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医学名言/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0087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枢机。阴阳二气协调与否,对自然界天、地、人三者有决定性的影响。自然界阴阳二气平和协调,则天地之气和谐,人体气机安宁;若阴阳二气逆乱而不协调,则天地之气痞塞不通,人体气机逆乱而变生诸病。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少阳相火当...

0087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枢机。阴阳二气协调与否,对自然界天、地、人三者有决定性的影响。自然界阴阳二气平和协调,则天地之气和谐,人体气机安宁;若阴阳二气逆乱而不协调,则天地之气痞塞不通,人体气机逆乱而变生诸病。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少阳相火当令,地气随运气迁移,气候异常温暖,草木过早繁荣,以致疫疠流行,人们多患温病,表现为身热头痛、呕吐、疮疡等症。阳明燥金当令,大凉之气反至,草木受寒气侵袭不能正常生长。人感惨淡之气,阳气抑郁,气机不畅,多患胸腹胀满一类胀病。太阳寒水司天,寒气流行,雨水降落,夏季应热反寒,人因寒束于外,热郁于中,气机紊乱,故发生痈疽、暴泻、心中烦热、头目不清等病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