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②也,治病必求于本③。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④。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⑤。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②也,治病必求于本③。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④。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⑤。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⑥,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注解】

①天地之道:道,为本源的物质,是万物乃至宇宙形成的母体,孕育着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

②神明之府:阴阳是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和场所。

③治病必求于本:本,指阴阳。治病的关键在于协调阴阳。

④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理解,阴阳协调互用,共同主导万物的生、长、杀、藏。

⑤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

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为阴,受天阳之气蒸腾,上升为云;天为阳,受地气之寒凝,下降为雨。

【语译】

黄帝说:阴阳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分类的纲领,是事物变化的元始,是事物新生与消亡的根本,是事物变异及其表现于外的场所,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阴阳这个根本。

自然界的清轻之气上升形成天,重浊之气下降成为地。阴性柔和而安静,阳性刚强而躁动;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长、杀、藏的过程,阳施化清气,阴凝聚成形;寒到了极点就转化成热,热到了极点就转化成寒;寒气演化为浊阴,热气化生为清阳。在人身中,清气不升而下陷,就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浊气不降而反上逆,就形成脘腹胀满,这是阴阳运行失常,违反生理规律的一种表现。清阳之气上升成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成为地;地面上的水湿之气蒸腾上升成为云,天空中的云雾之气凝聚下降成为雨;雨产生于地面的水湿之气,云产生于天空的云雾之气。所以,在人身之中,清阳之气上出于眼、耳、口、鼻诸孔窍;浊阴之气下出于前阴、后阴二孔窍;清阳之气向外开发肌肤腠理,浊阴之气,向内归藏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浊阴之气归于六腑。

赏析

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中医学中的阴和阳,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生化、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阳,而对人体具有滋养、濡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阴。

本篇较为系统分析了阴阳特性:①“阴静阳躁”。阳主动,阴主静。②“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主升,向上向外发散;阴主降,向下向内凝聚。③“阳化气,阴成形”、“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阳主温煦、生化、推动、兴奋,阴主寒凉、滋润、凝聚、抑制。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④“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为主导,阴阳互制互用。⑤“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阴阳相互转化。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集中体现了阴阳的基本生理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①气血关系方面:阳为气,阴为血,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旺则血充,血衰则气损,气虚则血凝,血瘀则气滞。所以罗天益的当归补血汤本着这一精神制订,方中黄芪补气,其量五倍于当归,助当归补血养血,阳生而阴长,即“有形之血必借无形之气而生”。②朱丹溪大补阴丸之组方依据体现了“阳杀阴藏”理论。阴藏:熟地18克,龟版18克,为君,滋阴潜阳,壮水制火;阳杀:黄柏12克,知母12克,为臣,苦寒降火,平其阳亢,保存阴液。君∶臣=3∶2,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次,达到大补阴液目的,治疗阴虚火旺证。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①。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②,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③。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④;壮火食气,气食少火⑤;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⑥。阳胜则热,阴胜则寒⑦。重寒则热,重热则寒⑧。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⑨。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⑩。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解】

①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归,生成、充养,或被生成、被充养。气,人体之气,亦指饮食物之气(食气)。“味归形,形归气”,谓饮食物之五味充养形体,而形体也仰赖人身元气的充养。“气归精,精归化”,谓饮食物之五气充养人体精气,而饮食五气又须经过化生作用才能转变为人体之精气。

②味伤形,气伤精:饮食五味虽能充养形身,但五味太过反能伤害形身;饮食五气虽能化生精气,但五气太过也能伤害精气。

③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系对饮食药物性味功能的概括,味厚为阴中之阴,有泄泻作用,如大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有通利小便作用,如木通。气薄为阳中之阴,有发汗散表作用,如麻黄;气厚为阳中之阳,有助阳发热作用,如附子。

④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是指气味醇厚的药物饮食。少火,气味温和之药物饮食。壮火易损伤正气,少火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⑤壮火食气,气食少火:食,一读“蚀”,销蚀、耗伤,“壮火食气”谓亢旺之火能耗蚀正气;一读“饲”,即饲养,“气食少火”谓正气赖阳和之火所温养。

