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释文及解读】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释文及解读】

阳货篇第十七17.1【阳货篇第十七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释文及解读】季氏的家臣阳货想见孔子,孔子却不愿意见阳货,阳货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烹熟的...

阳货篇第十七

17.1【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释文及解读】

季氏的家臣阳货想见孔子,孔子却不愿意见阳货,阳货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烹熟的乳猪,孔子尽管不愿意,却又不能不答谢。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受大夫馈赠,必须要登门致谢,所以孔子就故意在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赶过去拜谢,不料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跟你说。”阳货说:“一个人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能叫作仁吗?”阳货自问自答说:“不能。”阳货又说:“一个人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能算明智吗?”他依然自问自答说:“算不上。”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可是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出来做官就是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孔子为什么不愿意搭理季孙氏的家臣,这里并没有明说,但孔子又不想落下失礼的名声,因此故意挑选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访,没想到却在路上相遇。这时的孔子作何表现也没有记载,但我们能够从阳货“来!予与尔言”一句话中多少体会出一点阳货的盛气和孔子的无奈。阳货并没有当场揭穿孔子无可奈何的行为,而是提出两个重大的问题让孔子思考:有治世之能而不救民于水火,算不上仁,有志参政而又屡次错过机会,不能算明智之举。

阳货此时依然没有指责孔子,也没有要求他一定要如何,而是感慨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这时孔子不好再说什么,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当场表态:好吧,我决定为官从政。当然,至于是否一定付诸行动,就另当别论了。

也许是孔子的随机应变,也许是孔子的敷衍之词,也许是无奈的表白,但孔子不是执迷不悟的人,也不是空谈政治的人,一旦把道理想明白了,他会落实在行动中的。

人各有志,但不能违背道义。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7.2【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孔子的这一思想,因为后来的《三字经》而被广泛传诵,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句。

人的本性本来相差无几,但由于后天的影响,最终导致走上不同的道路。这里的“习”可以是习惯、习俗、习气、习染等。由此看来,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家长看中知识的教育,却忽视精神、心理、道德方面的教育。

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精神的培养、高尚情操的习染,应该成为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

17.3【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慧与下等的愚钝是改变不了的。”

没有背景,没有环境,只有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这一句话。相对的智和愚在孔子看来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更不会发生转移。如果这是指一个人的天赋、智商方面的差异,那么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17.4【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释文及解读】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受指使。’”孔子就对跟随在身边的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了,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从记载来看,这时的武城是孔子的学生子游在主政,也许就是他邀请老师及师弟来武城旅游休闲的。假设是这样,我们可以想象是子游陪着老师在游览武城风光,这时传来阵阵琴瑟伴歌之乐。孔子听了以后微微一笑,也许是因为孔子看出这是子游有意安排的,是故意给老师看的,尽管很讨厌,可又不好发作,因此才低声说了这么一句粗话:杀鸡焉用宰牛刀?

但子游不这么认为。他接过老师的话茬说:“过去我也曾听老师讲过:‘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习礼乐就容易服从。’”孔子这才感到自己刚才言语不当,连忙对随他而来的弟子说:“你们几个听好了,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只是开玩笑而已。”

是开玩笑吗?这实在是孔子高明的地方。礼乐从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修炼和追求。用形式主义的做法来展示礼乐教化,进而展示自己的政绩,本身就不值得一提,孔子很不屑。换个角度来看,子游可能真的是牢记老师的教诲,坚持用礼乐教化百姓,借着老师来武城的机会展示一下,没想到却被老师误解,所以他才要用老师曾经讲过的观点反问老师。如此一来,孔子立即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所以他才自嘲般地对身旁的学生说,这不过是玩笑而已。

17.5【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己,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释文及解读】

公山弗扰据费邑谋逆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这是本篇中提到孔子欲从政的第一次行动,也是对开篇所谓“吾将仕矣”的佐证,可是没想到遭到弟子的反对。老师的做法使子路很不高兴,也很不理解,因为孔子此去要帮助的是有挑衅反叛行为的公山弗扰,这可是原则问题。所以子路才出面阻拦:即使没有地方施展治国安邦的才能,也不能到公山那里去。但孔子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既然能来请我,一定不会只是做做样子,而是需要我干实事的。如果这样的话,我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借此机会复兴周礼于东方。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疑点:公山弗扰以费畔,此事究竟因何而起,又闹到什么程度,以及后果怎样?只一个“畔”字,就给公山弗扰的行为定了性。

可否理解这是弟子们有意而为,从而彰显孔子的过人之处:推行仁政而临危不惧?

