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医学名言

阴证似乎阳,清之必毙;阳证似乎阴,温之转伤(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

2293 阴证似乎阳,清之必毙;阳证似乎阴,温之转伤。(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阴证与阳证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但临床上往往可以见到阴证似阳、阳证似阴的现象。如阴证发展到一定阶段,格阳于外,可见面红目赤、心烦咽干、扬手掷足、语言错妄等类似阳证的表现;阳证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热郁于里而...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0098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亟(qì),频数。体内储藏的阴精是气的来源,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以供给阳气,说明阴为阳之基。阴液是精微所藏之处,阳气守卫于外而使机体固密。此条主要说明阴阳的作用。阴主藏精而不外泄;阳主运行,主动行走于外,走而不守,起...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08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守,镇守;使,役使。阴阳二者之间互根互用。阴主内,为阳之镇守,阳主外,为阴之役使。阴阳相为内外,须臾不可相离。以人体的功能和物质为例,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二者相...

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清·石芾南《医原·阴阳互根论》)

0078 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清·石芾南《医原·阴阳互根论》)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阴阳两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存在的条件。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具体来说,阴为物质,阳为功能。阴的物质运...

阴药性柔而行缓,缓则相续而不绝;阳药性刚而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清·程文囿《医述·药略》)

2597 阴药性柔而行缓,缓则相续而不绝;阳药性刚而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清·程文囿《医述·药略》)药物气味有阴阳之分,性质有刚柔之异,作用有缓急之殊。气为阳,味为阴;温热为阳,寒凉为阴;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刚为阳,主升、主浮、主动;柔为阴,主沉、主降、主静。用纯阳之药,行急而动;用纯阴之...

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0083 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可代表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事物。阴阳的变化虽然神妙莫测,但其形体、功用和化生现象都可在自然界中一定的事...

阴阳之气,禀于肾元;生化之权,操乎脾胃(清·章楠《医门棒喝·虚损论》)

0961 阴阳之气,禀于肾元;生化之权,操乎脾胃。(清·章楠《医门棒喝·虚损论》)肾中元气激发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使之泉源不竭,生生不息。脾胃操控传化水谷以化精微的重任,其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之所以能化水谷为精微,正是由于肾中元阳的鼓舞,而肾中元阳的固密则有赖于脾胃生化所产生阴精的涵育。如...

阴阳之理,极则必变(明·张介宾《类经·阴阳类·阴阳应象篇》)

0084 阴阳之理,极则必变。(明·张介宾《类经·阴阳类·阴阳应象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彼此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当阴阳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一定的程度时,便会导致事物内部阴阳双方本质...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

0093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高度概括,也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暖的、明亮的、功能的、亢进的事物,都归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

阴阳者,一气所分,宜平宜和,忌偏忌离(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周省吾〈阴阳常变论〉》)

0088 阴阳者,一气所分,宜平宜和,忌偏忌离。(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周省吾〈阴阳常变论〉》)天地伊始,阴阳未判,一派混沌,充斥着先天之气。此先天之气即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素质,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因而阴阳乃先天之气所分,阴阳相生相克,互为其根。气含阴阳...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张介宾《类经·阴阳类》)

0089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张介宾《类经·阴阳类》)关于阴阳学说,历代解释很多。张氏将百家之言归结为一句话:一分为二。言简意赅。一,可理解为整个世界,也可理解为一个事物。大而世界,小而一个事物,均有阴阳可分。一分为二,说明了阴阳无限可分,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再分阴阳。如以昼夜言,昼为...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中藏经·生成论》)

0090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中藏经·生成论》)阴阳、五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在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变化最为关键。没有阴阳的运动变化,就不能构成自然界。阴阳又离不开五行,阴阳的运动变化虽然神奇莫测,但可从五行往复中体现出来。所以...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09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分析、归纳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产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源。自然界中万物变化的过程神妙莫测,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逐渐认识到这种变化乃由于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

0094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自然界诸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事物的相对性,不仅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的阴阳相互转化,而且还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例如,昼为阳,夜为阴。再细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

阴阳者,术数之本;术数者,阴阳之著(清·石芾南《医原·叙》:“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非知道者不能,医可易言乎哉?”)