⑥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过用酸苦涌泄等阴性药食,可能损害人体阳气;过用辛甘发散等阳性药食,可能损伤人体阴精。后世引申为阴气偏胜而伤阳,阳气偏胜而伤阴。

⑦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用辛甘太过,产生热病;用酸苦太过,就产生寒病。后世引申为阳气偏胜,病人表现热象,为实热证;阴气偏胜,病人表现寒象,为实寒证。

⑧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重复、重叠。久服酸苦之味,即酸+苦,木火热化;久服辛甘之味,即辛+甘,金土化湿水、为寒化。后世引申为寒热转化。

⑨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形,形体。气,气机。寒为阴邪,伤人形体;热为阳邪,伤人气分,扰乱气机。李中梓《内经知要》说:“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

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张介宾注:“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

【语译】

水的性质属阴,火的性质属阳。药物饮食之气属阳,药物饮食之味属阴。药物饮食之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也仰赖人体之精气的充养,当然形体强盛,又可以使人体之精气充足;药物饮食之五气充养人体精气,而药物饮食之五气又须经过化生作用才能转变为人体之精气,诚然精气盈满,可以使人体功能旺盛。人体之精气敕药物饮食之五气的化生,形体的强壮敕药物饮食之五味的弃养。药物饮食之五气经过气化化生人体之精气,人体之精气充足才能形体强壮。药物饮食之五味太过损伤形体,药物饮食之五气太过损伤人体之精气;人体之精气充足,功能旺盛,气化作用强大,则真元强大,反之药食气味也可以损伤人之元气。药物饮食之味为阴,多沉降而走下窍,药物饮食之气为阳,多升散而走上窍;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味厚的药物能泻利大便,味薄的药物能通利小便;气薄的药物能发汗,气厚的药物令人发热。药物饮食纯阳之品,气味纯厚,其性峻猛,能销蚀耗散人体的元气,使人正气衰弱;人体的元气仰饲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气味平和之品,能调养人体正气,可使正气充足。气味辛甘的药物饮食属阳,具有发散的作用;气味酸苦的药物饮食属阴,具有涌吐、泻下的作用。过用酸苦涌泄等阴性药物饮食,可能损害人体阳气;过用辛甘发散等阳性药物饮食,可能损伤人体阴精。用辛甘太过之品,产生热病;用酸苦太过之品,就产生寒病。久服酸苦之味,木火热化;久服辛甘之味,金土化湿水,为寒化。

寒为阴,伤人形体;热为阳,伤人精气。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疾病先出现痛而后出现肿,是先气病而后涉及形病;若先出现肿而后出现痛,是先有形病而后涉及气病。风气偏胜而动,热气偏胜而痈肿,燥气偏胜而干枯少津,寒气偏胜而浮肿,湿气偏胜而濡泻。自然界有四季、五行的演变,形成生、长、收、藏的过程,产生寒、暑、燥、湿、风等六气。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化生五脏之气,从而产生喜、怒、悲、忧、恐五志。所以,喜怒等五志过激容易损伤五脏之气,寒暑等六气太过容易伤害人的形体。暴怒伤人阴气、伤肝,暴喜伤人阳气、伤心。厥逆之气上行,充斥经脉,形神受损。如果喜怒等七情没有节制,寒暑等六气太过,反复交替损伤人体,生命不能坚固长久。因而阴气过盛就转化为阳,阳气过盛就转化为阴。所以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季伤于寒气,次年春季一定出现温病;春季伤于风气,到了夏季就会出现完谷不化的泄泻;夏季伤于暑气,到了秋季一定出现疟疾;秋季伤于湿气,到了冬季就会出现咳嗽。

赏析

1.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和作用趋势

(1)药物饮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性能 药物饮食气味有阴阳属性之分,即“阳为气,阴为味”。阴阳可再分,从气味厚薄分,味厚者为阴中之阴,有泻下作用,如大黄;薄为阴中之阳,有通利小便作用,如木通、泽泻。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有助阳发热作用,如附子、肉桂;薄为阳中之阴,有发汗散表作用,如麻黄、桂枝。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根据五味作用趋势分阴阳,辛甘为阳,具有发散作用;酸苦为阴,具有涌泄作用。

