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子张篇第十九》【释文及解读】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释文及解读】

子张篇第十九19.1【子张篇第十九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释文及解读】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能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该怎样体现才算达到了士人的标准,子张根据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做了简单的总结...

子张篇第十九

19.1【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能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该怎样体现才算达到了士人的标准,子张根据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做了简单的总结。

临危不惧且能有所作为,不惜牺牲性命,面对利益时能以道义去判断,参加重大祭祀活动时能想到要庄重恭敬,遇丧时能想到以哀伤表达自己的情感,凡此种种,是对有修养的人最基本的考验。所以子张认为,一个人在这几个方面做好了,就达到了士的标准。

19.2【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释文及解读】

子张说:“自身掌握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自己信仰道义却不坚定,这样的人是有德守道呢,还是无德无道呢?”

子张的言辞比较激烈,似乎不愿意给人留情面,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执德不弘,执德何用?信道不笃,何谓信道?在子张的观点里,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执德信道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洁身自好的程度,而是既要以身作则,又要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

联系上一章子张的论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积极入世这个问题上,子张比其老师孔子更强烈一些。子张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就是说每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都有责任为社会风气的好转做贡献。

19.3【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释文及解读】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询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反问:“子夏是怎么说的?”这个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却不是这样的: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得上我拒绝人家呢?”

也许此时孔子已经过世,轮到这些弟子彰显思想了。也许这个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子夏所讲的还不透彻,所以才跑过来再次向子张请教。

关于怎样与人结交,或者说与人结交的原则,子夏的观点是:不能勉强行事,可交之人就相交,不可交之人就拒绝,这与孔子提倡的“慎交友”观点是一致的。而子张却认为子夏的观点不对,君子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既尊贤又能容众,既赞美良善之人,又能体恤无能之人。这样,如果自身贤良,就能包容他人;如果自身无能,就会被他人拒绝,根本就不存在自己拒绝他人的事情。

这一番道理当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牢记并身体力行的原则: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何以这样讲?在当今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实环境中,太多的人不能做到尊贤,而是自高自大,不能够容众,而是唯我独尊,不能嘉善,而是孤芳自赏,对能力不强者不是体恤同情,而是嘲笑讽刺。要使这样的局面有所改变,不能总是要求别人,而是要首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尊贤可以使我们有所收获,容众能帮助我们改善人缘、提升人格魅力、增强人际吸引力,嘉善能给人以鼓励,矜不能则可以使大家共同进步。

19.4【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所以君子不去做这些事情。”

按照常见的理解和解释,子夏的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农工商医卜诸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基本来源,其技艺技能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况,何以见得就是小道呢?

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的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有所为、各取所需,都在为自身的目标和追求而奋斗,何以见得这就不远大呢?

君子志存高远、笃信弘道,可以无须从事农工商等体力劳动,而专注于精神、思想层面的研究和宣传,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在普通劳动者之中就没有君子。

自视清高、轻视劳作的思想在孔子的观念中就存在,子夏依然沿袭了这个观点,但是如果联系子夏在随后的一段话语(即本篇第七章)中表达的意思,似乎还看不到子夏有轻视劳动群众的意识。

子夏所谓的“小道”,君子可以不为,但绝对不可小视。

19.5【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作好学了。”

学生继承老师的教育思想,并不断发扬光大。怎样做就算好学,孔子已经做了很多分析和论述,这次子夏结合自己的体会又做了新的阐释:每天争取掌握一些自己过去不曾掌握的新知识,每月都注意总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不致遗忘或生疏,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这就是好学之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有学者指出: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

19.6【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释文及解读】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其实就是四个词: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它们分别指学识渊博、志向坚定、探寻问题精到深刻、思考问题符合实际。这样,子夏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白无误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人应该追求博学,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动摇,探索时要坚韧不拔,力求深刻,思考时要力戒空想,贴近实际。这样的话,他就具有了仁德的品质和素养。

遗憾的是,本来一句简单明了的话,一条行之有效的达仁之道,却被今人解释得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其言不谬,其行不偏,其效不差,其果可嘉。

19.7【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掌握道。”