17.6【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释文及解读】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有效指使部下。”

无须多言,孔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做仁人,行仁德,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孔子提出的五种品德,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当中。相信只要我们这样去做,约束自己,一定会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

保持严肃庄重的姿态,敞开悲悯宽厚的胸怀,对人诚实守信,做事勤勉敏捷,一定能够惠泽他人,也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17.7【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释文及解读】

佛肸是范中行的家臣,为中牟的县长,抗拒赵简子对范中行的攻击。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享用呢?”

又是孔子欲往而从政遭到子路阻拦的典型写照。这次子路不只是发发牢骚,而是引经据典,搬出老师自己的观点来否定老师的行为:您说过做坏事的人那里是不能去的,佛肸在中牟反叛做坏事,您还要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孔子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但同时又启发学生:只要是自身坚硬,就不怕打磨,只要是自身洁白,就不怕被黑污染。何况我自己本就不是苦味的匏瓜——中看不中用,只能当摆设。

这一次,我们不仅领略了孔子的坚定和自信,而且也能感受到孔子的牺牲精神: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7.8【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子路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也许是孔子从子路多次劝谏的举动中看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所以就特意把子路叫到跟前单独开导。孔子指出,仁德、智慧、诚信、正直、勇敢、刚毅是六种值得保持的品德,但是离开学习和思考,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和后果。

他具体论述道:不注意学习,仁德就会被人愚弄;不学习,智慧就缺乏根基而飘忽不定;不学习,诚信只能给自己带来伤害;不学习,直率必然使言语刻薄;不学习,勇敢就变成莽撞,而难免要犯错误;不学习,刚毅就会演变为狂妄自大。

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并没有明示。

17.9【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世百态,可以很好地与人相处,可以学会正确表达不满。学《诗》,就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致远可以侍奉君主;学《诗》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上一章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有了答案。学什么?一言以蔽之:学《诗》。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精神追求、处事方式乃至自然常识,都可以通过学习《诗经》得到提升。

17.10【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释文及解读】

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还是继续讨论学习的问题,这次是教诲自己的儿子。孔子很形象地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就如同面壁而立,不通达,不开悟,不会有所得,更不会走出去。

17.11【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有感而发,耐人寻味。

人皆知不学礼乐不立,然而礼乐在人们的眼里究竟是什么?难道礼就是玉帛一类的礼器,乐就是钟鼓之类的乐器?孔子慨叹世人的浅薄和功利,多么希望人们能够从精神的、心理的、思想的、情感的层面去感知礼乐。

联想到一些地方近几年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写毛笔字、弹琴、画画、跳舞,不能不说孔子的感叹很有道理。当人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一些漂亮的形式而忽视精神内涵的时候,其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17.12【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的人,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一语中的。

越是内心虚弱的人,越需要用强悍的外表来掩饰。

17.13【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伪君子常以君子之名,行玷污君子美德之实。

17.14【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孔子经常告诫人们要“慎言”“讷言”,以这个标准来判断,道听途说的行为真就是为道德所不齿、所唾弃的。有修养的人不为道听途说所惑,也不会随意传播,所谓“流言止于智者”。

17.15【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见识浅薄、境界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这是典型的心理分析。

有一种人,一门心思要往上爬,要当官,要拿权。当他还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总担心得不到,他会使用各种手段;当他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他便会尽力维护自己的地位。孔子清楚地看到,当一个人总是担心丢掉官职的时候,他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工作可以不管,礼义廉耻可以不顾,道德准则可以打破,人格可以出卖,亲情也可以背叛。

17.16【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上古时代的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找不到了。上古时的狂不过是不拘礼节,而现在的狂却是放荡不羁;上古时的傲不过是难以接近,而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蛮不讲理;上古时的愚不过是直率,现在的愚却是成心欺诈!”

从孔子到现在,又过去了两千多年,淳朴的品质越来越少,而孔子担心的毛病却愈演愈烈、变本加厉。

重塑道德体系,重建价值观,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是应该谦恭一些的,人是应该淳朴一些的,人更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17.17【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文及解读】

此系重出,参见《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三章解读。

17.18【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俐齿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又是什么触动了孔子呢?原来是不纯正的声、色、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孔子尊崇传统,致力于恢复礼乐以教化百姓,但是在社会变革的时候,人们会做出一些创新的举动,难免冲撞传统习惯。这一切给孔子提供了抨击时尚的绝好机会。

他讨厌礼仪中用不纯正的紫色代替红色,讨厌在乐仪中用不纯正的郑国流行乐替代雅乐,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其实这一切只是为了引出和说明他深感忧虑的、关乎社稷天下的重大问题,即凭借伶牙俐齿、巧言令色扰乱朝政、颠覆国家的事情。

如果说“紫之夺朱”和“郑声之乱雅乐”这种形式上的混乱还能勉强接受或容忍的话,那么“利口之覆邦家”就是绝对要旗帜鲜明反对的。“利口”所以能“覆邦家”,就在于这种行为混淆视听、颠倒是非、无中生有,其后果严重,其影响恶劣,对此行径要严加防范。

17.19【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过话,四季不是照常运行,百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天说了什么话呢?”

