,岂有“工作”的意识呢?如果说有的话,那也会被更盛大、更神圣的概念所代换:事业和使命!把爱好当工作的人之幸福还在于,如果他能取得成果的话,他可以享受成果;如果他不能取得成功的话,他可以享受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是对他甚大的慰劳,取得成果只是他另外的收获。如果你想对自己的终生幸福负责任,那么就要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当作终生职业,那么将来的事业几乎就可以无忧了,因为人们在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领域里最容易取得成功,并且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还可以享受充满乐趣的奋斗历程!

◢微言大义◣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要像信仰神祗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31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