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第59章》原文、意译、导读

59.做人贵在知度[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意译]治理天下,敬拜上天,再也没有比惜福更重要的事了。唯有珍惜、节俭,才能早做准备。早做准备就是要先修德,为自己打...

道德经《第58章》原文、意译、导读

58.在祸福转换背后[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译]要用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老百姓才更容易被教化,民风也会非常淳朴;如果为政苛刻严厉,...

道德经《第57章》原文、意译、导读

57.治身如治国[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意译]做事可以出其不意,但治理国家的方式一定要...

道德经《第56章》原文、意译、导读

56.静默中有大义[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意译]真正的智者不会乱说话,也不会多说话,话很多、喜欢乱说话的人,必定不是智者。要学会拒绝来自感官的诱惑...

道德经《第55章》原文、意译、导读

55.圣心如婴[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意译]厚德的得道之人,心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干净,毒虫、猛兽、猛禽一般不会伤害他...

道德经《第54章》原文、意译、导读

54.以自己为起点[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意译]如果你善于建立和建设,你建立的东西就不容...

道德经《第53章》原文、意译、导读

53.月下的老人[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意译]假使我自己有智慧,行走在大道上,就怕误入歧路。如果我迷失了,就会走上邪路,这是唯一需要担心的地方。大道非常平坦宽阔,奈何人们却喜欢走...

道德经《第52章》原文、意译、导读

52.关闭欲门[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意译]天地间有个最本初的东西,它是万物之源。当我们发现万物的源头(也就是大道的本体)时,我...

道德经《第51章》原文、意译、导读

51.玄妙之德[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译]道生万物,德育万物,在道和德的作用下,万事万物呈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环境因之形成。因此,...

道德经《第50章》原文、意译、导读

50.时间之花[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译]生和死是两种相互转化又相互独立的状态,就像光和影一样,长寿之人大概占...

道德经《第49章》原文、意译、导读

49.没有私心的太阳[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意译]圣人恒常处于一种无私无我的状态,安住于大道之心,他的心就像镜子一样,总能照出老百姓的心。善良的人他会以...

道德经《第48章》原文、意译、导读

48.为学和修道[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译]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需要一天天增加,修道则需要一天天减少,当你心不外驰,欲望越来越少时,你就会越来越接近道的境界,最后,你的本体智慧就会苏醒。所以,要以无执无为的心应对天...

道德经《第47章》原文、意译、导读

47.不远行而知天下[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意译]圣人就算不出门,也知道天下都在发生什么事;就算不打开窗子向外看,也知道天地万物自然宇宙如何运作。要是心不能自主,那么走得越远,知道的现象越多,对真理和真相的了解就反而会越...

道德经《第46章》原文、意译、导读

46.铸剑为犁,走马以粪[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译]如果君主的治理合乎大道,就会天下太平,人们骑马不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给田地制造肥料。如果君主的治理不符合天道,那么天下就会战事不断,连怀孕的母马都要被拉上战场,...

道德经《第45章》原文、意译、导读

45.看似有缺陷的圆满[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意译]最圆满的东西看起来是有缺陷的,但它一直在发挥着作用。最饱满的东西看起来空空的,其实里面暗藏了无穷的智慧,妙用无穷。智者明白世界的真相,不执着于显现上的对错,因...

道德经《第44章》原文、意译、导读

44.站在高山上[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译]名声和生命谁更重要?生命和敛财谁更重要?有得到就必然有失去,哪一方更有害?最爱的东西会带来最大的麻烦,收藏某种东西过了度,最后就很可能会失去它。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

道德经《第43章》原文、意译、导读

43.金刚至柔[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译]天下最柔弱柔顺的东西,反而能在世间最坚硬的东西之中纵横穿行,无所障碍。这时,就算别人不给你机会,你也仍然可以影响他。我于是知道了无为的好处。不夸夸其谈的教诲,因为没有一丝功利...

道德经《第42章》原文、意译、导读

42.平衡的游戏[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意译]大道的本体是无相无形的,也是一味的、混沌的。但因为人有意识,所以就会在这种一味的境界...

