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①,寒气胜者为痛痹②,湿气胜者为著痹③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④,以春遇此者为筋痹④,以夏遇此者为脉痹④,以至阴⑤遇此者为肌痹④,以秋遇此者为皮痹④。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⑥,病...

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①,寒气胜者为痛痹②,湿气胜者为著痹③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④,以春遇此者为筋痹④,以夏遇此者为脉痹④,以至阴⑤遇此者为肌痹④,以秋遇此者为皮痹④。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⑥,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⑦;脾痹者,四支解堕⑧,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⑨,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⑩。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11),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12),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疎,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13),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14),其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15),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16),逢热则纵。帝曰:善。

【注解】

①行痹:以肢节酸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病,也称风痹。

②痛痹: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病,也称寒痹。

③著痹: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病,也称湿痹。

④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根据风寒湿三气侵入人体的不同季节,以及五脏应五时、合五体的理论进行命名的五种痹病,合称为五体痹。

⑤至阴:长夏季节。

⑥五脏皆有合:五脏都有与之相联系的五体。在《素问·五脏生成》中说:“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肾之合骨也。”

⑦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尻,尾骶部。踵,足跟。足不能行,以尻代之;头俯不能仰,以致脊高于头。

⑧四支解堕:支,通“肢”。解,通“懈”。四肢倦怠乏力。

⑨胞痹:胞,脬也,指膀胱。指膀胱痹。

⑩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张介宾注:“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

(11)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营气运行布散于五脏六腑。

(12)熏于肓膜:熏,温煦。肓膜,凡肉理之间,脏腑内外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

(13)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阳气少,阴气多”,指人的体质偏于阴盛。病,此指风寒湿邪。意指素体阴盛者,再感受风寒湿邪,其寒更甚。

(14)阳遭阴:遭,作“乘”,战而胜之。病人素体阳盛阴虚,感受风寒湿邪后,阴不胜阳,邪从阳化热,故为痹热。

(15)两气相感:人体偏盛阴气与以湿邪为主的风寒湿邪相互作用。

(16)虫:为“痋”之借字,即疼字。

【语译】

黄帝问道:痹证是如何产生呢?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种邪气错杂在一起侵袭人体就形成痹证。其中风邪偏胜者为行痹,寒邪偏胜者为痛痹,湿邪偏胜者为著痹。

黄帝问道:痹证为什么又可以分为五种呢?岐伯回答说:在冬季感受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证为骨痹,在春季感受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证为筋痹,在夏季感受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证为脉痹,在长夏季节感受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证为肌痹,在秋季感受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证为皮痹。

黄帝问道:痹证向内传播藏于五脏六腑,是什么气使它这样呢?岐伯回答说:五脏与皮、肉、筋、骨、脉相应合,如果患病时间日久而得不到根除,于是病邪内传而停留于相应的脏。所以骨痹长期不愈,再感受了病邪,内藏于肾;筋痹长期不愈,再感受了病邪,内藏于肝;脉痹长期不愈,再感受了病邪,内藏于心;肌痹长期不愈,再感受了病邪,内藏于脾;皮痹长期不愈,再感受了病邪,内藏于肺。所说的痹证,是分别在五脏所主的季节,再感受了风、寒、湿邪所形成的。痹停留于五脏形成五脏痹。肺痹的症状为烦闷、喘息、呕吐。心痹时,血脉不通,症状为心烦、心下悸动、喘息上气、咽喉干燥、嗳气,气逆上冲时便出现惊恐。肝痹的症状为晚上睡觉时易惊、饮水多、经常小便、上引小腹胀大,像怀孕一样。肾痹的症状为腹胀、脚挛急不能走,以尾骶骨代脚而行,身体弯曲,头俯不能仰,脊高突,以致脊高于头。脾痹的症状为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汁沫、胸部闭塞。肠痹的症状为经常喝水而小便不畅,邪正交争于中而肠鸣,经常出现泻下,其中夹有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膀胱痹的症状为以手按压少腹、膀胱外有疼痛的感觉,小腹发热,就像用热水浇灌一样,小便艰涩不畅,流清稀鼻涕。五脏藏精而藏神,平静时神能宁静阴精潜藏,躁动时神不内守阴精容易耗散。经常吃得过饱,肠胃就容易受到损伤。淫乱之气引起喘息迫促,风寒湿的痹气便聚集在肺;淫乱之气引起忧思过度,风寒湿的痹气便聚集在心;淫乱之气引起遗尿,风寒湿的痹气便聚集在肾;淫乱之气引起疲乏口渴,风寒湿的痹气便聚集肝;淫乱之气引起肌肉消瘦,风寒湿的痹气便聚集在脾。各种痹证长期不愈,便逐渐向里传变。风气偏胜的痹证容易治好。

