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先进篇第十一》【释文及解读】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释文及解读】

先进篇第十一11.1【先进篇第十一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释文及解读】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那些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那个时代,平民要想做官,必须先学习基本的礼乐制度和规矩。孔子认为...

先进篇第十一

11.1【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那些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那个时代,平民要想做官,必须先学习基本的礼乐制度和规矩。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做官,有理由相信他们能成为好官,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为官之道。所以,孔子主张提拔任用这样的人。

孔子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尽然。现实生活中常有从基层被提拔上来的干部和领导,国外也有平民出身的总统,这些事实证明孔子的说法有道理,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出身名门的后代就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孔子之所以说这样绝对的话,我们推断肯定是基于某一个具体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把这一篇的内容归纳一下,会发现主要是孔子对弟子的评价,那么这是否就是那个具体的前提条件呢?孔子的一些弟子出身并不高贵,但从孔子这里接受了系统的礼乐知识教育和为官做人的道德洗礼,具备了入仕从政的基本条件,所以孔子就提出要优先选用学习了礼乐知识的人的观点。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否有点“制造舆论”之嫌呢?

11.2【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的身边了。”

孔子的这一番感叹,源于一次真实的经历。《史记·孔子世家》对此有详细记载。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到蔡国去,途中被陈国的人所包围,绝粮七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情况十分危急。当时跟随在孔子身边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这时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孔子时常想念这些患难与共的学生。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11.3【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释文及解读】

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认为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对自己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

这次他比较了几位弟子的不同特点。在孔子看来,品德修养较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是宰我和子贡;行政能力出众的是冉有和季路;掌握文献典籍知识的是子游和子夏。

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就能很好地教育,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努力方向乃至职业生涯设计,为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在孔子指出弟子长处的同时,他也会实事求是地指出一些人的缺点或弱点。

11.4【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毕恭毕敬,对孔子的思想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这一点给孔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孔子经常赞扬他。

《论语》第二篇就有孔子表扬颜回认真听讲、踏实求学、善于思考的记载。颜回的优秀品质让孔子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太多的证据表明,颜回被孔子认为是弟子中德行最好的人。正因为如此,人们自然而然也把孔子的这一段话看成是赞扬颜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认为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但如果做这样的理解就产生一个问题:难道颜回就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吗?这显然讲不通,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认识。孔子不曾认为自己是圣人,怎么可能认为弟子是完人呢?仔细分析孔子的这一句话,我们能够发现,孔子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点评颜回的,是基于颜回在学习中的特点和表现来说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孔子的评价:

首先,“回也非助我者也”,是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为什么呢?因为颜回在学习中从来不提任何问题。这不是他愚笨,而是他的学习习惯或学习特点。孔子曾这样讲:“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说与颜回讨论问题时,他一整天也不会提出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但他私下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能对我的观点有所发挥,说明颜回并不愚笨。但学生学习时不提问题,毕竟无助于探讨交流,不利于教学相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认为颜回“非助我者也”。

其次,“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是一个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人,他尽管不提任何问题,但他善于举一反三,善于从老师所讲的知识中领悟出更多的内容,他虽然不提问题,但对老师的观点和学说心悦诚服。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是在客观地描述颜回的实际情况,既指出他的缺点,又肯定他的品质。这有一点像今天老师给学生做鉴定,虽然有表扬和欣赏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实事求是地客观描述。

11.5【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闵子骞是一个有德行、讲孝道的人,众口一词都在夸赞他,这让孔子很感叹: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他的父母兄弟无论怎么夸赞他,人们都不会有异议。

11.6【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释文及解读】

南容反复诵读《诗经》中关于白圭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孔子把侄女嫁给南容这件事,在《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第二章就已经出现过,那里提到孔子评价南容这个人在太平盛世会有所作为,而在乱世能够免受祸灾,就把侄女嫁给了他。至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并没有明言,南容为什么会在盛世有所作为、在乱世能免受祸灾也没有细说。但是根据孔子的评价和嫁侄女一事,我们大致能推断出一个较为符合逻辑的结论:南容为人谨慎。

