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解读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①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②,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③,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④,不可胜数。【注...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①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②,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③,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④,不可胜数。

【注解】

①清湿:清,寒。寒湿之邪。

②三部之气:伤于上部的风雨之邪,伤于下部的寒湿之气,以及伤于五脏的暴喜暴怒之气。

③袭虚:袭,侵袭。虚,人体之虚。外邪乘虚侵袭机体。

④淫泆:淫,浸淫。泆,溢,蔓延扩散。病邪逐步浸淫扩散。

【语译】

黄帝向岐伯问道:众多疾病的开始发生,都是由于风、雨、寒、暑、凉、湿邪气和喜怒情志因素。喜怒不节制就会伤脏,风雨邪气伤及人的上部,清湿邪气伤及人的下部。喜怒、风雨、清湿三种不同性质的邪气,所伤及人体的部位是各不相同的,我愿意听说这其中的要领。岐伯说:喜怒、风雨、清湿三类之气各不相同,有的病发于阴分、有的病发于阳分,请让我讲讲这其中的大略。如果喜怒不节制,就会伤及内脏,内脏属阴,内脏受伤则病发于阴分;清湿之邪气善乘虚伤及人体下部虚弱之处,所以病起于人体下部;风雨之邪气亦袭击人体上部虚弱之处,所以病起于人体上部,这就是三部之气所侵犯的人体内与外之上下三部。至于邪气浸淫扩散,疾病发展变化,则是不可以计数。

赏析

百病,泛指一切疾病。因本篇主要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分类、外感病发生的机理及传变层次,所以篇名为“百病始生”。

本节概述了众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风、雨、寒、暑、凉、湿等邪气和喜怒情志因素。前者中医学称之为六淫,后者总结为内伤七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或因为心情的不好,容易感冒,或因为天气异常变化而心烦意乱,这些都是众多疾病发生的温床。

《内经》病因的三部分类法,是以病因的本质属性为划分标准,将邪气来源、邪气性质、和致病部位联系起来。源于“天”的“风雨寒暑”邪气归于“上”的一类病因;源于“地”的“清湿”邪气归于“下”的一类病因;源于天地之间“人”的社会因素,如喜怒、饮食劳逸、起居等归于“伤内脏”的一类病因。即风雨多病发于上部,寒湿起病多在下部,情志不节多内伤脏气,说明人体的部位不同对病邪的易感性不同。这种认识有助于临床的病因辨证,例如了解到病变部位后,可以初步确立是何因素侵袭人体。《内经》“三部之气”的病因分类法为后世医家认识病因奠定了基础。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①,愿卒②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③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④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⑤。两实相逢,众人肉坚⑥。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⑦,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注解】

①先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

②卒:详尽。

③卒然:卒,同“猝”,突然。

④虚邪:四时不正之气,因乘人正气虚而侵入,故称之。

⑤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虚邪和正气虚弱。相得,相合。客,侵犯。邪气遇到正气虚弱的人,则留滞于人体而发病。

⑥两实相逢,众人肉坚:两实,一指正气充实,二指实风,六气正常。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

⑦气有定舍,因处为名:气,邪气。定舍,停留之处。根据邪气入侵后停留的部位命名疾病。

【语译】

黄帝说:我本来就不能尽数千变万化的疾病,所以请问先生您,愿意逐一地听说这其中的道理。岐伯说:风雨寒热之邪气,如果不遇到人体虚弱,它是不会单独地伤及人体。如果突然遭遇到猛烈的暴风雨而身体却不病的,这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虚,所以邪气不能单独伤害形体。若疾病已经发生,这一定是因为遇到了虚邪之风,加上人体身形虚弱,外界的虚邪与人体正气虚弱,相互结合,于是产生疾病;如果外界的正常气候与人体正气不虚,两者相合,则人体肌肉坚实强壮而不发生疾病。其被虚邪所侵袭的,是由于气候的不正常,与其人体身形虚弱,正虚与邪实相互参合,于是大病就形成了。邪气侵犯人体各有一定的部位,根据邪气侵犯的不同部位而命以不同的名称,上下中外,分为三部。

赏析

本节阐明了《内经》的发病原理。

邪气从外侵袭人体,可能导致以下几种变化:①外邪不遇正虚不发病。“风雨寒热”等一般性致病因素,在人体正气不虚,抗病力强时,不会致病,所谓“邪不能独伤人”。②“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必须有虚邪贼风侵袭的外部条件,还要有正气亏虚的内部原因,两者相合,外感疾病才会发生。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外有正常气候环境,内部正气旺盛,内外环境相得益彰,自然不会有外感病证发生。因此,“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中医学发病的关键,充分反映了《内经》发病的基本观点,即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在两虚之中,人体正气虚是起主导作用的,在正气虚的前提下外邪才可能侵袭人体。这种重视内因的发病学观点,在《内经》中还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其主要精神都是突出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预防、养生,以及早期治疗等临床实践,即要想不得病、少得病、得病后早点好,培养正气至关重要。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①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②,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③,大经乃代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⑤;留而不去,传舍于输⑥,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⑦,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⑧,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⑨。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⑩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11)。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12),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13)。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注解】

