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星期日
首页/庄子解读/庄子《德充符(节选)》智慧解读

庄子《德充符(节选)》智慧解读

德充符【德充符原文】鲁有兀者王骀[1],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2]。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3]。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4]?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5],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6]!丘将以为师[7],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德充符译文】鲁国有位断了脚的人,...

德充符

【德充符原文】

鲁有兀者王骀[1],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2]。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3]。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4]?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5],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6]!丘将以为师[7],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德充符译文】

鲁国有位断了脚的人,叫王骀,向他求学的弟子与孔子相等。常季问孔子:“王骀是断了脚的人,但跟他学的人却和跟先生学的人在鲁国各占一半。他立不施教,坐不议论,向他学习的人空虚而来,满载而归。果真有不需语言的教诲,无形感化而达到潜移默化之功吗?这是什么人呢?”孔子说:“他是圣人,我落在后面还没去请教他呢。我准备拜他为师,何况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我要引导天下的人跟他学哩!”

【德充符注释】

[1] 兀(wù)者:被处刑断足的人。王骀(tái):假设人名。

[2] 从之游者:跟随他的门徒。

[3] 中分:对半分。句谓鲁国的学士一半跟孔子,一半跟王骀。

[4] 成:形成。引申为掌握、引领。

[5] 夫子:孔子对王骀的称呼。

[6] 直:特。后:迟,落后。

[7] 以为师:拜他作老师。

【德充符原文】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1],其与庸亦远矣[2]。若然者,其用心也[3],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4];虽天地覆坠[5],亦将不与之遗[6];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德充符译文】

常季说:“他断了脚,却能胜过您,那么,他比普通人是一定深远得多了。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又是怎样地去运用他的心智的呢?”孔子说:“死生是一件大事,却不能影响到他,就是天地翻转,他也不会随着毁灭。他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物变迁,主宰事物的变化而执守事物的枢纽。”

【德充符注释】

[1] 王(wàng)先生:作先生的师长。

[2] 庸:常人。

[3] 用心:犹今说指导思想。

[4] 不得:不会。

[5] 覆:指天塌下来。

[6] 遗:失,指天塌地陷。

【德充符原文】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1]。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德充符译文】

常季问:“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从万物相异的一面去看,肝和胆就如同楚国与越国相距那么远;但从它们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都是一样的。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去关心耳目适宜于何种声色,只求心灵游于德的和谐境界;从万物相同的一面去看,就看不见有什么丧失,所以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像掉了一块泥土,并不在意。”

【德充符注释】

[1] 和:取消界限、对立,与物相通为一。

【德充符原文】

常季曰:“彼为己[1],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2]。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3],以正众生[4]。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5]。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6],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7]?彼且择日而登假[8],人则从是也[9]。彼且何肎以物为事乎!”

【德充符译文】

常季问:“王骀修己也就算了,他用智慧去理解、分别一切的心,再根据这个心返回到不起分别作用的‘常心’,但为什么大家会归依他呢?”孔子说:“人不会在流水中照影子,而在静水中去照自己的影子,唯有静止的东西才能使物静止呀。在所有接受生命于地的万物当中,只有松柏禀奉自然的正气,不分四季地枝叶常青;在所有接受生命于天的万物之中,只有尧和舜得了性命之正,因而在万物中为首领。幸而他们能自正其性命,才能去引导众人。能保全本始的征验,勇者的无所惧怕。勇敢的武士,敢于一人冲入千军万马之中。将士为了求得名誉,尚且能这样,何况主宰天地,包藏万物,以六骸为寄寓,以耳目为幻象,天赋的智慧能洞见所知的领域,而心中未尝有死的念头的人呢?这样超凡脱俗的人,大家都乐意随从他,他哪里会把吸引众人当成一回事呢?”常季问:“王骀修己也就算了,他用智慧去理解、分别一切的心,再根据这个心返回到不起分别作用的‘常心’,但为什么大家会归依他呢?”孔子说:“人不会在流水中照影子,而在静水中去照自己的影子,唯有静止的东西才能使物静止呀。在所有接受生命于地的万物当中,只有松柏禀奉自然的正气,不分四季地枝叶常青;在所有接受生命于天的万物之中,只有尧和舜得了性命之正,因而在万物中为首领。幸而他们能自正其性命,才能去引导众人。能保全本始的征验,勇者的无所惧怕。勇敢的武士,敢于一人冲入千军万马之中。将士为了求得名誉,尚且能这样,何况主宰天地,包藏万物,以六骸为寄寓,以耳目为幻象,天赋的智慧能洞见所知的领域,而心中未尝有死的念头的人呢?这样超凡脱俗的人,大家都乐意随从他,他哪里会把吸引众人当成一回事呢?”