道德经《第41章》原文、意译、导读

41.你是哪一种人?[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意译]上等根器的人闻知真理时,...

道德经《第40章》原文、意译、导读

40.平凡的神奇[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译]物质变化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大道的规律。大道从不张扬,总是默默无闻、不为人觉察地运行着。道成就了无数种可能性,它们都因为得到道的能量,转化为短暂的存在,但无论怎样的存在,其本性都是“无”,也就...

道德经《第39章》原文、意译、导读

39.无上的珍宝[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

道德经《第38章》原文、意译、导读

38.朗然而笑的婴儿[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道德经《第37章》原文、意译、导读

37.别管那名字[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意译]大道是无为的,不勉强,不强行作为,自然而然,不执着,顺其自然。同时,它又是无处不为、无所不为的。承担了管理责任的人如果能守住道的智慧,顺势而为,一切...

道德经《第36章》原文、意译、导读

36.这其实不是谋略[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译]如果你想让一个东西收敛,就要先让它张开;如果你想将某种东西削弱,就要先壮大它;如果你想废掉某个东西,就要先抬举它;如果你想得...

道德经《第35章》原文、意译、导读

35.大羮有淡味[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意译]当一个人能守住大道、守住真理时,天下人就会帮助他。因为很多人都会归附大道,而且不会互相侵害,大道也不会侵害归附它的人,这时,就会一派平安吉祥。好听的音乐和好...

道德经《第34章》原文、意译、导读

34.真正的主人[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意译]大道是无边无际泛滥四方的,既可左又可右,还可以向十面八方延伸。万物都必须依靠道的规律和能量来生长,但道从不推辞也不表功,...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意译、导读

33.他的白须飘在风中[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译]了解别人需要智慧,了解自己同样需要智慧。以力胜人者很强悍,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知足的人最富有,能勉强自己做该做之事的人肯定有志向。不失掉自己的位置才能长久,能够...

道德经《第32章》原文、意译、导读

32.各安其道[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意译]真正的大道是恒常且超越概念的,没有任何伪装和功利。它小而无内,但天下没有一物能让它臣服。如果修道者...

道德经《第31章》原文、意译、导读

31.不祥之物[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

道德经《第30章》原文、意译、导读

30.若隐若现的血气[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译]只要用真理来辅佐人主,人主就不会用暴力和武力来称霸天下,因为任何行为都会招来...

道德经《第29章》原文、意译、导读

29.来自亘古的清风[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译]想以强权和暴力勉强得到天下、统治天下,想有为地按照个人意志来治理天下,我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天下是一种神...

道德经《第28章》原文、意译、导读

28.上德似水[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意译]拥有太阳一样的雄心,却像大地般柔顺宽厚,你就有了山...

道德经《第27章》原文、意译、导读

27.圣人的妙法[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译]真正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真正善于说话的人...

道德经《第26章》原文、意译、导读

26.轻与重的缘分[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意译]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因此君子不管到哪里去,都会带上他的粮草,不管做什么,都会事先做好准备。虽然足够的辎重让君子看起来非常庄严,也让君子得到了人...

道德经《第25章》原文、意译、导读

25.周而复始的秘密[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译]有一种存在是混沌的,天地宇宙出现之...

道德经《第24章》原文、意译、导读

24.不是勉强,是在生活[原文]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译]就像踮着脚走路站不稳一样,作秀得来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就像跨步走路走不远一样,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做事也是不长久的。固执己见的人没有智慧,自以为是...

道德经《第23章》原文、意译、导读

23.穿越千年的默契[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译]话越少,概念越少,越接近自然。狂风刮不了一个上...

道德经《第22章》原文、意译、导读

22.曲直之间[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意译]委屈自己才能做到周全,原本弯曲才能变直,居于低处才能百川入海,陈旧...

道德经《第21章》原文、意译、导读

21.不畏流俗的背后[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意译]最高明完美的道德,是以道为本体追求的。道是一种恍恍惚惚的境界,它是客观存在的。恍是心...