0092 阴阳者,术数之本;术数者,阴阳之著。(清·石芾南《医原·叙》:“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非知道者不能,医可易言乎哉?”)术数,实际上是术与数的结合体。术,指的是养生之术,如呼吸、导引、按跷和静坐、气功等都在术的范围内。数,是中华先贤根据日月运行测定出来的数字。《黄...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0421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自然界阴阳的运动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万物生长收藏运动终而复始的法则,也是万物生长衰亡的过程。此乃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不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养生摄身,就会影响生...

阴阳顺行,则消长自然,神清气爽;阴阳逆行,则往来失序,百病生焉(清·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总论》:“夫人之藉以为生者,阴阳二气也~”)

0095 阴阳顺行,则消长自然,神清气爽;阴阳逆行,则往来失序,百病生焉。(清·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总论》:“夫人之藉以为生者,阴阳二气也。~”)于人体而言,人之藉以为生者,阴阳二气也。阴阳之气顺行,处于消长协调的自然状态,则是健康的标志,表现为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正常,神清气爽,无任何不适。反之...

阴阳水火,犹权衡也一高则一下,一盛则一衰(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火》)

0086 阴阳水火,犹权衡也。一高则一下,一盛则一衰。(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火》)水属阴,火属阳。阴阳之间存在消长关系,指阴阳二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意为减少、消耗;所谓“长(zhǎng)”,意为增多、增长,它们指的是数量的变化。古代思想家以消长来概括阴阳的运动变化,其基本形式...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东汉·张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655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东汉·张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此指手足逆冷。其基本机制是由于邪犯机体,阴阳出现偏盛偏衰,令人体阴阳之气不相贯通,手足失于温煦而出现逆冷。若阴邪独盛,阳气衰微,则阳气将为阴寒之邪所阻;或邪热亢盛,阳气反被郁遏,以及其他邪气遏阻阳气,以致阴阳之气不相...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0087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枢机。阴阳二气协调与否,对自然界天、地、人三者有决定性的影响。自然界阴阳二气平和协调,则天地之气和谐,人体气机安宁;若阴阳二气逆乱而不协调,则天地之气痞塞不通,人...

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元·朱震亨《局方发挥》:“~或言寒热,或言血气,或言脏腑,或言表里,或言动静,或言虚实,或言清浊,或言奇偶,或言上下,或言正邪,或言生杀,或言左右”)

0082 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元·朱震亨《局方发挥》:“~或言寒热,或言血气,或言脏腑,或言表里,或言动静,或言虚实,或言清浊,或言奇偶,或言上下,或言正邪,或言生杀,或言左右。”)对待,相对。定在,固定于某一处。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用以高度概括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

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0081 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自然界的阴阳二气,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为贵,不可发生偏盛偏衰。阴阳二气平衡协调,自然界的气候就和谐正常,能使万物生机勃勃地生发、成长;若阴阳二气发生偏盛偏衰,自然界的气候就紊乱反常,会使万物遭受残害...

阴阳调和,灾厉不行(《宋书·西南夷诃罗陀国传》)

0096 阴阳调和,灾厉不行。(《宋书·西南夷诃罗陀国传》)自然界阴阳二气不断地运动变化,形成了四时不同的气候。假如阴阳二气协调和谐,保持相对的平衡,则季节来临的时间及气候的寒热温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这种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自然灾害,人也不会发生疫病。反之,阴阳二气不协调,则会出...

阴阳得其正,则平若权衡;阴阳失其和,则反如冰炭(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周省吾<阴阳常变论>》)

0097 阴阳得其正,则平若权衡;阴阳失其和,则反如冰炭。(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周省吾<阴阳常变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阴阳双方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当其中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时,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若此时体内的阳气...

阴阳不可偏补,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配,天地以位,万物以育(清·程芝田《医法心传·阴阳不可偏补论》)

2292 阴阳不可偏补,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配,天地以位,万物以育。(清·程芝田《医法心传·阴阳不可偏补论》)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医者皆知,但临诊时并非全然有效。因阴阳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虚日久,阳气亦颓;阳虚日久,阴气亦损。所以治疗虚损之证,虽已认定病情分属阴阳之...