(2)药物饮食气味的作用 药物饮食气味作用产生“少火”、“壮火”。“壮火”易损伤正气,故“壮火食气”;阳和之“少火”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故“少火生气”。具体表现:①“气厚则发热”、“味厚则泄”,气味纯厚之品其性峻猛,用之不当则可为害,故“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耗伤人体正气。②气“薄为阳之阴”、味“薄为阴之阳”,其性平和,作用和缓,故“气薄则发泄”、味“薄则通”,此类药物饮食既能祛邪外出,也不至于伤及正气。正因为气味和缓,作用平稳,对人体益多弊少,故“少火之气壮”、“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另外,部分医家认为“壮火”是人体亢盛的阳气,泛指病态的火热为“壮火”;“少火”是人身正常的阳热之气,即生理之火。这种解释是“壮火”、“少火”的外延而非本意。

(3)药物饮食气味的病理特点 ①药物饮食气味总体属性分析,“阳为气”而“气伤精”,“阴为味”而“味伤形”。②药物饮食之四气分阴阳,四气太过有伤形伤气之别,寒、凉为阴而“寒伤形”,温、热为阳而“热伤气”。③药物饮食之五味可分阴阳,辛甘为阳而“阳胜则热”,酸苦为阴而“阴胜则寒”。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阴阳互损,甚或阴阳转化,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和“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以上药物饮食气味致病的总规律表现为“同气相求”或“同则相从”的原理。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后来成为中医学的病理总纲内容:“阳胜则热”,指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临床多见壮热、烦躁、面赤、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即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指阴邪偏盛而阳气未衰的实寒证,临床多见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泄泻清稀、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阴寒之邪日久必伤阳气,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疾病病理转化,“重”是转化条件。

2.“五气”偏胜致病特点

(1)“五气”偏胜各自致病特点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2)“五气”偏胜有伤形伤气之不同 五气“寒暑燥湿风”可分阴阳,以寒、热为代表,致病特点为“寒伤形”、“热伤气”,进一步发展可能相互损伤,即“气伤形”而“先痛而后肿”、“形伤气”而“先肿而后痛”。

(3)感受时邪,所发病证有规律可循 本篇论述了感受时邪,伏而后发的病证特点,即“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①,风生木②,木生酸③,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④,在声为呼⑤,在变动为握⑥,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⑦;酸伤筋,辛胜酸⑧。

南方生热①,热生火②,火生苦③,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④,在声为笑⑤,在变动为憂⑥,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⑦;苦伤气,咸胜苦⑧。

中央生湿①,湿生土②,土生甘③,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④,在声为歌⑤,在变动为哕⑥,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⑦;甘伤肉,酸胜甘⑧。

西方生燥①,燥生金②,金生辛③,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④,在声为哭⑤,在变动为咳⑥,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⑦;辛伤皮毛,苦胜辛⑧。

北方生寒①,寒生水②,水生咸③,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④,在声为呻⑤,在变动为慄⑥,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⑦;咸伤血,甘胜咸⑧。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⑨。

【注解】

①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东南中西北,称为五方。风热湿燥寒,五时的主气。从天文学的背景考察,我国所处的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东方和春季温和、南方和夏季炎热、中央和长夏潮湿、西方和秋季干燥、北方和冬季寒冷的气候。

②风生木、热生火、湿生土、燥生金、寒生水:风热湿燥寒,是在天的五气。木火土金水,为在地的五行。在天的五气,化生在地的五行,即天气生地气。

③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酸苦甘辛咸,称为五味。五行之气化生五味。

④角、徵、宫、商、羽:古代五音,其声波振荡的特点是:角音顺应木气而展放,徵音顺应火气而高亢,宫音顺应土气而平稳,商音顺应金气而内收,羽音顺应水气而下降。五音对人体的影响,首先对应作用于肝、心、脾、肺、肾五脏。