这就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可以说,“百工居肆”与“君子学”同等重要,都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叫各居其位;“百工居肆”是为了“成其事”,“君子学”是为了“致其道”,分别以不同的成果贡献于社会,这叫各司其职。

19.8【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找借口掩饰。”

孔子有一个观点说“过而不改是为过”,那么,什么样的人“过而不改”呢?子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小人。而且,子夏进一步分析认为,小人有了过错不仅不改,还要找理由掩饰。

对待错误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境界和修养。过错面前,有错即改,汲取教训,避免二过,这是一种态度;逃避责任,寻找借口,掩饰失误,是又一种态度;拒不认错,推托责任,嫁祸于人,也是一种态度。

我们当反思,更当做出正确的选择。

19.9【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君子在人们看来有三种形象变化: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与君子交往,大致都会经过这里所说的三个阶段、三种变化。君子的庄重威严是其修养和精神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有内涵、有风度、有气质的形象,而不仅仅是一种威严。这种形象表现足以使人恭敬,也使人愿意接近。

当有幸和这样的人接近后,你很快会感觉到他们温和热情,更加觉得他们可亲可敬,更愿意与他们有深入的接触。

当你与这些有识、有知、有志、有为、有德之人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畅谈之后,会越发觉得他们所言有礼、有理、有力、有利,会有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会有“何日君再来”的企盼。

君子不失幽默,却不随便开玩笑,他们善解人意,却也要求很严,他们不留情面,却不残酷打击,他们言辞激烈,却又充满关爱。

子夏对“君子三变”的分析,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不要被君子人物的外在威严所吓倒,从而对他们“敬而远之”,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接近他们,向他们请教,倾听他们的言论,学习他们的知识。

19.10【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君子必须在取得百姓信任之后再去役使他们,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君子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再去向君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信,在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居于重要的地位。信,可以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可以是一种通过创造和追求而达到的文化精神氛围,还可以是某种行为方式的评价标准。

子夏的观点,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在为政和管理中,不同层次、地位的人为什么必须关注信这个重要的问题。

身居高位者,有权发号施令,指挥调遣众人,那么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先做到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而这一状态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是相互信任。如果没有开展有效的宣传和沟通工作,没有在群众中取得必要的信任,仓促决策,莽撞下令,其结果必然造成群众的不理解、不积极、不配合、不支持,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群众不满、抱怨。因为他们很可能认为这一切都是领导者一厢情愿、没事找事,是瞎折腾,是添乱,是跟大家过不去。

对于身处下层的人而言,有责任、有义务向上层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建言献策,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仍然是相互信任。当得到领导和上级信任的时候,你说什么都可以,都不会招致大祸临头,因为他信任你、了解你,他可以容忍你言过其实。可是当你没有获得上级领导充分信任的时候,你轻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服领导、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严重一点就会被说成是给领导抹黑,是别有用心的诽谤中伤。试想在这样的情景下,后果会怎样?

当然,如果把这里的“信”宽泛地理解为“信息”,那么,这就是所谓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透明度”“公开性”“知情权”。

多一分透明,就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猜疑;

多一分透明,就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掣肘;

多一分透明,就多一分团结,少一分矛盾。

19.11【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简单理解子夏的观点,就是说:

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不能越界的,其他问题则可以灵活处理;大是大非不能含糊,细枝末节却不必斤斤计较;关乎全局利益时不允许模棱两可、大而化之,个人恩怨则不必小题大做,不妨淡化处理。

19.12【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释文及解读】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洒扫庭除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可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他们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恐怕只有圣人吧!”

