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子罕篇第九》【释文及解读】

论语《子罕篇第九》【释文及解读】

子罕篇第九9.1【子罕篇第九原文】罕言利与命与仁。【释文及解读】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以孔子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很容易理解孔子不轻易谈论利益,更不会把利益整天挂在嘴上。相对于孔子盛赞天道和仁德来讲,孔子对利的谈论的确很少,这是事实,但据此就认为孔子反对利、厌弃利,恐怕也不完全准确。孔子“罕言利”,却能认真对待。《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五章,孔子...

子罕篇第九

9.1【子罕篇第九原文】

罕言利与命与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以孔子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很容易理解孔子不轻易谈论利益,更不会把利益整天挂在嘴上。相对于孔子盛赞天道和仁德来讲,孔子对利的谈论的确很少,这是事实,但据此就认为孔子反对利、厌弃利,恐怕也不完全准确。

孔子“罕言利”,却能认真对待。《论语·里仁篇第四》第五章,孔子认为富足与尊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就坚决不能接受。《论语·雍也篇第六》第五章,原思担任孔子家总管时,孔子发给他粟米九百,原思觉得太多,坚辞不受,孔子就告诉原思:你可以分给邻里乡党。这些记载说明,孔子在对待利的问题上是很认真的。

同样,对于天道自然、仁德,孔子也是十分认真的。我们看不到孔子对“鬼神”的迷信,却能找到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他不仅极力倡导仁德修身,更盛赞尧、舜、禹的仁德品质。

当然,对这句话还有不同解读,如杨伯峻先生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9.2【子罕篇第九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释文及解读】

这一段记载,由于对“博学而无所成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从而产生两种相反的观点。

一种解释是:达巷党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是一个知名学者。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到后就对他的学生说:“我能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看还是驾车吧。”

另外一种相反的解释是:达巷党的人说:“大名鼎鼎的孔子,他如此博学,但没有哪一项是很出名的。”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弟子说:“我靠什么出名?驾车还是射箭?我看还是驾车吧!”

在第一种解释里,达巷党人对孔子是赞叹和肯定,孔子是谦逊;在另一种解释里,达巷党人对孔子是疑惑,孔子则是自嘲。

不管怎么解释,孔子的博学是大家都承认的,至于孔子选择“执御”作为自己的强项,是否与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从而使他的驾车技术出类拔萃有关呢?

9.3【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子觐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不一致,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不反对变化,但反对乱制,反对越礼;赞同改革,但不同意打破所有规矩,更不能没了规矩。比如,过去用麻料做礼帽,现在用黑丝,虽然不一定符合礼的规定,但比较节俭,孔子就跟大家一样接受了。可是,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是很严肃的事情,马虎不得,随便不得,过去在堂下拜,这是规矩,现在有些人到了堂上才拜,这是傲慢。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做,但孔子仍然坚持过去的规矩。

孔子的观点,体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很有现实意义。邓小平勇敢地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业,但他同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这就是变与不变、改与不改的结合,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但什么都改,就有可能以改革的名义葬送改革大业。

9.4【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释文及解读】

孔子杜绝四种弊病:不猜疑,不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修养,还是修养。一个人要如何做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呢?首先要彻底消除孔子所力戒的四种弊病,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毋意,不随便猜疑,强调的是心胸坦荡;毋必,不主观武断,强调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毋固,毋我,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均强调广泛听取和吸收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于自己是个人修养,在别人看来是道德品质;对于领导者来说是领导艺术,在别人看来是管理智慧。

9.5【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释文及解读】

“子畏于匡”说的是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前往陈国,途经匡地时被围困的故事。由于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而孔子与阳虎长相相似,匡人便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面对匡人不明就里的围困,孔子颇有自信地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儿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如果上天无意让这种文化消亡,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在出游途中被围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孔子从容面对,对自己的追求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对传播自己的学说充满自信,更从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方面认识自身价值。

当然,这次是一场误会引发的虚惊,有惊无险。但每到这时,孔子总是将上天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总是将决定作用归于上天,这也多少让人感到一些无奈。

9.6【子罕篇第九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释文及解读】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家境贫寒,所以学了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艺吗?不需要这么多。”

他人通过孔子的学生了解孔子,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中就有“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的故事,当时孔子不满意弟子的回答。这次发生的事情,几乎就是那个故事的翻版。