阴血暴脱,阳气犹存,不致殒命;阳气一脱,阴血虽充,难延旦夕(清·高世栻《医学真传·阴阳》)

0742 阴血暴脱,阳气犹存,不致殒命;阳气一脱,阴血虽充,难延旦夕。(清·高世栻《医学真传·阴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互根互用、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就气血关系而言,气属阳,故可统称为阳气;血属阴,故可统称为阴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

阴虚有三: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肝肾之阴,则真精也(清·赵彦晖《存存斋医话稿》引马俶语)

1658 阴虚有三: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肝肾之阴,则真精也。(清·赵彦晖《存存斋医话稿》引马俶语)人体的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均属阴液。因此,凡津液、血、精的亏损不足皆属于阴虚。马氏认为,人体阴虚按所病脏腑的不同,阴液的损耗也有所不同。如热病邪热炽盛,最易耗伤肺、胃津液,因此...

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明·赵献可《医贯·中风论》)

1657 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明·赵献可《医贯·中风论》)关于中风病机,有宋以前虽已涉及“内虚”,但仍以“外风”为主,金元以降,才开始转从“内风”之说。赵氏以重视命门之火,认为命门火乃人身之至宝而著名于医林。但是他同时还提出中风为阴虚所致的论点,说明他对阴精也未尝忽视。阴阳互...

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燥固为燥,即湿亦化为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清·石芾南《医原·百病提纲》)

1659 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燥固为燥,即湿亦化为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清·石芾南《医原·百病提纲》)燥、湿病证的产生与人的体质密切相关。阴虚体质,因体内精血、津液亏虚不足,阴液无力滋养、濡润脏腑器官,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以致出现消瘦、口干咽燥,甚而潮热、颧红、五心烦...

阴虚甚者,阳亦必虚,灯残油涸,焉能大发其光?血虚甚者,气亦必虚,水浅舟停,焉能一往而奔放?(清·石芾南《医原·阴阳互根论》)

1660 阴虚甚者,阳亦必虚,灯残油涸,焉能大发其光?血虚甚者,气亦必虚,水浅舟停,焉能一往而奔放?(清·石芾南《医原·阴阳互根论》)阴阳气血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阳互根,气血互生。阴与阳、气与血这种密切的...

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吐血三要法》)

2291 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吐血三要法》)阴指人体的阴液,包括精、血、津液、骨髓等。人身精、血、津液等阴液多属有形之物,非一朝一夕所能生成,因此,人体阴液亏损,即使投以大剂滋阴补液之品,亦难见速效。医生当视病者阴虚或阴伤的具体情况,徐徐补以滋养阴精之品,或进...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596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味指药食之味有质而降,阳气指药食之气无形而升。阴味多下行而走下窍,阳气多上行而达上窍。凡药食气味又有厚薄之分。味为阴,其味厚者属纯阴,其味薄者则为阴中之阳;气属阳,其气厚者属纯阳,其气薄...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

2294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终始》)此条本为针灸治疗之论。以寸口、人迎论阴阳: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时,阴经邪气盛而阳经正气衰,治疗时当先补阳经正气,后泻阴经邪气;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则阴经正气虚而阳经邪气盛,应先补阴经正气,后泻阳经邪...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656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过于强盛,可抑制对方,使之趋弱;或者任何一方的过于不足,可导致对立面的相对亢盛。这在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广泛地存在着。以邪正而言,如阴邪胜,则阳气...

阴潜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阳得阴制,故能下降阳蒸阴以息气,阴凝阳以澄精(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阴阳五行论》)

0100 阴潜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阳得阴制,故能下降。阳蒸阴以息气,阴凝阳以澄精。(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阴阳五行论》)阴气潜藏于阳气内,阳气潜藏于阴液中。阴液得到阳气的蒸腾,就得以上升;阳气得到阴液的制约,便能够下降。阳气蒸发阴液,而得以滋生平息;阴液凝结阳气,而得以澄清。此...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灵枢·刺节真邪》)

2020 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灵枢·刺节真邪》)阴液损伤,精血亏少,是为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阳主热主动,因而虚热虚火内生。外邪入侵,邪正相争,人体阳气有余,以致发热、烦躁、尿赤等热象丛生。可见同是热证,前者为虚热,由阴气不足所致;后者为实热,由阳气有余所致。一虚一实...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0079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体内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没有阴精则无以产生阳气,没有阳气亦无以化生阴精。阴精的主要作用,在于镇守体内,保持平静、安定,阳气的主要功能,在于护摄体表,保持坚固、致密。...

