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①。天地之间,六合②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③,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④。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⑤。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①。天地之间,六合②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③,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④。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⑤。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注解】

①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双方的协调统一。

②六合:指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即整个宇宙。

③清净则志意治:净,通“静”。志意,人的精神活动。治,正常。自然界阴阳之气清静而无异常变化,有利于人的精神保持正常。

④此因时之序:因,顺。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养生。

⑤通神明:通,作统一解。神明,阴阳变化。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统一起来。

【语译】

黃帝说:从古至今,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协调统一的,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天地之间,气是本源,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充斥整个宇宙,在地有九州,在人有九窍、五脏(代表五脏系统)、十二经脉,都通于自然界阴阳之气,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化生木火土金水五行,阴阳之气处于和谐状态。若不断违逆自然界阴阳之气运动变化规律,则邪气损伤人体,由此而动摇了寿命之根本。

自然界阴阳之气和谐统一清静,尤其是阳气能保持静谧和煦,而无异常变化,则人的精神意识、生命活动保持正常。顺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则阳气固谧,生命坚固,即使有外邪侵袭,也不能损害人体,这只是因为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养生而已。所以,圣人全神贯注,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把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否则,阳气气化、推动、固守无力,在内可以出现五脏六腑九窍气机闭塞不通,在外筋骨肌肉腠理气机壅滞,卫气离散、耗解,这些都是由于因养生不当造成的自我损伤,体现生命活力的阳气被削弱了。

赏析

1.生命的重要内涵“生气通天”

“生气通天”,指居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的万物(主要指人)的本源都禀受于自然界(即“天”)的阴阳二气,无论人体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等,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气,都是与自然界的气相互贯通的,故曰“皆通乎天气”。“生气通天”,是顺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即“法于阴阳”)进行养生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如何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养生,这是把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二者有效统一起来的关键所在,强调阳气固谧,生命坚固,即使有外邪侵袭,也不能损害人体。所以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调理人体阴阳之气,保全阳气气化、推动、固守等作用至关重要,否则会出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气机壅滞闭塞不通等。

2.生命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相应原理

(1)生命本源于自然界阴阳二气 ①人类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存本原,《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②人类生存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以维持其生命。③人的生命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对不利的自然环境还有一种保护性适应。从四季来说,容易产生季节性的疾病,如春多风病、夏多热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从一月来说,女子月经规律发生、男子定期溢精等;从一日来说,人体疾病往往随昼夜阴阳消长而进退,《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人与自然界的结构是统一的 自然界造就了人的完美体形,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人的躯体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中医学有经典的五行系统归类表,充分地反映《黄帝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以此类推,同样人体的某些局部,也可以看做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如耳朵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形的再现等,并建立了多种诊法。

(3)人与自然界的规律是统一的 阴阳五行是宇宙事物的普遍规律,也是人与自然界统一的基础。古代哲学表述自然规律为天道,“天道者,五行阴阳而已”(清·戴震《原道》),人与天道密切关联,《灵枢·通天》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①则折寿而不彰②,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③,卫外者也。

【注解】

①失其所:所,场所。阳气运行、作用失常,失去应居之所。

②折寿而不彰:折寿,短寿。不彰,不显著。人若阳气功能失常,可导致短折寿命的结果。

③阳因而上:因,顺应、依顺,或凭借、依仗。阳气顺应其上升外越之性,向上向外运动而具有卫外的作用。

【语译】

人之阳气,就像天、像太阳,阳气运行、作用失常,失去其应居之所,就可导致寿命短折。天体在不断地运动,在浩瀚宇宙中,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温煦、推动万物生长。因此,人之阳气,就像天、像太阳一样,顺应其上升外越之性,向上向外运动而具有卫外、固护生命的作用。