同门之徒对同一个问题意见相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又不能彼此说服对方。我想,具体到子游与子夏的这一争论,大致应该是在孔子故去之后吧,否则,请教老师就可以解决了。

不管子游出于什么原因这样讲,也不管他讲得是否符合实际,这件事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倒是值得我们琢磨品味:

其一,子游所忧虑的“本之则无,如之何”。也就是说,若是一个人把做人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学到,那怎么行呢?子游的忧虑不无道理。

其二,子夏所说的在不歪曲君子之道的基础上,要循序渐进、有始有终。这应该是合乎科学的教育之道。

这两点结合起来,正是对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途径的全面论述,恰如珠联璧合。

19.13【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释文及解读】

子夏说:“入仕为官之外还有余力的人,可以去学习;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还有余力的人,完全可以入仕为官。”

一个“优”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究竟哪一种含义才是这句话里的意思呢?对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人们把“学而优则仕”上升为一个政治观点,从而成为孔子“反动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是现代人制造的历史冤案,是强加于孔子及其弟子乃至儒家学派的“莫须有”罪名。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子夏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无非是有志之人、有为之人在有余力的情况之下还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他的老师孔子经常谈论的问题,不过有时这个问题就转化为“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子夏深得老师的真传,他把这样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巧妙地用假设情景来说明:一个为官为政之人,如果工作效率高,经常有闲暇时间和多余精力,那就最好用来学习,因为这是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和选择;一个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在迅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知识后,就应该把精力和思想用于考虑怎样执政为官方面,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有所作为,造福天下。

简单地说,当官的要在业余时间里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的要在学习之余考虑如何更好地效力于社会。这就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今天,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希望与时俱进;面对太多的诱惑,我们希望保持理智;面对浮躁的心态,我们渴望沉静;面对急功近利的冲击,我们多么期求被丢弃的从容淡定能回归心灵。

其实,这都不是奢望,也都能够实现、得到,问题是你愿意这么做吗?

当别人花天酒地尽享人间之乐的时候,你若能够耐得住寂寞,那就与书籍为伴,与知识相拥,与智者神交,让思想驰骋,让气质升华,让精神富有。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何等的潇洒,就让这样的潇洒在你的身上展现吧。那时你会觉得这才是人间第一等美事。

19.14【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释文及解读】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子游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在治丧过程中,会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形式规范,但这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哀痛之情。只要人们的悲恸情绪充分地表现出来,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哭天喊地、撕心裂肺、悲痛欲绝。

治丧如此,由治丧推而广之,喜庆活动也要注意表达感情就足够了,过分追求形式的华美和铺张,未必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子游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不注重形式是不对的,太注重形式是不可取的,为了面子和形象而追求形式的做法是有害的。

当今社会存在的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献礼工程”等,都是形式主义的思想在作怪。

19.15【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释文及解读】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子游为什么这样说子张?先是肯定子张是自己的朋友,再说这位朋友难能可贵,那么他一定有很多优点,但最后子游话锋一转,却给了一个否定的结论:他还远没有达到仁德的程度。

虽然子游在这句话里并没有具体列举子张的优缺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有资料表明,子张志存高远,也有才华,却不务实,似乎好高骛远。显然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

对照子游对子张的评价,我们应该有所触动。

人不可无志,更不可无实。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也许很有用:思想在云端,但行动一定要在路上。

19.16【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但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

看来子张的问题很引人注意,曾子也发表意见了。子张形象不错,但难于跟他一起做到仁德。

不是“墙倒众人推”,不是群起而攻之,不是口诛笔伐,这完全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实话实说,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剖析、批评帮助,是知己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提醒,其目的是为了大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子张听了几位师兄弟的议论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关注的是今天的生活中,子张这样的人肯定还有,也许还不少,但子游、曾子这样的挚友、诤友却越来越少了。

同时,现实中太多子张式的人物,不是以感激之心对待子游、曾子式的善意提醒,而是一句硬生生、冷冰冰的回答让后者再也不会这样率言相劝了:“好坏都是我个人的事,你管得着吗?”