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灵枢·脉度》)

1224 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灵枢·脉度》)脏腑经脉分阴阳,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十二经脉分属脏腑,阳经联络六腑,阴经联络五脏。具体来说,手太阴经属肺,手少阴经属心,手厥阴经属心包,足太阴经属脾,足少阴经属肾,足厥阴经属肝,手阳明经属大肠,手太阳经属小肠,手少阳经属三焦,足阳明经属胃,足太...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0743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阴,指西北高寒地区。阳,指东南低热地区。中医学指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温度气候对人们的寿命长短有一定的影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

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金·李杲《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1654 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金·李杲《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阴火主要是脾胃元气不足,阳陷阴浮所致。心主神明,五志、七情过极会损伤心神,神伤则心虚。火不生土,脾胃便升降失常,而令元气受损,终使阴火上炎,进一步加重心神不宁。故对于情志失调引起阴火的病理情况,治疗除调摄情...

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明·张介宾《类经图翼·真阴论》)

0076 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明·张介宾《类经图翼·真阴论》)阴阳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以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分阴阳,前者属阳而后者属阴。气与形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若以人体之气血而言,气为无形,血属有形。...

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故物之生也,生于阳;而物之成也,成于阴(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

0075 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故物之生也,生于阳;而物之成也,成于阴。(明·张介宾《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世界万物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资生。阴不可无阳,无阳则生化欲竭;阳不可无阴,无阴则源泉告罄。可见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系,缺一不可。如从自...

阴不交于阳则阳亢,阳不交于阴则阴凝(清·何仲皋《伤寒原旨·太阳篇》)

0077 阴不交于阳则阳亢,阳不交于阴则阴凝。(清·何仲皋《伤寒原旨·太阳篇》)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相对平衡,相互制约而协调。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互用,相互交感不可分离。若阴阳不相交,阳无阴凉润的作用,则会出现阳亢奋,阴无阳的温煦,则会导致气机凝滞。阴...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阴阳别论》)

1351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阴阳别论》)阴即阴脉,指手足少阴之动脉即神门穴及太溪穴的动脉搏动处。此处之脉搏击于手,似乎是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是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故谓之阴搏阳别。由于手少阴心主血,足少阴肾主子宫,皆与胎孕有关,故其脉来和调而有力是妊孕之象。《难经》将寸口...

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素问·宣明五气》:“五病所发:~是谓五发”)

0099 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素问·宣明五气》:“五病所发:~是谓五发。”)根据阴阳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五脏阴阳之病,各有发生的部位与季节。骨属肾,肾为阴脏,故阴病发于骨。血属心,心为阳中之阳,故阳病发于血。肉属脾,脾为阴中之至阴,故阴病发于肉。冬属阴,...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1612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暑邪侵人,则使腠理开而多汗。因暑热扰心,故烦躁不安。邪热迫肺,故呼吸喘促。暑热伤及气阴则静,扰于神明,精神内乱,故言多而无伦次。体若燔炭亦为中暑之候。这是由于夏季避暑纳凉,外受寒邪,卫阳被遏...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1613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大筋软短,小筋弛长”当作互备看,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湿邪伤人,阻遏清阳,可出现头部沉重,如被物所裹缠的感觉。湿性黏滞,易阻气机,往往会郁而化热,湿蕴化热又会引起伤血、伤筋。血被热伤,不能养筋,以...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元·朱震亨《格致余论·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辨》)

1614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元·朱震亨《格致余论·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辨》)热病每多是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由于寒邪侵袭,肌肤灼热如炭火的,其热往往可随汗出而消散。此条对治疗也有启迪:风寒外来,体热如焚,往往可以...

因暑而受寒者为阴暑,因暑而受热者为阳暑(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暑证》)

1979 因暑而受寒者为阴暑,因暑而受热者为阳暑。(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暑证》)暑即暑病,暑天感邪致病之谓。张氏将暑病分为阴暑和阳暑两大类。阳暑因暑月受热而为。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行于长途,或耕于田野,暴日劳作,为酷暑热毒所中,内伤阴津,而发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

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治法提纲》)

2260 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治法提纲》)气血之间互根互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可及血,血病亦可及气,临床辨治时当仔细甄别。凡由气病及血者,应先治其气。如因气虚、气滞而致血瘀时,当先补气、调气,气行则血瘀除、血...

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262 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邪轻浅的病证,须用宣发、疏散一类的治法;病邪深重的病证,须用减除病邪以平其势的治法;正气虚衰的病证,须用振奋已衰气血的治法。由于疾病有轻重虚实之异,病位有上下表里之别,治疗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病位病情,制订出合宜的治疗原...