赏析

阳气的特点和作用

万物生长靠太阳,天之太阳(阳气)能给自然界带来光明、温暖,主司天体的运行,蒸腾气化水液,推动和促进万物生长化收藏,没有太阳,就没有自然万物蓬勃之生机。比类于人体,人之阳气具有护卫生命、固护机体、促进机体生命活动运转不息的作用,若阳气“失其所”,人之寿命不保而早夭。人通体之温暖,五脏功能之运转,津液之气化,对外界虚邪贼风之抵御,均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和固护作用。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体,阴阳平衡协调固然重要,在这种阴阳平衡之中,阳气起着主导作用,这种重视阳气的观点启发后世医家,并成为温补学派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于阳气的特点,《黄帝内经》记述颇丰,此段主要阐述了阳气的特性是上升外越之性,通过其自身的向上、向外的运动,达到卫外生命、固护机体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因为种种原因,或外界刺激,阳气的特性被激活,而向上、向外运动,保卫生命,防止邪气损伤机体。例如寒袭肌表,阳气因此而向上、向外运动,到达肌腠,抗击寒邪,直至驱寒外出。因此,感寒之后,一般人会出现发烧,这是由于寒气刺激,阳气大量向外运动,郁于肌肤的结果。对于这类患者,最好不要过早地使用寒性药物清热解毒,也不要妄加使用西药抗生素,通过一定的养生方法,也可以达到痊愈的目的,这些将在《素问·热论》中作详细介绍。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

因于寒,欲如运枢①,起居如惊,神气乃浮②;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㢮长③,緛短为拘,㢮长为痿;因于气④,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⑤。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⑦。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⑧,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鬱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⑨。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疮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注解】

①欲如运枢:运,运转。枢,户枢,即门轴。卫阳之气如户枢般开合运转自如。

②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惊,卒暴。神气,此指阳气。浮,浮越于表。生活起居正常规律被扰,邪气侵犯,人之阳气则向上向外运动,与邪气抗争。

③大筋緛短,小筋㢮长:緛,收缩。㢮,同“弛”,松弛。作互文解释,即大筋、小筋或为收缩变短,或为弛缓变长。

④气:此指风。

⑤煎厥:病名。指过度烦劳,阳气鸱张亢盛,火炎则水干,阴精虚衰,又逢盛夏阳热之气,则两热相合,如煎如熬,以致阴气竭绝而昏厥的病证。

⑥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溃溃,形容洪水泛滥的样子。都,防水之堤。汩汩,水急流的声音。以洪水决堤来形容煎厥发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的病证特点。

⑦薄厥:病名。指大怒而气血上逆所致的昏厥病证。

⑧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通“膏”,脂膏类食物。梁,通“粱”,精细的食物。膏粱,此指肥甘厚味。足,作“是”解。丁,通“疔”。大丁,泛指疮疡。吴昆注:“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

⑨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解。精,精神爽慧。柔,筋脉柔和,活动自如。阳气温养精神、筋脉。

【语译】

阳气,向上、向外的运动,如户枢般开合运转自如,每当生活起居正常规律被扰,邪气侵犯,人之阳气会不断地向上向外运动,与邪气抗争。因于寒邪束表,腠理闭塞,阳气达于肌表,不得宣散,郁而为热,常见高热症状,若能及时运用辛味解表方剂,则腠理疏通,汗出湊湊,邪气外散,从而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因于暑邪致病,常有高热,多汗,烦躁不安,气喘息急,喝喝有声,甚或神昏嗜卧、谵语、郑声等。因于湿邪,如雾露之湿,侵袭于头,可见头重如裹。若湿邪内蕴化热,湿热不除,或见大筋、小筋痉挛收缩变短,或见大筋、小筋弛缓痿废变长。因于伤风,可见全身浮肿,甚或水肿。自然界寒、暑、湿、风四种邪气更替伤人,或阻遏阳气,或耗损阳气。

阳气,或因过度烦劳,鸱张亢盛,火炎则水干,阴精虚衰,又逢盛夏阳热炎炎之气,两热相合,如煎如熬,以致阴气竭绝而昏厥的病证,称之为“煎厥”,如常见中暑。可见突然昏愦,目闭耳聋,煎厥发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如同洪水泛滥,水急湍流。阳气,或因大怒,则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气血上逆,形成昏厥病证,称之为“薄厥”,如常见中风病。阳气,或运动失调、或耗损亏虚而损伤,不能温煦筋膜,筋膜主司运动失职,松弛痿废,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若不能固护津液,汗出受阻而半侧身体无汗,甚或半身不遂。汗出之时,阳气可以正常发散,此时若被湿所困,就可以生出小疖、汗疹和痱子等。肥甘厚味,内多滞热,能生大疔,此时容易得病,犹如持空虚之器物一样。劳动汗出挡风,风寒搏击于面部,可长粉刺、痤疮等。

