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典藏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指点人生◣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民生凋敝。一代名相管仲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下,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典藏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指点人生◣

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民生凋敝。一代名相管仲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下,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便使这个边陲小国民富国强,然后使其国君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执政四十余年而善终。管仲就是这样一株挺立于寒岁中的劲松翠柏。

早年的管仲,在谋求生存的道路上经过商,当过兵,为过吏,做过多种多样的事情。然而命运对他并不公平,经商赔本,打仗败北,做官被逐,最后因参与宫廷斗争,成了齐桓公阶下的囚徒。

英雄和懦夫的区别在于对待命运的态度:是抗争还是屈服。时代使命感在管仲的周身奔突。社会的纷繁复杂,人生的艰难曲折,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使管仲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焦躁不安的自卑感。二者的撞击,引发了管仲的“向上意志”,坚定了管仲追求“优越”的信心,以之补偿引起忧患和自卑的那些缺陷。管仲的心态轨迹正契合了我国古人的一种共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厄运与机遇同在,挑战伴成功并存。公元前685年,在好友鲍叔牙的力荐下,豁达大度的齐桓公弃一箭之私仇,擢管仲于缧绁之中,委以相任,尊为“仲父”。正是君臣知遇,风云际会,从此拉开了桓管霸业的帷幕!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管仲认为处乱世必以强力。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时代,要想有效地保存自己,必须做到有效地抑制对手。他坚持的是一条以攻为守的原则,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阳刚文化。作为思想家的管仲,高瞻远瞩,气度宏大。作为实践家的管仲,高山积于坏土,大海汇于涓滴,无不渗透着一种从零做起的务实精神。管仲的施政方略逆向表述为:欲使齐国处乱世而自存,必须称霸诸侯;欲称霸诸侯,须富国强兵;欲富国强兵,须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和谐的政治局面。因为动乱只能带来破坏,却无助于建设。

管仲初涉政坛,齐国生民涂炭,社稷如履薄冰。管仲欲挽大厦于将倾,须尽快把动荡的社会稳定下来,将其无序之态导向有序。于是他召集老年人会议,分析民情,排比好坏。把有道德者树立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对刁顽之民则绳之以法。为了褒善抑恶,保证法律的实施,又配套以赏罚制度。然后造册登记,以便控制。对此,《管子·小匡》这样写道:“(桓)公日吾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法文武之远迹,以成其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树之以为典范),设象以为民纪(象法是一种古法),式券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粪除其颠旌,赐予以镇抚之,以为民终始。”其中“式券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就是我国户籍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滥觞。而这两种制度则为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政治方面,管仲主张加强君权,君应操生、杀、富、贵、贫、贱六柄。为了保证君权的有效实施,他又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和地方二级组成的完整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二相五官,地方行国鄙二轨制。同时管仲叉充分考虑到民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他坚持“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决策原则。从而使齐国由原来的宗法贵族政体过渡到有限开明君主官僚政体,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树起一块醒目的界碑。经济方面,管仲把国家所控制的因战争和内乱而荒芜了的大片土地按照井田的规划形式均分给农民。然后又实行“相地而衰其征”的税收政策,把奴隶制的劳役地租变为封建制的实物地租。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与对国家的负担挂起钩来了,相对合理一些,从而激发起农民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昔日杂草丛生,苗在草中的荒芜土地得到了开发和利用,齐国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管仲又提倡“养桑麻、育六畜”,“通货积财”,积极发展工商业。结果民富国强,不仅消除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加强了社会的稳定性,而且奠定了取威定霸的经济基础。

军事方面,管仲创立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兵民一体制度,采取了以军器赎罪的措施,从而使齐国的军源和军赋得到了最大保障。每年春秋两季,管仲就加强军训,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国语·齐语》中说:“春以搜振旅,秋以弥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旅。”这样,管仲练成三支劲旅,齐国借此,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外交方面,管仲从实际出发,制订了亲邻国,征淫乱的远攻近交政策。《国语‘齐语》中说:管子曰:“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然后以四邻之国作为基地向四周辐射,择淫乱者征之,以达到其称霸之目的。

一切准备就绪,时机业已成熟。齐国马上擂响振奋人心的战鼓,吹起嘹亮激昂的号角。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三军在桓管及国子、高子的率领指挥下,高张“尊王攘夷”、“存亡继绝”、“征淫乱”的大旗,踏上四周讨伐的征途。《齐语》中这样写道:于是时,齐国南伐,“以鲁为主”;西伐,“以卫为主”;北伐,“以燕为主”;以“革车八百乘,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东南多有淫乱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引齐桓公自述说:“寡人南伐至于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管仲的抱负得到了最高实现。太史公以赞叹的笔触写道:“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晏列传》)。”

人生总是要在最后看结论的,总是要在艰难困苦中看一个人的才干的,而平常看不出来,所以古人说“疾风知劲草”。大风来了,所有的草都倒下去,只有山顶上有一种草,可以作药用的,名叫“独活”,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草都不生长,只有这种草生长,这就是劲草。人世间的那些英才们就是古诗中所说的“劲草”,就是孔子所说的“松柏”。

◢微言大义◣

孔子说:“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是碧绿的。”不到关键时刻,就考验不曲一个人的真相。危机就如斌金石一样,把每个人的品质与能力暴露得清清楚楚,人群之中的面目不再混同——黄金终究会放出与黄铜不同的光芒。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31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