原来,南容这个人真的是为人谨慎,而且修养很高。他经常诵读的诗句,就是他的座右铭,就是他做人的原则。这首诗就是《诗经·大雅·抑之》:“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意思是说:白玉上如果有污点的话,还可以磨掉;而我们的言论中如果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首诗就是告诫人们要言语谨慎,而这一点正是孔子极力提倡的“慎言”。

南容深深地理解这个道理,并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中,这让当老师的孔子喜不自禁。孔子推断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把侄女嫁给他为妻也就合情合理了。

11.7【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释文及解读】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有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已没有像他那样的学生了。”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和得意的学生,也是最让孔子伤感的学生,因为颜回好学,而且德行好,但不幸早逝。当季康子问“弟子中有谁最好学”的问题时,又一次拨动了孔子心中的情感之弦,又一次引出了关于颜回生前身后的一系列话题。

《论语》在接下来连续四章都围绕颜回之死而展开,我们一并分析。

【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释文及解读】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这样就可以体面地安葬了。按说这般要求也有道理,但孔子不这样认为,他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但总归都是自己的儿子。比较而言,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有身份的人是不可以步行的。”

似乎孔子不近人情,但细细分析,则能体会出孔子这样做的道理和意义。首先,孔子提出过一个有名的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节仪式不要奢侈而要俭朴;治办丧事与其周全,不如从心里悲痛。因此,尽管自己的儿子孔鲤死后有棺无椁,孔子也能从简发丧。照此推理,颜回死后有棺无椁有什么不可以呢?

其次,孔子致力于恢复礼制,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身体力行。作为士大夫,坐车出行是基本的待遇和标志,孔子不会因为给心爱的学生治丧就坏了这个规矩,所以他始终坚持“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他要用自己的行为体现对礼仪的尊崇。

再次,我们猜测还有一个孔子不便明说的原因,就是他年事已高,没有车子就会行动不便,影响他的活动和事业。据考证,孔鲤死的时候是五十岁,这时孔子已经七十岁了。老年丧子一定给孔子的身心带来沉重打击,这次又是最钟爱的弟子早逝,对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如何承受得了?但这些话怎么能说呢?孔子的智慧和境界使他选择了超脱于人之常情的大仁大义,并坚守礼乐之道。也许别人不理解,也许别人会误解,但孔子义无反顾,他把对弟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

孔子对颜渊之死的哀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上天要我的命呀!”他悲痛欲绝,连身边的人也为之动容,劝说不要太过悲伤。孔子说:“我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也许是孔子的悲情感动了其他的弟子,这才有了接下来“门人欲厚葬”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颜回,孔子坚持认为不能这样做,但学生们仍然把颜回隆重地安葬了。孔子感叹地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我没有能够厚葬他,而弟子们却这样做了,如果这样做有什么不妥的话,不是我的过错,都是那些学生做的呀!”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表白,并一再强调不是自己所为呢?本来,学生替老师做了老师不能做的事情,老师应该感到欣慰才是,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按照孔子的观点,既然颜回把我当父亲,我就应该把他当儿子对待。孔鲤也是我的儿子,死后有棺无椁,我没有厚葬,那么颜回有棺无椁,也不必讲究厚葬。但弟子们这样做了,这完全是他们做的。

11.12【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释文及解读】

季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可以说,这段精彩的师生对话,给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做了最好的注解。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而是强调现实生活中忠君孝父。

孔子回答季路关于鬼神和生死的问题时,没有采取直来直去的正面解答,也不是舍事说理,而是采用了反问法。这是否一方面反映出孔子对待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态度,另一方面又传达了重要的思想:事人远比事鬼重要,关注现世人生胜于探讨死后。因为鬼神以及人死后的事情是不容易说清楚的。

11.13【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释文及解读】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很高兴。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很注意观察他们各自的行为举止。这一方面使他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发现他们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使他从观察到的情况推想各自未来的发展和结局。

