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为政篇第二》【释文及解读】

论语《为政篇第二》【释文及解读】

为政篇第二2.1【为政篇第二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释文及解读】孔子说:“当领导的人要能够做到以德服人,这样就会像天上的北斗星被群星环绕那样,得到大家的拥戴。”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的是讲一个德字,先贤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就是这个道理。有道德、有品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就有凝聚力,就有感召力,就能够成...

为政篇第二

2.1【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当领导的人要能够做到以德服人,这样就会像天上的北斗星被群星环绕那样,得到大家的拥戴。”

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的是讲一个德字,先贤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就是这个道理。有道德、有品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就有凝聚力,就有感召力,就能够成为一个核心,就能够被众人拥戴,就会形成权威。以德治国,说的是这个道理,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治理也要讲这个道理。

当领导的,做管理工作的,一定要认识到,权力产生的威信常常会因为职位的变化而改变,而因为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所带来的威信、敬重、感召力、凝聚力却不会轻易改变。前者属于职务内权威,具有强制性,他人不得不服从;后者是职务外威信,与组织和职务没有关系,人们的服从和认可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前者如同“捆绑夫妻”,面和心不和,口服心不服;后者如同“自由恋爱”,铁了心牵手,上刀山下火海义无反顾。有时候精神感召力的巨大作用会远远超越金钱带给人的刺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法则会在精神感召力面前黯然失色而不再灵光。

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模式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征服状态,分别是以力服人、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

先看以力服人,靠的是实力,而且要动手,所谓用拳头说话,用实力比拼。但实力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必然产生新的矛盾、摩擦、斗争和反抗,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以力服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征服,暂时失利而看似被征服的一方会寻找机会,以更大的力量反抗征服,这种更大的力量可能是地位、权势、靠山、金钱等等,也可能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东山再起。显然,以力服人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其实并没有真正折服。

再说以理服人,必然要围绕着各自的道理展开唇枪舌剑般的争论、争辩,要动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有一方占了上风,一番大道理把另一方说得理屈词穷,败下阵去,结果是一方自以为有理走遍天下,而另一方口服心不服,他会想方设法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理由,日后一旦他得理,就会变本加厉地把对方驳个体无完肤,这就叫“得理不饶人”,让对方也尝尝张嘴说不出话的滋味。所以说以理服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折服。

最后来看以德服人,既不动手攻击,也不动嘴论理,更不强行灌输,靠的是内心的认同和情感的归依,结果是心服口服、心悦诚服、五体投地,这时才会有真正的佩服、折服、服气。

北斗星之所以被众星拱之,是因为它“居其所”;一个人之所以被大家拥戴,是因为他有德。所以,把道德品质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人格魅力感召别人,在你的周围就会有一大批追随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同样的,有德者多助,无德者寡助。

2.2【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编订《诗经》,是孔子(或许也包括他的弟子)所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抢救工程之一。可以想象得到,经过孔子亲手编订的多达三百余首民歌的《诗经》,成为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传授知识的教科书。基于此,孔子完全可以很权威地高度概括他对《诗经》的看法,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的弟子。

“思无邪”这样的观点你接受吗?如果想更深刻地感知孔子“思无邪”的含义和情感,那就让我们走进《诗经》的世界里吧,你不会无功而返的!

2.3【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用政策法律引导百姓,用刑罚约束其行为,民众就只求无罪、免受处罚,而没有了荣辱观念和羞耻之心;如果以德治国,用礼仪规范约束百姓,民众就有了羞耻之心和是非观念,就能自觉遵守并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孔子是一个卓越的设计大师,是一个著名的策划大师,还是一个优秀的管理顾问。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为政思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按照第一种方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实施管理,其结果是大家都很听话,“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守规矩,不迟到、无早退,劳动纪律完全得到贯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们只是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不出格,却没有人会积极主动地干活。因为大家的目标追求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害怕出错,害怕受到处罚,只求干好分内的事,而不思考其他的是非观念,最终导致行为整齐划一,但是没有团队精神;人人都在工作,生产效率却不高;人们神情紧张,脸上没有了笑容,工作失去了意义,生活也似乎没有快乐。

如果按照第二种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进行管理,人们首先会产生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自己判断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他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他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因为他的思想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他的道德修养驱使他这样做。他服从命令听指挥,他守规矩不出格,这一切不是源于组织的严格要求和管理,而是源于他的高度“自律”。