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卷六)

0221 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卷六)前人凭借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对疾病的认识,给某些临床症候群确立了名称,以便于后学继承。后世学医者可根据这些病名,认识疾病及其临床表现,掌握其演变规律,并运用于临床,服务于病家,使医学得以继承发扬。前人与后学认识疾病的过程是不同的,前者是从...

因梦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滑精(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精》)

1978 因梦而出精者,谓之梦遗;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滑精。(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精》)梦中精液外泄谓梦遗,无梦而遗,或清醒时精液外泄谓滑精。梦遗和滑精总称遗精。遗精以有梦无梦分,有一定辨证意义。滑精多由纵欲过度,或先天元气单薄,肾气不固,失其封藏之职所致,治疗当以固肾摄精为要。亦有嗜酒厚...

因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

0222 因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则能事毕矣。(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医之能事在于愈病;愈病的关键,在于用药精当、施治得法;施治的得当,又全赖辨证的精确;要想辨证正确,则必须通过切脉、察色、闻声、问病四诊合参以识病。这就需要医生凭借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审...

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因风寒生痰者,宜散之温之;因湿生痰者,宜燥之利之;因脾虚生痰者,自宜补脾;因肾虚生痰者,自宜补肾(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厥逆》)

2261 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因风寒生痰者,宜散之温之;因湿生痰者,宜燥之利之;因脾虚生痰者,自宜补脾;因肾虚生痰者,自宜补肾。(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厥逆》)痰证之作,原因甚众,当审因论治,方为治本之法。火热壅盛,煎熬津液成痰者,宜清肺降气而痰自化;风寒束肺,咳痰清稀者,宜散寒祛风,则邪去...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主,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主,主治在脾(明·王纶《明医杂著·咳嗽证治》)

1976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主,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主,主治在脾。(明·王纶《明医杂著·咳嗽证治》)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与痰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别,临床每可以此作为辨证依据之一。如先咳而后觉有痰者,多因外邪袭肺,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而咳作。由于肺失清肃之令,无以宣发由脾上输于肺之精...

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明·李梴《医学入门·针灸》)

1196 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明·李梴《医学入门·针灸》)选用病变所属经脉上的穴位,是针灸、推拿临床治疗的要诀之一,这也就是近世所称“循经取穴”法。按各条经脉的联系范围选取有关穴位,在《灵枢·四时气》中已有“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的记载,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卷二也说:“当审其何...

因病以制方,非制方以待病(明·王纶《明医杂著·补阴丸论》)

2591 因病以制方,非制方以待病。(明·王纶《明医杂著·补阴丸论》)治疗疾病,不应拘泥于古方,生搬硬套,更不能脱离临床实践,揣度立方,以方待病。而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化裁,以切合证情。比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根据妇女产后的不同病证,将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衍变为羊肉当归汤、羊肉杜仲汤、羊肉生地黄...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北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

0398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北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人生病是出于无奈。有的人得了病,就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急躁不堪,胡思乱想,这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恢复。正确的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即正视疾病,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力争早愈。安心服药治病,是患者尤其是重病顽症患者的...

逸者行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485 逸者行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饥饱劳逸皆能成病,人若过于安逸,养尊处优,不尚劳动,容易导致气脉凝滞,血行不畅,可引起多种疾患。现代所谓“文明病”,多与过度安逸有关。治疗应采用疏通气血,协调脏腑,促其健运,此即“行之”之义。此外,坚持参加适当的劳动或体育活动,也有助于调畅气血,燮理脏...

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唯赖坐功(明·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

0548 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唯赖坐功。(明·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导引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按摩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防治某些疾病,而且对健康长寿颇为有益。坐功是以静坐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对强身延年也有功效。古代文献记载,彭祖长寿的秘诀是...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

2460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肾为先天之本,内含真阴真阳,是人体阴阳水火之根本,生命活动之源泉。无论真阴、真阳,皆不虑其有余,而唯恐其不足。肾阳虚衰,虽阴寒之气弥漫,治疗时却不可泄其阴,只可益火温阳。肾阳一振,阴寒自退。金匮肾气丸即是根据这一原理...

