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学而篇第一》【释文及解读】

论语《学而篇第一》【释文及解读】

学而篇第一1.1【学而篇第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释文及解读】孔子说:“不断学习,并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但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论语》开篇,便为人们确立了在生活当中应有的积极态度和原则,这就是...

学而篇第一

1.1【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不断学习,并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但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

《论语》开篇,便为人们确立了在生活当中应有的积极态度和原则,这就是以愉快和开放的心态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学习,是一件令人心智愉悦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可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有幸结交有识之士,与远道而来的朋友推心置腹,可感受交往的快乐;也许一时不被当政者认识和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才能感受到修养的价值和意义。

有学者指出,孔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的:“一种学说思想和主张被时代社会所接受采纳,就太令人快慰了;要是不被社会接受,但依然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我探讨,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当思想主张既不被社会接受又不被同道理解的时候也不恼怒,这不就是君子吗?”

今天,不管我们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应该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切,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在创造生活的同时要学会享受生活、欣赏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生活中令我们愉快高兴的事情很多很多。

《论语》开篇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基调,那就是快乐地生活。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争取使自己的主张被社会接纳,经常与朋友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这都是很惬意的事情。人们一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恼怒,这才是君子所为。坦荡、坦然、坦诚面对一切,而不要小肚鸡肠。

我们常感叹做人难,其实做人就是修炼。为什么大家不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呢?因为孔子相信“德不孤,必有邻”。

1.2【学而篇第一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释文及解读】

孝弟就是孝悌,分别指对待父母和对待兄长的态度行为。

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3岁。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段记载,大意是说孔子死后,弟子们对他思慕不已,发现有若长相很像孔子,于是就立有若为师。但后来由于有若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又被学生们赶下台。

有若说:“一个人孝敬父母、遵从兄长,而喜好犯上,这样的人很少;一个人孝敬父母、遵从兄长,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这样的人不存在。君子就应该做好根本的事情,有了根本,就有了原则。做人的根本是仁,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有子的这一段话,反映了孔子及儒家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仁以及仁的根本。

不管是犯上还是作乱,在孔子看来都是大逆不道。要做到不犯上、不作乱,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遵从兄长(所谓长兄如父)。因为一个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是不会任意胡为的。所以,君子就应该做好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有孝心,要有服从意识,要知道长幼、上下、高低、尊卑、贵贱的区别。这样,你就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原则。

“君子务本”的观点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资料说,日本企业招聘员工时,要了解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尤其是对待父母的态度。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对企业产生忠诚的感情吗?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树立自己的目标,但同时要打好做人的基础,这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儒家的“孝悌”思想推而广之,就是正确处理纵向人际关系和横向人际关系的基础和金钥匙。在上下级关系中,我们要以敬和礼为先;在同级关系中,我们要以认同和包容为重。

要让人们知道你富有爱心、乐于服从,先从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善待他人做起。

1.3【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常常缺少仁心。”

因为孔子一直坚持认为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花言巧语、装模作样、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意图伪装隐蔽起来的人,不敢坦然面对事实的人,大多数是缺少仁德之心的人,也是修养不高的人。此类人物不一定很坏,但绝对无助于成事。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应该包括这样一些缺少仁德的人。

结合这一简单论述,联系孔子师徒相关的一些观点,我们发现: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讷言敏行、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大话夸海口、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强调听其言观其行、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现代社会人们经常提到的“实事求是”,在一定意义上与这种态度、精神一脉相承。

1.4【学而篇第一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文及解读】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以孝出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样记载:“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给别人帮忙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以诚相待?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掌握了?”

曾子的观点集中反映了孔子儒家学说强调个人自身修养的思想。理想的人格塑造,离不开个人修养,而加强个人修养的最好办法就是“内省”。可以想象,一个时刻注意检讨自己言行的人,是不大会犯错误的,尤其不会铸成大错。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反省的内容很多,为什么曾子只提到“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习”三个方面呢?因为这包含了儒家思想中三个重要的理念:忠、信、学。

与人共事时尽心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别人可依靠的人,这就是忠,所谓“尽己之谓忠”,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信,有信任、信用的含义,更有诚信的含义,“以诚实之谓信”。在与人交往中坚守信用,以诚相待,不伪装自己,不欺骗对方,做朋友信赖的人,这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那种一味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闪烁其词、“话到嘴边留三分,不可全抛一片心”等举止乃真君子所不为、所不齿。做到“传习”,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这个人就会不断进步。读书学习,明理达礼,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礼仪规范的要求,从而使自己在“为人谋”和“与朋友交”时更好地做到“忠”和“信”。