孔子因为弟子们各有所长而高兴,又不免因他们的不足而担忧其未来的命运,所以用玩笑的口吻而又极严厉地指出,子路太过刚强,容易招致灾祸。

11.14【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释文及解读】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提出自己的见解:“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很欣赏地说:“闵子骞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能说到要害上。”

从闵子骞在孔子面前“訚訚如也”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对老师很尊敬,对老师的思想观点更是顶礼膜拜。闵子骞不仅在行为和思想上与孔子保持一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仗义执言。鲁国人翻修国库,这是国家大事,是国家级重点工程,很可能是满朝文武讨论之后做出的决策,起码是国君点头同意的,或许干脆就是国君的意思。但闵子骞认为这一举措违背礼制,所以才发出“何必改作”的责问。

闵子骞说出了孔子想说而不能说的话,所以孔子很高兴地肯定了他的行为,认为闵子骞对问题看得准,意见很中肯。但同样是议论国家大事,孔子对宰我回答鲁哀公神牌用什么木头制成的所做的解释就很不满意,批评宰我不该妄加评论。

这两件事相比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怎样做才能够避免提意见时犯错误呢?那就是要把握好基本的原则:言必有中,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1.15【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要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孔子为什么对子路在自己门前弹琴不满呢?可能的原因有三个:要么是子路弹琴的时间不当,要么是弹奏的内容有问题,要么就是弹奏的水平太差。当孔子把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后,其他人也就在言行举止上对子路有不敬之处。

也许是弟子们的表现触动了孔子,孔子就用“登堂”与“入室”的关系形象而又客观地评价了子路:水平已经很高了,只是还算不上精深罢了。

那么,这是在说子路的学问呢,还是仅仅在谈论他弹琴鼓瑟的技术水平呢?或者两者都不是,而是孔子“借题发挥”,有感而发,在谈论子路的人品修养?

11.16【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释文及解读】

子贡向孔子请教:“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孔子总结出“过犹不及”的观点,是强调说明凡事既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

尽管人们常常追求超越、超额,总觉得过一点好,孔子却认为如果不及、不足、达不到等属于缺点的话,那么过一点、超一点等也是缺点。

保持合理适度才是最好。

11.17【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释文及解读】

鲁国季氏的富裕程度超过了周代的公侯,冉求这时正效力于季氏,帮助其聚敛财富并不断增值。孔子对此很有意见,气愤地说:“他已经不是我的弟子了,你们可以敲着鼓去攻击他。”

孔子为什么要生冉求的气?

原来,当时曾发生过鲁国三家两次瓜分公室的事情,季氏第一次分得三分之一,第二次又分得四分之二,并且实行新的封建方式,所以很快富起来了,用今天的话说,是季氏进行改革实现了富裕。

也许孔子不仇恨富有,但极力反对季氏的“改革”,要维护旧的制度,所以他对季氏有意见,但又不能直接反对。恰巧冉求在那儿做事,孔子就把对季氏的不满转移到冉求身上,鼓动其他弟子联合起来去攻击。

这个故事从表面上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个人恩怨,其实是孔子对季氏有意见。这种做法有点“指桑骂槐”的味道,也许是孔子认为的聪明举措,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这一招会对弟子冉求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1.18【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释文及解读】

作为老师,孔子在肯定、赞赏弟子特点、优点的同时,也会实事求是地指出一些人的缺点或弱点。这里他对这四个人就做了恰当的鉴定:高柴愚直,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目的在于促使他们注意纠正。

11.19【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释文及解读】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孔子的学生也是如此。有潜心做学问的,有当官为政的,也有做生意的。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实现着各自的价值。但命运有时也捉弄人,对此,孔子也只能感慨一番:“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却常常贫困;端木赐拒绝做官而去做生意,猜测行情,经常能做出准确判断。”

从孔子的感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思想感情的倾向性,他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深感遗憾,对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而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在孔子看来,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极其不公正的。

11.20【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释文及解读】

子张询问成为善人的方法和途径,孔子说:“不按照前人的脚印走,是不可能修养到高深境界的。”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呢?

