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子路篇第十三》【释文及解读】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释文及解读】

子路篇第十三13.1【子路篇第十三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释文及解读】子路请教怎样为政理事。孔子简单地说:“走在前面,多操劳一些。”子路请求老师讲得透彻一点,孔子仍然简单地说:“不倦怠松懈。”在上一篇,孔子回答子张同样的问题时,已经明确地指出,处理政务要不懈怠,行动中要全力以赴。这次,针对子路的提问,孔子又一次强调“先之劳之...

子路篇第十三

13.1【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释文及解读】

子路请教怎样为政理事。孔子简单地说:“走在前面,多操劳一些。”子路请求老师讲得透彻一点,孔子仍然简单地说:“不倦怠松懈。”

在上一篇,孔子回答子张同样的问题时,已经明确地指出,处理政务要不懈怠,行动中要全力以赴。这次,针对子路的提问,孔子又一次强调“先之劳之”,还是同一个意思。

走在前面,做在前面,就是要求为政者亲历亲为,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丝毫的倦怠。应该说,孔子对于为政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要套用一句现代语言来表述,大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2【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释文及解读】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孔子说:“先让手下的各负其责,赦免他们工作中小的过错,举荐选拔贤能之才。”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谁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不妨从你认识和了解的人当中寻找选拔,至于那些你不了解的贤能之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但凡管理工作,不论事情大小和层级高低,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都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各负其责、奖优罚劣、选贤任能。孔子很明确地告诉仲弓:第一步,实行责任制;第二步,正确对待因工作而犯错误的人;第三步,把有本事的人提拔到合适的岗位上。

作为原则很容易理解,但要实践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比如,怎样才能发现贤臣良将呢?孔子很干脆地说:就从你自己认识的人中去选拔。

从自己认识的人当中选拔人才,是一种模式。能想到这一做法,靠的是简单的智慧,而贯彻这一做法,则需要勇气,要能抵住别人的议论。

孔子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你认识的人中选拔;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则可能了解,因而也不会被埋没——只要他是个人才。

13.3【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子路问:“如果卫出公请你参政理事,您首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那就从端正名分开始吧!”子路说:“有这样的做法?老师您的想法是否不合时宜、太过迂腐呢?这名分怎么正?”孔子说:“仲由呀,你太粗野放肆了。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打问号,采取存疑的态度。我这样告诉你,如果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乎情理;说话不顺乎情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标准就不得当;刑罚标准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先确定名分,并且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从来没有不认真对待的。”

又是问政,不过,这次子路的设问很有意思,他没有问做什么,而是问若国君请老师出山从政,应该先做什么,从哪里入手开展工作。孔子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从端正名分开始。孔子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卫出公父子之间为了王位所惹出的是是非非。当年,卫出公的父亲曾经想弑君篡位,结果被卫灵公驱逐,待灵公死、出公即位,他又要回来与儿子争君位。所以孔子有所指地说,先端正名分。

但这样的答复让子路摸不着头脑,他觉得老师的想法有点迂腐,或者说太天真、太理想化了。孔子在批评子路肤浅粗野的同时,却不失时机地耐心开导了一番:

有涵养的人对于自己有所不知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并不急于表态。至于说端正名分,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此发展下去,必然礼乐衰微、刑罚失准、混乱不堪、老百姓手足无措。自然而然,这样的状况根本就谈不上治理国家。

今天的人们都很熟悉“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但知道孔子紧随其后的一连串推理的人却不一定很多,而能真正理解这一连串推理之后的那个重要结论的人,就更少了。

从领导管理的角度来看,“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也是强调在管理中,要事出有名、行止有据,而且标准要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制定合理的制度,执行合理的制度。

合理的就是最好的。

13.4【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释文及解读】

这一段故事,曾几何时,被看成是孔子不尊重劳动人民的典型事例。真是千古奇冤。这里是有孔子自己说“不如老农”“不如老圃”的表白,也有说樊迟“小人哉”的话,但这和孔子不尊重劳动人民的结论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完整地来看,故事是这样的: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这一点我不如老菜农。”等樊迟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樊迟真是胸无大志,没有出息,小人一般。处在社会高层的人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只要重信用,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好礼、好义、好信,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投奔而来,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孔子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种地不如老农,务菜不如菜农。但他作为一个职业教育者,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经世济民、经天纬地的高级管理者,因此,学生应该把礼、义、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自己去种地、种菜。

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大视野、大志向、大胸怀、大目标、大追求,最终成就大事业。这样的成绩和贡献远比种地、种菜大得多。