⑤呼、笑、歌、哭、呻:称为五声,即五脏所主的情志活动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肝志为怒,怒则呼叫;心志为喜,喜则发笑;脾志为思,思而有得则歌;肺志为悲,悲则为哭;肾志为恐,恐则气下,声欲呻而出之。

⑥握、憂、哕、咳、慄:称为五变,即五脏病变所表现出来的病理特征。握,搐搦握拳,筋病的表现。憂,即“嚘”,气逆声嘶,为心火上炎的病变表现。哕,呃逆,胃气上逆的表现。咳,肺气上逆的表现。慄,战栗,由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引起。

⑦风伤筋、燥胜风,热伤气、寒胜热,湿伤肉、风胜湿,热伤皮毛、寒胜热,寒伤血、燥胜寒:五气太过自伤及五气相互制胜。

⑧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五味太过自伤及五味相胜关系。

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主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役使。阴阳内外相合为用,不可分离。

【语译】

黄帝说:上古圣人,论理人的形态,罗列辨别脏腑,推求经脉的起始及循行分布,融会贯通十二经脉之六合,与每经循行相从;气血走向游行出入交接,都有具体位置和名称;俞穴孔窍骨节,都有发生之地;十二经脉具体的分区和走行的顺行逆行,都有条理。会同四时阴阳,都有规律;外内相互联系,互为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回答说:风气生于东方,天之风气生地之五行之木,木味酸,酸滋养于肝,肝性条达以柔筋,肝木生心火,肝开窍于目。肝在天为幽冥,在人为道化,在地为造化。造化而成五味,道化生才智,幽冥生神明。神明在天为风,在地属木,在五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苍青,在五音为角,在声音为呼,在病变为抽搐,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过怒伤肝,悲能胜怒;风淫伤筋,燥能胜风;过酸伤筋,辛能胜酸。

热气生于南方,天之热气生地之五行之火,火味苦,苦滋养于心,心生血,心火生脾土,心开窍于舌。心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五体为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声音为笑,在病变为忧伤,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过喜伤心,恐能胜喜;热淫伤气,寒能胜热;过苦伤气,咸能胜苦。

湿气生于中央,天之湿气生地之五行之土,土味甘,甘滋养于脾,脾生肉,脾土生肺金,脾开窍于口。脾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五体为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声音为歌,在病变为呃逆,在窍为口,在五为甘,在志为思。过思伤脾,怒能胜思;湿淫伤肉,风能胜湿;过甘伤肉,酸能胜甘。

燥气生于西方,天之燥气生地之五行之金,金味辛,辛滋养于肺,肺生养皮毛,肺金生肾水,肺开窍于鼻,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五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声音为哭,在病变为咳嗽,在孔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过度忧愁伤肺,喜能胜忧;燥热太过伤皮毛,寒能胜燥热;过辛伤皮毛,苦能胜辛。

寒气生于北方,天之寒气生地之五行之水,水味咸,咸滋养于肾,肾生骨髓,肾水生肝木,肾开窍于耳。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五体为骨,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声音为呻呤,在病变为战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过恐伤肾,思能胜恐;寒淫伤骨,湿能胜寒;过咸伤血脉,甘能胜咸。

所以说:在上,积阳为天;在下,积阴为地。阴阳,在人为男、女,男为阳,女为阴;在体为气、血,气为阳,血为阴。左右,阴阳升降之道路,左在东为阳升,右在西为阴降。水火,为阴阳之征象,火为阳,水为阴。阴阳,是天地万物之本始。因此,阴主内,阴藏于内,阳为之镇守;阳主外,阳在外是体内阴精不滑脱而固守。

赏析

“四时五脏阴阳”观是中医学的基本学术思想,具体的应用体现在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即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和可控制的法则,认识自然界、认识生命。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可以通过熟知的天地认识人;要认识自然,也可以通过人而认识。进一步我们可以以外揣内,以表知内,人体内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状况可以通过体表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而洞察,体表如皮毛筋骨官窍的变化一定与内在的脏腑紧密相连,奠定了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的科学基础。并且,当可控制的法则出现问题时,人的全身或某些局部就会出现病变。例如平时经常有人稍稍心烦,或者生气,或天气闷热,或食辛辣,舌尖起刺、红痛、口舌糜烂,常规吃一些消炎药,很快会好,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或稍不注意,再度复发,反反复复。如果我们应用“心主舌”、心“在窍为舌”原理,不治舌头而治心,通常情况下调心火很快治愈舌溃疡,从根本上杜绝复发,也避免了服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寃①,腹满,死,能②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②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③,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④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⑤。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天不足西北,古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⑥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⑦,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⑧,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⑨。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注解】