【德充符注释】

[1] 为己:修养自己。

[2] 常心:永恒不变的思想,实指天道。

[3] 正生:使自己的心性纯正。

[4] 正众生:使众人的心性纯正。

[5] 九军: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通称九军。这里总言军队众多。

[6] 自要:自己要求自己。

[7] 直:但。寓:寄托。象耳目:以耳目为虚象,意即徒有耳目之形而没有视听的作用。

[8] 择日:取日,意即需要一定时间。旧注选择吉日,疑非。

[9] 从是:追随他这一点。

【德充符原文】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1]。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2],子齐执政乎[3]?”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4]?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5]。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德充符译文】

申徒嘉是一个断了脚的人,和著名的郑国大夫子产一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停下;要是你先出去呢,那么我就停下,等你出去后我再出去!”第二天,他们又坐到了一起。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告诉过你:我先出去,你就停下;你先出去,我就停下。现在我要出去,你可以稍停一下吗?还是不能呢?你见我这执政大臣竟不回避,你把自己看成和我一样重要吗?”申徒嘉说:“先生的门下,有这样的执政吗?你炫耀你的执政地位而瞧不起人吗?我听说:‘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下灰尘就不明亮。常和贤人在一处就不会犯过失。’你来先生这里乃是为了求学进德,竟说出这种话来,你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德充符注释】

[1] 合堂:同在一个屋里。

[2] 执政:宰相。子产是郑相。

[3] 齐执政:与宰相平起平坐。

[4] 先生:指伯昏无人。

[5] 后:用作动词。后人:看不起别人。

【德充符原文】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1],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2];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3]。中央者,中地也[4],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5],我怫然而怒[6],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7]。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8]?吾之自寤邪?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9],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10],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11]:“子无乃称!”

【德充符译文】

子产说:“你已经被砍去一条腿了,还要和尧争善。你计量一下你自己的微末德行,你犯了这么多过失,难道还不够你反省的吗?”申徒嘉说:“一人自己辩解自己的过恶,认为自己不应当被残形的刑人很多;既已残形了,而不辩解自己的过错,以为自己不当全形的人却很少。知道事情的无可奈何,而能安下心来,视不幸为自然的命运,这只有有德性的人才做得到。走进神射手羿的射程之中,正是当中的地方,就是进入了必中的境地;然而有时不被射中,那是命呀。别人因两脚完全而笑我的人很多,我听了很气愤;等到先生这儿之后,我的这种怒气全消了。这不是先生以善道来洗净我吗?我在先生门下已经十九年了,可他却从来没有感觉到我的断脚。现在你和我游于‘形骸之内’,以德相交,但你却在‘形骸之外’,用外貌来品评我,太过分了!”子产听后,觉得非常惭愧,于是立刻改变容貌,说:“请您不必再说了。”

【德充符注释】

[1] 若是:如此。指申徒嘉受过断足的刑罚。

[2] 状:陈述。过:过错。

[3] 羿(yì):传说中射箭的能手。彀(gòu):使劲张弓。彀中:射程之内。

[4] 中(zhòng)地:射中的境地。

[5] 全足:双足齐全。

[6] 怫(fú)然:脸上变色的样子。

[7] 废然:指怒气消除的样子。

[8] 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意谓以善教育我。

[9] 形骸之内:指心。

[10] 形骸之外:即外貌,指腿而言。

[11] 蹴(cù):变色。蹴然:脸上显出不安的样子。

【德充符原文】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1],踵见仲尼[2]。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3]。虽今来,何及矣[4]!”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5],吾是以务全之也[6]。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7],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8]!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9]。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德充符译文】

鲁国有一个被斩断了脚趾的人,名字叫叔山无趾。他用脚后跟走路,去见孔子。孔子说:“你因为行为不谨,早先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现在虽然知道来向我求教,却又怎么来得及呢?”无趾说:“我因不知时务而轻率地用我的身子,所以才被斩断了脚趾。我现在到你这里来,还有比脚更尊贵的东西存在啊,我想要保全它。天是无所不覆盖的,地是无所不包容的,我把你当做天地,想不到你却是这样!”孔子说:“我实在是太浅陋了。你为什么不进来呢?请说说你的想法吧。”但无趾却转身走了。孔子说:“弟子们,你们应当勉励呀!无趾是个没脚趾的人,还努力求学,以求补过前非,何况你们这些没有犯过错的全德之人呢?”

