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在明确反对见利忘义的同时,儒家也鲜明地肯定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由于儒家从重德、成人的基本要求出发,充分突显了“义”的首要性,而且从孔子那里,就开创了“罕言利”的记录,再加上孟子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说法,《汉书·董仲舒传》留下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记载,以及宋明理学家严辨“义利”,这就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

在明确反对见利忘义的同时,儒家也鲜明地肯定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由于儒家从重德、成人的基本要求出发,充分突显了“义”的首要性,而且从孔子那里,就开创了“罕言利”的记录,再加上孟子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说法,《汉书·董仲舒传》留下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记载,以及宋明理学家严辨“义利”,这就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儒家在“义利”问题上是只重“义”而不及“利”的。应该说,这一认识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实际上,在提倡“见得思义”而反对“放于利而行”的基础上,儒家肯定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为儒家主要奠基人物的孔子、孟子与荀子的相关论述。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富贵是人们所期盼的,但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谋求,君子所不为。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用不正当的方式去摆脱,君子亦不为。君子连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仁”,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在一起。透过这段话,我们不难得出三点结论。其一,孔子明确承认,富与贵,是一般人之所欲求的;贫与贱,是一般人之所厌恶的。这其中显然包含了认可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的意涵。其二,无论是得到富贵还是去除贫贱,都应当为之以道,而不能肆意妄为。其三,对于一个君子而言,首要地是成就仁德,因为这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本质之所在。这段话可以与《论语》中的另一段话相互印证:财富如果可以用正当的方式求得,就是做执鞭者,我也可以为之。如不可求,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正是立足于这样的认识,《论语》标举了“义然后取”的原则。这说明,在孔子那里,在提倡“见得思义”而反对“放于利而行”的基础上,只要是合乎道德要求的、理当得到的利益,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取得。

孟子同样也明确地肯定了一般人或曰普通民众之物质利益的合理性。面对战乱时代一如既往地追求王道,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为达此目标,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并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行“仁政”的具体举措。其经济上施行“井田制”、制民之产、使民以时、轻徭薄赋等具体举措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首先保障普通民众物质利益方面的需求。这其中显然同样包含了认肯普通民众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的意涵。可以说,在孟子这里,不仅肯定普通民众合理之利的正当性,而且采取制度性的措施保障普通民众获得其正当利益,恰恰构成了王道的基础和前提。孟子的下面一段话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不违农时,谷粮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下池塘,鱼鳖就取之不尽;定时砍伐林木,木材便用之不竭。谷粮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能使老百姓养生加死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遗憾,正是王道的开始。在五亩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了;不失时节地饲养、繁殖鸡鸭狗猪,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经常吃肉了。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饿肚子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顺父母、爱敬兄长的道理,须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再用肩挑头顶行走在道路上了。能使年满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绸、吃上肉食,能使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却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可见,孟子明确地把“养生丧死无憾”视为“王道之始”。在保障普通民众的物质利益以“富之”的基础上,再施以教化,就有可能推行王道于天下。孟子还进一步分析了何以会如此的原因。他指出:对于一般的民众而言,有固定的资产往往是具有稳固的道德水平与行为准则的保障,缺乏固定的资产,则其道德水平与行为准则就是缺乏稳定性的。对于一般民众,若无固定的资产,则会因此而缺乏稳固的道德水平与行为准则,一旦如此,便会放荡无耻,胡作非为。等到他们因此获罪,便施以刑罚,这是祸害人民。哪有仁人在上位却可以用这种方法祸害人民的呢?因此之故,开明的君主为民众置办资业,一定使他们对上可以赡养父母,对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丰衣足食,灾荒的年份则不至于饥饿而死。然后促使他们走向善之路,故而民众能够轻松地跟从。而现在呢,民众的资产对上不足以赡养父母,对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劳苦,灾荒之年不免于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避死求生犹恐不及,哪有闲暇去讲求礼义呢!大王如果想推行王道,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入手呢?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得出对普通民众而言,“有恒产”是“有恒心”之“本”即合理的利益是讲究礼义之“本”的结论。当然,我们同时也不要忘记,对于士或曰君子,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他看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句话的另外一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他就没有资格做一个不同于普通民众的士或君子。这其中显然包含了君子应当“以义为先”的要求。

作为先秦儒家的殿军,荀子同样也明确地肯定了一般人或曰普通民众之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在他看来,义与利是人们所追求的两个方面,即使尧舜,也不能使民众不追求私利,只是能使民众的欲利之心不超克其好义之心。当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荀子仍然像孔子和孟子一样,明确强调了义是第一位的、利是第二位的观念。他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因此,行义是做人处事的首要原则:“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而究竟是“以义为先”还是“以利为本”,其结果则鲜明地表现为“治世”与“乱世”的差别:“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31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