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儒家/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一谈到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流传最广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及清儒戴震批评宋明理学家的“以理杀人”。与上文所说的儒家“义利之辨”大概是近代以来受到社会各界误解最多亦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相联系,“存天理,灭人欲”也大概是儒家思想在近代以来受到误解最多的观念之一。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宋明理学家的“理欲之辨”,我们首先梳理传统儒...

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

一谈到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流传最广的话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及清儒戴震批评宋明理学家的“以理杀人”。与上文所说的儒家“义利之辨”大概是近代以来受到社会各界误解最多亦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相联系,“存天理,灭人欲”也大概是儒家思想在近代以来受到误解最多的观念之一。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宋明理学家的“理欲之辨”,我们首先梳理传统儒家关于理欲关系的基本主张以及其他思想流派对于理欲关系的不同主张。

“理”、“欲”二字早在《诗经》与《尚书》等先秦典籍中即已见到。如《诗·小雅·信南山》有“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之语,《尚书·大禹谟》有“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之语。按照《说文》的解释,“理,治玉也”。顺着内部的纹路切割玉石就名之为“理”。做名词时即指事物的条纹。后引申为事物的关系乃至理则或规律等。“欲”为形声字。从欠,谷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说文》直接以“贪欲”解“欲”字。多指人的自然欲望。人的欲望表现为多种形式。古语云,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感,六欲则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之欲。

从上面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对于“欲”或曰人的自然欲望,古人早就心怀警惕。这从《说文》直接以“贪欲”解“欲”中即可窥出端倪。不过,在孔孟荀以及董仲舒等第一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那里,虽然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克”欲、寡欲的意向,但似乎并未直接将“欲”等同于贪欲或曰不合理的欲望。

如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可以视为包含了克制不合理欲望的意思。与此同时,他还有“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说法。正如人们已注意到的,孔子的这一说法可以说事实上已经涉及到了理与欲的关系。因为这里所谓“矩”实际所指就是规矩或理则,也就是理。但孔子却并没有直接运用欲与理的观念来表述和讨论问题,在其中更表达了要使“欲”与“矩”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追求。

孟子提出了“寡欲”说: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寡欲即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掉的东西,也是很少的;一个人为人处世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内心即使有保存下来的善端,也是很少的。既然强调“寡欲”,显然是认为“欲”中包含了不合理的内容。但孟子同时又强调,“可欲之谓善”,认为值得人们欲求或喜爱的就是善的,并没有要将“欲”完全归结为不合理的意思。

在讨论“礼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时,荀子虽然从“性恶论”的立场将“欲”视为群体生活中“争”与“乱”的根源,但同时又提出了要“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的主张。他指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就不能没有欲求,如果索求无度而没有边界,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所以制定礼仪以确定名分,以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合理合度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达到物资满足不了的程度,同时使物资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而是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保持长久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认为正是为了节制因为生而有之的自然欲望的纷争所带来的祸乱和困境,古先圣王才制定礼义以确定人们的名分,进而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以使人们的欲望和客观的物资条件相协调而得到长养。这就是礼的起源。

董仲舒除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一句名言外,下面一段话也相当有名:“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这里,董仲舒虽然是在讲“义利”,但由于他是关联于“心”与“身”来讲的,因而很容易让人联系到“理欲”,也确实有人由此认为董仲舒是对“理”与“欲”均做了同样的肯定。但实际上董仲舒接下来还有几句话:义是养心的,利是养体的。体莫贵于心,所以养莫重于义。义对人的生养要比利重要得多。这就清楚地表明,在义利或理欲之间,董仲舒更为注重的还是义和理。

从现存的文献看,最早直接以天理、人欲对言的,是《礼记》。由于《礼记》虽然部分保存了战国以来的礼仪制度与思想观念,但毕竟成书于西汉,且为辑录、编纂已有的礼仪著作而成,因而其相关主张并不完全具有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性。如在《礼记·礼运》篇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很容易让人想起《孟子》中告子所谓“食色性也”的话,这可以看做是较为明显地肯定了“食色”作为人之基本欲望的合理性。但在《礼记·乐记》篇中,作者则鲜明地展示了“理”与“欲”之间可能的巨大张力:人生来本是宁静的,这是上天赋予的本性;与外物接触而有动静,人的欲望由此而产生。外界作用于人而使人具备了知觉的能力,进而就形成好恶的欲望。如果自己的内心对好恶的欲望不能节制,加之外物的不断引诱,不能反躬自省,唤醒自己的道德意识,天理就灭绝了。外物的引诱无穷而又对好恶的欲望没有节制,那就会在接触到外物后丢弃自己的本性而为物所同化。为物所同化,就意味着天理灭绝而人欲横流。这里表现出的,是天理与人欲在“交战”中此消彼长的的图景,其中显然更多地包含了认为理与欲是相互对立的意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rujia/2023031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