①烦寃(men):寃,同“悗”。心胸烦闷。

②能:通“耐”。

③七损八益:古代房中术术语,“七损”指房事中损伤人体精气的七种情况,“八益”指房事中有益人体精气的八种方法。

④同出而名异:同出,人同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名异,善于养生与不善于养生者有强壮与早衰的不同结果。

⑤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同,人所共同禀受的天地阴阳精气,为生命健康之本原。异,强壮与早衰的身体差异。察,懂得。

⑥天地阴阳所不能全:自然界的阴阳不可能绝对平衡。

⑦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为太阳在天球视运动轨迹中的八个等分点,也是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关键节气,为天之八纪。里,通“理”,东西南北中为地面五方配合五行的道理,为地之五理。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昭示天地有阴阳的变化,产生万事万物。

⑧地气通于嗌:嗌,咽。地所产之五谷,通过咽嗌进入胃中。

⑨暴气象雷,逆气象阳:人之暴躁怒气和上逆之气比类于天之雷霆和亢阳。

【语译】

黄帝问道:如何效法阴阳的变化?岐伯回答说:阳盛,表现为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闷、腹满,病情深重、危险,得冬之助,犹可支持,遇夏之热,不能耐受;阴盛,表现为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病情亦深重、危险,得夏之助,犹可支持,遇冬之寒,不能耐受。这是阴阳更替胜负所出现的临床表现。

黄帝问道:如何调理阴阳之偏盛变化?岐伯回答说:能够通晓“七损八益”养生之术,则阴阳可以调和,否则早衰。一般来说,衰老进程是:40岁,体内阴精消减一半,起居动作开始衰退;50岁,身体感觉沉重,耳朵听力及眼睛视力明显减退;60岁,阳痿,元气大衰,九窍不通利,常常头重脚轻,痰多、鼻涕眼泪常不自觉地流出来。所以明白了七损八益的调理方法,延缓衰老,身体就强壮;违背了这些方法,人体就会衰老。很显然人们同时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同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善于养生者与不善于养生者有强壮与早衰的不同结果。善于养生者,为明智的人,在身体处于强壮时,就注意调养,使自身阴阳合于天地四时阴阳的变化;不善于养生者,为愚笨的人,当身体已经衰弱时,才想到要调养,为时已晚。愚者精气不足,智者精气充盛。精气充盛者,耳朵听力敏锐,眼睛视物清晰,身体轻盈强健。身虽年寿,身体依然强壮,中青年则身体更加安康。正因为如此,圣人处事,顺应自然,以恬惔为乐,以虚无为本,所以能与天地同寿,尽享天年,这是圣人养生的方法。西北方,天之太阳少,风寒凛冽,所以西北方属阴,与之相仿,人的右耳右眼不如左眼左耳灵敏;东南方,地势低下,阴气不足,所以东南方属阳,与之相适应,人的左手左脚不如右手右脚强健。黄帝问道:为什么会是这种呢?岐伯回答说:东方为阳,精阳之气并走于上,出上窍,于是上盛下虚,所以人的耳朵眼睛灵敏而手脚不灵活。西方为阴,阴精趋下,并走于下,居于人之下,于是下盛上虚,因而人的耳朵眼睛不灵敏而手脚灵活。所以,同是感受邪气,当邪伤于上部时,右侧病重;邪伤下部时,左侧病重。由于自然界阴阳有多少的差异,存在着不平衡,所以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所以,天为阳主气化,地为阴主成形;天有八个变化之节气,地有五方之地理,其间阴阳变化万千,产生万事万物,因而阴阳能够成为万物生长变化的元始。自然界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归地,因为天地及其间的任何变化,均以阴阳为纲领,体现出万物生、长、收、藏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永无穷尽。唯有贤人上法天之清阳,养阳而养头以精明;下法地之浊阴,养阴以养足而阴精充沛;中法人事之间关系,“和为贵”以养五脏。自然界清气通于肺,地所产之五谷通于咽,风气应于肝,雷气动于心,谷气感于脾,雨气润于肾。人身之三阴、三阳六经为川,流动气血;肠胃为水谷之海,化生有源;精气、津液灌注形体官窍,全身得养。随同天地之阴阳变化,人之阳气鼓动、亢烈而为汗,比喻为自然界的雨水;人之阳气向上向外运动,如同自然界的疾风。暴气鼓击鸣转有声像雷,逆气凌上像阳。所以,诊治疾病时,不效法天、地变化的规律,灾害便会产生了。

