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①,而脉躁疾②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③,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①,而脉躁疾②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③,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④,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注解】

①汗出辄复热:辄,立刻。汗出热退后又立即再度发热。

②脉躁疾:阳邪入脉,脉象躁动不安而急数。

③阴阳交:阴,阴精正气。阳,阳热邪气。交,交结,交争。阳热邪气入于阴分,邪正交结不解,正不胜邪的危重病证。

④三死: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三症。

【语译】

黄帝问说:温热病患者,汗出热退后,又立即再度发热,脉象躁动不安而急数,狂言失志,不能食,病名是什么?岐伯回答说:病名为“阴阳交”,阴阳交患者病情危重。黄帝问说:愿闻其详。岐伯回答说:人体汗液的来源是饮食物,饮食物进入胃中,消化吸收转变成人之精气,汗液就是由这些精气转化来的。当阳热之邪侵袭人体而汗出,是由于精气充足,阳热之邪不盛,精气能驱邪外出。精气充足,驱邪外出,人本应该是汗出热退,饮食逐步恢复正常。现在是汗出热退后又立即再度发热,阳热之邪依然存在于体内的。汗出,为精气尚存,现汗出热退后又立即再度发热者,是阳热之邪亢盛,容易损伤脾胃,患者表现为不能食,于是人的精气得不到补益充养,不能驱邪外出,亢盛的阳热之邪盘居体内,病情危笃,甚或危及生命;在《热论》中说:汗出而脉依然充盛躁疾者病情危笃。现在汗出之后,脉象与之不相应,这是由于精气不能驱邪外出,阳热之邪盘居阴分血脉而病情危笃,甚或死亡;狂言患者,阳热之邪深入营血,扰乱神志,神志被扰乱的患者病情危笃,甚或死亡。今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为三死症,未见一生之状,愈后很差。

赏析

1.阴阳交的概念

注解不一,归纳有四:①阴阳之气不分。滑寿注:“交,谓之错也;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②阳邪交入阴分。张介宾注:“汗者阴之液,身热脉躁者阳之邪,病温汗出之后,则当邪从汗解,热退脉静矣。今其不为汗衰者,乃阳胜之极,阴气不能复也,故为狂言,为不食。正以阳邪交入阴分,则阴气不守,故曰阴阳交,交者,死也。”③是两感病。张倚注:“阴阳交,即两感也。一阴一阳,脏腑相交,而以火为作合,故脉躁疾不为汗衰,由热邪布满,如焚如毁故也。”④阳邪盛而阴复起。杨上善注:“汗者,阴液也,热者,阳盛气也。阳盛则无汗,汗出则热衰。今汗出而热不衰者,是阳邪盛而阴复起,两者相交,故名阴阳交也。”

2.阴阳交——外感性热病变证辨析

温热病患者在汗出之后,一般应该热退身凉,脉象平静。但是有些患温热病的人,出汗之后热度稍减,很快身体又开始发热,脉象躁动疾速,病情并不因为汗出而减退,甚至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不能进食等症状,这种病称为阴阳交,是外感性热病的变证之一。此时此刻,阳热之邪亢盛,入里交结于阴分,邪正交结不解,阴精正气不能制伏阳热邪气,属于危重证候。主要表现为三死候: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以“汗出辄复热”为前提,温热病汗出复热,系邪热亢盛;进一步发展汗后复热“脉躁疾”,亦显邪热亢盛之征;汗出复热“不能食”,又为胃气衰败,精气无所补益;汗后复热“狂言失志”,亦是阳热之邪太盛,扰乱神志。总之,热留伤精,动血扰神,病情严重、凶险,预后不良。整个疾病过程紧紧围绕阳热邪盛,阴精不足,阴精正气不能制服阳热邪气这一病机,来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强调了阳邪与阴精双方的胜负存亡在温热病转归中所起决定性作用,后世将“保津液”列为温病治疗之首务,力倡“热病以救阴为先”,提出“救阴以泄热为要”的扶正祛邪兼治的基本法则,使温病类似阴阳交的危重证候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选择适宜方药,如热入营阴可用清营汤、热陷心包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热闭心包兼腑实可用牛黄承气汤,热盛动风用羚羊钩藤汤,后期热灼真阴,用黄连阿胶汤、加减复脉汤等。总的治疗精神是以清热滋阴为主,“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①也。病名曰风厥②。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③,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注解】