一个文化传播者,一个做学问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为什么还掌握许多技能呢?带着这个问题,太宰去问子贡,想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子贡也感到自己的老师博学多才,但他只能将此归于上天,认为天意如此,老天爷要让孔子成为圣人,且让他多才多能。联想到孔子也常常在危急关头说上天赋予他仁德和学问,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子贡回答太宰的答案只是转述孔子的观点,不应该算错。

但是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却做了另外的解释:我之所以多能,掌握了许多技艺,主要是因为小时候贫贱,为了安身立命,就要多学一些技术。君子不会这么多技艺,也不需要这么多技艺。

这样一来,在这一章内容中,就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太宰知我乎”。太宰的确不知道、不明白,所以才去请教子贡,因此太宰对孔子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取决于子贡的回答以及解释。所以,当子贡的回答不能令自己满意后,孔子应该叹息的首先是“子贡知我乎”,而不应该是“太宰知我乎”,可这里记载的却是“太宰知我乎”。孔子为什么不直接感叹“子贡知我乎”?也许孔子觉得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第二,孔子似乎不认为“多能”值得夸耀。他把自己的多能归结于年少时的贫贱,同时认为这些技艺带给自己的就是做一些粗俗之事,所谓“多能鄙事”。这和孔子把自己博学归结于勤奋好学形成鲜明对比。孔子似乎喜欢与人讨论他博学,而不喜欢与人谈论他多能。这也许与孔子曾经做过吹鼓手职业有关。

第三,孔子不主张君子多能。真君子会这么多技能吗?不会;真君子需要这么多技能吗?不需要。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孔子存在着轻视手工劳动的思想呢?

当然,孔子对于自己多能多艺还有其他的解释,而且冠冕堂皇。且看下一章内容。

9.7【子罕篇第九原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释文及解读】

有一个叫子牢的人说:“老夫子曾说过:‘我不去做官,所以有时间多学一些技能。’”

孔子的这一解释,在否定“圣人说”和“天才论”的同时,却也巧妙地回避了生活清贫与多才多艺的联系。按照孔子所说的逻辑:因为没有被任用做官,也就没有太多的琐事应酬,如此也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最后的结果自然而然就是多才多艺。

这里,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没有做官,有时间,这是外部条件;自己静心学习,这是内部条件。二者结合,才会出现多艺的结果。

如果我们联系下一章内容,就会对孔子“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的观点有进一步理解:君子不一定多技能,不意味着君子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法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9.8【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有很多知识我并未掌握。假如有一个乡下人问我,也许我对他谈的问题一点也不理解,专业知识一片空白。但我懂得从问题的两端去思考,这样对问题就可以逐渐全部搞清楚。”

孔子自谦无知,却能教授别人,他有思想,却不以智者自居。他的学问既得益于他的勤奋,又得益于他善思。

孔子承认,也许一个乡下人的问题自己不太清楚,但他善于从问题的两面反复思考,如始终、前后、上下、左右、正反等,这样的思考有助于避免偏执、走极端,避免单线条思维,有助于理清思路,把问题搞明白。

9.9【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己矣夫!”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凤鸟不再飞来,洛河中也不再现八卦图了。我一生也就这样完了!”

这是智者的哀叹,是壮志未酬心有不甘的表现。

凤鸟飞来,河图出现,都是大吉大利的征兆,是圣人出世的标志。现在,孔子借用凤凰神鸟不再飞来、洛河神图不再出现,比喻圣王的消失,暗示自己一生的追求已经无可挽回地化为泡影。

9.10【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释文及解读】

孔子每每遇到穿丧服的人、体面有身份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碎步快速走过。

孔子很讲究礼仪,很注意礼节,处处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遇见穿丧服的人,他会站起身来致意,表达慰问;碰到戴礼帽、穿官服、身份高贵的人,他也会起身表示迎接;即使遇到盲人,他也会站起来以礼相待。这些都是孔子对周礼的具体活用,反映了孔子的道德修养。从这些人面前走过的时候,他会谨慎地用小步快走,这既是礼,更是与人方便。

个人修养就是要从小处做起,从细节做起。

9.11【子罕篇第九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

【释文及解读】

颜渊十分敬仰自己的老师,他这样赞叹着说:

“我抬头仰望,老师的道德文章,那样高大无比,几近于天;我努力钻研,老师的学问思想,如此深厚雄浑,不可穷尽。

它是那样的恢宏广博,弥漫在我的四周。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间它又出现在身后,就这样包围着我。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使我博学,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明礼,我深受老师的影响,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我用尽全力,好像看到十分高大、超群卓尔的东西立在我前面;我想要追随上去,无奈我还没有找到攀登的路径。”

9.12【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释文及解读】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指使孔子的门徒做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针对这件事说:“仲由做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已经很久了。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弃在路边,落得个抛尸荒野而没人掩埋吗?”