黄帝问道:痹证有时会出现死亡,有时长期疼痛,有时容易治好,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回答说:如果痹病进入内脏,就有可能死亡;长期停留在筋骨之间,疼痛也就长久;痹病停留于皮肤之间,就容易治愈。

黄帝问道:痹证侵袭到六腑,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也是因为饮食失节,住处失宜,为其根本原因。六腑也分别各有俞穴,风寒湿邪中伤其俞,而饮食受伤为其内应,于是邪气顺着俞穴进入体内,从而停留于六腑。

黄帝问道:怎么样用针刺治疗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各有俞穴,六腑各有合穴,依据脏腑经脉的分布,找出发病的部位,分别针刺有关的俞穴或合穴,疾病就可治愈。

黄帝问道:营气、卫气也与痹证的形成有关系吗?岐伯回答说:营气是水谷精微之中的精专之气,它调和于五脏,布散于六腑,然后才能进入到血脉之中,沿着经脉运行到上下左右,灌注五脏,络属六腑。卫气是水谷精微之中的剽悍之气,它的特点迅猛滑疾,不能进入到经脉之中,所以它运行于皮肤之中、肌肉之间,上熏蒸于盲膜,下布散于胸腹部。营气卫气失常就会产生疾病,营气卫气正常就不产生疾病,即或有病易于康复。营气卫气正常,不与风寒湿邪气相搏结,所以就不能形成痹证。

黄帝说:讲得很好。痹病,有的疼痛,有的不痛,有的麻木不仁,有的表现为寒冷,有的表现为发热,有的表现为干燥,有的表现为潮湿,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痛的是因为寒邪偏胜,因为有寒邪,所以表现为疼痛。麻木不仁是因为病程过久,病邪深入,营气、卫气运行滞涩,经络血气空虚,所以不痛,肌肤失去血气的营养,表现为麻木不仁。寒冷的是因为病人平素阳气虚阴气盛,风寒湿邪与阴气相增益,所以表现为寒冷。发热的是因为病人平素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风寒湿邪与阳气相合,阳胜阴,寒被热化,成为痹热。出汗多而皮肤湿润的是因为感受的湿邪过甚,阳气少而阴气偏盛,阴气与湿邪相感应,表现为出汗多而皮肤湿润。

黄帝问道:有的痹证并不痛,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痹证在骨的,表现为身重;痹证在脉的,表现为血脉凝塞不流畅;痹证在筋的,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痹证在肉的,表现为肌肉不仁;痹证在皮的,表现为寒冷。凡是具有这五种情况的,都不出现疼痛。大凡风寒湿邪引起的各种痹证,遇到寒就加重,遇到热就减轻。黄帝说:讲得很好。

赏析

1.痹的涵义

痹,为病名,指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血凝滞、经脉闭塞不通的一类疾病,以病机言其病名。“痹”是《黄帝内经》重要命题,除本篇专论外,尚有40余篇涉及与痹有关的内容,以痹为名的病,约有50余种,其涵义:①为病名,泛指风寒湿邪所致气血经脉闭阻不通的一类疾病。②指痛风历节病。③指闭塞不通之病机。④是对阴分病的泛称,《素问·宣明五气》说“邪入于阴则痹”。

本篇所论之痹,为风寒湿邪气侵犯人体,导致经络脏腑痹阻不通,以肢体关节疼痛痠楚、麻木不仁、沉重,以及脏腑功能障碍、气机阻滞不畅为特点的一类疾病。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既有形体疾病,又有脏腑功能障碍等全身性多系统、多种类的疾病,不能单纯地认为是风湿性关节炎。

2.痹之发病机理

(1)病因 本篇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概之,为“复合致病因子”,具有相兼性,非单一外邪所犯,并与体质相关。

(2)季节与发病 本篇详述了五体痹病的发生有其明显的季节性,五体内合五脏,外应四时,所以在不同季节感受风寒湿致痹之邪时,就会在不同部位发生相关的痹病。具体来说,骨痹,是因冬气通于肾,肾主骨,冬季肾气衰而感受风寒湿邪,侵犯于骨而发;筋痹,是因春气通于肝,肝主筋,春季肝气衰而感受邪气,侵犯于筋而发;脉痹,是因夏气通于心,心主脉,夏季心气不足,感受邪气,伤于血脉而发;肌痹,是因长夏之气通于脾,脾主肌肉,脾气衰,则长夏感受邪气,侵及肌肉而发;皮痹,因秋气通于肺,肺主皮毛,秋季肺气不足,感受邪气,皮表受邪而发。五脏痹的发病,同样也受季节因素的影响。