①厥:逆也,此指少阴之气上逆。

②风厥:风袭太阳,精亏不足,引动少阴虚火上逆而致汗出、发热、烦闷不除的病证。

③巨阳主气:气,为表。足太阳经主宰全身阳经之气。

【语译】

黄帝问说:温热病患者,身体发热、汗出、烦闷,且汗出之后烦闷不除,这是何病?岐伯回答说:汗出,而身体发热,为风邪袭表所致;汗出,而烦闷不除,为少阴之气上逆所致,这种病称为“风厥”。黄帝问说:愿闻其详。岐伯回答说:足太阳经主宰全身阳经之气,主一身之表,所以先受邪气,足少阴经与其相表里,因汗多必耗阴精,少阴虚火随之上逆而为风厥。黄帝问说:如何治疗?岐伯回答说:泻太阳,补少阴,同时配合以汤药内服。

赏析

1.风厥的概念

风厥,《黄帝内经》有三:本篇为太阳少阴并病,少阴虚火上逆的病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灵枢·五变》:“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肉不坚,腠理踈也。”素体虛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形成。

2.风厥——外感性热病变证辨析

风厥,本篇是指太阳经受风,精亏不足,少阴经虚火上逆而发热汗出、烦闷不解的病证,即“太阳感风、少阴气厥”之证。病因为太阳受风所致,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袭表,故常多汗,汗多必耗阴精,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阴伤精亏,或邪入少阴,少阴经气上逆,从而出现热病变证,表现阴虚于里,风袭于表的特点。这类患者发热热度多不高,为低热,时烘热,或潮热,多汗出,恶风,稍动即汗,抑或盗汗,心烦闷不适,时伴呃逆,多见于经常感冒发汗过于频繁的小儿患者和更年期反复感冒的患者。当表里兼治,扶正祛邪同用,针刺可选太阳经的风门穴和少阴经的太溪穴。药物治疗当滋阴解表,方选当归六黄汤、加减葳蕤汤之类。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

帝曰:劳风①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②,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③,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俛仰④,巨阳引⑤。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注解】

①劳风: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为劳风。

②法在肺下:法,常也。肺下,指肺部。劳风病位在肺部。

③强上冥视:强上,即项强。冥视,视物不清。

④以救俛仰:“俛”同俯。俯仰有两种解释,一指患者呼吸困难,二指项背强急。

⑤巨阳引:在足太阳经上取穴针刺,以引动经气的治疗方法。

⑥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精者,谓精气旺盛之人。此谓年轻力壮,精气充沛者,病愈快;中、老年人,精气渐衰,转愈日数延长。三日、五日、七日乃指病情缓解的大约日数。

【语译】

黄帝问说:劳风为病如何?岐伯回答说:劳风的病位常在肺部,其临床表现,项强、视物不清、唾出浓痰、恶风、振寒,这就是劳风病。黄帝又问说:如何治疗?岐伯回答说:清肺宣肺祛痰,通畅气道,同时祛散表邪,通利经气。年轻力壮,精气充沛者,病愈快;中、老年人,精气渐衰,转愈日数延长。在治疗劳风过程中,若能咳出青黄痰,其状如脓,大小如弹丸,或从口中出,或从鼻中出,则病情好转;若脓痰不出则伤肺,肺伤则病情加重。

赏析

1.劳风的概念

后世医家有不同认识:①肾劳。王冰说:“劳,谓肾劳也。肾脉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故肾劳风生,上居肺下也。”②因劳伤风,不止于肾。张介宾《类经》说:“劳风者,因劳伤风也,肺下者,在内则胸隔之间,在外则四椎五椎之间也。风受于外则病应于内,凡人之因于劳者必气喘,此劳能动肺可知……第劳之为病,所涉者多,恐不止于肾虚耳。”③烦劳内虚生内风,病在于心。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说:“烦劳则伤心,故劳风之病,法在肺下,心脉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病则不能挟咽系目,故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火气内炎,故唾出若涕;风淫经脉,故恶风而振寒,凡此皆为劳风之病。”