孔子生病了,也生气了。也许子路自有这样安排的理由,但在孔子看来,这是欺天之举,是弄虚作假,是违制越礼的行为。孔子对自己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的追求无怨无悔,而且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期符合周礼的要求。现在,却因为弟子的一片好心,使后事安排违反了周礼关于葬礼的等级规定,这怎能不让孔子生气呢?

其实,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很有感情的,所以他才表示,本来就没有家臣,与其在假扮的家臣侍候下死去,不如在自己弟子的照料中死去。因为他坚信,即使他不能按照大夫之礼来安葬,也不会被抛尸路边而无人安葬。

死而葬是小事,葬而不越礼是大事。孔子对周礼的维护,以及恪守周礼的决心和意志,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9.13【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老师:“假如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好呢?”孔子回答说:“卖了吧!卖了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借玉说事,以物喻志。孔子一方面感叹自己不被重用、无人赏识,思想学说得不到应用,另一方面随时准备以积极的态度入世,大展宏图。“待贾而沽”十分明确地反映了孔子希望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够被明君认识和接受的强烈愿望。

孔子的观点同时也给弟子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而优,优则仕。

首先,要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成为优秀人才;其次,有了治国安邦之才,就要积极入世,寻求或等待明君圣主。这很像我们现在讲的“时刻准备着”。孔子不主张出世或隐退,除非君无德、邦无道。

9.14【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释文及解读】

孔子想要搬到东方的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在孔子看来,所居之处,所处之地,只有仁与不仁之分,而无陋繁之别。《论语·里仁篇第四》开篇就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是这样,很难说你是明智的。因此,针对其他人担心在闭塞落后的九夷之地无法生活,孔子很自信地说:“但凡有君子居住的地方,就不会闭塞,也不会简陋!”

也许这个地方原来是落后的、闭塞的、不开化的,但因为君子的到来,带来了文化,传播了知识,培植了文明,这个地方自然就发展繁荣了。

9.15【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孔子在公元前484年从卫国回到鲁国,结束了十余年的游学生活,开始对古乐进行整理编修,归位正名,使雅乐和颂乐各自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可以说,这是一项浩繁复杂而艰苦细致的工作,但孔子乐在其中。

当我们今天阅读《论语》,看到记载的这一件事,多少会引发一点触动或感受。因为《论语》记载这件事,不仅仅是要告诉我们孔子完成了怎样的工作,似乎还包含着其他的意思。

孔子“自卫反鲁,然后乐正”,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实在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这一点孔子不会意识不到。完成了这一工作,孔子只是很平静地总结了一下,并没有自己概括其意义和影响。

这才是孔子的精神境界,这才是孔子的伟大之所在。专心致力于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功过是非留给他人评说。

反观现在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夸大自身工作的价值,想方设法吹嘘其影响,动辄“填补空白”“利在千秋”,极尽溢美之词。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术界弥漫着浓烈的浮夸风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些人强烈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对照孔子,我们应该汗颜。

9.16【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在外侍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前者是为国尽忠,后者是为父母尽孝、对兄长恭敬。这是孔子一贯倡导的个人修养的两个基本方面,人人都应该力争做到这一点。遇到丧事,不能草率了事,而应该认真、尽心、勤勉,保持敬重;饮酒不能贪杯,要做到不为酒所困,不因喝酒误事,时刻保持清醒。这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要力争做到。孔子是这样宣传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孔子看来,做到这些要求并不是很困难的。

的确,这些要求不难做到,关键是有没有自我约束的意识,想不想约束自己。放松而不放纵是一种修养境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实践。

9.17【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释文及解读】

孔子站在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感慨万千:“消逝的时光啊,就像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一去不复返,弥足珍贵。人们用黄金比喻时间的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体味孔子站在河边的感叹,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对宰予白天睡大觉要大发脾气,怒斥其“朽木不可雕也”。

9.18【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又是一番感叹,虽然只有一句话。这是孔子对人生深刻体会、对世象仔细观察的反映。人人都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道理,但面对众多可以称之为美的事物,有多少人能保证始终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呢?