道德经《第20章》原文、意译、导读

20.大风中的静默[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

道德经《第19章》原文、意译、导读

19.灵山就在心上[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译]隔绝谋士的智慧,摒弃聪明和心计,老百姓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抛弃隔绝一些表面化的仁义礼智信,回归大道,老百姓自然会变得孝敬慈悲;抛弃对名利的追逐,不去提倡...

道德经《第18章》原文、意译、导读

18.他说的只是治国吗?[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译]人们抛弃大道的时候,世界才会提倡仁义道德;人一变得聪明,奸巧、伪诈就出现了;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不友爱时,人们就开始提倡孝悌规范;国家秩序混乱时,才会显示出谁是忠臣。[导读]我们建立了辉煌...

道德经《第17章》原文、意译、导读

17.老人的秘密[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译]最高明的统治者施行道治,老百姓仅仅知道他是谁;次一等的统治者施行德治或礼治,老百姓会拥戴和赞誉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施行法治,老百姓会畏惧他;更次一等的...

道德经《第16章》原文、意译、导读

16.包容寰宇的心[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译]虚到极致,便没有任何执着,才能做到真正地随缘,才能安住极致的宁静。这时,你会观察到万物的...

道德经《第15章》原文、意译、导读

15.神奇的老人[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意译]得道者拥有玄妙通达的智慧,深不可测,我...

道德经《第14章》原文、意译、导读

14.看不见的路[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译]肉眼看不见的存在叫“夷”,耳朵...

道德经《第13章》原文、意译、导读

13.期待宠爱的孩子[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译]无论受宠还是受辱,都会让人感到意外,措手不及,而且,有时的荣贵是会...

道德经《第12章》原文、意译、导读

12.在下坠中飞升[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译]过于斑斓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勾起欲望的声音太多,会让人听不到真理之声;过多的美食会增加贪心,让人远离大道的法味;过多的娱乐和应酬会激发欲望,让人失去...

道德经《第11章》原文、意译、导读

11.空是有的母亲[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译]三十根辐条向内汇聚到中空的毂上,车轴穿过毂的中心,将车轮安在车身上。所以,有了毂的空,车才能发挥作用。陶器也是这样,正是因为中空,它才能发挥器...

道德经《第10章》原文、意译、导读

10.来自道的灵魂拷问[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译]魂和魄的载体要合二为一,那么你能不能让它们不分离呢?专一地修气,让气凝聚起来,精神...

道德经《第9章》原文、意译、导读

9.远和近的游戏[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意译]执着地想要留住某个东西,让它越来越多,不如停下来,留一点缺陷之美;过于精进者难以从容,过于锋利者容易折损,急功近利者无法长久,锋芒毕露者不能长保,富贵骄傲者充满危...

道德经《第8章》原文、意译、导读

8.没有名字的汪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译]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孕育滋养了万物,但它却不争。德行像水一样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待在别人不愿待的地方,却一点都不嫌弃。这种境界跟道非常相...

道德经《第7章》原文、意译、导读

7.隐身反倒不能忘[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译]希望能像天地的寿命一样长久。天地之所以长生,是因为它们的运作不是为了自己。圣人也是这样,他们永远都把自己放在最后,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但他们往往能...

道德经《第6章》原文、意译、导读

6.天地是个大风箱[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译]永恒不灭的大道能生养万物,因此被称为玄妙的母性力量。那玄妙的母性之力,便是天地万物的由来和根本。它看似细微但恒久长存,它的力量无穷无尽。[导读]她隐没了身为创造者的自己,只显现出她用来做创造游戏的道具...

道德经《第5章》原文、意译、导读

5.冷清的女子[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译]天地把万物当成替身和载体,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圣人也将百姓当成替身或载体,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天地万物不断变化,难道不像一个不停运作的大风箱吗?它看似空洞内...

道德经《第4章》原文、意译、导读

4.神奇的口袋[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译]道体湛然空寂又有无穷活性,其作用也是无穷无尽,深奥得就像万物的祖宗和母体。挫平锐气,消除纷扰,收敛光芒,混同于尘世,就会进入它的境界。它没有可见的形体,既像存...

