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解读

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①,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②。行有经纪③,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

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

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①,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②。行有经纪③,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④,水道流溢,草萓不成⑤,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⑥,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⑦。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⑧,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注解】

①溪谷:分肉之间的会合处,大的叫谷,小的叫溪。溪谷是气血津液通行交会的所在。

②因息乃行:指经气随呼吸运行。

③经纪:规律,度数。

④地经失纪:地面江河之水流行失常。

⑤草萓(yí)不成:草死不能生长。

⑥巷聚邑居:因河水泛滥,街巷道路不通,民众流离失所。

⑦下应经数:经数,古代的十二条河流。人身的十二经脉的气血如同十二条河流一样。

⑧骨空:骨节相交之处所形成的空隙。

【语译】

黄帝说:我听说肠胃受纳水谷饮食物之后,经过中焦脾胃的作用而化生精气,各走其道。上焦所出卫气,用来温煦分肉,濡养骨节,通达腠理。中焦所出营气如露水般,它上注于溪谷间,并渗透于孙脉,津液和调,通过心肺化赤作用化为血液,血液和调则先盛满于孙脉,孙脉满溢,于是注于络脉,络脉都盈盛了,于是注于经脉之中。阴阳经脉、营卫气血都已充盛,便随着呼吸而运行全身。营卫昼夜循行,都有一定的度数,周而复始,与天体运动规律相同,流行而不休止。如果气血失常,就要专心调治。用泻法去治实证,虽然可使邪气衰退,但泻得太过,反会损伤正气,泻宜疾速出针,邪气便能衰减;补宜持久留针,先后如一。若用补法去治虚证,虽可充实正气,但补的太过,又会助长余邪,所以要精心调治虚实,补泻均不能太过。血气已调,形体和神气也就平定了。我已经知道了血气的平衡与不平衡的机理了,但是没能知道痈疽之所发生的原因,治疗的成功与失败,死生预后的期限,亦即死生日期的远或近,用什么方法去测度它呢?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岐伯说:经脉气血流动运行不止,是与天地运动规律相一致的。天体运转失常,就会出现日蚀月蚀;地面河流溃决,就会泛滥四溢,水涝成灾,以致草木不长,五谷不生,道路不通行,民众不能往来,散居杂处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流离失所。人的血气变异成疾也是类似于这样的。请让我说说这缘故。人身的血脉营卫,是周流于人体全身而不休止的,它与天空中的星宿运转相应,与自然界地面河水流行相同。寒邪客留在人体经络之中,则会使经络中的血液凝涩,血液凝涩就会使经络不通畅,血凝经滞则卫气蓄积不散,气血既不能够复返周流,而结聚在某一处,所以生成痈肿。寒气久郁化热,热毒偏盛则腐蚀血肉,肌肉腐化日久变为脓,脓液不能排泄于外,又内使筋膜腐烂,筋膜腐烂就会伤骨,骨伤则骨髓消损,如果痈肿不在骨节空隙之处,骨中的热毒就不得排泄,煎熬血液令其枯竭,那么筋骨肌肉就不能相互荣养,经脉败漏,热毒向内深入而熏灼五脏,五脏受伤,所以人即死亡。

赏析

痈疽是中医外科疾病,泛指一切疮疡证,大而浅者为痈,深者为疽。本篇专门论述了痈和疽的成因、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故篇名为“痈疽”。

由于本病与气血运行障碍的关系密切,因此本节从气血的生成和循行规律起论,并用河流阻塞,水泛为患作比喻,说明气血运行畅通的意义,尔后导入痈疽形成机理的论述。“上焦出气”,指卫气凭借上焦的宣散作用布散于全身。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指出卫气的功能首先是温煦人体。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就是依靠卫气的温煦作用。如果卫气郁滞,阳气郁而化火生热,就会腐肉化脓而生痈疽。其次卫气运行于全身,外而肌肤内而脏腑,可通达腠理。如果卫气通达腠理作用失常,就会使卫气滞留于局部而化脓生疮。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指出由脾胃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营气、津液从肌肉的交会处,即溪谷部位“渗入”血脉的最微细部分(即孙脉),然后从血脉最微细部分逐渐向较大的血脉中运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说明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是同步的。

