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儒家/《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

《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

7.《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唐代开始,读书人学习“五经”的同时,必须兼习《论语》《孝经》等。唐玄宗时,《论语》《孝经》正式成为明经科必考的科目。唐文宗于开成二年(837年),在长安的国子监门前立石,刻“十二经”作为士人传习和考试的文字定本,其中有“《论语》七石”。宋代称《论语》《孝经》等为“兼经”,是考试的必修科目。宋真宗命国子祭酒邢昺等人在校订《五...

7.《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

唐代开始,读书人学习“五经”的同时,必须兼习《论语》《孝经》等。唐玄宗时,《论语》《孝经》正式成为明经科必考的科目。唐文宗于开成二年(837年),在长安的国子监门前立石,刻“十二经”作为士人传习和考试的文字定本,其中有“《论语》七石”。宋代称《论语》《孝经》等为“兼经”,是考试的必修科目。宋真宗命国子祭酒邢昺等人在校订《五经正义》的同时,重订《论语正义》(又叫《论语注疏》)。咸平四年(1001年)十月,经过重新校订的包括《论语正义》在内的《七经疏义》颁行天下,标志着《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被正式纳入儒家经学体系之中。王安石变法,以《孟子》取代《孝经》,但《论语》的地位不变。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并进行了集注,《论语集注》成为宋元明清的权威注本。

宋代是《论语》学的高度兴盛期,出现了两种重要的注本,一是北宋邢昺的《论语正义》,二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两者的关系是,《论语正义》是汉学向宋学转变的标志,《论语集注》是宋学的集大成著作。

邢昺《论语正义》是汉学和宋学区分的转折点,被清人收入《十三经注疏》,是很有影响的注本。邢昺(932—1010年),今山东曹县人,据说是“北朝三才”之一的邢劭的子孙。邢昺《论语正义》的编纂方法是“剪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四库全书总目》)。一是以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为蓝本,但对它进行了选择和剪裁。邢昺以儒家道德为标准,摒弃了皇疏中关于佛道的成分。比如《述而》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句,郑玄解释说“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皇侃解释说“浮云倏聚欻散,不可为常。如不义富贵,聚散俄顷,如浮云也”,皇侃引入了佛家“无常”“寂灭”的思想。邢昺删除了皇侃的意见,而接着郑玄的意思解释说:“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己之有也。”邢昺还对皇侃解释的错误部分,进行了纠正。比如《述而》载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皇侃解释为“犯,谓谏诤也。上,谓君亲也”,邢昺同意何晏提出的“上,谓凡在己上者”,犯是触犯的意思。邢昺对皇侃烦琐的《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注释,进行了简化处理。比如《八佾》载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皇侃泛引江熙、李充之说,洋洋洒洒而无新意,邢昺直取《毛诗序》和孔安国原注,简明切当。二是邢昺又对《论语》进行了义理化的解读,在政治思想和心性之学上颇多发明。如《八佾》载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邢昺解释说:“礼可以安国家,定社稷。止由君不用礼,则臣不竭忠,故对曰‘君之使臣以礼,则臣必事君以忠也’。”又如《八佾》载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皇侃认为该句是在讽刺“失德之君”,邢昺认为是“总言礼意”,提出“凡为礼事在于庄敬,不敬则失于傲惰”,所突出的“敬”是后来理学家的重要概念。总之,邢昺《论语注疏》以何晏《论语集解》作为底本,删削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加上邢氏的发明写成,特点是摒斥释、老的玄虚之说,改善了义疏的体例;详考名物典制,突破了原来“疏不破注”的义疏学原则;在义理解说上,力求通经以求理,是朱熹《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注释的基础。

《宋徽国朱文公遗像》时代不详·佚名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熹《论语集注》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作。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的事业是传承儒学思想、解读儒学经典、建构义理体系。从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发端的理学思想,经过朱熹的鉴别、整理、解读、建构之后,形成了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成就了举世闻名的程朱理学。在朱熹的诸多著述中,以《四书章句集注》最负盛名,影响也最为深远。朱熹为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章句集注》投入了四十余年的心血,直到临终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朱熹注《论语》,在采录汉代古注的同时,较多地收录了“二程”(程颢、程颐)、程门弟子的见解,朱熹自己的解释,则往往发挥《论语》义理、寻求儒学本旨,故称为“集注”。

朱熹的《论语集注》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简明扼要,没有烦琐的考证。比如《学而》载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千乘之国”,马融、包咸、邢昺都进行了烦琐的考证,兹不具引,而朱熹说“千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何等简明!二是提炼出独特的哲学内涵。如《里仁》载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引范甯说“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也”,邢昺说“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朱熹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用理学的观念对“义”和“利”进行了阐发。又如《学而》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解释“仁”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意即“仁”是爱人的道理依据,也是人类内心所固有的品德。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论语集注》着重阐发程氏学的理学思想,随着理学上升为官学,朱熹的《论语集注》:朱熹编撰的权威注本注释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