道德经《第3章》原文、意译、导读

3.半空中的笑[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意译]不崇尚能人,百姓就不会攀比;不推崇珍宝,百姓就不会盗窃;不提倡欲望,民心就不会迷乱。所以圣人治国提倡虚...

道德经《第2章》原文、意译、导读

2.母亲的彩虹衣裳[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译]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说明丑很普遍:天下人都知道什...

道德经《第1章》原文、意译、导读

1.开篇的难题[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译]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不是真正的道;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也不是真正的名。无即是真空,是天地的起点;有则是妙有,为万物的...

在具体行为上怎样做到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意为“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平静、自然、无私、无为、无欲”,强调在处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应当以平静自然的心态,不操之过急,不贪求功利,不矫揉造作,不刻意追求表面上的成效,而要追求一种自然、流畅、无私的行为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

如何理解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中华谚语。这句话本意是指善良的行为应该像流水一样自然、平和、持续而不断,不自私、不露锋芒,有益于大众,而不是自己独善其身。这句话也可以被解释为,高尚的品德应该像流水一样,谦虚自持,和善无害,既有内在的力量又有柔软的气质,能够包容和承载各种事物,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什么叫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出自《道德经》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最高的善良就像水一样,善于服务于一切生命而不争斗,甚至容忍别人对它的不尊重和伤害,所以它接近于道。”这句话中的“上善”指的是至高无上的善良,它超越了一切其他的善良,比如仁爱、慷慨、勇敢等。而...

道德经《第一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现代白话翻译】道,不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一种存在,如果轻易能说清楚的话,就不是恒贯古今的那个道;万物皆被人冠以名...

道德经《第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现代白话翻译】天地很博大,但没有特别的仁爱之心、喜厌之情,对待万物,无意偏爱也无意偏恨,她四时成序、春秋更迭,任由万物自行运动、自生自灭,这就是真正的自然之道。道德修养...

道德经《第五十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现代白话翻译】人之由生至死,乃是生命自然而然的轮回过程,出生后存活于世,死亡...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现代白话翻译】世间万物,莫不由道而生、因德而长,以自身物性渐有形体,且各不相同,最终成器...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现代白话翻译】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就像婴孩一样。大家看看婴孩,常常是毒...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现代白话翻译】善于树立者,其所立之物不会被轻易拔除;...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三章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现代白话翻译】假使我确实睿智聪明,而不是浪得虚名,我循道而行的时候,只担心自己误入歧途,把道走邪走偏。大道是平坦无碍的,世人却喜欢走小道、走捷径...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人多知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现代白话翻译】以符合人伦常情的方式治理国家,用诡诈怪异的手段用...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六章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现代白话翻译】明知事理的人不多言语,言语多多之人未必明知事理。所以,道德修养高深的人,闭塞其口舌耳目,不言...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九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现代白话翻译】于明君而言,不管是调理人还是顺乎天,至高至上的原则就在于俭啬收敛、虚静无为。坚持俭啬收敛、虚静无为的原则,就能够...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二章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现代白话翻译】天地万物有一个共同的起始点,这就是宇宙的起点,它是万物生化的根本所在,大道为万物...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五十八章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现代白话翻译】无为自然的大道有多种表现,且无所不包。就说为政治理天下吧:善为政治国者,无不采取自...

道德经《第四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又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之先。【现代白话翻译】世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是什么?唯有“道”。道虚空无形,充满宇宙,无处不在,而人们却看不见;道幽远博大,生化万物,如同万物的本原、宗主。万物既成,就处在矛...

