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医学名言/黄帝内经《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解读

黄帝内经《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解读

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①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

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

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①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②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③,其大数常出三入一④,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注解】

①谷气津液:水谷所化生成的各种精微物质。

②大气:指宗气。

③天地之精气:自然界的清阳之气和水谷之气。

④出三入一:入一,指进入人体内的天地之精气;出三,是指天地之精气进入体内化作津液、宗气、糟粕三方面输出。

【语译】

黄帝说:想听听关于饮食物中的精微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是如何分别归于人体五脏的呢?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营养物质的化生处,人所食的饮食物都是从口中进入到胃腑,胃腑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来源。所化生的饮食物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各自又归走于同性所喜的脏器,谷味酸的,先走于肝脏;谷味苦的,先走于心脏;谷味甘的,先走于脾脏;谷味辛的,先走于肺脏;谷味咸的,先走于肾脏。水谷精气,津液及营卫二气已输布运行,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剩下的饮食物中的糟粕,依次向下传送到大肠膀胱,化生大小便而排出体外。

黄帝说:营卫二气运行是怎样的呢?伯高说:饮食物一刚开始进入到胃中,通过脾胃中焦的作用,所化生的精微营养部分,从胃出至上、中二焦,经过肺脏的敷布而灌溉五脏,从中分别出两条道路,清纯的化为营气,浊厚的化为卫气,而分别行于经脉内外,成为营卫运行的道路。所产生的宗气团集于人体胸中,叫做气海。它出于肺而沿循于咽喉上行,呼则出,吸则入,保证人体正常的呼吸运动。天地的精气,它在人体内代谢的大致情况是,津液、宗气和糟粕三方面输出,但另一方面又要从天地间吸入空气与摄取饮食物的精微,以补给全身营养的需要。所以半天不吃饭就会气衰,一天不吃饭就会气少。

赏析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本文论述了五味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及五脏病的五味宜禁,故篇名称为“五味”。本节主要论述了饮食五味及进入人体后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及营气、卫气的运行。

饮食五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基础,五味滋养人体必须经过胃的受纳和消化,尔后方能营养五脏六腑,所以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指出“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中医以五行学说归纳人体与自然界的联系,五味配五脏,就是酸→肝,苦→心,甘→脾,辛→肺,咸→肾,所以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指出“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五味进入人体,先入相对应的本脏是由五脏本身的嗜欲决定的,然而五味同时还是遍入五脏的,不是只入某脏而不入它脏,因为人类对食物的摄取总是由口入脾胃,通过消化吸收而输布全身的。至于这里所说的“先”,是强调五脏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对五味有不同选择。

气海是宗气所聚之处,此气海即是膻中,亦即胸中部位,又称上气海。宗气是人体后天根本之气,它是由上焦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精气在胸中部位结合而成的。宗气生成后,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咽,呼浊吸清,进行气体交换;另一方面灌溉五脏而生营卫之气。由于宗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谷精气,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是吸收的少,消耗的多,须依靠饮食物及时补充,如果人半日不食就会气衰,一日不食则气少。文中“出三入一”也主要说明人体生命活动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所以要不断从外界摄取的饮食物中补充,才能维持生命需要.从另一角度论证了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脾胃后天之本的重要性。

灵枢卷八·五味第五十六原文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五谷:秔米①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②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解】

①秔(gēng)米:即粳米。

②藿:即大豆叶。

【语译】

黄帝说:饮食物的五谷性味是怎样的呢,你能给我讲讲吗?伯高说:请让我详细地讲解它们。五谷之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米味辛。五果之中,枣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咸,杏子味苦,桃子味辛。五畜之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猪肉味咸,羊肉味苦,鸡肉味辛。五菜之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叶味咸,薤菜味苦,葱菜味辛。五色与五味的关系,黄色适宜于甘味,青色适宜于酸味,黑色适宜于咸味,赤色适宜于苦味,白色适宜于辛味。大凡这五种色与味,各有其相宜的关系。五宜:所说的五宜就是指五脏患病时,所适合选择的五味。如脾患病的,适宜食用粳米饭、牛肉、枣子、葵菜;心患病的,适宜食用麦、羊肉、杏子、薤菜;肾患病的,适宜食用大豆芽、猪肉、栗子、大豆叶;肝患病的,适宜食用芝麻、犬肉、李、韭菜;肺患病的,适宜食用黄米、鸡肉、桃、葱。五禁,即五脏疾病对五味的禁忌:它们是肝病禁辛味,心病禁咸味,脾病禁酸味,肾病禁甘味,肺病禁咸味。肝的颜色是青色,宜食用甘味,粳米饭、牛肉、枣子、葵等都是甘味东西。心的颜色是赤色,宜食用酸味,犬肉、芝麻、李、韭等都是酸味东西。脾的颜色是黄色,宜食用咸味,大豆、猪肉、粟子、大豆叶等都是咸味的东西。肺的颜色是白色,宜食用苦味,麦、羊肉、杏子、薤菜等都是苦味的东西。肾的颜色是黑色,宜食用辛味,黄黍、鸡肉、桃、葱等都是辛味东西。

赏析

本节指出食物中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分别具有五种味道,并且对于五脏疾病有宜忌的不同。

文中先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饮食中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为例,说明饮食的五味属性。五谷:秔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咸,麦味苦,黄黍味辛;五果:枣味甘,李味酸,栗味咸,杏味苦,桃味辛;五畜:牛味甘,犬味酸,猪味咸,羊味苦,鸡味辛;五菜:葵味甘,韭味酸,藿味咸,薤味苦,葱味辛。

五色与五味的联系:黄色属土,甘是土味,所以黄色宜甘;青色属木,酸是木味,所以青色宜酸;黑色属水,咸是水味,所以黑色宜咸;赤色属火,苦是火味,所以赤色宜苦;白色属金,辛是金味,所以白色宜辛。

五脏病所宜:脾色黄,黄色宜甘,所以脾病宜食甘味的秔米饭、牛肉、红枣、冬葵;心色赤,赤色宜苦,所以心病宜食苦味的麦、羊肉、杏、薤;肾色黑,黑色宜咸,所以肾病宜食大豆芽、猪肉、栗、霍;肝色青,青色宜酸,所以肝病宜食芝麻、犬肉、李、韭;肺色白,白色宜辛,所以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此外,根据“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的原则,讨论了脏气所宜。肝色青,宜食甘,是顺肝气喜缓恶急的特性,以甘味补之;心色赤,宜食酸,是顺心气喜收恶缓散的特性,以酸味补之;肺色白,宜食苦,是顺肺气喜宣降恶上逆的特性,以苦味补之;肾色黑,宜食辛,是顺肾气喜润恶燥的特性,以辛味补之;脾色黄,宜食咸,尚有待研究。

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五脏病所禁:辛味属金,能克肝木,所以“肝病禁辛”;咸味属水,能制心火,所以“心病禁咸”;酸味属木,能克脾土;所以“脾病禁酸”;甘味属土,能克肾水,所以“肾病禁甘”;苦味属火,能克肺金,所以“肺病禁苦”。

本节论述的饮食具有五味,分入五脏,对五脏各有其相应的作用,以及五味在病理方面也各有宜忌,开创了后世食疗法的先河,也为后世对药物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