把孔子的这一思想进一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能不提到“职业生涯设计”。

企业家、管理者、高级领导,一定要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认识一个人的岗位和职业,认识企业组织的使命和目的,认识并处理组织与员工的关系。

任何一个组织,包括企业,都必须要成为员工展示能力的舞台、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舞台、提升自身素质的舞台、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舞台。员工不是生产工具,不只是孺子牛、千里马,也不只是为了工资、奖金才来工作。

作为人,员工有自己的生活,他通过工作创造生活,因此也有权享受生活。员工的工作潜能需要开发,生产积极性需要调动,但其很多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思想情感应该得到关注,人格心理应该得到尊重。一句话,在员工为组织贡献和创造的同时,组织也应该为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当一个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开始超出生产技术的范畴而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的时候,大致就是孔夫子所设计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状况。

孔夫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两种主张的时候,他考虑的是国家政治,他希望为政者能舍弃前者而实行后者,这与他一贯倡导的仁、礼是吻合的。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他在那个时代提出的模式和追求的目标,两千年后被人们再次应用,上至“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至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直至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其终极目标都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世间最具力量和恒久生命力的东西莫过于思想。

2.4【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文及解读】

孔子总结自己求学、成长的经历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到三十岁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四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了,五十岁时能够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和内在规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的时候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干什么都不会犯错误。”

孔子自己讲“十有五志于学”,这个年龄相当于现在初中毕业生的年龄。按照孔子的说法,他是在我们一般人初中毕业后开始真正下功夫学习的。到了三十岁,孔子觉得自己开始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的形成。用现在的学制来换算,孔子到三十岁“而立之年”,应该是在读完初中的基础上,系统地读完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及硕士研究生三年和博士研究生三年,大约达到了相当于现代社会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水平。

正是因为有孔子“三十而立”的经验总结,也就有了“人过三十不学艺”的俗话。这实际上是说到三十岁的时候,一个人系统学习的周期就完成了。接下来更多的是接触社会,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孔子按照如此的途径前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十年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因此就轻易不会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也就是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切得益于生活之书、社会之书。

如此十年一个阶段、一个飞跃,五十岁时孔子认为自己可以大致判断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所谓“知天命”;六十岁的时候,孔子的思想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坚实的个人修养足以使孔子在面对任何意见的时候保持一份平常心态,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所谓“耳顺之年”,也就是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七十岁乃古稀之年,孔子感觉自己进入了思想的自由王国,看似随心所欲,却能中规中矩,既没有感到约束,又没有破坏原则。

孔子既是在总结自己,也是在讲规律。一个人的学问、知识、见解、思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将其描述为“获得知识、形成见解、疑虑不再、兼容天下、随心所欲”的阶段周期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积累,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武器。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学问的积累,人的思想境界也开始发生变化,变得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有了容人之心,听见什么都不会生气。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而又不犯错误。

面对孔子的成长年轮表,对照检查自己,我们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2.5【为政篇第二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释文及解读】

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是鲁国大夫,懿是他的谥号;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字子迟,经常为孔子驾车。

孟懿子遵从父命前来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就告诉他很简单的一句话:“无违。”樊迟驾车的时候,孔子向樊迟说起这件事。樊迟就问老师:“你所说的‘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解释说:“无违,就是侍奉父母不违背礼制规矩。父母在世,侍奉的时候要讲究礼仪;父母故去,治丧送葬要讲究礼仪,日后祭祀也要讲究礼仪。”

孝,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孝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有孝心、尽孝道?常常会有人向孔子请教这一问题。孔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这也就形成了孔子对“孝”的多重解释。

针对孟懿子问孝,孔子对孝的解释是“无违”,一切按照礼制规矩办事。这样就把“孝”和“礼”结合在一起。“无违”的基础是“礼”,这个“礼”强调的是礼节、礼制、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孝的基本要求是守规矩,按规矩办事。

2.6【为政篇第二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释文及解读】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他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说:“儿女经常担忧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

这是孔子对“孝”的又一种解释。至此,我们终于明白,孔子并不是要给“孝”下定义,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形,告诉他如何做就算孝顺了。

这里,孔子把“孝”解释为儿女对父母的牵挂。做儿女的能经常想到过问父母的身体健康,就是孝道。其实,做父母的最关心的也是儿女的健康平安。在这种相互的牵挂中,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也包含着孝道。前些年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能够打动人,就是因为这首歌反映了儿女对父母的关怀、父母对儿女的牵挂。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具体体现。

