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0743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阴,指西北高寒地区。阳,指东南低热地区。中医学指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温度气候对人们的寿命长短有一定的影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又云:“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我国的地理形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在地势高峻的西北方,自然界所赋予的气候是寒冷、干燥。在这种高寒、干燥的地理环境中,人们的阳气保持固密,阴精也不易外泄,故在西北方居住的人们相对来说多长寿。地势卑下的东南方,自然界所赋予的气候是温热、潮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阳气不易固密,阴精也容易外泄,所以居住于东南方的人们相对来说较短寿。另外,阴精所奉之处,受寒冷气候影响,万物往往后于四时而晚成,晚成则其寿长;阳精所降之处,受湿热气候影响,万物常常先于四时而早成,早成则早夭。这是西北高寒地区之人多寿,东南低热地区之人多夭的又一个原因。从而提示育养阴精,固摄阳气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内经》这一观点,对后世滋阴降火、清热祛湿理论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元代朱震亨认识到,“阳有余阴不足”不仅是疾病的常见病理,而且是造成早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创立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明代吴有性也注意到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对人的发病有重大影响,他说:“西北高厚之地,风高气燥,湿证稀有。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故伤湿之证随时有之。”(《温疫论·诸家温疫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