孔子一方面向弟子传授做善人之道,一方面要求学生按照前人的做法去实践。这是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只学书本知识,只懂得理论,而没有很好地与实践结合,充其量只是一个口头“革命家”,也就是所谓“只说不练假把势”。

11.21【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言辞真诚就应该表示赞许。但这个人是真君子呢,还是只是表面上像君子?”

孔子的反问、思考,符合他曾经提到的“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个言辞得体的人,也许是真君子,也许是伪君子。因此,仅仅因为他说得好听就赞许他,难免要犯错误。

只有言行一致的人才是真君子。

11.22【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释文及解读】

子路问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听到了就要行动吗?”孔子回答说:“父兄尚健在,怎么可以听到就行动呢?”冉有也来向老师求教:“是否听到了就采取行动?”孔子很干脆地回答说:“当然听到了就要行动起来。”

对于同一个问题,老师却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这让弟子公西华很困惑,于是他就去找老师想弄个明白:“老师,仲由询问是否听到了就要行动,您回答说有父兄健在,不可以这样做;冉求也询问是否听到了就要行动,您却回答说听到了就要行动。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我感到很困惑,希望老师能解惑答疑。”孔子对公西华这样解释:“冉求遇事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听到了就行动;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不能听到了就行动。”

这一段师生对话,依然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最好注解。经典,精彩,生动,但更值得我们深思。

11.23【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释文及解读】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孔子游学途中,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几经努力,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关心地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于非命。”颜渊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劫难之后的一段师生对话,就这样被载入《论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当年游学列国的艰辛,以及他对弟子的关爱,也能够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颜回的话也许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但多少有一点给老师戴高帽子的味道。

11.24【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释文及解读】

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和冉求算得上是大臣吗?”

这个问题的背景比问题本身更有意思。当时仲由和冉求都在鲁国季氏那里做家臣,有许多人对季氏的做法有非议,所以人们自然就会来询问孔子,季子然的问题很有代表性。

孔子似乎未卜先知,他很平静而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还以为你要问别的什么问题,原来你是问仲由和冉求的事情。我这样回答你关于大臣的问题:所谓大臣,应当是用合乎礼仪的大道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不接受,就要选择辞职离开。现在看来,仲由和冉求充其量只能算是很普通的了。”

从孔子的回答和分析可以感觉到,他对两位弟子的做法不是很满意。

季子然又问道:“既然他们二人当家臣,是否就要跟季氏一起干呢?”孔子立即断然否定:“杀父弑君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孔子总是用自己坚信不疑的追求和理论要求自己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从政后能够按照周礼的要求行仁政大道,但严酷的现实总是给孔子以无情的打击。

尽管如此,孔子还是一如既往,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坚持有什么错误。

11.25【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释文及解读】

子羔,是孔子的学生,姓高,名柴,字子羔。

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行政长官。孔子认为子路的做法有问题:“这是害人子弟。”子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那里有老百姓,有政事和祭祀活动需要有人去做,这也是学习,何必一定要认为读书之后才能算是学习呢?”孔子无可奈何地说:“这就是我为什么讨厌巧言狡辩之人的原因。”

这件事,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

在实践中学习,这也是孔子用以教育弟子的思想之一。但孔子反对在基本知识还没有学好的情况下就去从政,认为这是对自己、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子路用孔子的教育思想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的时候,孔子对子路的反感就到了极点。所以他才说:我讨厌花言巧语的人。

11.26【先进篇第十一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干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己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释文及解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讨论问题。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瑟声戛然而止。曾皙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约上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边戏水玩耍,在舞雩台上沐浴春风,说说笑笑,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落在最后。他问孔子:“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哪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这又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不过重点在于畅谈各人的志向和从政之道。孔子回答曾皙的问题,相当于给这几位学生打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