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

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

9.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孔子是“至圣先师”,是伟大的圣人,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孔子生前是有一定名气的普通士人,死后一度遭到人们的非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的变迁,逐渐取得了圣人的地位。在孔子的时代,圣人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虽然是圣人商汤的后代,但他本人从来没想过要做圣人,然而他的学生子贡、宰我、有若等始终相信老师为圣人。当...

9.超凡入圣:孔子地位的日益提升

孔子是“至圣先师”,是伟大的圣人,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孔子生前是有一定名气的普通士人,死后一度遭到人们的非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的变迁,逐渐取得了圣人的地位。

在孔子的时代,圣人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虽然是圣人商汤的后代,但他本人从来没想过要做圣人,然而他的学生子贡、宰我、有若等始终相信老师为圣人。当时有执政者(太宰)问子贡,孔子这样多才多艺,应该是位圣人吧。子贡回答说“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说老师是先天的大圣人。子贡是第一个树立孔子为圣人的人。但孔子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自己的多才多艺,是因为少年时贫贱,真正的君子是不必有这么多技能的。又《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据此可知,子贡不止一次地推崇老师是圣人,甚至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标举孔子为圣人中的佼佼者,但孔子始终不承认,说不过是能做到“学不厌而教不倦”罢了。宰我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有若说“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宰我、有若都跟子贡一样,极力夸赞孔子超过了历史上所有的圣人。

曲阜孔林(作者拍摄)

孔子把学习圣人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他对圣人的著作毕恭毕敬,自称“述而不作”,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创作,他不过是转述圣人的意旨罢了。在古代的圣人中,孔子最愿意学的是周公,一方面,他所居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保存着周代的礼乐制度,另一方面,周公之前的圣人都是天子,属于圣王,只有周公是唯一的人臣,孔子也是人臣,因此周公的思想、行事和功业,是最具学习价值的。孔子反复提到周公,晚年因长久未能梦到周公而悲叹自己的衰老。

孔子死后,社会上忽然兴起一股评价孔子的风潮,其中颇有诋毁孔子的言论。比如叔孙武叔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大贵族,他不仅将子贡抬举到孔子之上,说“子贡贤于仲尼”(《论语·子张》),而且到处散播诋毁孔子的言论,但具体说了什么,《论语》没有记载。又如陈子禽是子贡的学生,也对子贡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论语·子张》),夸赞子贡胜于孔子,大约有鼓动子贡反对自己老师的意思。子贡不为所动,在各种场合极力维护老师的声誉,他说我的学问仅如肩膀高的矮墙,一眼就看清楚了,孔子的学问如数仞的高墙,不由大门进入院子,则“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但能摸着孔子门的人是很少的。子贡还说,别人的贤不过是丘陵而已,孔子的贤如同天上的日月,“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子贡感叹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君子的过失如同日食月食,但抓住一点、攻击其他,显然不是客观的做法。

孔子眼中的圣人都是崇高的人物,既要智慧超群,又要道德高尚,还要掌握国家权力。但他的学生子贡、宰我、有若已当面称老师为圣人,反映了师生之间对圣人标准的差异。大约在孔子的时代,一般人已经不把圣人看得高高在上,孔子应该有维护圣人的动机。与儒家同列为先秦显学的墨家,其领袖也被称为圣人。墨子的学生当面对他说“今先生,圣人也”(《墨子·公孟》)。墨子死后,分为三派,各派领袖都被视为圣人,《庄子·天下》载“以巨子为圣人”,巨子即墨家各派的领袖。孟子也到处树立圣人,如《孟子·万章》说伯夷为“圣之清”、伊尹是“圣之任”、柳下惠是“圣之和”,而孔子是“圣之时”,兼有清、任、和这三种德行,地位高于伯夷、伊尹和柳下惠等圣人。随着圣人的日趋贬值,庄子在圣人之前,又塑造了更厉害的至人和神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庄子这么做,很可能带有一番嘲讽圣人遍地走的意味。总之,到了战国中期,圣人似乎没有那么尊贵了。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自楚过鲁“以太牢祠”(《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刘邦是草莽出身,以皇帝的身份祭祀孔子。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汉代经学家已经不满足于称孔子为圣人,而改称其为“素王”。东汉王充说“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论衡·定贤》),孔子生前没有登上王位来治理天下,但以他的学为天下立法,起到了治理天下的作用,所以称为“素王”。但汉朝皇帝(平帝)只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第一次授予孔子公爵的封号。北魏孝文帝尊称孔子为“文圣尼父”。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这是第一次称孔子为“先师”。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孔子第一次晋升王爵。元朝皇帝为了笼络汉人,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皇帝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并命令各地建立孔庙并定期祭祀。清顺治皇帝先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后仍以明朝旧称称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竟达到了无可超越的高度。

孔子的尊号越来越显赫,孔门的弟子也与有荣焉。西汉文翁在成都建设文庙时,七十二子已有画像。魏正始五年(244年),颜回配享孔子。北朝东魏时,已经有十哲配享的立像。唐开元八年(720年),孔庙中的颜回由立像改为坐像,十哲由画像改为塑像,并递补曾子进入十哲行列。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曾子得以与颜回并侍孔子左右,递补子思进入十哲行列。咸淳三年(1267年),子思、孟子正式与颜回、曾子构成“四配”,对应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构建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儒学传授系统。同时,递补子张进入十哲行列。清代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朱熹列入十一哲,乾隆三年(1738年),有若列入十二哲,形成了孔庙“四配十二哲”的局面。

随着孔子地位的提升,《论语》也荣宠荐臻,从“五经”的纲领,一跃为治理天下的锦囊。传说北宋初年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赵普,平生只读一本书,即《论语》。他凭借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夺得天下,又凭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治理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最早源于南宋中叶李衡的《乐庵语录》,应该属于后人的编造。因为经过二程朱熹的努力,南宋《论语》的地位空前提高,所以才有抬举《论语》的动机和价值。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