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①,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②,足厥阴少阳主治③,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④。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①,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②,足厥阴少阳主治③,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④。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⑤。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⑥。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⑦。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⑧,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⑨。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⑩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注解】

①更贵更贱:四时五行之气互相更替,互为衰旺。

②肝主春:五脏应四时(五时),据“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理论,则知五时主五脏。“肝主春”是古汉语的被动句式,即春主肝。以下仿此。

③足厥阴少阳主治: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主治肝病。王冰注:“厥阴肝脉,少阳胆脉。肝与胆合,故治同。”以下仿此。

④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苦,恶、厌也,下同。急,缩也,收缩、拘紧、不舒展;又快也,与下句“急食”中的“急”同义。缓,柔、舒也,即柔软、舒展。张介宾注:“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

⑤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缓,放纵,言病涣散不收。张介宾注:“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

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张介宾注:“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盛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温以燥之。”

⑦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张介宾注:“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⑧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张介宾注:“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

⑨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此言辛味的作用。张介宾注:“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

⑩焠㶼:焠,音翠,烧灼。㶼,音哀,热甚。张介宾注:“焠㶼,烧爆之物也。肾恶燥烈,故当禁此。”

【语译】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形体,效法四时五行的变化来诊治疾病,如何为好转?如何为危险?好转与危险如何有效进行判断?希望有听到您的见解。岐伯回答说: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吻合,互相更替,互为衰旺,用以知晓病人的死生,判断治疗成败,把握五脏之气的盛与衰,疾病减轻或加重的时间,洞察死生之时间。黄帝说:这正是我想知道的,希望听您全面讲一讲。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季,在经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其旺日为甲日乙日,肝最害怕拘急,当肝筋发生拘急时,马上服用甘味的药以缓和拘急。心属火、旺于夏季,在经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其旺日为丙日丁日,心气最害怕弛缓,当心气涣散时,马上服用酸味药以收敛涣散。脾属土、旺于长夏季节,在经为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其旺日为戊日己日,脾最害怕湿气,当脾为湿困时,马上服用苦味温性的药以燥除湿气。肺属金、旺于秋季,在经为手太阴经和手阳经,其旺日为庚日辛日,肺最害怕气机上逆,当气机上逆时,马上服用苦味药以泄其气。肾属水、旺于冬季,在经为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其旺日为壬日癸日,肾最害怕干燥,当肾干燥时,马上服用辛味药以濡润,因为辛味能宣通肌肤腠理,畅达气血,促使津液产生。

肝病,在夏季病情好转、向愈;若夏季未愈,在秋季病情加甚;若秋季不死,在冬季则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春季时肝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禁伤风。肝病患者,在丙丁日病情好转、向愈;若丙丁日不愈,在庚辛日病情加甚;若庚辛日不死,在壬癸日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甲乙日时肝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肝病患者,平旦时病情好转、向愈,下晡时病情加甚,夜半时病情处于胶着状态。肝气喜舒散,应当马上服用辛味药物促其舒散,用辛味药补它,用酸味药泻它。

心病,在长夏病情好转、向愈;若长夏未愈,在冬季病情加甚;若冬季不死,在春季则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长夏时心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禁热饮食、热衣裹身。心病患者,在戊己日病情好转、向愈;若戊己日不愈,在壬癸日病情加甚;若壬癸日不死,在甲乙日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丙丁日时心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心病患者,日中时病情好转、向愈,夜半时病情加甚,平旦时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心气希望软,应当马上服咸味药使它软,用咸味药补它,用甘味药泻它。

脾病,在秋季病情好转、向愈;若秋季未愈,在春季病情加甚;若春季不死,在夏季则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长夏季时脾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禁热饮食、过饱、湿衣和处湿地。脾病患者,在庚辛日病情好转、向愈;若庚辛日不愈,在甲乙日病情加甚;若甲乙日不死,在丙丁日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戊己日时脾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脾病患者,日昳时病情好转、向愈,日出时病情加甚,下晡时病情处于胶着状态。脾气喜弛缓,当马上服甘味药使它缓,用苦味药泻它,用甘味药补它。

肺病,在冬季病情好转、向愈;若冬季未愈,在夏季病情加甚;若夏季不死,在长夏则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秋季时肺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禁寒饮食、寒衣裹身。肺病患者,在壬癸日病情好转、向愈;若壬癸日不愈,在丙丁日病情加甚;若丙丁日不死,在戊己日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庚辛日时肺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肺病患者,下晡时病情好转、向愈,日中时病情加甚,夜半时病情处于胶着状态。肺气喜收敛,应当马上服酸味药使它收。用酸味药补它,用辛味药泻它。

肾病,在春季病情好转、向愈;若春季未愈,在长夏病情加甚;若长夏不死,在秋季则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冬季时肾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禁犯烧爆燥烈之物、过热饮食和温炙之法、过热之衣裹身。肾病患者,在甲乙日病情好转、向愈;若甲乙日不愈,在戊己日病情加甚;若戊己日不死,在庚辛日病情处于胶着状态;在壬癸日时肾病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肾病患者,夜半时病情好转、向愈,丑辰未戌四时病情加甚,下晡时病情处于胶着状态。肾气喜坚实,应当马上服苦味药使它坚实,用苦味药补它,用咸味药泻它。