当然,对孔子“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历来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关心自己的子女,尤其会在子女生病的时候担忧,所以子女要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心情,在生活中要格外小心,珍惜自己的身体,用平安和健康减少父母的担忧,这就是尽孝道。这一观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平安是福”和“健康地活着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一致的。

在接下来的问孝对话中,孔子又从“敬”的角度解释孝。

2.7【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释文及解读】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在孔子门下学成毕业,后曾担任武城宰,相当于县长。

子游向老师请教关于孝道的问题,孔子做了简单而深刻的论述。孔子说:“今天大多数人认为赡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喝就是孝。老夫认为,仅仅老有所养是很不够的,因为犬马也有人养,这能叫孝吗?如果对父母不敬,没有精神关怀,单纯只是养着,这和饲养猪狗有什么区别呢?”

养是物质的,敬是精神的;养是事务的,敬是情感的;养可以低到只是完成义务的层面,敬则是离不开高尚的感恩情愫。因此孔子反问道:如果没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没有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只是保证父母有吃有喝,请问这与饲养宠物、饲养猪狗有什么两样?

不要嫌孔子说话不中听,其实话粗理不粗。我们看看肖剑先生为我们所做的分析: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父母为了把我们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深造等等,含辛茹苦,呕心沥血,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千方百计地保证我们的用度开支。年幼的我们曾多次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我们长大,等我们学有所成,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斗转星移,当年的苦孩子已然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了,他要结婚,要买房,要买车,要买电器,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攒学费……生活陷入新一轮循环中,而且好像虽然自己已经努力了,可还是同人家有不小的距离。

在这样那样的忙碌中,他忽视了远在老家或退休住在城市另一个角落的双亲,他没注意到他们的白发和皱纹,没注意到他们日渐弯下的身躯,没注意到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也许,他还在想:等我再有些钱,有些闲钱,就请他们上大饭店好好吃一顿,让他们出去旅游,给他们买个大电视……

在你去攒这些“闲钱”的过程中,忽然有一夭,你发现这些“闲钱”已经无法再花出去了,你的父母已经不需要了。他们或者已再不能吃海鲜,也许不能再去旅游,也许已不能再坐起来看电视……也许他们已经走了,永远地离你而去。

有一种痛,永远无法弥补;有一种伤口,永远无法愈合。

其实,也许为人父母者根本就没期望从子女这里收获多少回报,他们只是凭本分、良心为我们做了一切,只是希望孩子有出息,活得比自己强而已。

但为人子女者,如何去获得良心上的安宁呢?也许我们终生都难以赚取足够让我们快意恩仇的金钱,但这并不是回报父母的唯一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也许我们可以量力而行,花少许的钱让他们做一次短途旅游;也许……

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但人的生命却有尽头。有些事情,请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等候的理由。

肖剑先生的文章,是现代生活的写照,为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让我们接着解读《论语》,继续聆听孔子对“孝”的解说,还会有新的发现。

2.8【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释文及解读】

当子夏请教孝的问题时,孔子的回答是“色难”。

这话什么意思呢?孔子告诉子夏:“子女服侍父母,最难做到的就是保持和颜悦色。仅仅在父母有事的时候替他们去做,有饭食酒菜让父母先享用,你能认为这就是孝吗?”

从孔子的不同论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孔子的“孝道”,从形式到内容始终强调“敬”。“无违”是敬,“能养”以敬为本,“色难”更离不开敬。

因此,今天讲孝,孝敬、孝顺、孝道,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理解其精神实质。孝,可以是顺从、听话、不犟嘴,也可以是以礼相待,还可以是互相牵挂、关怀,更应该是敬重,而不单单是赡养,最难能可贵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而不仅仅是丰衣足食。

有一句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侍奉父母,吃苦受累也许都能承受,但难的是在吃苦受累中永远对父母和颜悦色。

2.9【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释文及解读】

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品学兼优。

孔子有感而发说:“我给颜回讲一整天的课,他从来不会反驳我,也不提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但他回去却反复思考,常常有很多新发现,这说明颜回一点都不愚笨。”

从表面上看,颜回听老师讲课,一言不发,不提不同观点,不发表不同意见,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脑子不开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很愚笨。但是下课后,颜回却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能从老师讲的内容中悟出许多道理,有很多新的发现,所谓举一反三,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个笨人呢?