在论述气血正常循行的意义之后,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以江河泛滥、草木枯死、道路阻塞、民不聊生、离乡背井的例子作比喻,指出入体经脉气血运行失常会导致痈疽之患的道理。“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人身的营卫气血,如同日月星辰、江河流水一样运行不息,并且有受寒则凝、遇温则行的性质,该句说明人体被寒邪所伤,化火生热,壅阻于局部是生成本病的病因病机。“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痈疽化脓是由于局部气血阻滞不通,先有肿胀,而后血败肉腐而成脓。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痈疽邪毒可以由浅表向内发展,伤筋烂骨,病及五脏,甚则死亡,脓血不能及时排出,是痈疽内陷的主要因素。说明脓液一旦形成就要切开引流,排脓通畅,使脓毒排有去路是防止痈疽内陷的重要措施。

本节将痈疽的形成和疾病演变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痈肿——化脓——内陷。这对于后世疮疡痈疽各种疾患的分期论治有着重要意义。如痈疽初期治宜清解消散,可选黄连、黄芩、公英、地丁、野菊花等。痈疽成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倘若内陷,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扶正托里清解法治疗。

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原文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①,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②。痈者,其皮上薄以泽③。此其候也。

【注解】

①骨髓不为焦枯:指痈毒不能深陷于骨髓,所以骨髓未被耗伤太甚。

②上如牛领之皮:领,颈项也。牛领之皮,喻其表面坚硬,如木如石,厚如牛颈之皮。

③薄以泽:指痈的表皮光亮而薄,按之较软。

【语译】

黄帝说:您所说的痈疽,用什么方法来区别它们呢?岐伯说:营气稽留在经脉之中,那么血液凝涩而不循行,血液不循行那么卫气随之受阻而不畅通,并壅遏于内,郁而化生毒热。如果热毒发展不止,成为毒热积盛而伤及肌肉,并腐烂化脓,然而此毒热不能深陷于骨髓,故髓不致焦枯,五脏也不为它所伤,所以叫做痈。

黄帝说:什么叫做疽?岐伯说,热气亢盛,脓毒向下深陷于肌肤,筋髓枯槁,内连五脏,血气枯竭,形成疮面下筋骨好肉溃烂无余,所以叫做疽。疽的特征是皮色黑暗而不润泽,触之坚硬,其形状厚如牛颈之皮。痈的特征是皮薄而光亮,触之较软。这就是痈和疽的症候特点。

赏析

本节论述了痈和疽的区别。

文中开篇提出问题“痈疽何以别之”,然后用对比的方法,从形成的病因病机,病位深浅,病情的凶险程度等方面将两者作了鉴别。从发病部位的深浅看,痈发病部位较浅,是“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局部发热,容易腐肉成脓;而疽发部位较深,其病“下陷肌肤,筋髓枯”,“筋骨良肉皆无余”。从局部表现看,“痈者,皮上薄以泽”,而“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就其预后来看,痈的预后较好,而疽则凶险。这种鉴别痈疽之法为后世中医外科所沿用,影响深远。

根据临床实践看,痈较轻,疽较重。从阴阳属性分析,相比之下,痈是阳证,一般长在肌肉丰厚之处,初起有寒战、高热,然后体表局部出现红肿、自觉热痛,进而红肿处出现一个或多个脓头,皮下有波动感,表明内有脓液形成,接着就是脓包破溃,流出黄稠、腥臭的脓液,深部的痈还会形成瘘管出脓,待脓液出尽,创面表层有膜覆盖,下面有肉芽生长,患者自觉由疼转痒,最终愈合如初,连疤痕都没有。而“疽”属阴证,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壅盛到气血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