13.5【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让他处理政务,却做不来;让他出使诸侯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学以致用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和主张。他反对不读书、不学礼就从政为官,同时他又强调读书知礼的目的在于治政和教化。因此,他反对死读书、读死书。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知识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被运用,再多的知识也没有价值。今天,我们既强调理论修养,又重视动手能力,就是这个意思。

13.6【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文及解读】

再次回到领导者个人修养的话题上。孔子深刻论述了领导者身直气正与政令执行效果的关系:“领导人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如果领导者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亦如此。俗话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间不正垮下来。

13.7【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

孔子为什么要用兄弟来比喻鲁国和卫国的政事,有人说是因为两国的政治情况相似,也有人考证出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所以孔子有感而发,说两国的政治就像是兄弟一般无二。

13.8【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评价卫国的公子荆说:“他这个人善于居家理财、治理家业。当刚开始有一点家产时,他就说:‘差不多也就够了。’稍微再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当他很富有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按照这样的解释,孔子是赞赏和肯定“知足者常乐”的。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刚有一点财产的时候就觉得差不多了,那就不会有后面的“少有”和“富有”。难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个很明确的前提是“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这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孔子其实是赞叹公子荆治家理财的本领。人常说,创业难,所以当他开始有一点财产的时候,自然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相对于创业劳作的艰辛付出,这些收获是差不多够了。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他会小心谨慎地经营。天道酬勤,他的财产在不断积累中增加,他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圆满的事情。当他终于因此而变得富有的时候,他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这是最美妙的事情了。

所以,这个故事所传递的信息,不是孔子对公子荆“知足常乐”的赞许,而是对他创业、守成、在经营中求发展才能的肯定。

13.9【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释文及解读】

对卫国公子荆的赞许反映出孔子对钱财的一种态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对于“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做法,孔子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富有了以后呢?孔子到卫国所见所闻之后的观点给出了答案:

孔子到了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孔子感叹卫国的人口真多,算得上是一个人口大国。冉有问老师:“人口已经很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说:“让他们变得富有起来。”冉有进一步问:“等到富有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对他们进行教育。”

孔子与冉有的对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首先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当人民的生存和温饱问子路篇第十三写作背景决后,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不言而喻,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又会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

如此,就是良性循环,就是“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孔子的思想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10【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己可也,三年有成。”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并且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也许他不满足于只是说说,于是以一句近乎开玩笑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也许是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和行政能力太有把握,于是夸下海口:如果让我来当领导,一年一变样,三年见成效。

孔子凭什么这么自信?难道仅仅是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参政的强烈愿望?

如果让孔子去当领导,就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干部。实践表明,一些学者,让他当高参,会很优秀;一旦让他当领导,却未必卓有成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这一番议论,其实就是要表达对一些当政者的不满。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当别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把事情做好的时候,他就会说:这事如果让我来办,也不至于这样。但仅凭这一句话,又怎么能证明这个人的能力一定很强呢?

孔子只是说说而已,只是借此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让他当领导,他会欣然应命的,但未必就能“三年有成”。这可以从孔子的下一段感叹得到证明。

13.11【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孔子一贯主张以德治国,推行圣道仁政。所以他有感而发,认为善人当政治国,时间长了,社会风气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化,那些残暴、杀戮的事情就可以消除了。孔子的这一观点,也反映出他认为教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显然,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孔子坚持认为,施行圣道仁政,起码要三十年才会有明显的结果。

13.12【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这段话也告诉我们,面对“百年大计”,就一定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13.13【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这是孔子“政者正也”思想的又一个表现。在孔子看来,从政,管理政事,首先要追求一个“正”字:名正,身正,心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其身正,不令而行;心正则公。难怪孔子要反问:一个自身不正、行为不检的人,如何能够要求别人呢?

孔子的论证言之有理,孔子的反问深刻有力,但这一切似乎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哀叹。

13.14【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释文及解读】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问:“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告诉我,但我也会知道的。”

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孔子不仅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弟子。用现在的话来说,不仅管八小时以内,也管八小时以外。这次,冉求退朝回来晚了一点,孔子就关心地询问是什么原因。冉求回答说是因为有政事要商量,所以回来晚了。孔子并没有追问是什么事情,但对他的回答表示怀疑。我们可以想象,孔子坐在那里,眯着眼睛,不露声色,淡淡地似乎自言自语:是这回事吗?如果有政事,虽然我没有参与,但我一定会知道的。

故事结束了。我们一时无法明白这个故事要说明什么问题,要传递怎样的信息。也许是严格要求弟子,保证八小时以外也能抵御各种诱惑,做一个“正其身”的君子或善人;也许孔子对自己不能参与朝政心有不快,而借题发挥;也许对弟子不及时向自己通报信息有所埋怨,但又不好明说。