孔子从表面现象和实际事实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中,对颜回做了“如愚”和“回也不愚”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判。这似乎可以看做是孔子对自己教育的自省、反思(因为有学者认为,这是孔子在意识到被颜回的表面现象蒙蔽后的感叹),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孔子是借用颜回“如愚”和“回也不愚”的例子说明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异。

为什么这样讲?用两个例子来证明:

其一,是孔子的一段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知道接受知识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失去方向,一味强调思考而不注意吸收新知识就不会取得进步。”以此来衡量,可发现颜回既善于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又能够在课后认真思考,他没有犯“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错误。所以孔子肯定颜回其实不是愚笨之人。

其二,孔子让子贡和颜回相比较,看谁更好一些。子贡谦虚地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较?”。为什么?因为在子贡看来,颜回在学习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他很善于思考,达到了“闻一以知十”的地步,而子贡认为自己充其量只能“闻一以知二”,与颜回差距太大。孔子同意子贡的判断。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孔子对颜回有很具体、准确的评价。所以把这一段话的意思理解为颜回用自己的表面现象蒙蔽了老师,以至孔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当然,在今天看来,一个人在学习时总是一言不发,不提问题,不发表意见,这种学习习惯也不宜提倡,因为气氛太沉闷,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还是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勇于提问,勇于思考。这大致也是孔夫子的希望和要求吧。

2.10【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总结自己与人交往以及认识他人的心得:关注他所做的事情,观察他做事的行为方式,体察他做事的心态。这样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掩盖和隐藏的了。

人与人的交往是经常的,但认识一个人却是很不容易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也说明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难。即便如此,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把自己隐蔽起来也很困难,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可以了解一个人。

方法很简单:听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还要分析他做事时的心态,这叫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这样由言而行而心,从外到内,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就都掌握了,一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

人们对“听其言而观其行”都有自己的体会,也能坚持“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判断标准。但孔子胜人一筹的地方在于他更善于体察一个人的心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精神境界,也许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伪装语言,甚至伪装行为,但其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是没法伪装的。

这一点,用在对人才的招聘上很有价值。常常有人为了争取到好的岗位,特意打扮,从衣着,到言谈,甚至体态、表情等都演练再三,终于通过了面试,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被辞退。原因何在?“日久见人心”,他的本来面目隐藏不住了,彻底暴露了,他的伪装失效了,其思想境界的“庐山真面目”原形毕露。

了解一个人,听其言,可以通过谈话(说)的形式进行,观其行,可以通过干活(做)的形式,而要达到孔夫子所谓“察其所安”的要求,则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或情景模拟,观察他做什么、如何做,尤其是体察他以怎样的心态来做事。

2.11【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文及解读】

“温故而知新”是一个经常被误读的命题,虽然误读之后的意思也能讲得通。最一般而通行的解读是说,孔子认为:“在温习旧有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楷模,足堪为师。”

作为治学原则,孔子的意思是说:不断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使之遗忘,同时每天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掌握更多,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为人师。

不管我们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而被广泛宣传和运用。而作为富有辩证法的一般原则,温故而知新应该还有更多的作用。

书要常读,常读常新,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知识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常会有发展创新;

过去的事情要常反思,就会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2【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器物而只具有一种用途。”

这只是字面意思,“君子不器”还有多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

君子历来被看成是有理想人格的人、超凡脱俗的人、近乎于完人的人,这样的人完全能够承担“修、齐、治、平”的大任重责。显然,这样的人,应该博学多才、心胸开阔、志存高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试想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像某件器物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呢?

“君子不器”,似乎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君子不拘泥、不受限制。君子善于因变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而不会墨守成规。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追求君子的人格修养,更要学习君子的行为方式,敢于并且善于打破常规,寻求发展创新的途径。

2.13【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释文及解读】

子贡求教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先做了再说出来。”

这里的一问一答十分简单。学生问老师怎样做才是君子,老师回答“做了再说”。这样的解释符合孔子“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一贯主张。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动比语言更重要。说一百遍,不如亲手去做一次,行为是最好的证明。在孔子看来,君子不应夸夸其谈、只说不做,而应该既说又做,而且应该做在先、说在后,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误读”孔子的意思:“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先说出来,然后行为跟进。就是说,君子做事应该有条不紊,制定周密的计划,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确立目标,郑重承诺,然后脚踏实地,行为跟进,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坚定不移地迈向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君子“言必信,行必果”的风格,这就叫作“说到做到”。

