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①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①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①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①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②。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

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素问卷第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①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①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①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①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②。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③出于胃。惊而夺精,汗③出于心。持重远行,汗③出于肾。疾走恐惧,汗③出于肝。摇体劳苦,汗③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④,此为常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⑤,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⑥。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写,取之下俞⑦。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之下俞⑦。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取之下俞⑦。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⑦,补阳写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⑦。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注解】

①喘:《甲乙经》作“揣”,为通假字,动之意,脉之动疾或动甚。指脉喘,亦脉揣,脉搏跳动急迫。王冰注为“喘息”,后世医家多宗其说,认为喘是经脉变化的标志。

②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已:止也,指不发病。体质壮盛而神强气勇者,气血畅行,邪气自无留着之处,故不发病;体质虚弱而神衰气怯者,气血呆滞,邪气着留不去,故发病。

③汗:此指各脏腑之精气。

④生病起于过用:过用:泛指七情、劳逸、饮食等过度,超越了生理常度。指七情、劳逸、饮食等过度,导致五脏、经脉失调,超越了生理常度而发生疾病。如张介宾说:“五脏受气,强弱各有常度,若勉强过用,必损其真,则病之所由起也。”

⑤权衡以平,气口成寸:脏腑精气平衡协调,经脉之气随之盈满平定,继而反映于气口,所以诊察气口能测知脏腑经脉变化。

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揆度,测度。饮食精气的生成输布,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可从脉象变化得知,分析时还要结合四时阴阳和五脏阴阳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⑦下俞:指各经脉之输穴。

【语译】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处环境、活动劳逸程度以及勇敢还是怯弱等因素的不同,经脉中的血气及其所反映的脉象也随着发生改变吗?岐伯回答说:大凡人在惊恐、恼怒、劳逸过度等各种情况下,经脉中的血气及其脉象是要随着发生变化的。因此,夜晚跑行,喘息发自肾,进一步损伤肺。坠堕恐惧,喘息发自肝,进一步损伤脾。由于大惊猝恐,喘息发自肺,进一步损伤心。涉水跌仆,喘息发自肾与骨。此时此刻,体质壮盛而神强气勇者,气血畅行,邪气自无留着之处,故不发病;体质虚弱而神衰气怯者,气血呆滞,邪气着留不去,故发病。所以说诊察疾病的原则,当观察病人的勇怯,骨骼、肌肉、皮肤等情况,从而掌握病情,将这些手段作为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饮食吃得过饱,汗出是胃之精气受损。大惊、进而失精,汗出是心之精气受损。负着重物,长途跋涉,汗出是肾之精气受损。快速行走,且又恐惧,汗出是肝之精气受损。过度劳作,身体不断摇动,汗出是脾之精气受损。所以,在春夏秋冬四时、四季寒暑变化中,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人之情感、劳逸、饮食等过度,超越了生理常度而发生的,这是常理。水谷之精气经过胃,布散于肝,部分精气扩散到筋。水谷之精气经过胃,精专部分转输于心,并进一步输注入脉。精气在脉中运行,归于肺中,肺朝会于百脉,精气四布外达于皮毛。归于肺和外达于皮毛之精气与肺所主之气相合(化赤为血,或生成宗气,血气相合),化合之精气流行于经脉之中,经脉中精气旺盛,神的活动正常,精气均匀地敷布到心肝脾肾四脏,于是精气在全身分布趋向平衡,脏腑精气平衡协调,经脉之气亦随之盈满而平定,继而反映于气口,所以诊察气口能测知脏腑及其经脉变化,凭借它判断疾病的好坏。饮经过胃,游溢精气,输送到脾,脾布散精气,上归于肺,肺通调水道,向下输送,历经三焦,进而到肾与膀胱。如是水精散布于周身,与五脏经脉血气之运行规律合拍,亦与四时五脏的阴阳变化相应。这是饮食物的代谢的过程和规律,我们通过推测而判断。太阳经气偏盛,出现气逆喘嘘,这是阳盛有余,阴气不足,多见于肾脏不足,膀胱腑有余所致,治疗时取表里两经的输穴,均用泻法,如泻足太阳膀胱经的束骨、泻足少阴肾经之太溪。阳明经气偏盛,这是二阳相并,阳气盛实,治疗时取表里两经的输穴,泻阳明经,补太阴经,如泻足阳明胃经的陷谷,补足太阴脾经之太白。少阳经气偏盛,出现气上逆、阳跷脉前的少阳脉突然胀大,治疗时当取少阳经本经,即取足少阳经的输穴足临泣。少阳经气偏盛,这是一阳经气太过。太阴经气偏盛,应当留心审察是否发生真脏脉,五脏经气都少,胃气失和,这是三阴病变,治疗时当取表里两经的输穴,补阳明经,泻太阴经,如补足阳明经的陷谷,泻足太阴脾经之太白。龙火(不潜海底)独啸于天,为二阴病变,少阴经气厥逆,阳并于上,心肝脾肺四脏经气不和,病变归咎于肾,治疗时阳气当潜藏于肾,取表里两经,泻太阳经,补少阴经,泻足太阳经经穴昆仑、张穴飞扬,补足少阴经穴复溜、络穴大钟。一阴病变,为厥阴经所主持,出现真气虚,心中酸痛,厥阴经气上逆,并与真气相搏,常有自汗出。当用饮食调养、药物和之,针刺取厥阴经之输穴,如足厥阴经之输穴太冲。