在今天的社会中,“三省吾身”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人谋而忠,是一个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表现,不言自明的道理,是首先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要追求精益求精。即便要辞职走人,也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这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与朋友交而信,是人品的表现,平等相待,坦诚相见,既讲究礼,又讲究理,尤其要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和错误,做挚友,更做诤友。传习,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不断学习,就是所谓“充电”,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与时俱进,不至于被淘汰。

1.5【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道干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处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注意不误农时。”

学以致用。当一个人学有所成后,就应该选择入仕,治国安民,有所作为。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孔子才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不忘有所交代。在这一段论述中,有几个词反映了孔子为政思想的精髓,也可看成管理的“五字箴言”:敬、信、节、爱、时。

不管当时孔子是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出于什么目的阐释这些内容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其次,要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不能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再次,要有艰苦创业的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奢靡,养成勤俭作风,不花冤枉钱。

第四,要有爱民思想,因为事业要靠众人干。

最后,很重要的是把握时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此要能够做到在适宜的时间做适宜的决策,安排适宜的人做适宜的工作。

1.6【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行为要谨慎,说话要诚信,要与人友好相处,友善地对待众人,多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这一段道白,几乎就是入学教育的主题报告。其谆谆教诲,没有居高临下的架势,没有抽象的说教,完全是生活化的交代,具体而生动。从居家生活到出门在外,从行为举止到语言交往,从人际关系到虚心学习,涵盖了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好了,再用多余的精力学习一些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

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始终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因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很多用人单位,在选人招聘的时候,也强调德才兼备,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孔子强调从实践中学习,从父母、兄长、他人,从一切有仁德的人那里学习,这也符合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第三,孔子强调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又应用于实践,用所学的知识约束自己的言行。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孔子提出的孝悌、谨行、爱众、亲仁等都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举措,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如果我们能够身体力行,一定会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奠定成功的基础。

清代学者编撰的启蒙读物《弟子规》就源于这一段论述,并对其做了十分有益的发挥。

1.7【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文及解读】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在孔子死后,他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子夏说:“一个人对妻子,重贤德而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坚持认为他接受过教育。”

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都做得非常正确而优异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呢?子夏的这一观点给了我们判断一个人学识、能力、品行等素质的基本标准。这就是不要看他有什么,不要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如何做、做得怎样、结果如何。

与今天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文化,有没有学问,有没有优秀的品质,有没有道德修养,不在于检验他的毕业证书、学历文凭,也不在于看他上过什么学、毕业于哪个名校,重要的在于观察他做事做人的态度和表现。比如:对待比他有学问的人是什么态度?对父母、对长辈、对领导、对朋友、对下属是什么态度?虚心好学吗?有爱心、孝心吗?有责任心吗?是否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工作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信守诺言?是否热心公益、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这些方面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品德修养、思想境界、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能反映一个人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以及责任心。

文凭和证书,是外在的标志,等于“资格证”,而不是能力的具体表现。打一个比方:文凭就如同存折,能力就等于是存折上的余额,一个存折的价值大小,不取决于它是在哪个银行开户,而取决于它上面有多少存款。因此,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强化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应该比考取证书更有价值。这等于是你不断地给存折上存钱。当存折里面的余额为零的时候,再精美的存折也没有任何价值。招聘单位用人,用的是能力,而不是证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理解子夏所说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真正含义了。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和做法,很多求职者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考取证书上,却忽视了对自身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的理性回归,希望能对只重文凭不重能力的人产生醒脑作用。

关于子夏所谓“贤贤易色”的说法,还有另外的解释,意思就是“通过尊敬和学习贤德之人而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应该说也可以讲得通。但联系子夏在此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以人伦关系为分析对象,所以“贤贤易色”与后面的“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相仿,应该是讲夫妻关系。

1.8【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作为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做君子的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一条是君子当自重。一个人行为不端庄,就不会有威信。君子的端庄、严肃,成为内在气质的具体表现和反映,会让人肃然起敬,会产生亲和力,会让人觉得稳妥可靠。而一个行为不端庄、邋遢随便的人,给人的印象只能是靠不住、没素质、缺教养,人们不会尊重他。所以,要想赢得人们的尊重,你必须自己把自己当回事。

君子的第二条原则是虚心好学。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吸收新知,明理启智,而不至于闭塞、孤陋寡闻。好学的人能不断进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