阳气,养神则精神爽慧,养筋则筋脉柔和,活动自如。阳气若开合运转失职,寒邪从表而入,阳气不能温养筋脉,形成形态伛偻、不能直立的病证;寒邪进一步深入,内陷经脉,形成或瘘管、或痈疽,或邪气从腧穴传入而内迫五脏,阳气不能养神,可见善畏、惊骇等;或营血瘀滞,血肉腐败,可生红、肿、热、痛之疮疡;或自汗不止,形体虚弱,阳气易损,或阳气被邪热所消耗,又易感受风邪,经脉腧穴闭阻,呈现寒热往来、恶风汗出之风疟。

所以,风为百病之始。阳气能保持静谧和煦,则人筋骨肌肉腠理坚固,虽有致病性强的病邪,也不能造成损害,这是因为顺从了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的缘故。若病程久,不断损伤阳气,病邪深入,疾病传变,人体阳气上部与下部不相交通,相互阻隔,良医也无能为力。所以,阳气蓄积,病情加重,当采用发散疏通之法,使蓄积的阳气得以畅通,若不能迅速给予正确治疗,水平低劣的医生只能使病情败坏、恶化。

阳气,在一天中白昼运行于外,呈现规律性变化,清晨少阳之气生,中午阳气隆盛,傍晚阳气入内,在外而运行的阳气已减少,于是腠理汗孔紧闭。因此,人在一天之中的运动,要与阳气在一天之中的运行规律保持协调一致,尤其是在傍晚之后,逐步收敛自身行为,不要过分劳伤筋骨,不要将自己暴露在寒夜雾露之中等,若违逆一天之中阳气运行规律,形体因此困顿、衰薄。

赏析

1.阳气的生理

(1)阳气的功能 ①气化温养作用。人之神,得阳气之温养才能保持正常的思维活动并使精力充沛。筋也需阳气的温养,才能柔和而肢体屈伸自如。②卫外御邪功能。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均说明阳气具有轻清上浮,固护肌表,抗御外邪之功用。

(2)阳气的昼夜消长规律 阳气的消长运动规律是白昼趋于肌表,早晨阳气初生,日中阳气最盛,傍晚则阳气内敛。这一昼夜消长规律与人的昼夜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如果这一运动规律失常,人体就会发病,故曰:“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2.阳气的病理

(1)发病机理 ①外邪伤阳致病。在外邪所伤致病中,寒邪致病最为复杂,有“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之外感表证;有寒邪侵袭,入犯筋脉,“乃生大偻”之病;有寒陷血脉,而生“疮疹”之疾;有寒邪从腧穴内传五脏,损伤脏藏之神而引起恐惧、惊骇等精神情感障碍之症状;有因寒邪伤阳,阻滞于内,郁而化热,腐肉成脓之“痈肿”病。风邪侵袭为病,如“风疟”病、“鬱乃痤”病,皆为感受风邪、阳气卫外失职。感受湿邪为病,湿性重浊而为阴邪,易遏阻气机,损伤阳气,如清阳受困而难升达头面,故为“首如裹”;郁阻气机化热,湿热熏蒸,筋受其害为痿为拘。感受暑邪为病,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致腠理开泄而有汗出之症;若大汗出,阳气随津而泄,而成气津两伤之势,如心神失养则烦躁多言,郁遏肺气则喘渴。②情志过激伤阳致病。情志过激,严重影响阳气的运行。如“薄厥”病,原因是大怒,病机为大怒伤肝,肝之阳气上逆,血随气涌而郁积于头,发生暴厥,可伴有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的后遗症。③烦劳过度伤阳致病。如“煎厥”,病因为过度烦劳,阴精亏损、阳气亢盛为其病机,发病时间多在夏季。④饮食不节伤阳致病。饮食是人体摄取养分,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但饮食不节,摄食不当,又是损伤阳气的因素之一。“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过食肥甘美味,酿湿生热,使阳气郁阻化热,热毒逆于血脉肉理,腐蚀血肉而发疔疮。⑤疾病过程伤阳。很多病因可直接伤阳而致病,而在疾病过程中,某些病理变化又可继续损伤阳气,如“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等。临证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及补阳还五汤治疗以阳气虚为主的某些半身不遂证而获良效者,证明“偏枯”之疾与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退有关。

