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昔在黄帝,而生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廼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①者,法于阴阳②,和于术数③,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④,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

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

昔在黄帝,而生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廼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①者,法于阴阳②,和于术数③,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④,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⑤,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⑥,不时御神⑦,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⑧,避之有时,恬惔虚无⑨,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⑩也。

【注解】

①道:规律、法则,此指修养之道、养生之术。

②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法则。古人认为春温夏热属阳,秋凉冬寒属阴,故有四时阴阳之说,四时阴阳的推移变化,促使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衰老。

③和于术数:正确、恰当运用各种养生方法。古人所讲“术数”,内容很广,如呼吸、按蹻、饮食起居、房中术,以及测算四时气候变化而四季养生等,是各种养生方法的总称。

④形与神俱:形神健全、和谐。

⑤醉以入房:沉溺于房事。有部分医家注解为酒醉后肆行房事。

⑥不知持满:本来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能妄动,但是不知悉其原理,不慎而动,则倾竭人体的精气。

⑦不时御神:时,善;御,统摄、治理。不善于调养精神活动。

⑧虚邪贼风:此指四时不正之气。

⑨恬惔虚无:恬惔,安静。虚无,心无杂念。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⑩德全不危:全面符合养生之道者,不受到衰老死亡的危害。

【语译】

黄帝自幼聪明,既长而登天子之位,问道:上古时代,人能活到100多岁,动作仍然灵活,并不显得衰老。可是现在的人,年龄才到50岁左右,动作便不灵活,开始衰老了。古时候的人和现在的人的这个差别,是因为时代与环境不同造成呢?还是人们违反养生之道造成呢?岐伯回答说:中华古代有知晓养生之道者,一定要测算、并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四时的阴阳变化,恰当运用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有常规,劳逸适度,能够保持形体与精神健全、和谐统一,所以尽享自然寿命,健康百岁。当今世界,有的人不知晓养生之道,以酒为乐、嗜酒成性,妄作妄为、习以为常,好近女色、沉溺于房事,有一种竭其精、散其真的欲望冲动和喜好,不知晓珍惜精气如同手持盈满之器不能妄动,不善于调养精神活动,一味追求快于心欲之用,违逆养生之乐,起居无常规,饮食无节制,所以人未老先衰,甚或半百而夭亡。中华古代圣贤传授养生之术,要求做到在测算自然界四季变更情况的基础上,对于不利的自然灾害、恶劣气候、或外来邪气,要有预见性,及时避防。平时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于是人体精气静藏于内,不会妄耗于外。因此,法道清净,精气内持,又如何发病呢?诚然,无发病之理由。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要节制情感、使贪欲减少,心安理得、无所畏惧,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没有耗散体内精气,神情怡然自得。于是血气有规律地运行,精、气、神和谐于一体,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长寿之愿望。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以其食为美,随其服饰,入乡随俗,社会地位尊卑贵贱不相倾慕,这种人质朴敦厚。具体要求我们进一步做到目不妄视,心不被淫邪迷惑,平等对待愚笨者、智慧者、贤德高尚者,不畏惧于外物,所有这些养生的方法是和中华养生之道相吻合的。所以全面符合养生之道者,不会受到疾病、衰老、死亡的威胁或危害,能延年益寿,健康百年。

赏析

1.让生活与太阳同舞、与自然同步

人的生命过程是运动和变化的,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应,自然不老,通过“法于阴阳”,使生活在自然中的人尽可能延年益寿。众所周知,不同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各有特点,生活就应该顺其自然,也就是必须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调节人的生产、生活和起居,如一年以春夏为生长之时,一日晨午应之,此时当修养生机;秋冬为收藏之期,一日暮夜应之,此时当修益精气,养精蓄锐。具体方法是简要测算一年太阳的运行变化、一月月亮的变化、一日白天和黑夜变化等,调整自身生活之起居时间、饮食质量、劳作方式等。夏季白天时间长、日照充分、天气炎热,可以早点起、晚点睡,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度加大户外活动的量和时间等;冬季白天时间短、日照少、天气寒冷,可以晚点起、早点睡,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的量和时间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是我们测算时间的最好参照物,让生活与太阳同舞,该睡觉时睡觉,该起床时起床,该工作时工作。有的人借工作忙、压力大,把大量的事情放在夜晚,因为夜晚安静、时间充沛,可以做很多事,甚至有的人夜生活通宵达旦,俗称“夜猫子”,时间一长,经常腰痛,易于苍老,进而早衰,或失眠、心律失常、常犯心脏病和心理疾患,尤其是女子多表现月经量少、延期、更年期提前等;有的人贪床,或喜欢静卧、独处,或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久而久之,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甚或痴呆等不可避免。

