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治病,是最上一乘,不得已而用药,已落二乘然无情之药,以有知之意用之则灵(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2225 以意治病,是最上一乘,不得已而用药,已落二乘。然无情之药,以有知之意用之则灵。(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此条论述心理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意治病”一句,是从“医者意也”转化而来,出自《后汉书·郭玉传》。东汉名医郭玉向汉和帝解释为什么他给权贵者治病疗效不好时,指出“为医有四难”:“自用意”“将身不谨”“骨节不强,不能使药”“好逸恶劳”。这样,使得医生难以用药,故治疗效果不好。郭玉进而提出“医之为言意也”的观点。此语含有心理调节的意蕴。《石室秘录·意治法》中对“以意治病”有过明确的论述:“师曰:医者意也。因患者之意而用之,一法也;因病症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因药味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意即医生治病,既要着眼于疾病的证候表现,更要注意患者的性情好恶和精神状态。即使在遣方用药上,也应当顾及患者的心理特点。《理瀹骈文》中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清代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中也说:“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舌。”这就是俗话说的“心病还得心药医”。对于七情所伤导致的疾病,合理的心理治疗,往往胜过药物的疗效。所以作者将“以意治病”列为上乘。然而,在进行心理疗法的同时,有的还得配合一些药物治疗,而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往往对药物心存疑窦,“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即飘扬”(《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因此,对于这种患者的用药,医生也要有意识地顺情从欲。《冷庐医话》中举过这样的例子:“吴人畏服重药,马元仪预用麻黄浸豆发蘖,凡遇应用麻黄者,方书‘大黄豆卷’,俾病家无所疑惧。”徐灵胎治张某,病当用大黄,恐其不服,诡言以雪虾蟆配制药丸,与服得瘥。可见良工用心之良苦。这可以说是将“无情之药以有知之意”灵活运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