19.17【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那一定是在至亲过世的时候。”

这是常见的解释,很难说这样的理解有什么不对。

曾子似乎是在回忆:老师好像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就是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使自己的感情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如果有,大约也只有在至亲至爱的人离开人世的时候。

此言不错,可是曾子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什么问题呢?很费思量。让我们继续看曾子的论述。

19.18【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曾子一再复述老师的言论,说明他是同意这一观点的。鲁国大夫孟庄子力行孝道,深得孔子赞赏,但孔子认为,孟庄子的孝道其他人也可能做到,因此,尽孝道不是孔子赞扬孟庄子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孟庄子能继续沿着父亲的道路走下去。孟庄子没有更换父亲的臣子,更没有改变父亲的为政之策。这一做法正符合孔子提倡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因此孔子大加赞赏:这实属难能可贵。

其实,孔子也罢,曾子也罢,都只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也许符合孝道礼制,却未必符合发展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其结果可能会更糟糕。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因变而变、因变制宜,包括孝道礼制在内的所有制度规范都应如此对待。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做法。

19.19【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释文及解读】

鲁国大夫孟氏任命曾子的学生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在审案时能获知罪犯的真情,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阳肤受命赴任,临行前向老师辞别,并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特别是请教一些为官当政的道理。曾子告诉阳肤:当政者丧失道义,民心散乱很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恪尽职守,如果审出案犯的真情,千万要有同情怜悯之心,要理解他们,而不要把破案作为成绩,沾沾自喜。

爱民之情、爱徒之情就在这几句朴实而又温暖的话中得到体现和反映。也许不合理,但是合情,也许有违平常所讲的道理,却特别适合作为临别赠言。

大道理人人都会讲,但把大道理讲得很实在、很受用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把那些有违大道理的话、平时不能放在桌面上说的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同样说得很有道理,就更不容易了。

曾子送给阳肤的临别赠言,有一番深刻的道理包含于其中,值得仔细品味。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19.20【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释文及解读】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因为这样会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纣王的昏庸无道是出了名的,也许比人们传说的还要残暴,或者比人们传言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子贡却有不同于常人的看法。子贡认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也就是说,纣王其实没有人们想象和传言的那么坏,有许多不过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被人为夸大了。

这究竟是子贡的真实意思呢,还是我们会错了意,曲解甚至反解了子贡的意思?联系子贡后面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怀疑其观点的正确性。

按照目前普遍的理解,子贡之所以认为纣王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坏,是为了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而不是讨论纣王本身坏到什么程度。他的这个结论就是:君子讨厌处在下流之所,因为那会导致天下的恶名都归到他的身上。

这样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子贡的认识水平不敢恭维,他的观点更是有问题的。孔子一句“何陋之有”,君子潇洒应对环境、有志改变环境的精神气质和坚定形象就立在我们面前,对君子而言,何惧之有?越是下流的地方,越需要君子去教化和改变。而子贡呢,洁身自好无可厚非,明哲保身未必是君子所为。

不是君子处下流之所而天下恶名皆归焉,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所为常常让真君子背黑锅。

19.21【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释文及解读】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月食。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不愧是孔门弟子,他们也如其恩师那样长于把深奥的问题生活化、生动化、具体化,使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人难免会犯错误,难道君子犯的错误和凡夫俗子犯的错误有什么不同吗?

错误就是错误,君子犯的错误也是错误,这一点和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他与常人的区别不在于不会犯错误,而在于犯错误之后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错误。前面已经论述过“小人之过必文也”,那么君子犯错误之后会怎样呢?

首先,君子不会有意识地去掩饰过错、回避过错。子贡的认识很到位:“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那是显而易见的,不值得掩饰。

其次,那些不会被有意掩饰的过错根本不会改变君子高尚的道德修养,就像发生日食、月食一样,日月的光辉只会暂时被遮掩,而不会因此失去光辉,不再照耀大地。

最后,君子会以自身的修养和品格,主动地改正错误,从而得到大家的敬仰。

人与人的高下之别,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和行为。

19.22【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释文及解读】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政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授呢?”

又讲到孔子之学从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认为,孔子是好学、勤学而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深层的含义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

如果抛开这个具体的背景,有一个问题总是存在的:孔子知识渊博,弟子众多,周游列国,宣传仁德,他的那些学问知识究竟哪里来的?为什么别人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似乎并没有资料表明谁是孔子的老师,仅有“子见老子”的记载。可与老子一次短时间的拜会,无法完成那么多知识的传授。看来,只能从孔子的自我总结中寻找答案。

孔子之所以博学,我们可以从孔子的一些观点和行为中找到原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邑之户,必有忠信如丘者也,无有丘之好学也;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不耻下问;入太庙每事问;等等。