2.使用适宜的、便捷的养生法术

中医养生由于种类繁多,门派各异,方法独特,所以选择的养生之术一定要适合自己,即“和于术数”。有以自我修炼为主的,如气功、导引、自我按摩、各种拳术等;有借助外力外物的,如保健针灸、食饵药补等。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各种养生术均有各自的宗旨、特点和针对性,要根据这些养生术的原理、特点和要求,结合本人情况,如身体素质、文化基础、环境与经济条件等,因人、因时、因地选择为宜。以药补为例,很多人喜欢用人参、鹿茸等温补之药,其实不然,阳虚者宜补用之,且要适可而止,而素体阴虚火旺者非其所宜。二是各种养生术都有特定的方法、要求,掌握其技巧和要领至关重要。以气功修炼为例,意守丹田要求若有若无、若存若亡,太过则着相,极易出偏,甚至走火入魔,最好请教正规化的中医医师,一般需要指导,尤其在初期,一定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辅导。

3.合理膳食

饮食是一件快乐开心的事情,但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即“食饮有节”。适当节制饮食已成为21世纪卫生组织提倡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包括饥饱适度、饮食卫生和谨和五味、防止饮食偏嗜等,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质量和进食时间。

(1)饮食的质 ①饮食宜清淡,提倡“绿色食品”,当然,摄取一定量的新鲜鱼肉也是非常必要的。②饮食宜多样化。《黄帝内经》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服之,以补精益气。”

(2)饮食的量 ①饮食宜少。古人强调少食,反对多食和暴饮暴食。②晚饭宜少。③病宜少食。疾病之后脾胃功能差,适度减少饮食的量非常重要。而且很多疾病是由伤食所引起,宿食不出是很多疾病难愈的根本。

(3)饮食寒温 摄入的饮食要冷热适中,“热无灼齿,寒无冰唇”。目前,受西方饮食习惯的影响,冷饮冷食成为部分城市生活的流行色,吃饭时要喝冰镇的果汁,夏天的西瓜等要冰镇之后再吃,女孩不断地吃冰激凌,男人则不断地喝冰镇的啤酒等,这些冰镇的饮食不断地损伤着人体的阳气,就像在我们燃烧的生命之火之上,不停地浇灌冷水一样,久而久之生命之火是会熄灭的。

(4)饮食的烹调 ①饮食宜温热熟软。②烹调不宜太过。现代研究发现烹调过度,或破坏养分,或熏烤焦化,可使蛋白质变成引起细胞突变的化学物质,导致很多疾病,甚或癌变。

(5)饮食的时间 ①饮食有时。主张一日三餐,餐外不食。②饮食及时。提倡“先饥乃食,先渴而饮”、“有饥即食”、“已饥先食”。③少食多餐。主要针对老人、小孩及患病者、消化力弱者的进餐方法。

(6)膳食宜忌 ①以神领食。提倡食不语、食忌过怒和过思,古人云“怒后勿食,食后勿怒”。②细嚼慢咽。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③姿势端庄。④禁食腐败食物。⑤戒烟、少酒,适量饮茶。

4.起居讲科学,生命可长久

人有1/3的时间是在寝卧之间度过的,因此起卧、作息应该有规律,符合常度,尤其是要养成按时作息习惯,即“起居有常”。人的起居要求是“法于阴阳”。

5.恬惔虚无,劳逸适度,动静结合

(1)行为端正 要知晓珍惜精气、保持精气充盈在养生中的重要价值,通晓神静无欲、虚怀若谷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克服竭其精、散其真的冲动和喜好,戒除贪懒和欲望,崇尚养生之道、养生之术、养生之乐;绝对不能妄作妄为妄动,避免以酒为乐、嗜酒成性,好近女色、沉溺于房事,起居无常规、饮食无节制等。

(2)劳逸适度 劳动有益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要防止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还要防止过逸。

(3)动静结合 静中寓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中国有很多锻炼方法,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均体现动静结合的原理。