疫疠之邪,都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清·戴绪安《医学举要·时邪合论》)

1748 疫疠之邪,都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清·戴绪安《医学举要·时邪合论》)中道指脾、胃、肠。疫疠之邪,亦即疠气、疫气,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或酷热无雨等反常现象,便会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接触后就可能发病,继而导致疫病流行。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医易义》)

0104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医易义》)《周易》中有关太极阴阳、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观点,构成了《内经》乃至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石,推动了中医学阴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周易》理论被医学广泛应用,或以易理阐释医理,或以太极发挥命门,或以象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

议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

0216 议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议多何以无成?因为在众多的议论中,臆测者洋洋,灼见者戋戋。医多何以必败?因为在众多的医生中,凡庸者济济,上乘者寥寥。上乘者的灼见被淹没在凡庸者的臆测之内,不能为病家采纳,其“无成”“必败”自在情理之中。因此,对于病家来说,听...

以意治病,是最上一乘,不得已而用药,已落二乘然无情之药,以有知之意用之则灵(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2225 以意治病,是最上一乘,不得已而用药,已落二乘。然无情之药,以有知之意用之则灵。(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此条论述心理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意治病”一句,是从“医者意也”转化而来,出自《后汉书·郭玉传》。东汉名医郭玉向汉和帝解释为什么他给权贵者治病疗效不好时,指出“为医...

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清·石芾南《医原·内伤大要论》)

2223 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清·石芾南《医原·内伤大要论》)治疗疾病,一般都采用药物或针灸,但对某些精神情志所致“心病”,有时药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而通过心理疏导,却可收非常之效,即俗所谓“心病须用心药医”。心理治疗,在《内经》中已有运用,“祝由”就是一例。通过祝说疾病之原由,疏导患...

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明·吴有性《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

1567 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明·吴有性《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杂气种类繁多,不同的杂气可引起不同的疫病。吴氏根据万物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推论出以物治气的治疗观。认为如果确能知道某物能制某气,则一种病只须用一种药,就能收到药到病除的疗效。从总体上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以痛为输(《灵枢·经筋》)

1178 以痛为输。(《灵枢·经筋》)针灸选穴的一种方式。痛,指病痛或压痛。就是以痛处局部或病理反应点作为腧穴来治疗疾病。后世将此类腧穴称为“阿是穴”。《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灸例》:“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普济方》作“或”)痛...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0365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一些人所以到了五十岁左右就出现衰老现象,是由于不善养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精、气、神这人身之三宝,常使精满、气足、神旺,才能顺应阴阳变化之规律。...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0053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阵》)阴阳是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功能特性的机动的代名词,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若按人体精、气的功能属性来划分阴阳,则精属阴,气属阳。精与气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化生。气旺能...

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清·曹庭栋《老老恒言·防疾》)

0364 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清·曹庭栋《老老恒言·防疾》)“治未病”是中医学十分重要的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良医总是防患于未然。饮食起居的调摄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饮食的调摄:一要“食饮有节”,即食饮要有节制,要适量而不...

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

2565 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医生用药治病,如同将帅用兵作战。作战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治病必须熟谙药物的特性,如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淡以及有毒无毒乃至归经等,还须洞悉患者脏腑阴阳...

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2224 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温热病见数日不便,此为热结于肠,当用承气汤通里攻下。若患者阴分素亏,复加热灼津伤,无水而致舟停,便不可贸然攻伐。当以养阴增液之剂,一可补阴,二可润肠通便以祛里实。药虽用补,却作泻实之用,寓泻于补。吴氏命其为“增...

以变化言之,则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医易义》)

0052 以变化言之,则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医易义》)以事物的变化而言,事物由小到大,生养发展的阶段,谓之“化”,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它的反面转化,谓之“变”。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而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生化极变”是事物的普遍规...

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论》)

0329 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论》)已病不治,并非主张临病袖手,坐以待亡,而是说明病入膏肓,医生也无回天之术。如秦缓之治晋景公,扁鹊之治齐桓侯,莫不如此。未病先治,并非指人本无病而妄加药治,而是说平时注意养生,防病于未然,...

疑师不治病,疑药不服之(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0608 疑师不治病,疑药不服之。(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医生与患者,虽然所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有战胜疾病的共同目标,因此患者要充分信任医生,详细诉说病况,遵从医嘱,才能得到理想的疗效。如果病家对医生疑而不信,不将病情如实相告,且怀疑所给的药物,或弃之不服,或随便乱服,都将对治疗不利。当...

