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解读

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①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②者何也?发针而肿③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④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⑤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

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

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①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②者何也?发针而肿③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④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⑤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⑥,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⑦,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注解】

①血络:皮肤浅表视而可见的络脉,又指皮肤浅表层有瘀血阻滞的络脉。

②血出清而半为汁:刺血络后,血出清稀,一半是澄清的汁液。

③发针而肿:出针之后,局部皮肤肿胀。

④面色苍苍:面色苍白。

⑤烦悗:心胸烦闷。

⑥阴阳之气:此指经脉与络脉的营卫气血。

⑦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表里之邪气相合而致经络气血痹阻。

【语译】

黄帝说:想听你讲讲由奇邪所引起,但又不在经脉中的病变情况。岐伯说:这是瘀血留滞于络脉所导致的病变。黄帝说:针刺血络放血,病人昏倒,是什么原因呢?针刺后血液喷射而出,是什么原因呢?有的放出的血色黑而稠浊,是什么原因呢?放出的血或多或少而面色苍白,是什么原因呢?有的放出的血清稀而一半像水汁,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出针后局部皮肤肿起,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出针后面色无变化而心胸烦闷,是什么原因呢?有的虽出血很多,但未能动摇其阴阳而致虚的,是什么原因呢?想听你讲讲其中的缘故。岐伯回答说:脉气盛但血虚的病人,针刺放血后就会脱气,气脱就会出现昏倒;血气都充盛而经脉中阴气较多的病人,因其血行滑利,在针刺络脉放血时,血就会喷射出来;若阳气蓄积于血络之中,长时间不能外泄,所以血色黑而浓浊,不能喷射而出;若刚饮过水,水液渗入血络中,尚未与血相混合时,针刺血络,放出的血就清稀,一半像水汁;如果不是刚饮过水,而是病人体内积有水气,日久便会形成水肿;阴气积蓄于阳分,困滞于络脉,故针刺时血未出而气先行,阴气闭于肌肉腠理而使皮肤发肿;阴阳二气刚刚相遇而尚未调和,此时针刺用泻法,就会使阴阳耗失,表里相离,因而出现面色苍白;针刺络脉出血较多,面色不变而心胸烦闷,这时因为泻络时经脉亦随之而虚,如果虚的经脉是阴经,五脏的阴精就会随之虚脱,从而出现心胸烦闷的症状;阴阳之邪相合壅闭于体内,而形成痹证,使邪气内溢于经,外注于络,这样阴分阳分的邪气都有余,针刺时虽出血较多,而所泻多为邪气,所以不会导致虚弱。

赏析

本篇以“血络论”名篇。“血络”指瘀血的络脉。篇中主要论述了针刺瘀血的脉络时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刺络出血法,是用针具刺破人体某些浅表部位的血络,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常用三棱针作针具治疗,故又称“三棱针疗法”。《内经》十分重视这一刺法,书中有不少关于刺络出血治病的记载。刺络出血为什么能治病?其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络脉的功能及刺络出血法的作用上来理解。络脉是脏腑经脉气血营养脏腑组织的桥梁和枢纽。如果邪气滞留,瘀血痹阻,络道不通,脏腑组织失养,可导致多种疾病。刺络出血法的作用,一是刺去邪瘀,疏通络脉通道。由于被邪瘀阻滞之络,有“脉盛而色变”等特殊表现,易见易察,可用刺络出血法刺出其邪瘀来进行治疗。二是驱除络脉邪气,防止邪气向经脉深入传变。

本节指出了刺血络可见到的反应,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针刺局部反应包括:①局部出血。血气俱盛而络中血气充足、血行流利的,可见“血出而射”;阳热蓄积,瘀积过久,可见“血出黑而浊”;刚刚饮水,水津与血尚未和合,可见“血出清而半为汁”。此外,还有血出或多或少等情况。②局部肿胀。血气积于络脉,出针时气先行,血后行而郁闭于肌腠,则可见“发针而肿”。病人神色反应包括:①神昏仆倒。经络中气盛血虚,刺之气随血脱,可见“刺血络而仆”。②心胸烦闷。刺络出血多,致使经虚脏衰,心神失养,可见“烦悗”。③面色苍白。阴阳未调,气血不固,妄用刺络法而使阴阳相脱,气血耗散,可见“脱色面苍苍然”。④神色正常。邪气盛满于经络之中,正气旺盛未衰,刺之虽出血多,但属于正气驱邪外出的反应,不会伤及正气,故“多出血而不动摇”,表现为神色正常。

出现上述反应的原因,一是与病人体质的强弱有关,体质不同,其刺络反应也有相应区别。如“刺而仆”,多因体弱气血亏虚所致。临床上常见的晕针现象,亦常与此有关。“血出而射”,多因体强气血旺盛,血行流利而致。二是与疾病轻重、病程长短有关。如“血出黑而浊”,多病程长而病情较重;“血出清而半为汁”,若非新饮,则多为“身中有水”所致。三是与饮食质量及时间有关。如“出血清而半为汁”,多因新饮、多饮所致。四是与医生技术水平和医疗态度有关。如“刺络而仆”,“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发针而肿”等反应,均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态度有一定关系。

灵枢卷六·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

黄帝曰:相①之奈何?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②,小者如针,大者如箸,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则反,各如其度。黄帝曰:针入而肉着③者何也?岐伯曰: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

【注解】

①相:视也。

②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瘀积的络脉,其状盛满坚硬而色红紫,或在上或在下,位置不固定。

③肉着:局部肌肉紧紧裹住针身而捻转拔出困难。

【语译】

黄帝说:怎样观察血络呢?岐伯说:血脉中邪盛的,血络坚硬胀满而色红,或上或下,没有固定部位,小的像针一样细,大的像筷子一样粗,见到这种情况,即在该处针刺出血,可万无一失。施治时,不可违反针刺的原则,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黄帝说:针刺入后,肌肉紧紧地裹住针身,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由于人体的热气使针身发热,针热则致肌肉与针胶粘在一起,故使针坚紧而不易转动。

赏析

本节承上节论述刺络有若干不良反应,提出了防止发生刺络不良反应的要点,兼及滞针问题。

防止刺络的不良反应,首先要详细观察血络部位和形态,即“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箸”。其次要掌握刺络标准,即“泻之万全”而“无失数矣”。若不按此标准,“失数则反”,便会出现不良反应。

滞针即“针入而肉着”,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其机理是“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古人所谓“因热而肉着”,从生理和组织学理解,一种可能是针刺时病人异常紧张,肌肉收缩。另外也可能因针刺捻转时肌纤维缠绕针体,也可出现滞针。本节论述滞针的原理,目的在于提示医者在刺络时要防止滞针现象的发生,由于滞针而可导致新的刺络不良反应。同时也提示医者要学会处理滞针的本领,以利刺络法的顺利施用。

临床遇到滞针应学会正确处理和预防。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对于那些精神紧张的患者,医生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