(4)运动锻炼 ①劳动。老人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养花、扫地等。②散步。散步有流畅气血,舒利关节,增进消化,调养神气的作用。散步的时间多主张在清晨、食后、睡前及闲暇时。③跑步。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兴奋剂,既适合青年人,也适合老年人。跑步不能跑得过于勉强,要使途中一直感到轻松愉快;跑步时间不宜过长,脉搏不宜过快。④导引。如华佗五禽戏、天竺按摩法、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⑤气功。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时时提防邪气侵袭、损伤正气,保全生命

《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是尊生、全生、保生,强调一个健全的、和谐的形体与精神一定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这是中华养生的至高境界。当然,对不利的自然气候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等,都要有预见性,作好充分准备,及时避防,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四季防护。提防季节性常发病,如春日多风病,夏日要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夏天防暑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子不凉快,冬天防寒,唯恐暖气烧得不热,其实这些都违背了自然规律。俗话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在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者暴风疾雨、雾露不散等情况下,及时调整衣被、居室内外活动规律,尤其是在气候反常、大灾大荒、疫病流行时,要避疫毒,提防疠气之染易,及时防止瘟疫的发生和流行。

(2)每日防护。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室内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衣被要勤晒太阳、防止长霉,勤换内衣、注意个人卫生。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忽冷忽热。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原则。保持大便通畅,以晨练之前排空大便为宜。调摄起居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防止外伤与虫兽伤。同时,保持良好精神情绪,调整好心态。

(3)入境问俗、因地制宜,亦即随遇而安。《黄帝内经》主张“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有寒热湿燥,水土性质各异,人们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差异很大。在思想上要尊重,在行为上要融入,在生活方式、时间上要调整,不要让不利因素影响自己。

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①,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②,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③,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④,阴阳和⑤,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⑥;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⑦,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⑧。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鬢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注解】

①天癸至:天,先天;癸,癸水;至,成熟。天癸是精水一类物质,源于先天,藏于肾,依赖后天而成熟,是男女生殖功能盛衰的基础。

②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指太阳、阳明、少阳脉,皆循行于面部。女子六七,面部荣华颓落。

③地道不通:地道,通行月经之道。指月经停止来潮。

④精气溢写:溢,盈满;写,通“泻”。肾气充实,生殖之精盈满自泻。

⑤阴阳和:男、女两性交合。

⑥颁白:颁,通“斑”。即黑白相杂。

⑦肾者主水:指肾藏精的功能。

⑧五藏盛,乃能写:五脏精气盛满,乃泻藏于肾。一说五脏精气盛,肾才能泄精。

【语译】

黄帝问:人年老丧失了生育能力,是因为精力耗尽呢?还是因为自然所赋之寿数已尽呢?岐伯说:女子7岁左右,肾气渐充,乳牙陆续脱落,被恒齿代替,头发生长;14岁左右,天癸成熟,任脉、冲脉充盈、通畅,月经正常,具备生子能力、可以怀孕生子;21岁左右,肾精气充足,智齿萌出,头发生长很快;28岁左右,筋骨坚强,头发很长很美,身体亦很壮实;35岁左右,阳明经脉气血渐衰,颜面开始憔悴,头发亦开始变白、脱落;42岁左右,太阳、阳明、少阳经脉气血已衰,女子颜面荣华颓落,头发黑白相杂;49岁左右,任脉、冲脉亏虚,气血衰少,天癸竭尽,月经停止来潮,形体亦衰老,丧失生子能力。男子8岁左右,肾气渐充,头发生长,乳牙陆续脱落,被恒齿代替;16岁左右,肾精气充足,天癸成熟,生殖之精定期盈满自泻,具备生子能力,两性交合授孕生子;24岁左右,肾精气充足,筋骨强劲,智齿萌生,头发生长很快;32岁左右,筋骨粗壮,肌肉丰满;40岁左右,肾精气渐衰,头发开始变白、脱落,牙齿亦开始变得枯槁;48岁左右,阳经经脉气血已衰,男子颜面憔悴、荣华颓废,头发黑白相杂;56岁左右,肝气也衰,筋力变差,肢体活动受限,天癸竭尽,精气亦衰少,肾中精气溃泛,于是形体衰老;64岁左右牙齿、头发枯槁、脱落。肾具有藏精的功能,能够接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封藏之。只有五脏精气盛满,肾中精气才能充盈,肾脏才能泄精完成生殖等。现在五脏藏精气不足,功能衰退了,筋骨懈怠,天癸竭尽,所以头发鬢白,身体困重,头重脚轻,行步不正,也丧失生子能力。