即使在今天,只要我们按照其中的观点去做,也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

19.23【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释文及解读】

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德一些。”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一般人都能看到房屋的美好;老师家的围墙却高达数丈,如果找不到门走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但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一个生动而巧妙的比喻,人与人的高下之分就显而易见,无须解释,无须争辩。

叔孙武叔为什么要在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表示子贡比其老师孔子更贤良?具体的背景我们不得而知,其用意不妨推测如下:

其一,真的是“子贡贤于仲尼”,那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叔孙武叔这样讲,可喜可贺,表明他也有同感,并为在孔子之后有这样的贤能之人而感到高兴。他是在肯定和夸奖子贡,但并没有贬低孔子的意思。

其二,叔孙武叔有意这样讲,是想从子贡那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也许是需要子贡对他的好评,也许是需要子贡为他出谋划策,也许是想从子贡那里招揽一些素质高的学生等等。这样先散布一些夸赞子贡的言论,以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氛围。

其三,借肯定、抬高子贡来贬低甚至诋毁孔子。可能叔孙武叔对孔子原本就不屑,只是有所顾忌而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现在终于可以在孔子死后一吐为快,但又不能太露骨,就借着夸赞子贡的机会,巧妙地、不露声色地打压了孔子。这样看来,叔孙武叔对子贡的夸赞也是别有用心,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可以利用的道具而已,并非真认为子贡贤且超过了孔子。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当子服景伯把发生在朝堂上的事情告诉子贡后,子贡的表现却正好说明叔孙武叔有一点说对了:子贡贤。

子贡很理智、很谦虚地做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以此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崇敬、维护,也表示对叔孙武叔所言之不屑,同时也巧妙地讥讽了叔孙武叔的浅薄和可能的别有用心。

随后一章的内容就与此有一定联系,否则怎么会有“叔孙武叔毁仲尼”之事发生呢?

19.24【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释文及解读】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果然,叔孙武叔赞扬子贡是假,借此诋毁孔子才是本意。他假意赞扬子贡,但子贡不为所动,更不为所蔽,倒是一番比喻妙论,让叔孙武叔很没面子,所以叔孙武叔干脆挑明了,这才上演了更丑陋、更可笑、更滑稽的一幕活剧“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是毁谤不了的,毁谤也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如此肯定?子贡的又一番比喻使疑惑顿消:如日月之在天,人无法超越;人可以自绝于日月,但不会对日月有任何伤害。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子贡的这一段论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因而很有说服力。子贡首先给出结论或忠告:叔孙武叔这样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为什么?因为孔子是毁谤不了的。孔子为什么毁谤不了?因为孔子的贤德如日月。日月又如何?因为日月在天,人无法超越。经过这层层递进推论,最初的结论就不言自明,而且在论证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一味这样做,只能说明这个人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最后只能是自取其辱。

19.25【子张篇第十九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释文及解读】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高不可及,正像上天一样,你不可能顺着梯子爬上去。夫子如果得到诸侯或卿大夫重用,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的时候就十分荣耀,死了也会被人们久久怀念。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子禽认为子贡谦恭有余,甚至比老师孔子还要优秀。子贡却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更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老师。针对陈子禽的问题,他首先给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回应:说话千万要谨慎,切不可信口开河,因为有修养的人能够从一句话中体会出一个人的智慧,也能够从一句话中感觉到一个人的不聪明,因此,说话一定要谨慎。

然后子贡再次表白自己的观点,强调老师孔子作为一代宗师和楷模是神圣的、不可超越的。老夫子的形象,就像青天在上,人不可能顺着梯子爬上去。

子贡的一番表白,同时反映了子贡的品德。作为孔子的学生,他不能容忍别人诋毁老师,他还要以自己的行为发扬光大老师的思想,力行老师的主张,像老师那样矢志不渝、有所作为。这样活着很荣耀,死后也会被人怀念。

不知陈子禽作何感想,也不知今人作何感想,孔子有子贡这样的学生,应该含笑九泉。

儒家思想就这样一代一代被传承下来,孔子的优秀品质也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中华文明就这样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