①皮肤缓:缓,不坚。指表虚。

②淅然:形容怕冷的样子。

③时息:息,止。此指疼痛时作时止。

④大经乃代:大经,指经脉。代,替代。原来邪气留存于络脉之处,现在病位已由经脉代替了,即邪气进一步深入。

⑤洒淅喜惊:洒淅,寒冷不安的样子。喜,作“善”。恶寒怕冷,精神惊恐不安状。

⑥输:与下文“输脉”,指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之脉。因其上有五脏六腑之输穴,故称输脉。

⑦伏冲之脉:指冲脉,因隐行于脊柱内的部分,部位较深。

⑧贲响腹胀:贲,同“奔”。贲响,气攻冲而鸣响。即肠鸣腹胀。

⑨溏出麋:溏,大便稀薄。麋,同“糜”,指大便糜烂、腐败、恶臭难闻。

⑩募原:募与膜通,募原又称膜原。此指肠胃之间的脂膜。

(11)息而成积:息,生长。积,积块。邪气留于肠外募原之间的脉中,气血凝聚而不行,日久生长出积块。

(12)膂筋:附于脊柱的筋膜。

(13)缓筋:循于腹内之筋,指足阳明之筋。

【语译】

所以虚邪侵犯人体,刚开始时侵犯人体皮肤,若皮肤弛缓,腠理开泄,则邪气从毛孔进入,逐渐侵犯到人体深处。入于深处则毛发竖立,身体寒栗,皮肤亦可出现疼痛。如果邪气滞留不去,那么就会传舍于络脉处,邪气留舍在络脉的时候,就会肌肉疼痛,若疼痛时作时止,则经脉已代络留邪。邪气留舍于经脉的时候,形体洒淅恶寒且常常惊恐。若邪气停留而不散去,就会传舍于输脉,当邪气滞留在输脉的时候,则六经之气不通达,六经之气不通达于四肢就会使肢节疼痛,腰脊强硬。邪气停留而不去,就会传舍于伏冲之脉,邪气滞留在伏冲脉的时候,就会出现身体沉重而疼痛。若邪气停留而不散去,就会传舍于肠胃,邪气滞在肠胃的时候,就会出现腹胀满而贲贲作响,若寒邪多则会出现肠鸣泄泻不消化的食物,若热邪多则会出现稀薄、腐败而臭秽难闻的大便。邪气停留而不散去,就会传舍于肠胃之外的膜原之间,留着于血脉之中,滞涩不去,邪气与气血相互凝结,生长结聚而成为积块。总之,邪气侵犯到人体后,或留着于孙脉,或留着于络脉,或留着于经脉,或留着于输脉,或留着于伏冲之脉,或留着于膂筋,或留着于肠胃之膜原,或上连留着于缓筋。邪气浸淫泛滥,更难言尽。

赏析

感受外邪后,其一般的传变规律是由表入里、逐渐深入,最后发生“积”。本篇概述了人体从表入里解剖层次图,是中医学疾病传变经典的模式:外邪犯人,先客皮肤→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血脉之中。

外感病传变规律的论述,意义有二:①传变过程不仅有早期、中期、晚期的含义,而且示以不同部位,对确立治则治法有指导意义,如邪在皮毛,当以表散;邪在经脉,当通经脉;若邪气人里,则当从里泄邪。②由于疾病的传变是由表入里,逐次加重,故宜早期治疗,防止其传变;若待“邪气淫泆”而治,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它提示我们对疾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预示出疾病的预后顺逆吉凶。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

黄帝曰:积①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②也。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③,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⑤,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⑥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⑦;阴络⑥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⑧。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摶,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⑨而不散,津液涩渗,著⑩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注解】

①积:肿块。

②厥乃成积:厥,厥逆。寒邪多从下侵袭人体,厥逆于上,气血郁滞不行,日久渐成积。

③厥气生足悗:厥气,寒邪厥逆向上。悗,同“闷”。足闷,足部痠困,活动不利。

④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汁沫,津液。迫聚,迫使其凝聚。寒邪上逆,迫使肠外的津液凝聚,形成痰湿。