黄帝又问:有的人年事已高,依然具有生子能力,又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类人寿命超过普通人的限度,虽然年寿已高,但是气血尚充盈、经脉尚通畅,肾精气充足,所以具有生子能力。只不过,这类人虽然具有生子能力,但是男子一般不超过72岁,女不一般不超过56岁,这是自然所赋之寿数已尽的缘故罢了。

黄帝再问:那些知晓养生之道的人,都能年寿过百,依然能够生子,又是为什么呢?岐伯说:那些知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正确养生、延缓衰老,虽然百岁左右,年寿很高,但生命力很强,依然具有生子能力。

赏析

1.通晓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知“道”养生,健康百年

头发、牙齿、骨骼的变化及是否具有生殖能力,可以反应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尤其是否具有生殖能力是评判一个人生命力是否旺盛、生命能否长久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主要体现在肾中精气的作用。从幼年到青年,肾中精气逐渐充盛,表现筋骨强健,身体盛壮,真牙生,发长得很快;从壮年到老年,肾中精气自然衰减,表现面憔筋软,身体衰老,发脱齿摇。若有所失,则儿童发育迟缓,成人未老先衰。尤其是在青春期,肾中精气充盛,天癸成熟,生殖功能成熟,男子定期排精,女子定期排卵,男女媾精,于是生育繁殖。此时若肾中精气妄亏,可以导致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或阳痿,甚或不育、不孕等。

天癸的成熟和竭尽与否,一般性规律是:①男女两性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周期性溢精现象。如女子月经初潮约在14岁,目前由于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女子月经初潮都呈现不同程度地提前,但一般都会在满7岁以后,当然也有女子月经初潮出现较晚者,女子月经初潮最晚也会在21岁之前,否则就要及时就医;男子也有同样的月周期性溢精现象,初次约在16岁,即从满8岁之后、到24岁之前,此阶段是性器官发育成熟并具备生殖能力的阶段,是发育成熟的标志。②男女两性衰老的标志是女子绝经、男子无周期性溢精现象,推算的时间是女子49岁左右(即42岁至56岁)、男子56岁左右(即48岁至64岁)。普通人,女子49岁为期限、男子56岁为期限,陆续地在此时期之前进入绝经期(男子为绝精),较早地丧失生育能力,而且衰老亦已经开始了。有的女子绝经期延后,大多在满49岁之后仍然月经正常,依然具备生殖能力,但这种现象一般不超过56岁。同样男子56岁之后,也依然具备生殖能力,但一般也不超过72岁。

2.中医学性生殖医学

(1)肾主生殖 人之生育能力,主导因素在于肾中精气自然盛衰的规律,中医学概述为肾主生殖。肾中精气秉承于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而来,藏于肾,精化为气,是为先天精气。先天之精蕴生天癸,即天癸与生俱来,受肾中精气影响,当肾中精气丰盈,则天癸成熟,男子精液溢泻,女子月经来潮,并具有生育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肾中精气发育至极,进而由盛转衰,衰减至一定限度时,天癸便趋向衰竭,在时间判断上是更年期的出现,表现为女子月经稀少、经期紊乱、进而闭止,男子精液稀少、丧失活力,男女最终丧失生育能力。

(2)天癸是生殖功能盛衰的决定因素 天癸,是精水一类物质,源于先天,藏于肾,依赖后天而成熟,是男女生殖功能盛衰的基础。天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关系人体生殖功能的成熟与衰竭,体现在月经的来潮与闭绝、精气的溢泻与稀少等,并影响性器官的发育。②决定性功能的强弱。孩提时期,能悲能喜,能怒能思,而绝无欲念。其有情窦早开者,亦在肾中精气将盛,天癸将至之年。可见肾中精气未盛,天癸未足,则不生欲念。如肾中精气衰,天癸竭尽,则欲念自除。故男女二七、二八天癸成熟才能“阴阳和”。可见,天癸是性欲形成的重要基础。③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天癸主要通过冲脉、任脉,下至阴器,上荣口唇等。由于女子定期月经,血泄于下,不荣口唇,故不生胡须、喉结小等。在《黄帝内经》其他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中列举宦官去其阴器(包括睾丸)后不生须,是因为伤冲脉、竭天癸,唇口不荣的缘故。

