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尽孝的基本途径

尽孝的基本途径

尽孝的基本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并进而“慎终追远”乃至《中庸》所谓“继志述事”,堪称是在个体生命本位的意义上较为彻底地体现了自我生命的根源意识,因而它们构成了作为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却并非“孝”的全部内涵。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人的生命也包括了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两个方面。而人之精神生命的成长又是与在社会氛围之中接受作为人类...

尽孝的基本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并进而“慎终追远”乃至《中庸》所谓“继志述事”,堪称是在个体生命本位的意义上较为彻底地体现了自我生命的根源意识,因而它们构成了作为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却并非“孝”的全部内涵。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人的生命也包括了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两个方面。而人之精神生命的成长又是与在社会氛围之中接受作为人类精神之外化成就的文化的熏陶与濡染密不可分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存在又可以看作文化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因此,“报本反始”之“本”与“始”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体生命之“祖”上,对人的整体生命存在言,就是于义有缺的。只有涵括了社会或文化的层面,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人之精神生命的本质。

不仅如此,作为有着强烈的超越祈向的存在者,人不仅会追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同样会追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走向了对作为一个类而存在的人的“类性生命”的终极根源即类性生命之本的探寻。不同于西方基督教传统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中国文化传统把天地视为人的类性生命之本。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的观念。《礼记·哀公问》也指出:“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易传》更是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礼义与礼仪。这显然是把天地看作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得以产生并得到养育的终极根据。

孝正是在感恩报德之中将生命的终极本、始指向了天地。在谈到郊祭即对天地的祭祀时,《礼记》指出:正是由于天地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祖先则是个人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根源,所以祭天地时以祖先配享。而对于天地的祭祀,正体现了对报本反始的尊崇。正像人们应当对自我生命之所从出的祖先尽孝一样,对于作为包括人类之生命在内的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的天地,也理当抱持崇德报恩的感激之情,从而也为天地“尽孝”。

由此,建立在报本反始基础上的“孝”就事实上指向了三个具体的向度:作为个体生命之本的祖先、作为社会生命或文化生命之本的圣贤与作为类性生命之本的天地。正是对三者尽孝的统一而非其中的某一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孝”的完整内容。正如《大戴礼记》在谈到与“孝”具有紧密之内在联系的“礼”时所指出的:礼有三个本源:天地是所有生命之本;先祖是个体生命之本;君师是社会人文之本。没有天地生命如何得到养育?没有先祖我们从何而来?没有君师社会如何得到治理?上述三本如果丢掉了某一方面,民人就不得安宁。所以,按照礼的要求,应当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尊崇君师,天地、先祖与君师构成了礼的三个本源。这里的“君师”显然可以看作人的社会生命或文化生命这一向度的代表。对此,我们以圣贤替代之。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按照儒家的观念,惟圣者才能为王,故“君”本即应是“圣”,而“师”则肯定是贤者,因而君师本来即是圣贤;其二,世易时移,在今天再称“君师”已不合时宜,而改称圣贤则恰能如其实。这里不仅指出了天地、先祖与君师(圣贤)是礼之“三本”,而且强调,“三本”如果缺少了某一方面,就不足以安顿民人。因此,只有抱持“报本反始”的情怀,既尽到善事父母、祭祀先祖、继志述事等家族义务,又行仁践义而履行好自我的社会责任,并通过“赞天地之化育”的方式而达致“与天地参”之境,才堪称是完整而无“偏亡”的“孝德”与“孝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31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