⑤起居不节:起居无规律。

⑥阳络、阴络:在表的络脉为阳络,在里的络脉为阴络。

⑦衄血:皮肤及五官七窍的出血,如鼻衄、肌衄、齿衄等。

⑧后血:指前后二阴出血。

⑨凝血蕴里:蕴,积聚。里,《甲乙经》、《太素》作“裹”。凝结之血积聚相裹而不得散解。

⑩著:留着。

【语译】

黄帝说:积病开始发生,一直到它已经形成是怎么样情况?岐伯说:积病刚开始是受到寒邪的侵犯而产生的,寒邪由下厥逆上行,于是成了积病。黄帝说:积病形成机理如何?岐伯说:寒邪造成的厥逆之气,首先使足部酸困疼痛不利,足部痛滞不利则逐渐使病发展到足胫部,并呈现寒冷,胫寒则致血脉凝涩,血脉凝涩不通则寒气向上侵入于肠胃,寒气入于肠胃则导致肠胃胀满,肠胃胀满就会迫使肠胃之外的津液聚留而不能消散,日积月累,逐渐成为积病。又因突然多食暴饮,则使肠胃过于充满,或因生活起居不节,或因用力过度,则导致络脉受伤。若阳络受伤则血外溢于外,可见鼻子皮肤及五官七窍的出血;若阴络受伤则血液内溢于伤处,会前后二阴出血。若肠外之络脉受到损伤,则血液流散于肠外,恰逢肠外有寒邪,则肠外的痰浊与外溢之血液相互团聚,两者凝聚不能消散而成为了积病。若突然外感受了寒邪,在内又被忧怒情志所伤,则气机上逆,气机上逆则六经气血运行不通畅,阳气不能温煦,则血液凝聚蕴裹而不消散,津液亦因之而干涩不能渗灌,留着而不消去,而使积聚之病形成了。

赏析

《内经》“积”指体内实质性包块的一类病证,多指肿瘤。本节论述了积证位于不同部位的症状表现,以及积证形成的病因病机。

关于积证形成的病因病机,本节阐述十分透彻。积的病因主要是寒邪外袭、七情不和、饮食失调、起居不节、用力过度等因素,或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基本机理是:病邪→气机逆乱→瘀血、痰湿凝聚日久→积,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积聚相裹而不得散解,日久可以坚硬如岩石,即当代所言肿瘤。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此“寒”泛指外邪,强调外邪是积证发病的重要因素。从目前临床观察,气候异常变化、紫外线的过度照射、日光的曝晒、空气的污染均可致癌;但《内经》又指出七情过激、饮食失调、起居不节、用力过度等因素均可导致积证发生,这些致病因素都是从生活方式方面提出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据医学研究报道,直接与遗传、职业有关的癌是存在的,但为数不多,而与人类生活方式或是生活行为有关的癌,却占到了80%。如抽烟、酗酒、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出的尾气,或在家吸入炒菜时释放的油烟雾气以及心理负荷的加重,饮食中各种添加剂的加入,营养过剩等,都有着致癌的可能性。

本篇归结了积的病机主要是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并合凝聚不得散,日久成积。这一理论长期指导着中医治疗积聚的实践,如对邪毒壅盛的积聚,用攻毒散结法,选取守宫、干蟾皮、斑蝥、露蜂房、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蛇莓之类药物;气滞血瘀的积聚,用理气活血散结法,选取黄药子、槟榔、枳实、枳壳、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之类药物;血瘀甚者,用理气逐瘀散结法,用水蛭、虻虫、乳香、没药等药物;若有气滞血瘀与痰浊凝结者,可在理气活血的基础上,合用化痰散结法,以胆南星、生半夏、木馒头、海藻、昆布、象贝母之类药物治之;如肿块坚硬,加用软坚散结法,如穿山甲、皂角刺、夏枯草、山慈菇之类药物。总之,中医临床治疗积聚,治法多样,药物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是抓住寒凝、气滞、血瘀、津液停积四者为纲。当然,在治疗积聚时要防止攻邪太过,损伤正气,可攻邪与扶正兼顾。

灵枢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原文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①,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写则写,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注解】

①察其所痛,以知其应:痛,此指病候;应,相应病变脏器部位。审察病候,以定病位。

【语译】

黄帝说:疾病发生在里在脏如何?岐伯说:忧愁思虑过度会伤及心;外在的形寒与内在的饮食之寒相并会伤及肺;愤恨恼怒过度会伤及肝;酒醉行房事,汗出又受风,会伤及脾;用力过度,或行房事后汗出洗澡会伤及肾。这是内外三部所发生的疾病一般情况。黄帝说:讲得好。如何治疗呢?岐伯回答说:审察其病痛的部位,以此知道病变所在,根据疾病有余不足的虚实情况,治疗时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同时不要违逆四时气候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最好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赏析

本节提示七情太过、重寒、房劳、劳倦等因素均可造成五脏病变。这里有两方面启示:一是脏病常由内外合邪所致,如重寒伤肺,外在形寒与内在胃寒是导致肺部病变的重要病因,这也是《内经》论述五脏病变时比较强调的一个方面,除了本篇所论,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亦有类似观点:“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二是五脏病的致病原因各有其特点,如心肝之病多伤于精神情感失调,肺病多伤于寒邪,脾病多伤于饮食不节,肾病多伤于劳倦、房室,这些都为后世的脏腑辨证提供了依据。

文中最后提出了治疗疾病的原则。一是详诊疾病所在部位,采取相应的部位治疗;二应辨别疾病的虚实,分别施以补泻治疗;三是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治疗应当顺从四时,即因时制宜。这些原则,虽为治疗疾病的一般大法,但至今对临床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