(3)五脏痹的发病机理 邪传于内形成五脏痹的机理:①五体痹病久不愈。②各脏在其所应的季节重新感受风寒湿邪。③五脏阴精先伤,是痹传五脏的内在病理基础。因为五脏藏精舍神,宜静藏而忌躁扰。若五脏所藏之神躁扰妄动,导致所藏阴精消损耗伤,亦会使其相应之体的痹邪内传舍之,成五脏痹。④营卫失常。营卫之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五脏赖以濡养和温煦的物质基础,因此营卫失调,五脏受损,也是五脏痹形成的机理之一。

(4)六腑痹的发病机理 六腑痹有内外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原因是风寒湿致痹之邪伤犯了分布于肌表的六腑经脉。经脉不但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身体各种信息传导的通路,也是人体在病理状态下,邪气传送的通道,如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所说邪气“循俞而入”。内在病因:①“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所谓“饮食”,是指饮食不节的原因,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以“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为例示之,凡饮食不节制,无论是过饱、过饥、偏嗜等等,只要是造成了肠胃的损伤,皆可成为引发六腑痹的内在基础。所谓“居处”,是指起居失常,生活无规律,以及不利于健康的居住环境。②营卫失调,是其形成内在条件之一。因为营卫之气,可以“洒陈于六府”、“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同样也是六腑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营卫失调,也必然会招致六腑功能障碍,成为风寒湿邪内传六腑的条件之一。

3.痹病分类

(1)病因分类 风寒湿邪夹杂致痹时,其间的比例轻重互有不同,因此本篇依据感邪偏重的不同而进行分类。正因为邪气的性质不同,其致病特点必然有别,故有行痹、痛痹、著痹之不同,后世将其分别命名为风痹、寒痹、湿痹。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当其偏胜所致之痹,就有游走性疼痛的特点,故谓之“行痹”;寒邪凝滞主疼痛,是外邪中最易致痛之邪,当其偏胜所致之痹,以疼痛剧烈为主要症状,故谓之“痛痹”;湿邪具有“重浊”、“黏滞”之性,伤人后与所在病位的组织器官胶著难去,当其偏胜所致之痹,以肢体、关节沉重、痠困、固定不移为特点,故曰“著痹”。

(2)痹病的主要症状特点分类 不同的致病因素,或者同一邪气所伤部位不同,或者同一疾病发生于不同类型的个性体质,其表现的症状特点有较大的差异。本节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将痹病分别以症状呈游走不定的特征,命名为“行痹”;以疼痛剧烈为特征者命名为“痛痹”;以症状固定不移,胶着难愈为特征者命名为“著病”。《灵枢·周痹》篇则以疼痛症状环绕流动者命为“周痹”;以疼痛部位广泛命名为“众痹”等等。

(3)病性分类 以痹病的寒、热性质为分类依据。病因虽同,但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异,患病后就可能有热化、寒化的区别。痹邪所伤,若其人是“阳气少,阴气多”的偏阴体质,邪气便从阴化寒,即成为“寒痹”病;痹邪所伤,若其人是“阳气多,阴气少”的偏阳体质,邪气便会从阳化热,即成为“热痹”病。

(4)病位分类 分为三类:①五体痹,分别是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此种分类,不但体现了邪伤形体不同层次所患的不同痹病,而且体现了痹邪由皮→肌肉→脉→筋→骨的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同时提示病位深浅不同,预后有别,此可从“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的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证之。②五脏痹。五脏外合五体,体痹病久不愈,若内脏失常,重感风寒湿邪时,体痹便会内传与之相合的脏而发生五脏痹。此五者分别是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③六腑痹,素问卷第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以肠痹(大肠痹、小肠痹)、胞(膀胱)痹例之。

4.痹病的刺治原则和方法

①脏腑经脉定位论治。本篇说:“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痹病在脏、在腑、或在经,分别取相应经脉之“俞穴”、“合穴”及相应经脉之穴刺治。方药方面如心痹之用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肝痹之用肝痹散(《辨证奇闻》),肺痹用肺痹汤等(《辨证奇闻》)。②根据疼痛部位,在痛处取穴,即《灵枢·经筋》说“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③审因论治。若以风邪偏盛所致的行痹,宜缪刺法,方选防风汤加味等;若以寒邪偏盛而致痛痹,可用火焠热熨法,方如乌头汤、甘草附子汤之类;若以湿邪偏盛所致的著痹,可选蠲痹汤。另外,调和营卫也是治法之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