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原文、解读

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原文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

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素问卷第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原文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①,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②。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③。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④,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⑤,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注解】

①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不时卧,即不能按时卧、不得眠之义。《甲乙经》作“不得眠”,说明阳明胃病变则可引起失眠,提出了脾胃与神志病变有某种联系。

②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故风邪易伤人体属阳的上部、外部;湿为阴邪,其性沉滞,故湿邪易伤人体属阴的下部、内部。

③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张介宾注:“盖阴气在下,下者必升;阳气在上,上者必降。脾阴胃阳,气皆然也。阳病极则及于下,阴病极则及于上,极则变也。非惟上下,表里亦然。”

④至经:《太素》作“径至”,直接到达。

⑤常著胃土之精也:著,昭著。常使胃中水谷精气布达昭著于全身的意思。姚止庵注:“胃主受,脾主运,胃受水谷而脾为之运化,使之著见于一身,是胃土之精实由脾著也。”

【语译】

黄帝问道: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但所产生的疾病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脾经属阴、胃经属阳,阳主外、阴主内;阳为实、阴为虚,阳虚则阴实、阴虚则阳实;脾升胃降为从,脾降胃升为逆;或从脾生,或从胃来,因有阴阳、内外、虚实的不同,所以产生的疾病也就各不相同。黄帝说:希望听您谈一谈不同的情况。岐伯回答说:阳主动应天,为天气所生,主管卫外;阴主静应地,为地气所生,主管镇守体内。因而凡属阳者,必具刚悍、充实、向外之特点和规律;凡属阴者,则有柔弱、不足、向内等性质和规律。所以自然界邪气为阳伤人,首先侵袭阳分;饮食不节制、起居作息失常伤人,首先伤及阴分。阳分受伤内传于六腑,阴分受伤便累及五脏。侵袭六腑便出现发热,不能安卧,气喘;入于五脏便出现胀满,闭塞不通,泄泻,病久形成肠澼。喉主天气,呼吸通行自然界清气;咽主地气,主管受纳水谷之精气。所以风邪容易伤及阳分,湿邪容易伤及阴分。足三阴经之气从脚上行到头部,手三阴经之气沿上肢下行到指头,为阴、宜升;手三阳气之气从手指头沿上肢行到头,足三阳经之气从头下行到脚,为阳、宜降。所以说,阳分病变首先向上、在上,进一步发展而向下行;阴经分病变首先向下、在下,进一步发展而向上行。因而感受风邪,首先伤及人体上部;感受湿邪,首先伤及人体下部。

黄帝问道:脾发生了病变,四肢便失去正常功能活动,甚或萎废不用,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四肢都需要从胃那里接受精气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活动,但是胃中水谷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必须靠脾气转输,胃中水谷之精气才能到达四肢。现在脾发生了病变,不能替胃输转水谷精气,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濡养,到达四肢的水谷精气一天天减少,脉道不通利,筋骨肌肉均得不到胃中水谷精气的滋养,久而久之四肢便失去了正常功能活动,甚或萎废不用。黄帝问道:脾不主管具体时令,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脾在五行属土,位居四方的中央,与四季中的每一季都有一定的联系,即每一季的后十八天,均由脾所主管,因而脾不单独地主管某一个具体季节。脾常转输布达胃中水谷之精气,属土,土是生养万物的,在人身的作用就像天地生养万物一样,转输精气到达上下内外全身各部,因而不可能主管某一个具体的时令。黄帝问道:脾与胃仅凭一膜相连系罢了,但却能替胃布达水谷之精气,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足太阴脾经,为三阴,连贯胃腑,属脾,上络于咽喉,所以足太阴经能替胃将水谷之精气转输到三阴经及其所属的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主外、主动,是五脏六腑之大海,在脾气转输作用下也能将精气转输到三阳经及其所属的腑。五脏六腑都分别要依靠脾的转输才能从阳明胃那里接受水谷精气,所以脾能替胃输送水谷之精气。现在脾病了,由筋、脉、肉、皮、骨构成的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气的濡养,输送到四肢的水谷之精气一天天减少,脉道不通利,筋骨肌肉得不到水谷之精气的滋养,所以四肢失去了正常功能活动,甚或萎废不用。

赏析

1.“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重要观点

(1)“阳道实,阴道虚”内涵 “阳道实”,凡事物之属于阳者,必须有刚悍、充实、向外等特点;“阴道虚”,凡事物之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等性质。一般而言,凡事物之属于阳者,必有温热、躁动、刚悍、充实、有余、向外、向上等特性;而事物之属于阴者,必有寒凉、安静、柔顺、虚弱、不足、向内、向下等特性,概括了阴阳的各自基本特性和规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阴阳事物和现象之中。①以男女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男子为阳,十六岁而精满溢,宜保持长盛不衰;女子为阴,十四岁月事以时下,以畅通为顺。②以人身之阴精阳气言。《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有“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③以脏腑阴阳言,高度概括了五脏与六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方面,五脏属阴,五脏贮藏精气,藏而不泻,静而“主内”,易于耗伤,故多不足;六腑属阳,六腑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动而“主外”,易于积滞,故多有余。病理方面,外感之邪首先侵犯阳经、阳腑,多见邪气有余的实证;内伤之因首先侵犯阴经、阴脏,多见正气不足的虚证。因此,临床上五脏病多虚、六腑病多实,《伤寒论》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等。④从外感内伤病理变化言,阳主外阴主内。外感病邪先伤人的阳分,由表入里,传入阳腑,故阳经、阳腑之病多为热为实;内伤饮食劳倦,先伤人的阴分,病发于内,脏气受损,故阴经、阴脏之病多为寒为虚。⑤以脾胃言,胃属阳,脾为阴。“实证责之于阳明,虚证责之于太阴”。

(2)从“阳道实、阴道虚”论脏腑病证规律 “阳道实,阴道虚”揭示了五脏六腑病理、病证规律,是辨证的重要内容。从临床来看,由于五脏多虚证,六腑多实证,因此在治疗上,五脏病证当以扶正阳明经之实为本,六腑病证当以祛邪通降为先。以邪犯阳明太阴,《伤寒论》六经辨证为例,①邪犯阳明,阳明多实。邪气入里化热,侵犯阳明之经,症见身大热、大汗出、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治宜清热生津,以白虎汤祛阳明经之实。邪传阳明胃腑,邪热与肠中糟粕搏结而证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等,治当清热通腑,以承气汤通降为要,泻阳明腑之实;②邪犯太阴,太阴多虚。若太阴为饮食所伤,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时腹自痛、喜温喜按、苔白、脉濡或迟缓,治当温运脾阳,以理中汤类温补建中,补太阴之虚。

2.饮食物代谢经典途径

本经文说:“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显然,脾胃互用,经过脾胃经脉,胃中水谷精气必须在脾气的作用下,通过经典的二条途径:①足太阴经(络胃属脾),“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再通过三阴经输送到所属之脏,即胃→足太阴脾经→足手三阴经→五脏;②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为之行气于三阳”,再通过三阳经输送到所属之腑,即胃→足阳明胃经→足手三阳经→六腑。从而“脏腑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这就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道理,亦即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渊源。比较《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和饮的代谢过程,本经文深化研究了饮食物代谢途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