2.14【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释文及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和群而不与人钩心斗角,小人相互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提出划分君子与小人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君子从不与人勾结,而小人却恰恰相反。

做君子,要有君子的胸怀、君子的修养,才能有君子的作为。要能够与大多数人建立友好关系,与大家融洽相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另立山头,与个别人结党营私。

孔子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坚定地站在大多数人一边,始终与大多数人团结在一起,坚持依靠大多数人的力量,这才是君子所为。如果在单位里只能与个别人合得来,只与个别人打交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么是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你的品质有问题。

孔子的这一观点,有时也表述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比如在《论语·子路篇第十三》第二十三章就是这样的说法。

2.15【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开动脑子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深刻、科学而重要的观点,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今天的人们要深思甚至反思我们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一味死读书,读死书,死记硬背,满足于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是我国小学生直至大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其结果大家有目共睹。

没有主动思考的学习,如海绵吸水,吸进去的是水,挤出来的还是水,而且挤出来的水一定比吸进去的少。这种学习,也许会使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但他们不会思考,缺乏知识的延展性和创造力,他们充其量从文盲或科盲的行列中脱离了出来,但不会有大的作为。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关联的考试方式,更强化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作用。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语文考试有一道填空题,问“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标准答案是“泥”。而一位学生的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被老师判为错误答案。

学习还要注意另一方面的问题:离开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吸收、掌握和理解,大脑整天不停地在想、在思考、在琢磨,只能是不着边际的瞎琢磨。

无源之水流不长;

无本之木长不大;

无基之屋立不起;

无学之人思不明。

学习中除了学与思,还有很多关系也要处理好,如教与学、知与行、道与术、鱼与渔、书与实、知与智等等。这些方面孔子也有所论,需要我们学习和认识。

2.16【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释文及解读】

短短八个字的两句话,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其一解释为: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其二解释为:孔子说:“钻研那些异端邪说,这是很有害的行为。”

究竟哪一个解释才是孔子的真实含义呢?问题出在对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攻”的不同理解上,但正确理解这个字的关键却是“斯害也已”。

“斯害也已”的含义是说:这是有害的。那么是什么行为在孔子看来是有害的呢?推到前面的四个字,就是“攻乎异端”。“攻乎异端”如果是攻击异端邪说、维护正统之举,应该会受到孔子赞赏和肯定的,不会被认为是有害的。所以,这里的“攻”不是攻击的意思。“攻乎异端”如果作“精善于异端”讲,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很清楚:钻研异端邪说,这是有害的行为。

当然,如果把“斯”作“异端”指代,一个因果关系判断的句子就出现了,这样我们似乎对这句话可以做一种全新的解释和理解:攻击那些异端邪说吧!因为它们是十分有害的。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我们理解这样的观点:人在学习中应该有好奇心,但不能钻牛角尖。

2.17【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文及解读】

由,就是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子路是一个不善于掩饰自己想法和内心情感的人,属于心直口快、有话就说的人,这一点也让孔子无可奈何。孔子在子路死后曾感叹“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教育效果,所以他对子路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都弄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明白就是明白,不懂就是不懂,不理解就是不理解。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明白了。”

这就是孔子的为学要求。学习知识,既有如何教的问题,也有如何学的问题。老师把该教的知识传授给了你,但你掌握得如何呢?有多少知识能理解,还有多少不明白或一时搞不清楚,学生心里要有数,这样的学生是聪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理解了多少、不理解的有多少心中无数,平常也提不出问题,这样的学生算不上笨学生;只有那些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的人,才是最笨的人。

所以说,学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掌握,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学问。掌握知识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只有踏踏实实,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18【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释文及解读】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8岁。孔子解答子张的问题,总是很仔细、具体,而且很有耐心,这可以从《论语》的相关记载中反映出来。

子张向孔子求教为官之道。孔子解释说:“一定要多听,不清楚的先搁置起来,对其余的也要少说,这样就不会有大的过失;其次要多观察,有疑问的也搁置一旁,对已经看清楚的要谨慎采取行动,这样做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言语上没有过失,行动中不做后悔的事,你的官职俸禄就有了。”

孔子给自己的学生开列为官之道的基本原则,与他一直强调的君子修养一致,这就是:多听少说,谨言慎行,多思考慢表态,切忌思想简单、行为鲁莽。

身居领导之位,行使管理职权,就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既是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组织负责任的表现。