赏析

1.“阴阳更胜之变”

(1)发病的基本原理在于阴阳失去平衡 本篇或因“阴阳更胜之变”,或因“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寓意或阳不足、或阴不足,而出现“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显然,自然界阴阳有多少的差异,存在着分布不平衡,四时变化不协调,人居住其中,容易感邪发病。

(2)阴阳失调的基本病变是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 阳胜证候特点是身热,腠理闭汗不出,喘粗俯仰,齿干,烦闷,腹满,死,耐冬不耐夏;阴胜证候特点是身寒,汗出身常清冷,寒慄肢厥,腹满,死,耐夏不耐冬。提示分析证候,必须以阴阳为纲,提纲挈领,抓住疾病本质。

(3)阴阳更胜的预后 ①“腹满、死”,提示病情危重。阳胜与阴胜是两类性质相反的证候,但均可以出现“腹满、死”。②阳胜耐冬不耐夏,阴胜耐夏不耐冬。即阳胜之证,得冬阴之助,尚能支持,甚或好转,若遇夏阳之热,则不能耐受,或病情复发、加重;阴胜之证,夏日得阳热之助,犹可支持,甚或好转,若遇冬日之阴寒,就不能耐受,或病情复发、加重。

2.“七损八益”与中医学养生

(1)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早衰。

(2)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当益。

(3)女子月事贵乎时下为七损,男子精气贵乎充满为八益。

(4)调理阴阳,防止阴阳更胜。

(5)随人体生长发育不同过程实施相应的养生之法。根据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凡成长阶段为益,衰老阶段为损,故本篇说:“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不知则老”。

(6)保守真元,男女交媾有技巧。

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①,以右治左,以左治右②,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③,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④,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⑤。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⑥。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別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名守其乡。血实宜決之,气虚宜引之。

【注解】

①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引导经络之气以调节虚实,疏散邪气。由于人身的阴阳气血外内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针刺阳分或阴分,能够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盛衰。

②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互相贯通,针刺左侧经脉俞穴可治右侧病变,针刺右侧经脉俞穴可治左侧病变。

③观权衡规矩:权为秤锤,有沉实之象。衡为秤杆,有平衡之象。规为作圆之器,有轻灵圆滑之象。矩为作方之器,有平盛之象。四者比喻四时的脉象特征。

④按尺寸,观浮沉滑涩:尺,尺肤,古代有触按尺肤以诊病的方法,称“尺肤诊”。寸,指寸口脉。浮沉,寸口脉的浮沉。滑涩,尺肤的滑涩。

⑤其盛,可待衰而已: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势太盛,不宜用针刺直接攻邪,应等待病势稍衰而后刺之。

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体虚弱者,用益气的方药以温补;阴精不足者,用味厚的药食进行滋养。