邪气侵袭人体,其气亢盛,常于主令之时侵犯所胜(所克)之脏而发病。每一脏的疾病,当遇到它所生的那一脏所主的时日时,病就会好转、或向愈;遇到它所不胜的那一脏所主的时日时,病就会加重;遇到生它的那一脏所主的时日时,病处于相持阶段;遇到本脏所主的时日时,本脏易复发,但病情轻、向愈。必须首先知晓四时五脏正常的脉象的变化,才可能根据异常脉象,洞察时气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疾病加重或减轻、生或死的日期时辰。

赏析

1.“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时脏观

(1)五脏应五时 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及其功能,与一年之四季、一月之时日、一日之时辰等时令变化相应,见时脏五行归类表(表1)。即四季、时日、时段在变化,阴阳在变化,五脏之气互相更替,互为衰旺。亦反映了中医学的脏,非西医学单一的脏器,而是与时间、空间相统一的“时脏”观。

表1 时脏五行归类表

(2)五脏脏气盛衰规律 本篇概括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3)五脏疾病变化规律 本篇总结为:“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即五脏病“以胜相加”发病,发展变化规律及预后是:①至我所生而愈;②至我所不胜而甚;③至生我者而持;④本脏所主时令而起。

(4)把握脏气盛衰,判断治疗成败,洞察死生之时 五脏病愈、甚、持、起时间节律,反应脏气消长变化规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载有“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是古代医家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对长期观察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而得出的认识。掌握这一理论,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趋势,推测疾病预后转归,及时采取“已病防变”措施以防止病情蔓延恶化,颇具实际意义。如心衰患者,夏季、丙丁日、日中时段是其治疗的最佳时间段和时间点,因为“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自得其位而起”;冬季、壬癸日、夜半时段是其最危险的时间段和时间点,尤其是夜半子时(晚上23:00—1:00),大多数心衰患者病情恶化,死于此时,因为“至其所不胜而甚”,若熬过此时分,病情将逐步趋向稳定。另外,类似的表述还见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载“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2.五脏系统病证治疗规律

(1)从五脏所欲论五脏系统病证的补法与泻法 五味顺从五脏之所欲为补五脏,违逆其所欲为泻五脏,一补一泻相配合调治疾病。

调治五脏所欲之饮食药物的五味搭配体现了组方的君、臣配伍关系。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用辛味疏散肝气,是治病的主要部分(君);“用辛补之”则是从其肝之所欲,增加散气之功,可视为辅助药(臣);酸味主收敛,与“肝欲散”忤逆,又有碍辛散之功,故“酸泻之”。就病与治关系而言,用酸收从其病;就用药治疗而言,用酸收以制辛散的太过。因此,调治中用酸味,具有反佐作用,而为佐药。

(2)五脏所苦的治疗 本篇从两个方面明确地指出治疗的方法:一是表里相合两经主治,针刺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五脏病可取各自经脉治疗之,也可取其相合之经,体现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之意,以求阴阳的平衡。二是五脏用饮食药物五味进行调治。饮食药物之五味的作用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具体方法是采取逆五脏之所苦而从五脏之所欲,选择相应作用的药味。

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①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②,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飱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③,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注解】

①䀮䀮:视物不清。

②善肌肉痿:《甲乙经》作“善饥,肌肉痿”。

③不能报息:报,复也。呼吸气短,难以连续。

【语译】

肝病,肝气有余表现为两胁下疼痛,疼痛牵引小腹部,病人脾气暴躁。肝气不足则两眼视物不清,两耳听觉失常,胆小害怕,总是担心有人要抓他。选取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如果肝气上逆,出现头痛,耳聋失聪,两颊肿大。选取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针刺出血。心病,心气有余表现表现为胸痛,胸胁胀满,胁下疼痛,胸背部、肩胛间及两臂内侧疼痛。心气虚则胸腹痞塞胀大,胁下与腰部牵引疼痛。治疗时取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进行针刺,并针刺舌下出血;如果疾病发生变化,速取委中穴针刺出血。脾病,脾气有余表现为身体沉重,善饥,肌肉萎缩,两足弛缓不收,常抽搐痉挛,脚底疼痛。脾气虚则见腹部胀满,肠鸣,大便泄泻,泻下未消化食物。治疗时取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穴位进行针刺,并针刺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出血。肺病,肺气有余表现为喘气,咳嗽,肩背疼痛,出汗,尾椎部及下肢疼痛。肺气虚则见少气,呼吸微弱,气短难续,耳聋,咽干。治疗时取手太阴肺经的穴位进行针刺,并针刺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厥阴经的内侧即足少阴经穴位出血。肾病,肾气有余表现为腹部胀大,足胫肿,喘息,咳嗽,身体沉重,睡眠多汗,怕风。肾气虚则见胸中疼痛,腹部胀大,小腹疼痛,两足清冷,心中不快乐。治疗时取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穴位针刺出血。

