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①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②。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③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注解】①伤寒:病名,外感性热病的总称。②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

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①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②。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③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注解】

①伤寒:病名,外感性热病的总称。

②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巨阳,即太阳。诸阳,督脉、阳维脉。属,统帅、聚会。风府,督脉穴。由于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诸阳脉,二者通于风府,于是全身阳脉的气血总会风府,属于太阳,故足太阳脉为诸阳主气。

③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而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语译】

黄帝问说:当今,一切外感性发热性疾病,统称为伤寒,伤寒或愈或死,其死大约都在六七日前后,其愈都在十日以上,为什么?不知其中的奥秘,愿闻其详。岐伯回答说:太阳,统帅诸阳,因为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诸阳脉,二者通于风府,于是全身阳脉的气血总会风府,行走于人体背部,属于太阳,感受的阳气最多,能主持全身的阳气,故足太阳经脉为诸阳经经脉的主气。人外感于寒,则出现发热,属于外感性发热性疾病范畴,这种发热,热虽然较甚,但死亡的可能性小;如果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而产生发热性疾病,病情深重,甚或死亡。

赏析

1.伤寒概念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如经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指出一切外感热病,皆属于伤寒的范畴。狭义伤寒,是指由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性热病,如经文“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2.正确对待伤寒

谈到伤寒,的确有点谈虎色变,如果能正确认识它,伤寒是有很好的办法对付的,当然要分清楚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在我们生活中,伤风受凉感冒,属于狭义伤寒,时常发生,四季均有。伤风受凉感冒后,很多人会出现发热,或低热,或高热,有的人就觉得害怕,慌里慌张。其实不然,大量的感冒发热患者,是由于感受风寒之后,寒邪束表,汗孔闭塞,卫气内郁,不得宣泄,正邪交争所致。正邪交争越激烈,发热的程度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发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好事,表明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充足。阳气在外在寒邪的刺激下,向上向外运动,郁于肌表,或郁于阳经经脉,尤其是足太阳经脉,阳气郁积越多,发热的热度就越高,有的患者还伴有周身不适,尤其是腰背部不适、或疼痛,所以本经文说“热虽甚不死”。当然,发热过高,或持续高热,则要当心了,要及时控制,因为发热过高或持续高热,虽然正气也强,但邪气亢盛,邪气伤正,或邪气迅速内传,伤及脏腑,伤及营血,如逆传心包、热入营血等,危及生命,如本经文列举了或由于正气的不足、或邪气亢盛损伤正气,表里两经同时受邪,邪气迅速内传,伤及脏腑及营卫气血,病情加重。若救治不及时,“必不免于死”。也有真正能让我们谈虎色变的,是温邪及其所产生的温病,因为温邪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发病急骤,迅速伤及营血、脏腑,扰乱心神,病情危笃,及时就医,控制传播。

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①,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②,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貫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③,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④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⑤,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⑥。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⑦,此其禁也。

【注解】

①一日:与下文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都是指外感热病传变的次序与发展的阶段,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具体的日数。

②少阳主胆:胆,作“骨”。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而肝主筋,筋会于骨,所以少阳主骨。与上文“阳明主肉”相应。

③七日:与下文八日、九日、十日、十一日、十二日均指热病过程中邪退正复疾病转愈概数,时间长短取决于邪正力量对比。

④大气:指邪气。

⑤治之各通其脏脉:通,疏通,调治。脏脉,脏腑之脉。调治病变所在之脏腑经脉。

⑥其未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未满三日,言病在三阳之表,可针刺疗法发散发汗;已满三日,指病已入三阴之里,可针刺疗法泄越其热。

⑦食肉则复,多食则遗:遗,病邪遗留未尽,迁延不愈。复,病愈而复发。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与邪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