君子的第三条原则是善于交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交往重要的一点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与为友,绝对不与另类人交朋友,这就是“慎交友”。

君子的第四条原则是勇于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要紧,改正了就好。这就是“君子从善如流”。一个知错就改的人比永不犯错误的人更值得信赖。

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则,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不容易,要完全做到就更难了。但只要我们有所认识,有所行动,就会越来越接近君子的标准。坚持每天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沉稳庄重而不毛手毛脚;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不懂就请教,而不故作深沉、不懂装懂;尽可能与有素质和修养的人交朋友;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立即改正。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领导,是一个有身份的人,就更应该在这四个方面多下功夫。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普通人偶尔念了错别字,不久就可能有人给他指出来,以后他就不会再念错了。而一个领导念的错别字却常常得不到纠正,他一直在念错。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敢轻易给领导指出错误。为什么不敢?是因为有些领导没有“闻过则喜”的境界,你一旦指出他的错误,他首先会想到你让他丢面子,而让领导丢面子比领导念错别字更可怕、更恐怖。

换个角度,孔子提出的君子四原则,也可以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时了解一个人的考核四标准:一看这个人的扮相,形象气质如何,是否干练稳重;二通过交谈了解他的知识学问,如知识结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获取信息的途径、对新知识的敏感度等;三了解他的人际关系,如交友准则、朋友数量、对朋友的态度、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在陌生环境中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等;四考核他的纠错能力,包括发现错误的能力、指正错误的方式、如何认识自己的错误、犯错误以后的表现和态度、如何面对上司和领导的错误等。

1.9【学而篇第一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会使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

和他的老师一样,曾子一方面关注社会风气的变化,担忧道德缺失,一方面提出他认为积极的主张,试图扭转世风回归仁德正道。当现实之中很难找到楷模的时候,就从故去的父母甚至久远的先祖那里寻找精神的力量,他相信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使老百姓越来越忠厚质朴,进而会促进社会风气向着好的方面转变。

1.10【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自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文及解读】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前者对孔子少有好感,甚至是心怀大不敬,后者是孔子的学生,思维敏捷,善于言辞,经商致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出使齐、吴、晋、越,游说诸侯有一大段翔实记载,最终因“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有一次,子禽向子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能够了解这个国家的朝政大事。这样的待遇是他争取来的,还是人家给他的?”子贡回答说:“我们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优秀品质,所以就得到这种礼遇。如果你说这是他争取来的,我认为老师争取待遇的方式方法与别人有所不同。”

这段对话,描述了一个事实:孔子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了解也能了解这个地方的政治事务,这是孔子虚心好学的真实写照。孔子周游列国,要了解每个国家的政治事务,必然涉及接见、谈话,可能也会有宴请、应酬等。孔子总能了解到具体的内容,说明人家也乐于安排孔子的“讲学活动”和“调研活动”。因此,子禽就问子贡孔子享有这样的待遇是他求人家给的还是人家主动提供的,子贡认为主要是因为老师自身具有的优秀品质太有魅力了,温文尔雅、心地良善、为人恭谦、生活俭朴、礼貌待人,所以人们愿意与孔子交谈。若说是孔子争取到的这样的礼遇,也是用人格魅力争取的;若说是别人给的待遇,也是他们愿意与孔子交往而主动提供的。因此说孔子争取礼遇的方式与别人不同。

我们不必去深究子禽与子贡所谈问题的结论。我们要说明的是孔子“至于是邦,必闻其政”的事实,让人又一次感受到人格魅力的积极作用和巨大价值。试想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温文尔雅、性格温和,而另一个粗俗不堪、性格暴烈;一个心地良善、富有爱心,而另一个自私、冷酷无情;一个为人谦恭、尊重他人、做人低调,而另一个目中无人、大不咧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一个生活俭朴、不奢靡浮夸,而另一个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个以礼待人、礼让三先,而另一个傲慢无礼、争功夺利。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人,请问你喜欢哪一个?你愿意与哪一个交往?因此,要想赢得人们对你的尊重、好感、器重,要想获得人们对你的礼遇,你就应当具有值得人们尊重的品质,具有与你所受礼遇相匹配的修养和素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礼遇既是相互的,更是平等和等值的。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

1.11【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当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可以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就要观察他的行为;若他对父亲合乎规范的为人之道有所继承而长期不改变、不背离,这个人可以说是尽到孝道了。”

也许是受守孝三年的制约,对致力于恢复周礼的孔子而言,自然会得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判断。但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存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如果总是“无改”,就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因此,机械地、僵化地理解孔子的观点,必然会导致极其错误的后果。