颐养之道,当顺适时候,则六气和平,万寿可保(《新唐书·裴度传》)

0593 颐养之道,当顺适时候,则六气和平,万寿可保。(《新唐书·裴度传》)时候,指四时气候。六气,指人体气、血、津、液、精、脉等六种基本物质,因其均由后天水谷之精气产生,故名。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不同,但不外乎阴阳的变化。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是一年四季阴阳消长发展变化的规...

遗溺失禁之患,治宜温暖下元,清心寡欲(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溺》)

2493 遗溺失禁之患,治宜温暖下元,清心寡欲。(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溺》)膀胱主藏津液(尿),如果不能约束,则小便不禁。此证常小便遗而不自觉。肾司二便,与膀胱相为表里。肾主水而心主火,交相既济。心气不足,则心火不能下交于肾,肾中元阳衰微,则不能蒸化津液上济于心,更不能温制水液,以致小便遗泄...

遗精之始,无不由乎心(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精》)

1821 遗精之始,无不由乎心。(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遗精》)凡男子睡眠中有精液自动从精道泄出者,称为遗精。遗精的病机虽当责之于肾,但与心的关系也很密切。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故凡少年纵欲,或心有妄思,或外有妄遇,以致君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则水不能藏,而精随以泄。亦有思虑劳...

遗精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遗精》邹滋九按)

2116 遗精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遗精》邹滋九按)遗精有梦遗与滑精之分。因梦而遗称梦遗,无梦而精泄谓滑精。梦由意念所感,出于心神,常因声色所惑,心火亢动,引动相火,上则心神被扰而多梦,下则扰动精室而遗泄,故病本在心,治疗应以清心安神为主,心宁则相火不动,梦遗可止。滑...

医之用药,必本七方十剂,旋为增损,求合圣贤之旨,以自通变(明·刘纯《医经小学·治法》)

2599 医之用药,必本七方十剂,旋为增损,求合圣贤之旨,以自通变。(明·刘纯《医经小学·治法》)七方,为方剂的分类法,即大、小、缓、急、奇、偶、复,指方药组成的味数,也泛指根据临床症状、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等确定制方的方法。十剂,原是指按功用归类药物的一种方法,有...

医之一道,认病为先,不必存南北之见(清·王堉《醉花窗医案·热郁伤暑误用桂附》)

2023 医之一道,认病为先,不必存南北之见。(清·王堉《醉花窗医案·热郁伤暑误用桂附》)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依据地域特点,如地势高低、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的差异,采用各自有别的适宜治法。这个问题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曾加以阐述。但是,此条特意提醒医家不可拘泥于南...

医之为艺,探天地清浊之源,察阴阳消息之机,顺四时之宜,藉百药之功,以治人之疾者也(南宋·杨倓《杨氏家藏方·序》)

0228 医之为艺,探天地清浊之源,察阴阳消息之机,顺四时之宜,藉百药之功,以治人之疾者也。(南宋·杨倓《杨氏家藏方·序》)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医学作为一门渊深精微的技艺,包含着自然界各种因素对人体影响、作用的内容。一个全面掌握医学理论的医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必定重视用...

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郭玉传》:“~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0229 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郭玉传》:“~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这一“意”字,指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用之于医,就是要对疾病出现的情况,尤其是疑难病症,作出精确之分析,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法。行医治病,贵在思考,唯有专心致意,慎思明辨,方能明察秋毫,洞悉...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0154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医之为道,以探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奥秘为主要目的。古代医家强调研究医学问题,考察人的生命活动、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等,都应着眼于整个自然界,把人置于自然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从而对生命、健...

医之为道,至精至微,粗工凶凶,方技自逞,收一时之小效,致后死而弗计(清·高世栻《医学真传·疟》)

0155 医之为道,至精至微,粗工凶凶,方技自逞,收一时之小效,致后死而弗计。(清·高世栻《医学真传·疟》)医学的道理是极为精深微妙的,来不得半点虚伪和草率。作为一个称职的医生,必须博极医源,精益求精,临证时又应审时度势,谦虚谨慎,圆机应变。既善于克邪制病,又懂得固护正气。粗工则不然,处方用药心...