【语译】

黄帝问说:愿闻伤寒的病变过程及其表现。岐伯回答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由于太阳经脉走循项背,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头项、腰脊强痛;伤寒二日,阳明受之,由于阳明胃与太阴脾相表里,而脾主肌肉,所以阳明主肉,阳明经脉俠鼻、络于目,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度较高,如灼热、愈按愈热,伴目疼、鼻干、睡眠不安;伤寒三日,少阳受之,由于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而肝主筋,筋会于骨,所以少阳主骨,少阳经循胁、络于耳,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胸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邪在表而未入于三阴之脏,可用发散的方法,发汗为常法,让病邪从表而解。伤寒四日,太阴受之,由于太阴经脉布胃中、络于咽,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腹满、咽干;伤寒五日,少阴受之,少阴经脉貫肾、络于肺、系舌本,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口燥、舌干、口渴;伤寒六日,厥阴受之,由于厥阴经脉循阴器、络于肝,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煩闷不适、阴囊收缩。此时,若伤寒病邪在六经传变而邪不退,五脏六腑皆受病。邪盛于外则营卫不行,气竭于内则五脏不通,所以六七日间致死。如果表里两经未同时感受邪气,伤寒病变七日,太阳病气衰减,头痛逐步好转;伤寒病变八日,阳明病气病气衰减,身体灼热逐步好转;伤寒病变九日,少阳病气衰减,耳聋逐步好转,听力逐步恢复;伤寒病变十日,太阴病气衰减,腹满好转如故,有饥饿感,饮食量逐步恢复;伤寒病变十一日,少阴病气衰减,口燥、舌干、口渴好转,正气来复,多嚏;伤寒病变十二日,厥阴病气衰减,阴囊收缩及少腹拘急的症状渐见舒缓好转,邪气皆去,病情逐日好转痊愈。

黄帝问说:伤寒如何防治?岐伯回答说:顺随各经病变阶段,疏通、调治病变所在之脏腑经脉之气,剔除邪气。其具体方法是:伤寒前三个阶段,即伤寒一日、二日、三日,病在三阳经、在表,可针刺疗法发散发汗;伤寒后三个阶段,即伤寒四日、五日、六日,病已入三阴经、在里,可针刺疗法泄越其热。

黄帝问说:外感性热病初愈阶段,发热症状为什么时常出现反复?岐伯回答说:外感性热病愈后阶段,发热症状之所以反复出现,是在热病初愈阶段,过于急切进食、多饮食、勉强进食而发生。因为,在外感性热病初愈阶段,病邪虽去,犹有残热在脏腑之内外,因急切进食、多饮食或勉强进食,以饮食之热与残热相结合,残热复燃,重发热病。黄帝说:善。如何防治?岐伯回答说:在外感性热病初愈阶段,密切关注病邪遗留与人体正气损伤情况,调补正气不要助邪、或闭门留寇,发热症状就不会出现反复。黄帝问说:外感性热病有何禁忌?岐伯回答说:外感性热病初愈阶段,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因此,饮食宜清淡流质,少食多餐,外感性热病初愈阶段禁忌食肉和多食。

赏析

1.外感于寒之六经分证症状特点

《黄帝内经》以经脉辨证的方法,认识人之外感于寒的病变过程及其表现,概括六经病变规律和证治规律。

(1)六经症状表现与各经脉的循行部位密切相关 ①太阳经脉“从巅人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骨甫寸内,挟脊抵腰中”,症状“头项痛,腰脊强”。②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症状“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③少阳经脉“循胁络于耳”,症状“胸胁痛而耳聋”。④太阴经脉“布胃中,络于嗌”,症状“腹满而嗌干”。⑤少阴经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症状“口燥舌干而渴”。⑥厥阴经脉“循阴器,络于肝”,症状“烦满而囊缩”。

(2)六经病证、症状的性质均系热证、实证 本经文所举六经病证,三阳病作为表热证,三阴病作为里热证。

2.人之外感于寒的病变规律——经典传变规律

总体体现:由表入里。具体来说:由阳入阴,历经六个阶段,依次为太阳、阳明、少阳、而太阴、少阴、厥阴。

3.伤寒六经病证之治则、治法、针刺、方药

(1)治则 “各通其脏脉”,指分别通其脏腑经脉,治疗总精神突出一个“通”字:“其未满三日者”,邪尚在三阳之表,可用汗法;“其满三日者”,邪热已滞于三阴之里,应用泄热之法。

(2)治法 汗、泄二法。《黄帝内经》汗、泄指刺法,因为《黄帝内经》时代,刺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药和方很少。盖三阳为表热,三阴为里热。其未满三日者,针刺阳经用汗法以透其表热;其已满三日者,针刺阴经用泄法以泄其里热。后世将汗、泄二法推之方药,临床应用范围更广:凡邪客在表,必用汗法解表散邪,如风寒客表用辛温发汗之麻黄汤、桂枝汤、香需饮类;风热客表用辛凉透表之银翘散、桑菊饮、柴葛解肌汤类,皆属汗之法。凡邪热在里,必用泄法,清泄里热,如里热炽盛之证用黄芩汤、泻心汤类;里热结聚之证用承气汤、凉膈散类,皆属泄之法。

