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论语》之人生忠告

《论语》之人生忠告

《论语》之人生忠告○赫灵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论语》的,很多古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论语》,研究《论语》,践行《论语》。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瑞典的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博士甚至得出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之人生忠告

○赫灵华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论语》的,很多古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论语》,研究《论语》,践行《论语》。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瑞典的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博士甚至得出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后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论语》以仁学为核心,围绕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的内容展开。其中有天地之道、人生之道、理想之道、心灵之道;有为政之道、富民之道、君子之道、孝悌之道;也有生存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教育之道……但归根结底,还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因为只有处理好为人,才能给为学、为政打好基础,才能处理好上至天人关系、君臣关系,下至朋友关系、邻里关系,才能让我们安贫乐道,守住心灵的净土。倘若人人都能做好自己,那整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

《论语》是中华文化史上一座伟岸的丰碑,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战国时期成书以来,世代相传,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辞约义丰,字字珠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今天我们就再次翻开这部支撑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经典,细细体悟圣贤留给我们的人生忠告。

一、忠恕是至上的道德境界

“忠恕”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忠恕”二字连在一起在《论语》中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但它却是我们实践“仁”、达到“仁”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以贯之”的“道”,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某种程度上看,只有把握了“忠恕”之道的含义,才能对孔子仁学思想有整体、全面的理解,才能对儒家伦理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孔子曾对弟子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忠恕”。孔子的“忠恕”之道包含了“忠”和“恕”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积极的方面讲:“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和诉求,也要推想和帮助别人达到和满足,这是对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极认真、极虔诚、极守信的态度;从消极的方面说:“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能接受的事物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对人的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宽容等品质。

“忠”和“恕”作为“仁”的两个方面,是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实行“仁”的。孔子本人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他的“忠恕”之道,尤其是在他与学生的交往中,呈现出严厉而温和、处处为学生着想的高尚品德。《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次出门,没多久下起雨来了,而孔子乘坐的马车上却没带雨盖。当时孔子行走的地方离学生子夏家很近,一个学生就建议孔子说:“子夏家有雨盖啊,咱们找他借不就行了?”孔子说:“不要去借了,子夏这个学生比较吝惜财物。我听说人与人之间交往,要推崇别人的长处,避开别人的短处,这样的交往才能长久啊。”其实,孔子作为子夏的老师,去借他的雨盖,子夏当然不会拒绝。但孔子知道,子夏可能会为雨盖会不会损坏或者丢失而担心,自己借雨盖的举动会给子夏带来一些心理负担。这里,孔子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交往的原则: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要使别人为难,要保全别人的名声。

春秋时期,齐国人管仲相貌堂堂,博古通今,有济世经邦的才能。年轻时,他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的时候,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别人看不惯,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一点儿是因为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后来,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胆小鬼,瞧不起他,只有鲍叔牙说:“管仲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他不是那种抓住机会就会逃跑的人。”管仲替鲍叔牙出谋办事,结果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愚笨的人,他是没有赶上有利的时机啊。”管仲听了这些话,非常感动。后来,鲍叔牙劝说齐桓公重用管仲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功成名就的管仲对鲍叔牙心怀感恩,他曾经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慧眼识才、胸怀宽广,能从管仲的立场为他着想,帮助管仲建功立业,才成就了千古称颂的“管鲍之交”。

北宋中叶名相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他在当时及身后都有非常高的声望、非常好的口碑。他性格平易宽厚,从不对人疾言厉色,但遇到大的原则问题,却又意志坚定,决不屈从;官做到宰相,廉洁节俭,始终如一。范纯仁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生平学到的东西,只有‘忠恕’两个字,一辈子受用无穷。无论是立朝事君,还是接待僚友、亲睦宗族,从来没有须臾偏离此道啊!”可见,“忠恕”思想对于古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两千多年后,“忠恕”对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学会以忠恕之道去对待别人。比如在家和亲人之间,在外和朋友之间,在单位和领导、同事之间,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之间,都要用这个原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别人的感受,懂得包容、宽恕别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和睦融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仁爱之心”去对待别人,愿意尽其所能、竭尽全力地帮助别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美好。可以说,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儒家向社会传播的“正能量”,是改善人与人之间陌生感、距离感的“润滑剂”。就像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说的那样:“不需要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大字就可以了。”今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我们的道德金律,甚至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这句话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改善诚信危机等方面都有可借鉴的价值。