好色,性也,无须培养即可以产生和表现;好德,未必人人皆有,需要后天的培养和修炼,而且好德之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好色者众,好德者寡;好色易,好德难;好色率性自然,好德修炼而为。孔子的感叹也许正包含了“人应如好色一般好德”的美好愿望。

相同的论述在《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三章中还会再次出现。

9.19【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释文及解读】

人们能体会到,孔子在这里借“为山”“平地”告诫和鼓励弟子坚持不懈,不断前进,干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而不要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但是对这两句话具体含义的理解,必须与随后三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否则就容易简单化,就事论事。

以土堆台,“未成一篑”,是说只差一筐就要完成了。“止,吾止也”,大多数人解释为:如果停下来,那是你自己停止了。这样的解释似无不妥,但仔细推敲,其义未免有些浅显明了,因为停下来,肯定是自己停下来的。其实,“止,吾止也”这句话强调的是停止的后果,而不是停止的原因:随着你在最后一筐土前面停止,你的一切都停止了。如果联系上下句甚至前后章的内容来看这句话,我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孔子在此用打比方来说明一个道理:干任何事情,就如同用土堆高台那样,只差一筐就要成功了,这时若停止工作,那么这个高台就没有完成,等于事业停止了,在这时不会有任何进步和收获。

同样的道理,我们来理解“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就像填土坑,虽然只倒进去一筐土,但这是一种努力和前进的行为。

因此,孔子这段话应解释为:如同垒高台,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哪怕只差一筐也不能停止下来,否则你的一切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你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如同填土坑,虽然你只倒进去一筐土,但这就是努力的开始,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会不断前进,取得成功。

也许孔子意识到人们理解有困难,他联系实际明确指出:在止与进的问题上,大家要向颜回学习,因为只有颜回在听我讲授了之后能毫不懈怠地去做。

9.20【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说出来而又能毫不倦怠、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的人,只有颜回。”

不是孔子对颜回偏爱有加,而是因为颜回实在太优秀了,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点,可以从“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行为中反映出来,也可以从“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的道德修养上体现出来。颜回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思考,“闻一知十”,又善于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多次表扬颜回。

9.21【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评论颜回说:“太可惜了!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从来就没有发现他停止过。”

颜回志存高远,勤奋好学,言出必行,深得孔子赞赏,但不幸早逝,这令孔子十分伤感,而且孔子会在教育其他弟子的时候不由得要拿颜回做对比,这一次,在谈论进步和止步不前两者关系时,又以颜回为例。

这才是:一心只求德与贤,可叹早逝留遗憾!恩师常念品学优,砥砺后生望颜回。

9.22【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庄稼只长苗而不开花吐穗的情况是有的吧!庄稼虽开花吐穗但没有结出果实的情况也是有的吧!”

人的进步是缓慢的,也是艰难的,也许一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没有成功。有人会以“我已经尽力了”来安慰自己,但孔子不满足于这样的结果,他希望自己的弟子要追求结果,要有所收获:求学,要学有所成;做官,要有所作为。他用庄稼生长过程中的现象提醒弟子:不要苗而不秀,更不要秀而不实。须知,苗是为了秀,秀是为了实。过程就是为了取得结果。

我们把上述四章联系起来看,可以发现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要坚持始终,要修成正果;不要犯“功亏一篑”的错误,不要因一步之差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不要小看“虽覆一篑”的进步价值;不要“苗而不秀”,也不要“秀而不实”;在追求进步和成功的大道上,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也不能因为自身努力不够而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要像颜回那样“见其进,未见其止也”。孔子所谓“止,吾止也;进,吾往也”,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9.23【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己。”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但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孔子深深懂得“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但他更善于辩证地看问题。后生可畏,是普遍规律,但是否每一个后生都值得敬畏却未必。孔子在强调“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时依然无所作为而默默无闻,那他也就不足敬畏了。意思是说这个人一辈子不过如此了。

沿着孔子的思维,我们也可以分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今天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是针对普遍联系而言得出的结论。我们并不能从这句话里得出每一分耕耘都必然会有一分收获的推论,也不能由此证明自己的每一分付出都会得到相应回报。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这句话: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一分耕耘未必一定有一分收获,但不耕耘肯定不会有收获。

另外,“后生可畏”的观点,还要求我们能够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待年轻人的成长,既不能因为后生可畏,而对年轻人的缺点和不成熟视而不见,又不能因为年轻人的不成熟,而指责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进而给他们的成长设置障碍。