道德经《第四十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章原文】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现代白话翻译】循环往复是大道运动的基本表现,万事万物皆在其运动中不断走向反面,这是道运动的必然结果。看起来柔弱、虚静无为,这正是道的属性的体现。天下所有的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而这些形式却来源于视而不得其见、听而不...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一章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现代白话翻译】道虚空若无,视之不见...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赢若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现代白话翻译】大道生成万物,该算得上至尊至上吧,而它却无形无象,守柔处下,若似有所缺失,尽管人们无法得见其完美,其作用却永无竭尽;生化万物之道充盈宇宙,我们只能在虚无中感受...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四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现代白话翻译】名声与生命哪个更重要,从而更值得追求和荣耀?生命和财货哪个更值得珍惜,因而越多越好?得到和失去哪个更有害,从而更值得警惕?人们对于至爱的东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毫无怨言...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现代白话翻译】天下万物,总有那些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随意穿行于最坚硬的物体当中。这些柔软至极的东西,往往从看不到的地方冒出来,又常常从无缝隙的地方钻进去,我就是由这一现象...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现代白话翻译】只要悟通大道之理,就可以不用行万里路而尽知天下之变,就好像可以不通过窗户仰头窥视也能知道天象运行一样。如果不能循道而为,走出越远,则越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因而对事物本质所...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六章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现代白话翻译】天下太平的时候,无须兵战,连战马也只有攒粪肥田这一个作用了;可是天下纷争战乱不已的时候,恐怕连母马也会被征用,因而只能在郊野产驹了。人生最大的罪过就在于放...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九章原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现代白话翻译】得道明君从不主观臆断,他们创造条件使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各尽其事,于无为之中实现同心同德。...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现代白话翻译】万物之本在道,道外显为一,一分为二,就是阴阳对立的状态,阴阳相荡交汇而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八章原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现代白话翻译】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所以越学,知识积累越多;修道则是为了剔除欲念,所以越修道,杂念会越来越少,最后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心若明镜,亦若皓月,对于天地万物的玄...

道德经《第十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章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团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现代白话翻译】生活在尘世之中,你能够做到把灵魂和肉体紧紧守和于一体而毫无分离吗?面对繁纷复杂的世界,你能...

道德经《第十一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现代白话翻译】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而有意思:有和无、虚和实明明相反相对,却也相辅相成。有与无、虚和实相互依存,常常是因为无,才成就了有;因为虚,才有了...

道德经《第十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现代白话翻译】自古以来,善于治事理政之明君,皆...

道德经《第十四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四章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现代白话翻译】作为天地万物最本源的道,因其平易...

道德经《第十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现代白话翻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古已有之的观点。什么是宠辱若惊?就是:崇尚居...

道德经《第十七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现代白话翻译】太古时期,君王上顺天理,下应民情,天下一统,人心淳朴,君民上下相忘,君无心显威于民下,民无以阿谀于君上,所以百姓只知道君的存在,仅此而已;上古时代,纯...

道德经《第十六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现代白话翻译】作为修炼,追求内心虚静恬淡,要尽可能达到极致;行为坚守清静无为,要尽可...

道德经《第十九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现代白话翻译】杜绝和抛弃为满足一己私利而兴的聪明智巧,百姓就会得到无尽的好处;杜绝和抛弃人为的仁义说教,百姓自会复归孝慈之道;杜绝和抛弃机巧功利,盗贼就...

道德经《第十二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现代白话翻译】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受到诱惑。我们看多了五颜六色,却忽视了对世界黑白的基本判断;我们听多了五音六律,耳朵却听不出无音之言;我们尽食五...

道德经《第十八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贞臣。【现代白话翻译】在大道废置之后,于是乎提倡仁义;当巧智聪慧能给人带来实际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虚伪奸诈;当六亲不和影响人伦关系的时候,于是乎便有孝慈一说来引导人们;当国家政治昏暗、社会混乱的时候,人们...

道德经《第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现代白话翻译】君王如果不贪敛钱财,则臣民就不会产生利益的纷争;君王如果不特意尊崇贤能之人,大家也不会追逐名声;当君...

道德经《第三十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十章原文】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善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现代白话翻译】用大道之德辅佐人主,而不以兵战逞强于天下。人有怎样的逞强作为,往往会遭到相应的报应。军旅所到...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十一章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十五章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也,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现代白话翻译】若能持守无形无象、无与伦比之大道,天下莫不宾服归往。大家前往归附而互不侵害,就能达到安宁相处而平顺康泰的理想境地。美妙的音乐和美味佳肴,可以吸引过往之人...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十四章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也。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遂事而不名有也。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现代白话翻译】大道畅行如江河泛水,左右无所不在。万物依靠大道生长,而大道并不自夸自诩,功业因大道...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