(2)病变机理 ①阳气卫外失常,外邪侵袭。寒邪易伤阳气,故首论“因于寒”;暑为阳邪,两伤气津,或多汗烦喘,或神昏谵语;湿邪重浊,困遏阳气,清阳不升,故头重;湿邪郁而化热,留连筋脉,致阳气不能温养,故或为挛急,或为筋痿;风性轻扬,易致头面浮肿;风寒暑湿,交替为病,阳气反复受损,可使阳气阻遏、衰竭。②阳亢精绝。平素烦劳过度,阳气过亢,虚火上炎,阴精亏损,复加暑热煎灼,致阴精衰惫,发生突然昏厥,古人名为“煎厥”。临床表现除昏厥外,还有耳闭、目盲。此病来势骤急,叠加阴精亏损,为至虚危候。③阳气厥逆。大怒而致气上逆,血随气升,气血逆乱,出现突然昏厥,古人名为“薄厥”。临床表现除昏厥外,可见筋脉弛纵不收,类似于现代脑中风。其发病暴卒,故其初病为气血壅阻之实证。④阳气偏阻。阳气不足,不能温运全身,偏阻一侧,表现为半侧身体汗出,半侧无汗,有可能出现局部肢体枯萎不用的病证。⑤阳气郁遏。汗出而阳气宣泄之时,卒被湿邪所郁遏,宣泄不畅,易生疖子、痱子。或形劳汗出,坐卧当风,风寒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而化热而成疮疖。⑥阳热内盛。嗜食膏粱厚味,阳热蓄积,热毒逆于肉里,易生疔疮,腐肉酿脓。⑦阳气开合不得。阳气不足,邪气入里留恋不去,会导致各种病证。邪气侵袭,如阳虚寒邪痹阻于背,筋失温养,不能运动自如,出现背曲不能直立之症;邪入脉中,阳虚邪陷经脉,经脉败漏,日久成瘘管,久不收口;邪入脏腑,阳虚邪气留恋,由俞穴侵入,内传迫及五脏,影响藏神功能,出现善畏、惊骇等症;邪入肉里,营卫失调,营气不从,阻逆于肌肉之间,发生痈肿;邪入俞穴,阳气被热邪所耗伤,汗出不止,风邪入侵,俞穴闭阻,发生风疟。⑧阳气阻隔,上下不相交通。阳气蓄积于一处则病情危重,当用散法,病重病急用泻法,以祛除实火,疏通阳气,能挽救生命。

3.阳气病变的治疗原则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阳蓄积病死,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指出阳气蓄积不通的危重病证,应当采用发散疏通,甚或泻法;关于“阳气乃竭”的温补治疗虽未明言,但已寓于有关摄生护阳之中。如薄厥来势凶猛,可见突然昏愦,目闭耳聋,筋脉弛纵,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二便失禁,类似于临床中风病,这是中医对脑中风的最早记载。当此之时,可用镇肝熄风汤合安宫牛黄丸治之,待病情控制后再以补阳还五汤治其半身不遂、瘫痪症状。

4.调养阳气的方法

阳气是人之活力的体现者,养生关键在于养阳气,前文“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和本文“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虚静养生,遵循四时、昼夜阳气的消长变化规律,调摄阳气。《伤寒论》基本精神是以感寒伤阳为主论之本,探求外感病演变和防治规律,发展了本篇重视阳气理论。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①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②,并乃狂③;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④,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⑤,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⑥,肠澼为痔⑦。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⑧。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決,精气乃绝⑩。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注解】