“忠恕”思想的“推己及人”还包括“推己及物”。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爱人也要爱天地生灵。在人与自然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人类还在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不惜破坏自然,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后果,以致生态平衡被打破,难以计数的动植物被人类残忍地杀害,各种自然灾害、传染病毒接踵而至。人类真的有必要去学习孔子的“忠恕”思想,站在大自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明白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忠恕”是至上的道德境界,它告诉我们将心比心,学会感恩;它点醒我们换位思考,温暖他人;它教导我们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二、中庸是高妙的处世准则

中庸是孔子最先明确提出的一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是《论语》中唯一一次用“中庸”一词的地方,意思是:中庸这种道德,应该是最高妙的了,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中,折中,无过,无不及,调和;庸在古代当作“用”讲,也作“平常”解释,现在我们说的“平庸”,就属于后者。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中庸”都给出了注解,宋代程颐对“中庸”的阐释后来最为流行:“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在字面意思之上又进行了发挥,把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作为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比较接近孔子的意思。儒家提出的中庸思想,提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合乎情理者可为之,然不能为之太过;逆于社会运行之规则者,则坚决不能为。要做到中庸,第一是“执中守正”,守住正义,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第二是“折中致和,因时制宜”,执两用中,和而不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不能照搬教条。

中庸之德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中庸》有一句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一个人的修为达到了极为高妙的程度,才能称得上具有中庸之德。孔子本人是力行中庸的典范。《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说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这说明孔子是一个宽以待人却不失原则的人。《论语·述而》中写道:“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说孔子钓鱼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绳的箭射鸟时,只射飞着的鸟而不射归巢的鸟。这说明孔子知道适度地从自然索取,而不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是说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四点都是人性的弱点,孔子都能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可以说,他的人格已经近乎完美,道德修养达到这种境界,的确令人倾心向往。

孔子讲中庸,就是要找到一个最佳点,不走极端。而且这个最佳点是随着情况变化的,并不是固定在两点中间。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大意是:我有知识吗?没有什么知识。有个农夫请教我问题,我好像腹中空空,一点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从这个问题的正反两面、本末两点来反复询问考察,尽力搞清楚。这里孔子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达到中庸的方法,那就是考察事情的两端,经过度量便可以找到不宽不严、不重不轻、不隆不简的中点,这个中点就是“适度”。例如有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答案就是中庸之道,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以怨报怨”和“以德报怨”就是事情的两端。“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以德报怨”,用太多的恩德去回报怨恨不值得。两者之间,还有一种态度,那就是用你的正直磊落、公平率真去回报怨恨,用你高尚的人格去坦然面对一切。在孔子看来,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两端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把握合于“度”的位置,才恰到好处。历代圣君明主和有德之人都具备这种合于“度”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践履。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闲谈。谈到孔子对弟子的看法时,子贡问道:“老师,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呢,做事有些过分;子夏呢,做事有点儿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了和做得不够同样不好。”这就是成语“过犹不及”的来源。《战国策》中记载楚国大将昭阳率楚军攻打魏国,击杀魏将,大破其军,占领了八座城池,又移师攻打齐国。齐王使者陈轸去见昭阳,祝贺楚军的胜利,然后站起来问昭阳:“按照楚国的制度,灭敌杀将能封什么官爵禄位?”昭阳答道:“官至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接着又问:“比这更尊贵的还有什么?”昭阳说:“那只有令尹了。”陈轸就说:“令尹的确是最显贵的官职,但楚王却不可能设两个令尹!我愿意替将军打个比方。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先,把一壶酒赐给门客。门客们相互商议:‘这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享用却有余。让我们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请饮此酒。’有个门客率先完成,取过酒杯准备先喝,就左手持杯,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为蛇添上足呢。’蛇足尚未画完,另一门客的蛇也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而画蛇脚的那位门客最终没有喝到酒。如今将军辅佐楚王攻打魏国,破军杀将,夺其八城,兵锋不减之际,又移师向齐,齐人震恐,凭这些,将军足以立身扬名了,而在官位上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加封的。如果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只会招致杀身之祸,该得的官爵将不为将军所有,正如画蛇添足一样。”昭阳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撤兵回国了。纵横家陈轸用“画蛇添足”的例子告诉昭阳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为人处世要懂得适度。