也许孔子感到自己说得太多了,这才选择“欲无言”。面对学生的疑惑不解,孔子用老天无言来说明自己的道理。天本身不说话,它只是依照自身的运动规律默默地运行,所以四季更迭、百物生长。

人能做到这样吗?当人们总是不断地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观点的时候,却常常忽视了这样的事实:语言有时是苍白无力的。

17.20【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释文及解读】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身体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历史之谜。

17.21【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己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己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释文及解读】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点吧?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上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会那样做。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要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对他父母连三年的恩爱都没有吗?”

“服丧三年”是基本的礼制,孔子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为例,说明这一基本礼制的缘由。其实,这里重要的不是三年还是一年,而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在服丧期间,“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应该是一种精神和情绪的反映。

17.22【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己。”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是太难了!不是还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做这样的事情,也比闲着好。”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与猪何异?人不应当过这样的日子。在孔子看来,实在闲得无聊,就下棋玩智力游戏,也会有益一些。

人不能闲着,尤其是大脑。

17.23【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释文及解读】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道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君子尚勇乃为不争的事实,但勇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

孔子特别强调道义对君子的意义所在:君子以义为上。即便是君子,有勇无义也会导致行为莽撞,甚至作乱,如果是小人有勇无义,就会演变为偷盗行为。

勇而有义才是君子所为。

17.24【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释文及解读】

子贡说:“君子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君子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回答说:“我厌恶偷窃别人成绩而据为己有而又自以为聪明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君子有所追求,也有所不齿;君子有所爱慕,亦有所厌恶。对于后者,孔子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到处议论别人的不是,动辄非议上级,鲁莽而无礼,固执而不通事理,就是君子所不齿且厌恶的行径。

同样的问题,在学生那里又该是怎样的回答呢?子贡说:我厌恶把别人的成绩据为己有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把不谦逊当勇敢的人,讨厌专揭别人短处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看得出,师徒二人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看法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分析起来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孔子反对一切说他人坏话的人,即“称人之恶者”,而子贡反对的是以正直的名义攻讦他人缺点的人。孔子反对勇而无礼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常常会犯上作乱;子贡反对把不谦虚当作勇敢的人,因为这种人不知天高地厚。

17.25【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释文及解读】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此“女子”非彼“女子”也。《论语》中有多处使用“女子”的,都作“你们”“尔等”讲,为什么此处的“女子”就一定要作“女子”讲?

我们无法断定更不敢肯定孔子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如果以此句话来证明孔子有男尊女卑思想,是否太牵强附会?如果我们按照《论语》其他篇章中把“女”翻译为“汝”的做法来解读这一句话,会有怎样的结论呢?

孔子说:“只有你们几个和小人一样,实在难以教养,讲得浅近些,你们不屑;讲得深远一些,你们就会抱怨。”

如此看来,孔子也许是在慨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不能坐下身来、静下心来,对老师讲的基本知识不屑一顾,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听不懂时,又抱怨老师讲得太难。这样的学生确实不好教养。

当然,按照长期以来的说法来看待孔子的这一观点,无非是说,只有女人和小人一样,是最难伺候的,也是最难教养的。因为太亲近她们,她们就会不知天高地厚而不再谦逊,而一旦有意疏远她们,她们就会寻死觅活、抱怨不已。

如果做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一定有很具体的前提或背景,绝对不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概括。

17.26【阳货篇第十七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己。”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他这一生基本上就完了。”

孔子为什么如此悲哀地叹息?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年过四十仍然恶习不改,那么他这一生也就终结了。

其实,在《论语》第九篇第二十三章,孔子以“后生可畏”为题,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做出一点成就的话,他的人生也就很一般化了,不值得人们敬仰。

这次,孔子换了一个角度,继续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如果还有太多的毛病或缺点而被人们厌恶,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成问题了,更谈不上有什么作为。

联系孔子曾经提到的“过则无惮改”“见不善如探汤”等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子言不谬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