9.24【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话,能不听从吗?但听从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但只有做到认真判断,才是可贵的。对于那些听到恭维的话一味沾沾自喜而不加以鉴别,听到批评的话只是表面上接受而在实际行动中不改正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益于病。勇于接受别人的规劝、忠告,是有修养的表现,听劝并能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才是难能可贵的;别人说一些赞美你的言辞,说明你的所作所为值得肯定,你若能加以鉴别,并正确看待自己,就更可贵了。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好,也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好。只有坚持做到“从而改”“说而绎”,才算得上有自知之明。

孔子在这里讲的第一层意思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

9.25【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文及解读】

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八章。这样的现象在《论语》中不止一次出现。

9.26【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志,就是志向,是一个人精神信念的体现和理想追求的反映。人生不可以无志,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志向可以与三军的统帅相提并论。三军可以被夺去将帅,但一个人的志向却不可以轻易被夺走。

志向,还是人格和尊严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才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才有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做了最生动的诠释。后来逐渐形成的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中华民族人格观念的具体体现。

当然,一个人的志向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很容易地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判断出这个人的志向和境界。最能检验个人志向的往往是非常状态或关键时刻,正所谓“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良”。

9.27【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与一个衣着华丽的人站在一起是不协调的景象。前者轻则会不自然,会感到不好意思,重则会觉得自惭形秽,甚至认为这是耻辱的事。之所以会这样,主要与个人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有关。孔子认为在自己的学生中,只有子路能泰然处之。孔子还用《诗经》中说的“不嫉妒,不羡慕,平淡最真,自好便好”的诗句来赞扬子路。子路听了很高兴,就把《诗经》中的这句话经常挂在嘴上。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失望地说:这是做人最起码的,仅仅如此怎么能称得上好呢?

孔子对子路先扬后抑,是因为子路有好的表现,却没能达到至善境界。不嫉妒,不羡慕,不贪求,这样的境界有什么不好呢?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如何能达到至高境界呢?人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应该有永不自满的追求。

人生追求无止境,至善尚在未及处;百尺竿头更待进,层楼再上有乾坤。

9.28【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有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能发现只有松柏是不凋谢的。”

有学者考证指出,这里的“后”当作“不”讲,而在马厩失火后,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一句中的“不”则当作“后”讲。

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刻。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像松柏那样挺拔,虽天寒地冻,仍郁郁葱葱、春色不凋。这就是做人的骨气。有了这样的骨气,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抵御各种诱惑,就能经受各种考验。

9.29【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与有德之人在一起,总会有所收获,总能受到感染。聪明睿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之人不会忧愁伤感,勇敢之人无所畏惧。正是这些品德使人心胸开阔,立意高远,正气凛然。有智则有见地,有仁则心存善念,有义则敢为。

孔子在此所描述的“知、仁、勇”,在儒家思想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他通过对智者、仁者、勇者的正面肯定,是希望弟子们加强修炼,具备这三种品德,成为真正的君子,成为心明眼亮、心地良善、无私无畏的强者。

9.30【子罕篇第九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得道;能够一起得道的人,未必都能够守道;能够一起守道的人,未必都能够做到通达权变、随机应变。”

若作为教育思想来看,孔子的这一番论述是在悉数解说治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学而得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获得真理,掌握真才实学;第二层次“得而守道”,就是坚持真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三层次“权变之道”,就是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做到与时俱进。这是经验之谈,更是规律描述。

孔子的这一番论述,也可作为一般理论来看待,孔子是在分析为人处世的困惑和艰难。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未必最终能学有所成;即便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原则,也未必能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即便能始终坚持原则,也未必能做到随机应变。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处世,都存在“得道”“守道”“变道”三重境界。首先从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学习,受到启发,思维开窍,略有所得,这就是得道;然后吸收消化,成为自己理解并外化应用的准则,这就是“守道”;最后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做到一切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因势而异,这就是“变道”。

9.31【子罕篇第九原文】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释文及解读】

有一首古诗这样写道:“唐棣花啊,翩翩地摇摆。我怎能不思念?只是太遥远。”孔子评论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的呢?”

是啊,人的感情是很微妙的,触景生情只是一种表现而已。婆娑摇摆的唐棣花,勾起了这个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他又担心距离遥远,对方感觉不到。但孔子不这么想,他是有感而发,认为深情的思念完全可以跨越遥远的空间。就此而言,孔子言之有理,因为相见不如思念。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孔子是借古诗说理,尽管社会违礼背仁的事情很多,但只要你求仁,仁德就不遥远。这与孔子“欲仁,则仁至矣”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