①起亟:亟,频数。阴为阳之基,阴精不断起而与阳气相应。

②脉流薄疾:薄,迫。阳气亢盛,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而快疾。

③并乃狂:并,交并,重复、加甚。阳气亢盛,神志狂乱。

④五脏气争:争,不和。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

⑤风客淫气,精乃亡:风邪侵袭人体,而为淫乱之气。风为阳邪,易使阴精耗散。

⑥筋脉横解:横,放纵。解,通“懈”,松弛。筋脉弛纵不收。

⑦肠澼为痔:肠澼,下利脓血的痢疾。为,与。痔,痔疮。饮食过饱,肠胃乃伤,湿热下注则为痢疾;迫于魄门,日久成痔。

⑧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要,关键,要领。阴精与阳气关系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于外,阴气才能固守于内。

⑨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阳气亢盛。阳气若致密于外,则阴气能固守于内。今阳气亢盛,不能为阴气致密于外,则阴气亦不能内守而外泄,以至衰竭亡绝。

⑩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离,分离。决,决裂。阴阳分离决裂,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精气无以滋生而竭绝。

【语译】

岐伯说:阴为阳之基,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阳为阴之主,阳气致密于外,阴气才能固守于内。阴不能制阳而阳亢,阳气亢盛,脉中气血流动急迫而快疾,甚或致神志狂乱;阳不能制阴而阳衰阴盛,阳衰则温煦推动无力,五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和,九窍不通。所以,圣人陈列人之阴阳,并与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则筋脉功能和谐,骨髓坚固,气血运行亦协调通畅。如是则躯体内外調和,邪不能侵害,人体耳目聪明,脏腑经络之气运行正常。风邪侵袭人体,为淫乱之气,易使阴精耗散,是风邪伤于肝;或因为长期饮食过饱,肠胃乃伤,湿热下注则为痢疾,又迫于魄门,日久成痔;或因为嗜酒暴饮,则阳气易于亢逆;勉强用力,劳力过度,尤其是房劳太过,肾中精气大伤,腰间脊椎易于损伤。

阴精与阳气关系的关键在于阳气,阳气稳固,阴气才能固守,生命坚固。阴精与阳气不和调交会,就像自然界有春无秋,有冬无夏,因此,要和调交会阴精与阳气,这是最基本的养生防病治病的原则。若阳太过,阳亢固密失职,不能为阴气致密于外,则阴气亦不能内守而外泄,以至衰竭亡绝;唯有阴阳平和协调,才能精气存内,神志活动正常;若阴阳分离决裂,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精气无以滋生而竭绝。一般外感病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阳气内拒抗邪,可产生寒热病理变化。因此,春伤于风伤肝,邪气潜伏,木不生火,夏时可产生泄泻等寒性疾病;夏伤于暑伤心,伏而后发,秋时可产生疟疾;秋伤于湿伤肺,或感邪即刻发病,致肺气上逆而咳嗽,或邪气潜伏,冬时可发为痿证、厥证;冬伤于寒伤肾,伏而后发,春时一定会产生外感性发热之类疾病。四时不正之气,交替地损伤五脏。

赏析

1.人体阴阳的辩证关系

(1)阴阳互根互用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双方互为其根,若失去互为依存条件,则会成为孤阴、独阳,而危及生命。

(2)阴阳相互制约 本文从“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所产生的病证为例,从病理方面反证了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

(3)阴阳消长平衡和谐 ①本篇用“阴平阳秘”概括阴阳平衡和谐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动态的,是在阴阳双方彼此不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之中趋于相对稳态平衡。故本篇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均表明机体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有消长变化。②本篇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如果两者失调,“阴平阳秘”状态破坏,就会出现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如果发展到“阴阳离决”的地步,就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临床防病、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调理阴阳,使其复归于平衡,所以本文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4)阳气在阴阳平衡中的主导作用 本篇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强调在阴阳平衡中,阳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因为阳气充足而固护于外,一则防止外邪入侵,二则能保证阴精内守,所以说阳气是阴阳平衡的关键。本篇又从“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从病理方面印证阳气的主导作用。

2.感受时邪伤阳,所发生的病证有规律可循

本篇以“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为总结感受时邪(或六淫外感)伤阳发病规律:不仅可以感而即发,伤害本脏而病;也可伏而后发,损害它脏而病;同时也提示外感疾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

素问卷第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原文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①;阴之五宮②,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③;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④;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⑤;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⑥;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⑦。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⑧,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解】