【德充符注释】

[1] 叔山无趾:居于叔山,脚趾被割去,故称。

[2] 踵见:由于没有脚趾,故此只得用脚跟走去见。

[3] 犯患:遭殃,指犯罪而得刑罚之祸。

[4] 何及:哪儿来得及。意即无法挽救。

[5] 尊足者:比足还尊贵的东西。指道德。

[6] 是以:因此。务全之:竭力保全它。

[7] 夫天二句:说明天地伟大,并用来比喻夫子。

[8] 丘:孔子自称其名。

[9] 无趾出:孔子请入,无趾不但不入,反而出,表示根本看不起孔丘。

【德充符原文】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1]?彼且蕲以诡幻怪之名闻[2],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3]?”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4],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德充符译文】

无趾对老聃说:“孔子还没有达到至人这一境界。他为什么常常来求教于你呢?而他还要企图以奇特的名声传闻天下,他不知道至人把名声当做枷锁吗?”老聃说:“你为什么不让他明白死生是一致,可与否是平齐的道理,以解除他的束缚,这样可以吗?”无趾说:“这是天然加给他的刑罚,怎么能解除呢?!”

【德充符注释】

[1] 宾宾:恭敬的样子。

[2] 蕲(qí):求。(chù)诡:奇异。前句说孔子好学,这句说孔子慕教。都是与至人的无为思想背道而驰的。

[3] 桎梏(zhìgù):镣铐。在脚叫桎,在手叫梏。古代用木做成,故二字均从木。

[4] 一条、一贯:都是相连相通的意思。可不可:可与不可。

【德充符原文】

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1],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2]。瓮㼜大瘿说齐桓公[3],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4]。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德充符译文】

有一个跛脚、伛背、豁嘴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卫灵公再看完整的人,反而觉得他们脖子太细小了。有一个脖子上长着大肉瘤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爱他。再看到形体完整的人,齐桓公这时却又反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细小了。所以,只要有过人的德性,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人遗忘。人如果不遗忘他应当遗忘的形体,而遗忘他不应遗忘的德性,这才是真正的遗忘呢。

【德充符注释】

[1] (yīn)跂支离无脤(chún):按形状虚设的人名。:曲,伛背。

[2] 脰(dòu):颈。上一“肩”字解肩膀,下一“肩”字解肩负。句谓他的脖子要用肩膀来托住。

[3] 瓮㼜:装东西的陶器。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肉瘤。

[4] 长(cháng):善。忘:指对形体上的缺陷。

【德充符原文】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1],约为胶[2],德为接,工为商[3]。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4],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5],恶用商?四者,天鬻也[6]。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德充符译文】

所以,圣人悠游自在,而智巧是灾难,誓约是胶执,市惠是交接的手段,工巧是奸商的本性,圣人不图谋虑,哪里还用得上智巧呢?顺任自然,哪还用什么胶执?浑然无缺,哪还用什么德行?不谋求利益,哪还用商贾?这四者就是天养。所谓天养,就是受自然的饲养。既然受自然的饲养,又何必用人为的?

【德充符注释】

[1] 孽(niè):妖孽。

[2] 约为胶:结合是因为有胶粘。约,结合。

[3] 工为商:工巧是为了做生意。

[4] 斲(zhuó):斲开,指人为地分开。

[5] 货:卖。

[6] 鬻(yù):养。

【德充符原文】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1]。有人之形,故群于人[2];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3]。眇乎小哉[4],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5],独成其天。

【德充符译文】

有人的形体,而没有人的偏执。有人的形体,所以和人相处;没有人的偏执,所以一般人的是非观都影响不到他。渺小呀!与人同类。伟大呀!与自然同体。

【德充符注释】

[1] 情:指人主观上的性情。详见下文。

[2] 群于人:与人为群。

[3] 不得于身:在身上毫无反映。

[4] 眇(miǎo):细小。

[5] 謷(áo):伟大。

【德充符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1]。”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2],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3]。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4]。”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5]?”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6],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7]。”

【德充符译文】

惠子问庄子:“人果然没有情吗?”庄子说:“是的。”惠子说:“人如果没有情,怎么能称为人?”庄子说:“道给了人外貌,天给了人形体,怎么就不能称为人呢?”惠子说:“既然称为人,怎么没有情?”庄子说:“这不是我所说的‘情’。我所说的无情,其实是说不因为好恶而损伤自己的本性,经常顺任自然而不用人为行动去增益。”惠子说:“不用人为的行动去增益,怎么能够保存自己的身体呢?”庄子说:“道给了人容貌,天给予人形体,又不用因为好恶而损害人的本性,但你现在弛散你的心神,劳费你的精力,倚靠大树而歌吟,靠着几案休息。天给了你形体,可你却以自己的坚白之论而自鸣得意!”

【德充符注释】

[1] 然:是这样。

[2] 与:赋予。下句同。

[3] 是:此。指惠子所说的人情。

[4] 常因句:因,顺。不益生,无须培养性情。句意谓一切顺乎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去培养性情。

[5] 身:身体。有其身:维持身体健康。

[6] 今子二句:谓惠子把精神用在追逐外物上,以致疲劳。

[7] 坚白:坚白论,这是当时名家辩论的重要命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