如果从善意的层面,从“孝道”的要求,从“慎终追远”的情感表达来理解这一观点,也许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父母在世时会有耳提面命的指教,培养出自己的志向;父母过世了,无从得到他们的亲身教诲,只有继承他们的精神,保持他们的为人之道,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延续父母的精神生命。这也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的“孝子”。

总之,“无改于父之道”也罢,有选择地继承和扬弃也罢,只要始终走在真正的“人道”上,就值得肯定和赞许。

1.12【学而篇第一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文及解读】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数来节制,这是不可行也不可取的。”

“和为贵”已经不再只是三个字或一句话,而经世代流传,越来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为贵”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中国人的精神里,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处世原则。

正如有子论证的那样,抛开礼的约束,为了和谐而和谐,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和”不是无原则地调和、无原则地忍让。

今天,中国人民正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肯定需要“和为贵”,同样需要“以礼节之”。“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宣传,就是追求和谐过程中“以礼节之”的具体表现。

1.13【学而篇第一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文及解读】

有子说:“当诚信接近道义,这个人的话就是可以兑现的;当恭敬的态度接近礼仪规范,一个人就能做到远离耻辱;他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值得人们尊敬。”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段话有不同的解读,但不管做何解释,其精神内涵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一个人要得到大家的尊敬,就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守信如坚守道义,恭敬则以礼而行,结交可靠之人,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始终合乎道德礼仪规范。

1.14【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有追求的人,饮食不一定追求酒足饭饱,居住不一定追求安逸舒适,但他一定勤勉于做事干活,说话谨慎小心,常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匡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做了就是好学呀!”

日常生活无非衣食住行而已,但是在孔子看来,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应该把衣食住行一类物质享受看淡一些;应该看重的是做事干练,不轻易说话,少说多做,而且要力争做好,不要多说,更不要议论。

对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反应要迅速,要敏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谨慎,要三思而后言,说就要说出道理,说到点子上,说出水平;要善于向一切有学问、有修养、有理想追求的人学习和看齐,以这些人为榜样,衡量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偏差。其实这样做就是在学习,而且是更直接地学习。

在今天看来,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比追求物质享受更有意义;二是做人要少说多做,用行动和结果证明自己。

“敏于事而慎于言”仍然是做人很重要的原则。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说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迅速投入工作,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做得如何。我们强调“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因为没有人喜欢指手画脚、言过其实、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人。

1.15【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做一个贫穷而不谄媚、富裕而不骄奢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当然可以,但还不是最好的修炼。一个人虽然贫穷,但他依然乐于道义,在精神上很充实,或富裕而又好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仪规范,这才是最好的境界。”子贡说:“我明白了,《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先生刚才所说的意思了,一个人必须要不断修炼自己才行。”孔子说:“你悟性很好,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因为你善于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从我告诉你的话中领会我还没有说出的意思。告之于往而知来者,真的很不容易。”

孔子在与他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善于通过启发的方式,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炼。我们可以通过子贡与孔子的这段对话很好地体会孔子一贯的教育思想。

子贡认为如果一个人贫穷但很有骨气,或者富裕却又不过分张扬,应该就很不错了。而孔子认为一个人做到这一步虽然值得肯定而且受人尊敬,但远不如一个生活贫穷而精神快乐的人,或者一个生活富裕而又知书达理的人更值得人们学习。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高下之分,财富多寡不等,但一个人的生活乐趣、精神境界并不受生活水平的限制,也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人们应该超脱于物质财富的束缚而去感知生活的真谛,这才是有意义的修炼。

今天看来,孔子的主张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创造生活,也要享受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重要的是心态。只要我们拥有轻松的心态、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哪怕外界风雨交加,心中始终会有太阳,脸上始终充满笑容,眼前永远都是春天。当我们能够如此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更是快乐的。

1.16【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总是担心别人不知道你、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其实更应该思考和担心你是否了解别人。”

这是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我们引申地理解:一个人要了解别人,就必须要和人打交道,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对方、了解对方,那么,对方在和你的交往中也就同时认识了你,了解了你。你不与人打交道,不与人交往,别人怎么会认识你、了解你?所以人际交往中强调主动,也就是积极的参与意识。

同时,孔子的这句话也包含着辩证哲理。有一句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你做了,别人就会知道。正面来理解,要想让人知道你、了解你、认识你,最好的途径就是积极参与,有所作为。不是有这样的俗话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知人者,人恒知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