其实,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之中,都有中庸之道的影子,只不过表述不同罢了。极端往往令人们堕入荒谬与争斗,甚至相互虐害,只有中庸才能让人类理性、平和、和谐,以期最终实现上下通达、左右平衡、允执厥中,臻于至善。

中庸是高妙的处世准则,它告诉我们不偏不倚,知足常乐;它点醒我们适可而止,有节有度;它教导我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三、自省是难得的修身方法

自省是孔子提出来的一种重要的修身之法。孔子非常注重内外兼修,在他看来,只有不断地去反省自己,不断地检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战胜自己,从而使自己各方面得到提高和完善。《论语》中关于自省的论述有多处,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相待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认真温习了呢?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每天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是否已经达到“忠”“信”“习”。能做到“三省吾身”实属不易,这说明曾子已经领悟了孔子的教诲,并努力做到“自省”。

想要做到自省,首先要认识自己,从自身寻找原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多反省自身,少去责备他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外物影响了自己,而很少会去自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因此,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当年越王勾践正是因为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兵败的原因,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抚慰百姓,笼络人心,才能最后一雪前耻,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想要做到自省,还要通过和他人的对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能的、有很多优点的人,我们要让自己努力赶上;见到不贤者,甚至反面例子的时候,我们要反省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特质,提醒自己及时改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每个人身上都有为我们所取法的地方,都值得我们请教学习。当年唐太宗就把魏征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才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谦虚是自省的必备条件。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自己和大家一样,但实践中做一个君子,自己还差得远。事实上,孔子的学问已经超乎常人许多,但他却放下姿态,谦虚好学。因为只有把自己放到和他人平等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

自省是修身的过程,改正并提高才是修身的目的。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清苦的日子,连野菜汤都喝不上。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的粮食吃光了,所有人饿了七天。幸好弟子颜回出去讨到一些米,回来煮饭。就在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自己抓起一把米饭偷偷塞进嘴里。孔子悄悄地离开了,他没有当场责问颜回,也没有和别的学生提起这件事。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说:“就在刚才,我梦到了祖先,这一锅米饭还没动过,先拿来供奉先人之后我们再吃。”颜回立刻回绝了老师,直接承认了自己吃过这锅饭,已经不能拿来祭祖了。孔子问颜回:“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颜回解释道:“刚刚煮饭时,房梁上有灰尘掉进锅里,我觉得直接扔掉沾灰的米饭太浪费了,就抓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平日里,我最信任的学生就是颜回。今天看到他抓饭吃,我还是会怀疑他偷吃,可见,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后来孔子在一次集会上提到了这件事,当众承认自己处事不妥。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能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勇于改正,是极为难得的。所以,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意孤行不知自省,那才是真正的错误。

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反思自省,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承认自己的失误、过错、缺陷,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担当。现代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面对错综复杂的职场关系,有几人可独善其身?面对光怪陆离的灯红酒绿,有几人能坚守内心?面对金光灿灿的金钱权力,有几人会原则至上?因此,我们更应常备自省之心。自省的方法不单对个人重要,对国家也必不可少,我们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也曾遇到过困难,也曾有过波折,正是靠着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成就了今天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

自省是难得的修身方法。它告诉我们反躬自省,知错就改;它点醒我们见贤思齐,厚德于人;它教导我们明镜照身,时省时新。

经典是超越时空的,经典是百读不厌的,经典是历久弥新的。《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它用最简单的言辞告诉我们最精深的人生道理。这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只言片语”已经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之中,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心理和思想品质,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秉性。《论语》是国学的典范:“国”是国家的高度,民族的水平;“学”是学问,是文化,更是智慧。所以钱穆先生还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读”只是我们了解《论语》的途径,“做”才是我们学习《论语》的目的。正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说:“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希望我们读过《论语》,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改变,有所提高,也希望《论语》的智慧光芒永远闪耀着勃勃生机,温润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思想,指引着我们阔步前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41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