(3)冲脉、任脉充盛通达是生殖功能正常表达的前提 肾属水藏精,主天癸的产生与成熟;冲任司天癸的通行,与生殖器相连。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具体体现为:①冲任充盛、通畅则月经按时来潮,具备孕育胎儿的生殖能力;冲任虚衰则月经闭止,丧失孕育胎儿的生殖能力。②冲任盛衰、通闭,又受天癸成熟、衰竭的制约,而天癸之源在肾藏的先天精气。目前很多人治疗不孕不育,喜欢用大补肾精肾气的药物,而忽视了经络的通畅,最后是越补越胖、越补越堵塞而加重不孕不育。

总之,肾、天癸、冲任三者协同作用,维持人的性生殖功能,如此则形成“肾气—天癸—冲任—月经、胎孕”的性生殖轴。

3.正确对待肾,延缓衰老

(1)补肾保精,延缓衰老 因为,肾主生长、发育,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与生命进程密切联系,有学者认为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核心,因而创制了一系列补肾延缓方,代表方之一左归丸,为明代张景岳所制,能填肾精、补肾水,使肾脏的阴精、水分得到应有的补充,使之与右肾的“火”达到相对的平衡,虚损症状就会得到改善,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脑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功能性子宫出血、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腹水、阴茎短小症、足跟痛,以及亚健康状态等。

(2)调节脏腑,才能补好肾,更有效地延缓衰老 只有五脏六腑精气盛满,经络气血充溢、通顺,肾中精气才能充盈,生命力才旺盛。

另外,肾之络脉功能正常也非常重要,确保肾之血气供给。临床上常因“久病入络”而损肾,最终促进了人之早衰。

总之,延缓衰老必须围绕肾,从多方面、多层次调肾保精。

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①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②,呼吸精气,独立守神③,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④,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注解】

①真人:指修真得道、精神返于至真之人。下文至人、圣人、贤人,名号虽异,并无本质之差异,均为得道成仙,可以长寿之人。但比较而言,真人、至人,要比圣人、贤人更神奇、高超,已成为道之化身。

②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提挈、把握同义。把握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

③独立守神:独立,自我主宰、控制。守神,精神内守而不外驰。自我能够主宰、控制自我,精神内守而不外驰、损耗。

④逆从阴阳:指顺从阴阳变化规律。

【语译】

黄帝说:上古时代,有得道成神仙真人,能够把握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吐故纳新,调息养生,调节心理,控制自我情感,精神内守而不外耗,让精神及其全身各部分保持高度协调统一,青春永驻,能与天地同寿,天地不老人难老,这就是因道而生长、因道而长寿。中古时代,有全面掌握养生之道的至人,品德淳朴敦厚,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法则,在四季的变化之中调和自身阴阳的变化,脱离世俗,聚精会神,专事修道,广涉天地山水,视听八方。至人生命力强悍,寿岁长久,隶属于真人之类、得道成仙的人。圣人,沐浴着天地之和煦阳光,适应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变化,及时避防不利的自然灾害、恶劣气候或外来邪气对自身的损害。入乡随俗,没有恼怒、怨恨、忧愤的情绪,衣食住行和世人融为一体、和谐相处,举止行为不在世俗炫耀,外在形体不被烦事所劳伤,内在无精神情志等异常心理活动所伤,始终保持心静恬惔愉快,自得其乐,心情舒畅,形体没有被破损而保持完整,精神没有被耗散而坚固内守,形神完整,和蔼统一,亦可以长命百岁。贤人,效法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顺从阴阳变化规律,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追随上古之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养生之道,同样可以益寿延年,尽享天年。

赏析

《黄帝内经》通过树立榜样传授养生之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深奥,但通过树立榜样,对比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不同的养生方法,其结果有所不同,以此规范养生原则和方法,使其养生理论得以实施,并且人人能做。当然,《黄帝内经》所列举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很神奇、高超,已成为道之化身,具有神仙的形象,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黄帝内经》通过树立榜样传授的养生方法,主要体现在:①在养生观上,本于道家的天道观,养生法道,道法自然,奉养天真,返本还原,这是中华养生的至高境界。②在养生原则上,道法清静,颐养天真之气,这是养生的核心所在。③在养生方法上,重视“术数”,这是养生的具体方法体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