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解读

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①,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②。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③,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④,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⑤,淖泽⑥注于骨,骨属⑦屈伸,泄泽补益...

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

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①,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②。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③,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④,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⑤,淖泽⑥注于骨,骨属⑦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⑧,是谓脉。

【注解】

①两神相搏:男女两性精气相合。

②精:男女生殖之精。

③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于全身。

④汗出溱溱(zhēn):形容汗出很多的样子。

⑤气满:胃中水谷精气满溢。

⑥淖泽:水谷津液中质较稠浊的部分。

⑦骨属:关节。

⑧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壅遏,约束。避,逃遁,引申为散失。

【语译】

黄帝说:听说人身有精、气、津、液、血、脉,而我原以为这是一气,现在分为六种不同的名称,我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岐伯说:男女交合而产生新的形体,在新的形体产生之前的物质叫做精。黄帝问:什么叫气?岐伯说:上焦将饮食精微宣发布散到全身,熏于皮肤,充养周身,润泽毛发,象雾露灌溉万物一样,这就叫做气。黄帝问:什么叫津?岐伯说:肌腠疏泄,流出大量的汗液,就叫做津。黄帝问:什么叫液?岐伯说:水谷入胃后,全身精气充满,渗润骨髓,使骨关节屈伸自如;渗润于脑,能补益脑髓;渗润皮肤,使皮肤滑润,这就叫做液。黄帝问:什么叫血?岐伯说:中焦吸收水谷精气,取其精微部分再经气化而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叫做血。黄帝问:什么叫脉?岐伯说:象隧道一样约束着营血的运行,使其不向外流溢,就叫做脉。

赏析

本篇主要论述了将人体之气(主要是水谷精微之气)分为精、气、津、液、血、脉六种气,故以“决气”名篇,决指分别、辨别。

本节论述了六气的来源和生理功能特点,及六气的概念。六气皆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充养。由于其性质、分布部位及作用不同,故分为精、气、津、液、血、脉六者。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能发育成新的生命体,源于先天,赖后天之精不断培育。气在上焦宣发作用下,输布全身,温养脏腑肌腠皮毛。津较清稀,能变为汗,滋润肌肤。液较稠浊,注于骨骼与脑,滑利关节,补益脑髓,润泽皮肤。血由水谷精微经复杂变化而成,具有营养、滋润和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脉能约束营血,推动运行。

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在这些物质中,“精、气、津、液、血、脉无非气之所化也。”(《类经》)所以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说:“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灵枢卷六·决气第三十原文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①着,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②也。

【注解】

①脱:夺失、耗散。

②五谷与胃为大海:饮食水谷与胃是六气化生之源。

【语译】

黄帝说:六气的有余不足,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怎样才能知道呢?岐伯说:精大量脱失,则会出现耳聋。气大量脱失,则会使人视觉不明。津大量脱失,则腠理开,出现汗大泄。液大量脱失,则出现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憔悴,脑髓消减,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大量脱失,则出现面色苍白,枯槁无华,脉道空虚。这是六气不足的主要征候。

黄帝说:上述六气,在人体有没有主要与次要的区分呢?岐伯说:六气在人体由分属脏器所主。其在人体的主次区别,只是从他们经常发挥的专门作用而分,但其来源,都由五谷精微所化生,而五谷精微又化生于胃,故胃为五谷之海,也是六气化生之源。

赏析

本节在上节讨论“六气”的概念及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又着重论述了“六气”的不同病证。

六气耗脱的病理及其表现如下。①精脱。肾藏精,开窍于耳,肾精耗脱,耳失精养,出现耳鸣、耳聋之症。治宜补肾填精法,方可用耳聋左慈丸等,临床可酌加丹参、当归、石昌蒲、远志等和血开窍之品,以提高疗效。②气脱。目之视觉功能全赖五脏六腑精气上奉濡养,其中与肝气的关系尤为密切,“气脱者,目不明”。临床治疗宜补气升阳为法,方取补中益气汤加减。偏于肝肾精气亏虚者,选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之类。③津脱与液脱。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理论上津与液有别,临床上津脱与液脱实难区分。在生理情况下,津液有滋润和营养之功;在病理情况下,如津液耗脱则主要表现为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润养,出现“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等症状。治宜养阴生津为法,方选增液汤、生脉饮之类化裁。④血脱与脉脱(两者无实质区别)。“血主濡之”,血的濡养作用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血的濡养作用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肌肤和毛发光滑等;血耗脱则“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治宜补血、生血,方以四物汤、八珍汤为代表方。

文中提出“五谷与胃为大海”的观点,强调“六气”虽与五脏有关,但都是由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而来,所以胃为“六气”化生的源泉。这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及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精神,强调胃与饮食水谷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六气亏损病证从补益脾胃、资其化源角度着手提供了理论依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