2.劳风——外感性热病变证辨析

本篇劳风是指因劳成虚,因虚受风引起的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咳吐脓痰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病因病机是因劳受风,表邪未解,入里化热,致使肺失清肃,痰热壅滞。病因为风,病位在肺,病变的关键是痰热壅肺,病理过程是劳汗受风,风袭太阳经脉,内蕴肺中,化热灼津,痰热壅盛。里热不除,俯仰不止,甚者会出现痰阻气道之危侯。太阳表邪入里,但仍有部分表邪不散,故不但强上冥视,恶风振寒不解,还可至在表之邪再度入里,化热伤肺。治疗时既要宣肺利气,排除痰液,通畅气道,“以救俛仰”,同时又要祛散表邪,通利经气,亦即“巨阳引”,两方面同时并举,使内外邪气俱解,这是热病变证表里双解的典型范例,为后世创制表里双解方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本文所述劳风病因、病位、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论述“肺痈”一病颇为相似,相当于现代所说呼吸系统的严重感染,用桔梗汤解毒排脓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对于痰闭气阻,热毒壅滞之“肺痈,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泄肺汤主之”。

素问卷第九·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原文

帝曰:有病肾风①者,面胕痝然壅②,害于言,可刺不?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帝曰: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③,论在《刺法》中。

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湊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④,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⑤,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帝曰:善。

【注解】

①肾风:谓风邪客肾,主水之功能失常所致面目浮肿,妨害语言的一种疾病。

②面胕痝然壅:胕,同“浮”。痝然,肿起貌。壅,目下壅,如卧蚕形。

③风水:由肾风误刺而引起的比肾风严重的水肿病。

④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真气,心脏之真气。心属火,其气上逆,所以口苦舌干。

⑤薄脾:薄,迫。指犯脾。

【语译】

黄帝问说:肾风病患者,面目浮肿,妨害语言,能否针刺?岐伯回答说:肾之精气不足,风邪侵袭而成肾风,肾风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则真气愈虚,脏气五日一周,复归于肾,邪气必随之入肾,病情加重,甚或引起严重的变证。黄帝问说:变证如何?岐伯曰:变证多见少气、时热、发热从胸背上至头、伴汗出、手心热、口干、口苦、渴饮、小便色黄、目下浮肿、腹鸣、身体困重、行走困难、月经停止来潮、心烦、不能食、不能平卧、平卧则咳嗽,此病名是风水,由肾风误刺而引起的比肾风严重的水肿病,在《刺法》(今亡)中有论述。

黄帝问说:愿闻其详。岐伯回答说:邪之所湊,其气必虚。阴虚者阳邪容易侵袭人体,所以风水病,是肾阴不足,风热之邪容易侵袭人体,表现为少气、时热、汗出。小便色黄,因为少腹肾中有内热。不能平卧,因为胃中精气亏损,胃气不和。平卧则咳嗽加剧,胃气不降,兼挟水饮上迫于肺。有水饮上迫者,首先见于目下浮肿。黄帝问说:如何理解?岐伯回答说:水,属阴;目下,亦属阴;腹,为至阴。水饮产生于腹,水饮上逆,一般客于目下,而目下浮肿。肾阴不足,虚火上逆,如心肾不交,心属火,其气上逆,所以口苦舌干,不能平卧,平卧则咳嗽,咳吐清水。有水饮上迫,水气凌心,所以失眠、心悸怔忡,水气上迫于肺则咳嗽加剧。腹鸣,在于胃气不和。犯脾,则心烦,不能食。食难下者,是胃气不降,通降失职,胃脘膈阻。身体困重、行走困难者,是胃中精气衰败,不能充养四肢。月经停止来潮,是胞脉闭阻不通,因为,在生理情况下,中焦取汁,奉心化赤,血经冲脉、任脉,归于胞中,月经定期来潮,所以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现在虚火上逆,兼夹水饮上迫,犯肺及心,心气不降,于是月经停止来潮。黄帝说:很好。

赏析

肾风——外感性热病变证辨析

肾风,为风热伤肾,肾气虚弱,水邪泛溢而出现面目浮肿、妨害言语的一种病证。风水,由肾风误治而引起的比肾风严重的水肿病。肾风、风水均有水肿,按水肿病治疗,《素问·水热穴论》和《素问·骨空论》提出针刺“水俞五十七处”,《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等。历代医家本着《黄帝内经》理论,在治法上不断发展,张仲景因势利导,《金匮要略》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利小便,常用肾气丸、防己茯苓汤之类;发汗,常用越婢汤、大小青龙汤之类;利小便兼发汗,则用五苓散之类,这些为后世垂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