多听少说有助于了解情况,谨言慎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就应该本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要避免“心中无数决心大,情况不明主意多”的现象发生。

深刻体会这一观点,还可以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为官之道,也表明了孔子对知与行二者关系的基本观点,是对“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2.19【为政篇第二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释文及解读】

鲁国国君向孔子咨询怎么做老百姓才能够顺服。孔子回答说:“举荐、提拔、使用正直的人,而把不正直的人置于一边,这样做老百姓就服;如果使用邪恶不正的人,而让正直的人靠边站,百姓就不顺服。”

孔子回答鲁哀公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体制,而只是讲了一个原则,一个为政用人的原则,而且是用道德评判来衡量的原则:要让老百姓服从,就必须让正直的人得到重用,使邪恶奸佞小人无法飞黄腾达,这样才可能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也是孔子亲近君子、远离小人一贯主张的具体体现。

看得出,孔子给出的道德评判强调德治,这与他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这一标准,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选贤用能,“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

为政之道、服民之举要求“举直错诸枉”的道理谁都明白,关键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离开制度安排,离开运行机制,离开有效的程序设计,这个道理仅仅就是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十分正确的大道理,但又是不起任何作用的道理。因为孔子并没有提出如何才能做到“举直错诸枉”。

大道理与废话常常就是一步之遥。今天,我们要吸收先贤的思想,更要创造出使这些智慧思想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举直错诸枉”。

2.20【为政篇第二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释文及解读】

季康子就是鲁哀公时任正卿的季孙肥,他是鲁国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有一次,他请教孔子:“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回答说:“你对待老百姓庄重,他们对你就会尊敬;你对待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推举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孔子回答季康子的问题,表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为政者应当如何起模范带头作用。要让老百姓敬重你,你必须有可敬之处;要让老百姓尽忠,你首先要是忠孝之人;要让老百姓尽心尽力,你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和管理者总希望下属有凝聚力,有团队精神,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劲头,希望员工把领导当回事,对领导毕恭毕敬,效忠企业,希望员工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但是,这些领导和管理者却很少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比如:你把员工当回事了吗?你对员工很和气、很友好、很敬重吗?员工的生活情况你了解吗?员工的精神需求你关心吗?你是否做到了与员工平等交流、平等相待?你是否愿意为改善员工的能力而投资?你是否为员工营造了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你是否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自豪、展望到自己的前途?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么,你所希望的一切都可以实现;如果这些问题大多数你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很遗憾,也很危险,你所希望的局面永远不可能出现。

2.21【为政篇第二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释文及解读】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为官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难道这还不算为政?那要怎样做才能算是为政呢?”

有人身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有人不在其位却能率先垂范。孔子看到了这种形式与本质之间存在的不统一,在形势不允许且又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选择了保持本质不变色的做法,就是把孝悌之道尽可能地身体力行、发扬光大。因此面对一些人的不解,他才能够从容应对。这不仅仅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自信、自觉、自知。

人需要在任何时候都能:

保持一分清醒;

明白一个道理;

坚持一个追求;

承担一份责任。

孔子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2.22【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輗和軏,是古代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不管大车小车,没有輗和軏,车辕前面的横木就会脱落,车就不会行走。

信用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没有信用、不讲信用的人,还能做什么呢?试想,一辆车,缺少了必要的輗、軏这样一些联系车辕与横木之间的木销子,就不可能把动力转化为前进的结果,信用对于一个人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一个人要取得别人的信任,必须以自身的诚信为基础和前提。诚信之人方为可信之人、可靠之人。

2.23【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孔子:“十世之期的事情可以预知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也许有继承周朝的,就是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知的。”

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是客观存在,任何发展和进步都是在对前人成果扬弃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点孔子其实是很清楚的,他用“损益”一词对此做了肯定的描述,今天我们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来表示同样的意思。

这一观点,也反映了孔子并不反对改革,而是反对无原则的改革;不反对创新,而是反对动摇根本的创新。孔子对待变革的态度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

2.24【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祭祀本不该祭祀的,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人要有规矩意识和角色意识,要懂得守规矩,还要会准确定位,否则就要犯错误。

“非其鬼而祭之”是谄媚的一种表现,谄媚的另外一些表现在《论语》其他篇章也有论述,可比对参考。

“见义不为”是无勇的表现,是怯懦。对义和勇关系更深层次的分析,《论语》中还有多处,同样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