了解这个故事真实含义的关键在于孔子自己所说的一句话:“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说白了,孔子不甘心自己被冷落在一旁。

用俗话来解释,孔子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不要在我面前玩深沉、装严肃,如果有什么政事,我会知道的。

13.15【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释文及解读】

鲁定公问:“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使国家兴盛的道理,请问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似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那么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亡国之道的吗?”孔子回答说:“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同样有近似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治国兴邦之策,如何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

但从主次关系来看,似乎存在着肯定的答案。孔子以“有人说”这样的表述,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君者应该有所畏惧,最起码应该感到为君难,应该有重任在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这样的君主,应该是居安思危的明君,国家怎么会不强盛呢?用今天的观点来解释,就是高层领导要有忧患意识,还要体察下情、理解下级。这样上下同心,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同样的道理,一言丧邦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作为一国君主,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一手遮天,那么就很容易犯错误,并最终导致亡国丧邦。

特别有借鉴意义的是,孔子明确地分析了两种集权的不同后果:一种情况,既是真正的明君,又有正确的决策,还有群众的积极响应,那么,就会形成万众一心、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良好局面;另一种情况,本是昏君,又自以为是地做了错误的决策,还要求民众无条件地接受,其后果自然是祸国殃民。

13.16【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释文及解读】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境内的人高兴,使境外的人前来归附。”

严格地讲,孔子所回答的其实是政治清明的后果和局面,并没有直接回答如何为政。

叶公讨教为政之策,而孔子却描述治政之果。依照这样的关系,我们也许可以推断:孔子其实是给了叶公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只要能够使周围的老百姓高兴喜欢、安居乐业,使远方他国的人向往归附,就算得上是善于为政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怎样高明的为政策略都是空谈。

孔子“近者说,远者来”的思想,其实就是惠民思想,翻译成现代语言,大致可以描述为让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张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为孔子的思想做了最好的诠释。从这一点上说,毛泽东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总结的“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等,完全可以联系和贯穿起来。

13.17【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释文及解读】

子夏出道担任莒父的总管,向孔子询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不要追求快刀斩乱麻,也不要被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蒙蔽。追求快速解决问题,可能反而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看见眼前的利益,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又是一个师徒探讨为政之道的案例。也许我们还会有别的解释,但是,“欲速则不达”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概括,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切实际的跨越和超常发展往往隐藏着可怕的灾难性后果。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未必不是一条稳健的发展之路。

同样的道理,身居领导位置,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全盘考虑问题,制定政策。

头疼医脚的做法肯定不正确,但头疼医头的做法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看来,孔子提出为政之道“无欲速,无见小利”的观点,隐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无欲速”,是说要按照规矩办事,解决好战术问题;“无见小利”,是说要有全局和长远观念,解决好战略问题。

换句或说,既要有谨慎、有条不紊地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又要能够善于在繁杂的事务中驾驭全局。

13.18【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释文及解读】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之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孔子与叶公在这里探讨比对正直的含义和做法,其观点很难被人理解。做父亲的干了违法乱纪的事情,儿子告发,这是多么正直的举动!但孔子明确表示,他所理解的正直不是这样的。父亲可以为儿子隐瞒,儿子也可以为父亲隐瞒,这才是真正的正直。

千万不要以为孔子是在教导人们,面对错误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要相互包庇袒护。孔子用儿子是否告发父亲的偷盗行为这个案例,强调不能以牺牲人伦作为维护社会正直的代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残暴践踏人间亲情的悲剧,我们不应该忘记。

更重要的一点,孔子在他那个时代所提出的这个观点,在现代司法实践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这就是“亲亲相隐”的司法理念:假如父亲或丈夫是犯罪嫌疑人,儿子或妻子是证人,那么后者有权选择不出庭做证。“亲亲相隐”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子为父隐”吗?

13.19【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释文及解读】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这些基本原则也不可丢弃。”

对仁的思考,孔子自有原则和判断。

针对樊迟的提问,孔子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放弃而必须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在家讲规矩,凡事讲认真,待人讲诚意。

后世的人们用“小处不可随便”来表达这样的思想,今天,在管理中更有“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可以说,这与孔子强调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一脉相承的。

13.20【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释文及解读】

子贡向孔子提出自己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怎样做才可以称之为士?孔子回答说:“做事时有荣耻之心、是非观念,出使四方邦国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叫作士。”子贡又问,次一等的表现是什么?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再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坚持到底,就像固执己见的小人那样,这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您认为现在的这些执政者做得如何?”孔子叹息说道:“唉!这些都是器量狭小的人,哪能算得上数呢?”