在现实生活中,伤风受凉感冒时常困扰着我们,很多人会出现发热,甚或高热。有的人特别担心害怕,乱投医、乱用药。一旦发热,不分时间、不分轻重,妄用发汗的药,或用冰水擦身降温,过多使用寒凉的药清热解毒,并使用大剂量的西药抗生素。其实不然,一些简易的养生方法足以治愈感冒,我们可以适量多饮温开水,适度地运动(不赞同感冒发热后一味地睡觉休息),多作深呼吸,适当用稍热的水淋浴等,连续5~7天基本可以缓解。当然最好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特别是高热患者。感冒发热患者,切忌大量使用发汗的药,尤其是对于偏瘦小患者,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发汗药,而并发长期低热,反复感冒,甚或每个月发生一次。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伤风受凉感冒患者,少用、最好不用寒凉的清热解毒药、或冰水降温,因为本身就是感受寒冷,又用寒凉,岂不是雪上加霜,有落井下石之嫌。当然若高热救急时,当用必用之。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一般的伤风受凉感冒尽量不要用。

4.外感性热病经络分证的证治规律

(1)太阳病 为太阳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治法辛温发散或辛凉透表,用麻黄汤或杏苏散之类。

(2)阳明病 为阳明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治法为解肌散热,用柴葛解肌汤,若里热偏盛,伤津耗液,用白虎汤。

(3)少阳病 为少阳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胸胁痛,耳聋。治法为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

(4)太阴病 为太阴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腹满,咽干。治法为泻下法,用小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之类。

(5)少阴病 为少阴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口燥,舌干而渴。治法为泄热法,用黄连阿胶汤或增液承气汤之类。

(6)厥阴病 为厥阴经脉病变,临床特点为烦满而囊缩,女子“阴户急痛引少腹”(《医学入门》),药物四逆散及金铃子散。

素问卷第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原文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①;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凡病伤寒而成温②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③。

【注解】

①谵言:谵语。

②温:温热病。

③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暑气升散,侵袭人体则汗出,汗出则暑邪随之外泄,故不可止之。

【语译】

黄帝问说:如果是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的病人,受邪经脉和病理表现如何?岐伯回答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伤寒一日,是太阳和少阴两条经脉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所以既可以见到太阳病的头痛,又能够见到少阴病的口干、烦闷;伤寒二日,阳明和太阴两条经脉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因此既能见到太阴病的腹满、不思饮食等症状,又能见到阳明病的身热严重,甚至可以见到神志昏迷、胡言乱语;伤寒三日,是少阳和厥阴两条经脉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所以既能见到少阳病的耳聋,又能见到厥阴病的阴囊收缩、手足冰冷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伤寒病邪留连,伤寒六日,传变六经,尤其是损伤阳明经脉及其胃肠功能,出现水浆不能下咽、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等情况,所以六七日间致死。黄帝又问说:伤寒病邪充盛,而邪气快速深入,伤寒虽然三日,但伤寒病邪传变六经,五脏六腑皆受病,致五脏静藏之精气受损,六腑传导功能失职,营卫不调,病情深重,患者三日病重而死,又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是由于阳明经脉之气严重损伤的缘故。因为,阳明经脉为十二经脉之长,是人体储存较多气血的经脉,也是人体所需气血的主要来源,所以,虽然伤寒发病只有三天,但邪气已经传遍三阳三阴六经,不仅五脏六腑皆受伤,尤其是阳明经的气血被消耗尽,一直表现为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故死。

伤于寒而形成温热病者,夏至以前多发温病,夏至以后多发暑病,暑病则汗出,汗出有利于暑热之邪的排出,暑病治疗勿止汗。

赏析

1.两感于寒的外感热病病变规律及其病证特点

两感于寒的外感热病病变规律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其病证和症状特点亦有两个方面:①与各经脉的循行部位密切相关;②均系热证、实证。该段“两感于寒者”是外感热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病证,为表里两经同病,说明邪盛正衰;伤害三日之后,六经俱病,腑脏皆伤,说明起病急、发展快,“六日死”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当然其死最终是由于胃气的衰败。

2.外感热病预后判断

(1)取决于正邪盛衰 伤于寒邪病发热,其时正能抗邪,故热虽甚不死。正能胜邪,大邪之气皆去者,病日渐痊愈。两感于寒而病者,为邪胜正已衰。

(2)取决于胃气的存亡 阳明属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其血气最盛,诸经皆受气于阳明,故本经文称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若伤寒三日之后,阳明经气竭绝,脏腑经脉无所受气,出现生命垂危。纵观张仲景《伤寒论》立法处方,无不把保胃气、存津液,作为治病的根本原则,发汗必滋化源,清下不伤胃气,如用桂枝汤则“服已须臾,啜热稀粥”、用白虎汤必用粳米、调味承气汤中必用甘草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