黄帝问道:太阳经经气的表现如何?岐伯回答说:为三阳,经脉气血浮而盛大。

黄帝问道:少阳经经气的表现如何?岐伯回答说:为一阳,初生之气,圆滑而不盛实。

黄帝问道:阳明经经气的表现如何?岐伯回答说:为一阳,多气多血,像心脉一样大而浮。太阴经经气搏动沉伏有力应指,少阴经气搏动沉石不浮。

赏析

1.脏腑经脉共举代谢

(1)食气代谢过程 食气,多指饮食物(如谷物、肉食等)中稠厚的、富有营养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水谷之精气或称谷精。食气经过胃,在脾的转输动力作用下(包括吸收、转输,中医学称之为运化),以经脉为主要通道,历经肝、心、肺,经肺心循环后,在心、肺共同作用下,敷布到心肝脾肺肾五脏及全身。

(2)饮的代谢过程 饮,多指饮食物(如水、饮料、酒等)中清稀的或者慓疾滑利的物质,也有称为水精,对于酒等饮品,有人称为水谷之悍气。饮经过胃,游溢精气,输送到脾,也在脾的转输动力作用下,以三焦为主要通道,向上入肺,进而布散全身,大部分向下输送到肾与膀胱。这些理论是西方医学所没有的,折射出中医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按西方医学的认识,饮食物代谢过程,必须经过胃肠道,经过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进而吸收,需要20~30分钟。而事实上一个饥饿心慌的人,吃饭1~2分钟心慌即明显缓解,尤其是饮酒片刻颜面发红,显然人很快吸收并利用了“饮”,甚至只要经过口腔黏膜吸收就可以实现。

脏腑、经脉共举饮食物代谢过程,受时间、空间以及个人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自然环境处在同节律的变化之中,本篇概之为“合于四时五藏阴阳”。

2.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辨证思路和模式

(1)以五脏为中心综合分析每一个临床征象 临床上喘、汗各有所主,一般认为,喘发于肺,与肺肾相关;汗出于心,或“阳加于阴之谓汗”,与心、肺密切关联。由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旦各种致病因素波及五脏,再影响肺、心时,则亦可发生气喘与汗出。此时的喘、汗,以标本而论,则五脏为本,肺、心为标,病机不同,因此其治疗重点不同。如行劳,一般而言多伤筋伤肝,然而夜间行劳主要伤肾,仅时间因素不同,致病病位不同,病机不同,即夜属肾,夜行劳伤,肾气外泄,气失闭藏,肾气上逆,气乱于肺,则为肾喘,治宜固摄益肾,潜降纳气;或持重行劳,亦伤肾,仅行劳时伴随的因素不同,致病病位也不同,病机不同,即持重劳伤,伤骨而伤肾,致肾液外泄,则为肾汗,治宜滋阴补肾,益气止汗。《黄帝内经》提纲挈领、准确把握病机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各临床征象的特性,藏象归类,见表2。

表2 《素问·经脉别论》喘、汗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辨证模式

续表

可见,喘、汗非单纯肺、心病症,五脏可致喘、致汗,反映了《黄帝内经》重视五脏整体辨证的思想,其他如咳、痿、痹、风、胀等病证的辨证,《黄帝内经》亦运用了五脏整体辨证的方法,尤其是在大体的致病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认真分析细微的临床征象,推断病位,为正确的诊断奠定基础。

(2)以五脏为中心综合分析每一个致病因素 《黄帝内经》将病因纳入“四时五脏阴阳”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把握每一个病因的特性,这是辨证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篇将时间、七情、外邪、饮食、劳逸等诸因素致病归类于五脏系统,如表3。

表3 《素问·经脉别论》的“藏象病因”归类

(3)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辨证思路 本篇以临床表现喘、汗为例,分析病因,解析特性,归类五行,即为“藏象病因”(表1、表2);通过这种对病因五行属性的分析研究,依据“以类相从”、“同气相求”原理,准确把握病位,洞察病机,即为“藏象诊断”,如表1。整个辨证过程,提纲挈领,简捷明了。

3.《黄帝内经》病因学——“生病起于过用”

“生病起于过用”,泛指七情、劳逸、饮食等过度,导致五脏、经脉失调,超越了生理常度而发生疾病,是《黄帝内经》病因学基本观点之一。《黄帝内经》非常重视“过用”在发病中的作用,内容涉及:气候淫胜、七情太过、房劳色欲太过、饮食无节、劳逸过度、针药过用等致病多个方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