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夏良心序)

0156 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夏良心序)此条说明医术被称为仁术的原因。“仁”这一概念,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论语》里很多地方谈到“仁”。“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爱护他人(见《论语·颜渊》)。“仁术”就是基于这一意思提出的,意为仁爱之术,亦即...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清·程文囿《医述·医则》)

0230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清·程文囿《医述·医则》)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现象的科学,其理至精至微。欲为医者,如果不经长期勤奋学习,刻意求精,便很难深入其堂奥,洞明其真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关系到自然、社会等因素。故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比较渊博的...

医之为道,秉天地造化之权,掌疾病死生之柄(清·张秉成《成方便读·自序》)

0157 医之为道,秉天地造化之权,掌疾病死生之柄。(清·张秉成《成方便读·自序》)医学关系着人的生死存亡,被誉为“仁术”,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备急千金要方·序》)。因此,医者必须既有精湛的医术,又有高尚的医德。实践证明,医可救人,亦可杀人。医术、药物和医者的言行可...

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体则又险而难(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序)

0231 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体则又险而难。(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序)妇女的生理特点与男子有很大的不同,男子所患大多数疾病,妇女同样可患。而妇女一生经历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各个阶段,则为男子所无。治疗妇女的一般疾病,必须兼顾妇女的这些生理特点;而经、带、胎、产中发生的疾病,...

医之难,不难于治病,而难于知病(清·杨旦昇《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望闻问切论》)

1361 医之难,不难于治病,而难于知病。(清·杨旦昇《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望闻问切论》)医者治病,首先必须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也即“知病”,这是一项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必须熟练掌握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详尽的疾病资料,认真探讨每一症状、体征与脏腑经络气血、气候环境、体质因素等的内在...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0227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医学发展至金元时期,呈现出一种变革更新的趋向。诸多医家认为古方不能治今病,于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便各自研究阐发《内经》理论,创立新说。如刘完素的火热理论,张元素、李杲的脏腑辨证和脾胃学说,张从正的祛邪理论和汗、吐、下之法。朱震亨的泻火养阴理论...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0232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一个好的医生,必须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所谓工巧神圣,《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良医集工巧神圣于一身,对医术有高深的造诣。习医的基本功...

医者之曲从病家,乃邀功避罪之良法也(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者误人无罪论》)

0160 医者之曲从病家,乃邀功避罪之良法也。(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者误人无罪论》)一个好的医生,总是能依据自己对患者的诊察,坚持按自己正确的认识去治疗患者,而不曲从患者有悖于医理的要求。有的医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在处方施治时,常违背自己的本意,而去顺从病家的意愿。患者侥幸有所好转,可说成是...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0243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业医诊病,要精心会意,勤于思维,敏于领悟,然后方能运用如神。六朝名医姚僧垣,医术高妙,为当世所重,梁武帝赞誉他说:“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周书·姚僧垣传》)说明精良高超的医术在于用意的绵密。反之,...

医者意也,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清·喻昌《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0240 医者意也,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清·喻昌《医门法律·先哲格言》)此条摘引自朱震亨《局方发挥》,以将军临阵对敌、船工操舟掌舵为例,形象地说明圆机活法在业医诊病中的重要意义。医生临证治病,症情复杂多变,犹如将军面临瞬息万变的敌情,必须静心凝神,随机应变,方能出奇制胜。又好比船工驾驭船舶面...

医者意也,其术不尽于药石(明·李豫亨《推篷寤语·本医药之术》)

0241 医者意也,其术不尽于药石。(明·李豫亨《推篷寤语·本医药之术》)医家处治疾病,当精思殚虑,善于在常理法度之中加以变化,精思巧用,以获得理想疗效。治疗方法也不完全囿于针药。例如一郡守病重,华佗认为大怒可愈,乃多受货而不加治,不久便离去,又留书骂之。太守大怒,吐黑血数升而愈。此例是医者治病...

医者以中庸之道存乎衷(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中庸之道》)

0236 医者以中庸之道存乎衷。(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中庸之道》)中庸一词,出于《论语》。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指处理事物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这一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也极为深刻。如从阴阳关系言,强调阴阳匀平,阴平阳秘。若阴阳偏颇、阴阳相倾,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治...

医者要明天地阴阳上下之理,以譬周身(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问诊三焦包络》)

0238 医者要明天地阴阳上下之理,以譬周身。(明·孙一奎《医旨绪余·问诊三焦包络》)为医之人,仅读医书,只懂医理,是远远不够的。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天地阴阳之理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原理相通,即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季节气候的更替,昼夜晨昏的变易,地域环境的差异,乃至社会的风情习俗,以...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