①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阴精。五味,酸苦甘辛咸,泛指饮食物。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

②阴之五宫:五宫,五脏。指藏蓄阴精的五脏。

③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津,满溢、过盛。酸味本有滋养肝脏的作用,但酸味太过,会导致肝气过亢,肝木乘脾土,使脾气衰竭。

④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张志聪注:“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侮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

⑤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作“苦”。喘,此指心跳急促。满,通“懑”,烦闷。衡,平。苦入心,味过于苦则反伤心气,故心跳急促而烦闷;黑为水色,火不足则水气乘之,故面见黑色。由于心火虚衰则肾水偏盛,故言肾气不衡。

⑥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作“甘”。无“不”字。濡,湿。厚,此指胀满。甘入脾,味过于甘则伤脾生湿,湿阻脾胃则生胀满。

⑦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沮,败坏。央,通“殃”。辛入肺,味过于辛则伤肺,肺伤则津液不布,筋失所养而败坏弛缓;辛性走散,神气耗伤,故殃及精神,精神不振。

⑧气骨以精:气骨,泛指上文的气、血、筋、骨、腠理。精,强盛。气、血、筋、骨、腠理均得到五味的滋养而强盛不衰。

【语译】

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藏蓄阴精的五脏,伤害也在于饮食五味。饮食五味太过对五脏的损伤规律是:酸味本有滋养肝脏的作用,但酸味太过,会导致肝气过亢,肝木乘脾土,而使脾气衰竭;咸入肾,过食咸则伤肾,而伤骨,肾水邪盛则侮脾土,脾不主肉,而见肌肉短缩;肾水上凌于心,可见心胸抑郁不适等;苦入心,味过于苦则反伤心气,故心跳急促而烦闷,火不足则水气乘之,故面见黑色,这是由于心火虚衰则肾水偏盛,形成肾气不衡的缘故;甘入脾,味过于甘则伤脾,脾伤生湿,湿阻脾胃则生胀满;辛入肺,味过于辛则伤肺,肺伤则津液不布,筋失所养而败坏弛缓,辛性走散,神气耗伤,故殃及精神,精神不振。所以,要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骨、筋、气、血、腠理均能得到饮食五味的滋养而强盛不衰,生命可长久。

赏析

饮食五味对于人体具有双重作用,既对人体有滋养的一面,人们每天离不开它们,又对人体有危害的一面,当饮食失宜,或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均对人体产生不同的损害。合理膳食,为人体提供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脏腑,促进健康;偏嗜久食,使脏气偏盛,阴阳失衡而发病。

辛味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姜等,具有行气、行血、发散作用,除调味之外,可治疗气血阻滞、外邪束表之证,如感冒可以姜蒜煎水服用。辛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此类食物多含有辣椒碱,可引起黏膜皮肤的烧灼感,反射性地提高体温与血压。但过食辛辣则对眼病、口腔炎、痔疮患者不利。

甘味食物:如蜂蜜、饴糖、甘草等,具有和中缓急、补益作用,治疗虚证、拘急痉挛、疼痛、脾胃虚寒等,而且这类食物对金属类毒物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石榴等,具有增加食欲、健脾开胃、收敛、固涩作用,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防止消化道感染,治疗汗证、泄泻、遗精、带下等病证。但过食酸味,可损伤胃黏膜而致溃疡发生,影响牙齿的坚固,使消化功能紊乱。

苦味食物:如杏仁、苦瓜、马兰等,具有宣泄、清热、燥湿、消炎、抗菌等作用,治疗热证、心烦、湿证、咳喘等。而苦味过浓可抑制味觉神经,导致呕吐恶心。

咸味食物:如海带、海蜇、海藻等,具有散结、软坚作用,治疗瘰疠、痰核、瘿瘤等。现代药理学认为此类食物钾、钠氧化物、溴化物及碘化物含量较高。盐可调味,增加食欲,促进水盐代谢,但食盐过量可使水盐代谢紊乱,血容量增加而血压升高。调查发现喜食盐或口味重者,患食管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12.3倍。总之,病从口入,“谨和五味”值得在我们生活中切实遵循。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