赏析

1.五脏虚实病证

本篇从三个方面概括五脏虚实病证病变:①本脏功能失调。如肝实证为善怒、头痛,虚证为目视物不清。②本脏经络受累。如心实证“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证“胁下与腰相引而痛”。③脏气病变以体用失常为主,经络病变表现为经气不利。如肝“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生升”,故肝气易上逆,经气不利而疼痛。

2.五脏虚实病证治疗

(1)针刺原则 虚则补之,实则针刺出血以泻之;表里经脉同取,阴阳相引。

(2)针刺方法 肝病“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心病“取其经少阴太阳”,脾病“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肾病“取其经少阴太阳”等。仅肺病,选取太阴本经和足少阴经,因为肺病,肃降失职,而“喘咳逆气”,治肾纳气,助其肃降。

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

肝色青,宜食甘①,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②,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③,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④,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⑤,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毒药攻邪,五谷⑥为养,五果⑦为助,五畜⑧为益,五菜⑨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⑩也。

【注解】

①肝色青,宜食甘:吴昆注:“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是也。”

②心色赤,宜食酸:吴昆注:“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是也。”

③肺色白,宜食苦:吴昆注:“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是也。”

④脾色黄,宜食咸:吴昆注:“脾苦湿,咸能泄湿,故食之。瓜果肉菜得盐而湿出,理可知矣。”

⑤肾色黑,宜食辛:吴昆注:“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

⑥五谷:粳米、麻、大豆、麦、黄黍。

⑦五果:枣、李、栗、杏、桃。

⑧五畜:牛、犬、猪、羊、鸡。

⑨五菜:即五蔬。葵、韭、藿、薤、葱。

⑩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王冰注:“用五味而调五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欲软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养而为义也。”

【语译】

肝与青色相合,肝病适宜吃甘味食物,粳米、牛肉、大枣、葵菜这些食物都是甘味。心与红色相合,心病适宜吃酸味食物,小豆、狗肉、李、韭菜这些食物是酸味。肺与白色相合,肺病适宜吃苦味食物,小麦、羊肉、杏、薤头这些食物都是苦味。脾与黄色相合,脾病适宜吃咸味食物,大豆、猪肉、板栗、藿这些食物是咸味。肾与黑色相合,肾病适宜吃辛味食物,黄黍、鸡肉、桃、葱这些食物都是辛味。辛味具有发散作用,酸味具有收敛作用,甘味具有弛缓作用,苦味具有坚燥作用,咸味具有软坚作用。运用毒药攻伐邪气,以五谷为滋养,以五果为辅助,以五畜肉为增溢,以五菜为补充。用谷肉果菜气味调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这五谷、五肉、五果、五菜,各有辛酸甘苦咸一味,五味各有其作用,有的可发散,有的可收敛,有的可松缓,有的可坚燥,有的可软坚,治病时当根据四时五脏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五味。

赏析

1.调理五脏系统的膳食方法

本篇概括为:“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具体膳食方法是:养肝宜食甘味食物,如粳米、牛肉、大枣、葵菜等;养心宜食酸味食物,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养肺宜食苦味食物,如小麦、羊肉、杏、薤头等;养脾宜食咸味食物,如大豆、猪肉、板栗、藿等;养肾宜食辛味食物,如黄黍、鸡肉、桃、葱等。

2.毒药攻邪,食物养正

俗语说病是三分治七分养,《黄帝内经》主张毒药用于攻邪,食物培养正气。本篇论述了药物与食疗配合应用而调治疾病,强调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补益作用和五味治疗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方法如下。

(1)药、食共组一方 如十枣汤中用大枣、瓜蒂散中用赤小豆,其他诸如桂枝、建中、白虎、白通加猪胆汁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均属毒药或药物与谷、肉、果、菜共用的组方。谷、肉、果、菜在方中除了具有补益正气之外,尚有解毒、缓和药物峻烈之性的作用,如大枣缓和大戟、甘遂、芫花之毒,赤小豆与瓜蒂配伍,有酸苦涌泻之意,而又有治疗作用;猪胆汁的咸寒佐制葱姜附大热之性,又具反佐意义。

(2)药、食分方并用 谷菜果畜类不与药物共方,在治疗中与药物配合使用,发挥其扶正、和助药力以祛邪的作用。如桂枝汤方后“啜以热稀粥”亦属药、食分方并用,其热稀粥,既能扶正又能助药以解表邪,而有一举两得之功。

(3)药、食分用 《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復如法。”清楚表明,先药治,后食疗。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决定药物治疗的时间,祛病的程度,之后则借助谷肉果菜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功效去除之。

本篇强调“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有两种形式,作用亦不同:一是相同气味的相合。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谷肉果菜中同一气味配合应用,可以增进气味作用。二是不同气味相合,有主有次。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其中“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是同一气味的增补与加强,发挥辛味发散作用。“酸泻之”是用酸味起收敛的作用,防止辛散太过,反伤肝气,属于不同气味的搭配使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