士者,通俗地说就是大丈夫。在孔子看来,衡量标准有上中下之分。上者,是非观念明确,能担负社稷重任,不辱使命。中者,在宗族和邻里中间成为孝悌的楷模;下者,也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的人。相反地,那些从政者,器量狭小,根本就算不上,也不值一提。

在这里,孔子充分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作为社会哪怕是最低层的精英者,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追求,要有高尚的修养和情操。

13.21【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并实践之,就必然在行为上陷于狂狷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谨小慎微。”

芸芸众生,实际是由各种类型的人组成的。

对信奉并宣传中庸之道的孔子而言,他清楚地知道:当一个人还没有达到中庸境界的时候,其为人处世必然会在两个极端表现出来,要么狂傲无羁,要么拘谨犹豫。前者敢作敢为,后者有所不为。这样,狂傲无羁之人,会因为敢作敢为、无所顾忌而招致祸灾,拘谨犹豫之人会因较为谨小慎微、有所不为而丧失机会。

对照两种极端的行为表现和可能的后果,更显现出中庸之道的价值和魅力。

13.22【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孔子还说:“《易经》上也说‘人不能持久地坚守自己的德行,有时候就要遭受耻辱’。这句话是叫那些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孔子借助南方流行的格言和《易经》的话,表达了自己深刻的思想。一个人追求事业的成功要有恒心,同样,个人修养也要持之以恒。

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人自己做事不努力,却把命运寄托在看相算命上,期求神灵给自己带来好运。对照孔子所言,难道不觉得这样的做法滑稽可笑?

13.23【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这是孔子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另一种说法,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尽管如此,也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和谐从来都不是和稀泥。

13.24【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孔子说:“乡邻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乡邻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判断一个人好坏,很多时候要看众人对他的评价,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在孔子看来,这还不够具体,也不一定很准确。大家都说他好,不能够得出他是一个好人的结论;大家都说他不好,也不能够肯定他就是一个坏人。全面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好人,只能是众乡亲中的好人都喜欢接近他,而不好的人都憎恨他。因为一个人要想让所有人都说他好是不可能的。

13.25【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心。如果用非正道的途径和方式讨他的欢心,就不可能得到他的欢心,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在小人手下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即使采取不正当的方式,也会得到他的喜欢,而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求全责备。”

君子与小人有很多区别。孔子在这里以相互处事为例做了剖析说明。

君子易于共事,讨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套近乎,用人时能取其所长,量才而用。小人难于共事,却喜欢人们与之拉关系、套近乎,用人时总爱求全责备。

用今天的话说,优秀的领导和管理者能够很好地区分工作和人情,不会利用工作之便给自己拉帮结派,不会在工作中发展私人关系,也不允许其他人献媚讨好,更不会对溜须拍马之人产生好感,却总能够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使用人才。相反地,不高明的领导和管理者常常把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混为一谈,常常利用工作之机为自己发展私人关系,建立小团体,常常会因为有人讨好、溜须而喜上眉梢,工作中对手下人斥责多于关心、批评多于呵护、否定多于培养。

13.26【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接上章内容继续讨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能够做到心静如水,因为他坦荡;君子能够神情自若而不傲慢无礼,因为他有修养、有境界。而小人常常目中无人,傲慢无礼,因为他缺乏修养,没有境界;小人心绪不宁,焦躁妄动,因为他不能坦然面对一切。

13.27【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仁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有丰富的内涵,也应有外在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质。孔子在这里提出,一个人在精神上刚强有毅力,同时又谨行慎言,那么他就接近仁的境界了。

13.28【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释文及解读】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这是一个绝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按照孔子的思想,在工作中相互勉励促进,生活中和睦相处,这就是士,就是有修养之人的应有之举。进一步讲,朋友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提高,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睦相处。

换一个角度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中强调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从哪里来?除了组织有关方面积极营造和谐氛围,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有孔子所说的“士”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在任何时候都很有必要。

13.29【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优秀的领导用七年的时间教育和训练百姓,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孔子很少谈论战争,但不意味着孔子对此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这里,孔子明确指出,优秀的为政者,应该有七年的长远规划,来对人民群众进行有关国防军事、战争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这样才可能在发生战争时立即使这些人投入战斗。

人人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也有人说要“藏兵于民”。养也罢,藏也罢,军队和士兵的战斗力一定是平时培训的结果。所以“养兵千日”之“养”,兼有保养和培养之意。

如果只有保养而缺乏培养会怎样呢?孔子在下一章做了简单明了的总结。

13.30【子路篇第十三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让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老百姓仓促上阵,无异于抛弃他们。”

尽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士农工商总有职责分工。

保卫国家安全是军士的职责,当战争来临之时,应该是他们冲锋陷阵,而如果派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民众去作战,这简直就是让他们当炮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