【语译】

所以,病邪侵犯人体,在体内传播如同风雨一般地迅速。高明的医生,当病邪还在皮毛时就给予治疗;差一点的医生,病邪在肌肤时积极治疗;次一等的医生,病邪在筋脉时才给予治疗;再次一等的医生,病邪传及六腑时才治疗;最次的医生,病邪传到五脏再治疗。当病邪传到五脏再治疗的,治愈的可能性就只有一半了。一般情况下,在上的外来的风雨不正之气侵袭人体多伤害人体五脏,饮食之寒热侵袭人体多伤害人体六腑,在下的水湿之气侵袭人体多伤害人体的皮肉筋脉。故针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通过针刺引导经络之气以调节虚实,疏散邪气,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引阴分之气;针刺右侧经脉的俞穴可治左侧病变,针刺左侧经脉的俞穴可治右侧病变。根据医生的体察,推理病人的病情;根据外在的症状或表象,推理内在的疾病或本质。从而观察疾病是邪气太过、还是正气不足,根据疾病的萌芽现象推理疾病的发展,这样便不会产生危险。诊断疾病,医生的首要任务和关键在于:通过望、闻、问、切,首先归纳疾病征象的属性,辨明证候的阴阳属性,阴阳是总纲。可以通过察看颜色的清明、晦浊,判断病变的部位;通过观察病人的喘息、听声音,判断病人的痛苦所在;通过审察脉象的变化,判断病变的脏腑或关键点;通过诊尺肤及寸口脉象的浮沉滑涩,判断疾病产生的由来。这样诊断不会出现偏差,治疗也不会出现过失。所以说:当疾病初起时,用针刺以散邪;当病邪旺盛时,应等待它稍微衰退后再治疗。病邪轻浅,用发散法治疗;病邪深重,用削减法治疗;正气不足,用补益法治疗。形体不足,用甘温益气法治疗;精气不足,用甘润味厚药治疗。病邪偏上,因势涌吐;病邪偏下,因势攻下;中焦壅满,消导泻满。邪在肌表,煎药熏洗发汗除邪;邪在皮肤,发汗散邪;剽悍滑疾的疾病,按之使其收敛;邪气盛实的疾病,用外散或泻下法以除邪。通过审察阴证、阳证以区分虚实属性,阳病治其阴,阴病治其阳。确定在气、在血,分别予以治疗。如果血分邪实,宜破血逐瘀;气虚下陷,宜益气举陷。

赏析

1.善治者治皮毛

本篇“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强调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或由阳入阴。病在阳分,病情尚轻浅,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易于康复;若深入阴分,病情深重而难以救治,故经云“治五脏者半死半生”。这一早期治疗的原则,《黄帝内经》多处着重强调。

2.针刺的原则和方法

(1)针刺要掌握时机 《黄帝内经》根据邪正盛衰而择时治疗,尤其是对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应在其未发病之前治疗,因为这个阶段的邪气较弱,正气相对旺盛,适时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故曰:“其盛,可待衰而已。”当然,“待衰”而治主要针对特殊病证、特殊时期,如疟疾具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特征。

(2)“因势利导”为基本治疗法则 “因势利导”为《黄帝内经》的治疗原则之一,主要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和性质而采取相应措施,使之从最简捷的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多地损伤正气,如“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气质轻,用扬散之法,如风邪宣散之类;邪气性质重浊者,用逐渐衰减之法,如湿邪可淡渗、癥瘕宜消坚之类;邪之部位在上焦(高)者,因其在上之势,越而出之,如涌吐之类;邪居下焦(下)者,因其在下之势,引而下出,如利尿、攻逐、导便、灌肠之类;中脘痞满者,分消于内而泻之,如仲景泻心汤之类;邪在皮、在表,因其在外之势,或用汤渍或用药取汗,如发散风寒表邪之类。

(3)“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为经典的用针之法 具体操作:①经脉阴阳相引(表里相引):阴经病证针刺其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病证针刺其相表里的阴经。②脏腑阴阳相引(俞募相引):阴病行阳,即根据病变所在之脏,取其相应的背俞穴针刺治疗,如心绞痛取心俞或厥阴俞,肾绞痛取肾俞等;阳病行阴,即六腑的病变取其胸腹部相应募穴针刺治疗,如胃脘取中脘,大肠病取天枢等。③上下阴阳相引(上下相引):《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如针刺歌诀有“腰背委中求”等。④左右阴阳相引(左右相引):素问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原文“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即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如治疗面瘫,“左泻右以师正,右泻左莫令斜”。针刺的原则和方法,其实也体现了中医学用药原则和用药方法。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