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释文及解读】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释文及解读】

颜渊篇第十二12.1【颜渊篇第十二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释文及解读】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样,天下就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

颜渊篇第十二

12.1【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文及解读】

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样,天下就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吗?”颜渊进一步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是什么,孔子解释说:“不符合礼的事物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言论不说,不符合礼的行为不做。”颜回恭敬地说:“我虽然不很聪明,但我会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

孔子回答颜回问仁的问题,只是他一系列“仁论”中的其中一个观点,很有代表性。在孔子看来,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克制自己的言行,也就是加强个人修炼;另一方面就是要言行有矩,依礼而行、依礼而动、依礼而为,用合乎礼仪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且要远离一切不合乎礼的事情。孔子把这概括为“克己复礼”。

如果把这一概括看成是关于仁的“纲”,那么孔子针对颜回“请问其目”而做的回答就是“目”,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因为颜回的德性修养很高,所以孔子对他讲,仁就是“克己复礼”,具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克制自己言行的最好表现,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在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为仁由己”,这与孔子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一致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在大家都议论社会风气的时候,只要保证自己诚实守信,就是很值得肯定的事情了。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说法完全一致。

12.2【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文及解读】

仲弓问怎样才算是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办事要像会见贵宾那样认真恭敬,指挥手下人干事要如同进行祭祀大典那样严肃对待;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与公在官场上不树政敌,与私在家里和睦相处。”仲弓说:“弟子不才,愿照老师所说的去做。”

在这里,孔子对仁的解释与他对颜回所做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似乎也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保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严肃认真,二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如果说对颜回所做的解释是关于仁的纲目,是理论原则,那么针对仲弓的解释就是仁的具体要求,是实施细则。显然,对于“仁”这个抽象概念,孔子也是因人而异做不同的解释。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有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做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设身处地”,就是“换位思考”,就是“将心比心”;较高层次的做法就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最高层次的表现则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绝对不施加于别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人,自己不高兴,也不让别人高兴,但自己高兴了,却不愿意看到别人也高兴。

12.3【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己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释文及解读】

司马牛,即司马耕,字子牛,是孔子的学生。其特点是话多而急躁。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解释说:“所谓仁人,一定要出言谨慎。”司马牛反问道:“难道出言谨慎就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感叹地说:“说到做到已经很难了,难道说话可以信口开河吗?”

我们可以借用习惯表达,把孔子在这里关于仁的思想概括为“仁者讱也”。这与孔子提倡的君子“敏于行而慎于言”是一致的。一个出言谨慎而行事认真的人,应该是一个可信赖、可依靠、可交往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真君子,这样的人可以行仁道于天下。

与颜回、仲弓积极表态要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相比较,司马牛却反思老师的观点,并沿着老师的思路进一步追问。在这里,师生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同一个问题,老师认为做仁必须出言谨慎,学生则认为出言谨慎未必就是仁人。

按说师生两个人都有道理,妙就妙在孔子在学生反问之后的反问。孔子似乎也同意“出言谨慎未必就是仁人”,但他又从这一结论推理出一个有力的反问:出言谨慎也许不一定是仁,难道能因此而信口开河吗?

显而易见,不假思索地随意说话肯定是远离仁道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又能够发现孔子“仁论”中一个新的观点:“仁者讱也”。

我们应该像深刻理解“仁者爱人”那样理解“仁者讱也”。下面一段记载,依然是司马牛与孔子的对话,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特点。

12.4【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己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释文及解读】

司马牛问君子是怎样的人。孔子说:“君子没有忧愁,也不会有恐惧。”司马牛疑惑地反问道:“一个没有忧愁和恐惧的人就是君子吗?”孔子解释说:“当一个人自省而心无愧疚的时候,又有什么可忧愁、可恐惧的呢?”

联系到孔子告诫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孔子提醒他既要出言谨慎,又要不忧不惧,这样的行为举止才是君子之仁。

12.5【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释文及解读】

司马牛忧心忡忡地对学长倾诉:“大家都有兄弟,只有我是一个人。”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自己的事情认真严肃而不出现差错,对他人恭敬而合乎礼仪规范,那么四海之内到处都会有自己的兄弟。你何必担心自己没有兄弟呢?”

这里的司马牛不是司马耕,而是另一人,此人姓司马,名犁,据说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只身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也许是思兄心切,也许是天各一方,兄弟不能相见,甚至不敢相认,司马牛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终于有一天,他把这种苦闷向自己的学长一吐为快。

可贵的是子夏也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宽容而友善地对待司马牛。更为可贵的是,子夏深刻分析了如何才能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就是:要像君子那样认真对待事情,待人要恭敬而合乎礼仪规范,所谓“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今天,有很多人记住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名言,却忽视了成为四海兄弟的基本途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悲哀。

12.6【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己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流水浸润物体那样使人不易觉察的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对人直接的诽谤,如果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今天的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给我们一些答案,但是只有孔子给出了简单而明确的标准。

简单是因为我们很容易理解,明确是因为我们可以照着去做。试想,不说暗中挑拨的坏话,不对他人进行直接的人身诽谤,这是何等的修养!这又是何等的睿智!

12.7【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取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取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取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取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取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取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孔子回答子贡问题时提到三个指标,即足食、足兵、民信,这是保证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足食,则百姓安居乐业,可保内安;足兵,则可御外侮,保国家安宁;而民信,则是得民心的体现,可保万众一心。

也许是有意识地给老师出难题,也许是子贡自己遇到了很困难的选择,他问老师如果要先舍弃一个,然后再舍弃一个,该是怎样的?孔子毫不犹豫地先舍弃了兵,然后舍弃了食,最后只保留了“民信”。在孔子看来,为政者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也是为政的根本。

孔子历来主张施行德治仁政,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反对武力争斗。因此他的选择就是他政治主张的体现,而且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你可以拿走我的机器、资本、市场,但只要给我留下我的工人,三年后我还会成为钢铁大王。”

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得民心呢?孔子认为关键是取信于民。就是说,得民信,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天下。

如果在一个国家的统治中,只有“足食、足兵”而无“民信”,必然要产生“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这是无法保证一个社会和谐运转的。

将孔子回答子贡问题的答案与现代企业管理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孔子的思想观点告诉我们:

企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或者说必须要建立起三个重要的机制:足食——利益激励机制,足兵——危机应对机制,民信——精神凝聚机制。

考察一个团队的优劣,主要是考察这个团队的精神面貌,而精神面貌的确立,首先从领导和管理者取信于民开始。

12.8【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己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释文及解读】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呢?”子贡说:“真遗憾,您怎能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脱了毛的虎豹之皮,看起来就如同掉了毛的犬羊之皮一样。”

这段对话涉及的命题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常常嘲笑有修养的人爱讲究外在的形式,一些貌似追求修养的人也常常忽略其在形式上的规范。因此,这两种人都会用同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论据:一个人只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就可以了,何必还要讲究那些表面形式呢?

针对棘子成的问题,子贡感到很遗憾。他认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形式应该是统一的,而且相得益彰,即良好的品质也要借助适当的形式表现。君子应当追求表里如一。

鞟,特指去了毛的兽皮。子贡借鞟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论述:如果虎豹之皮失去了迷人的斑纹,那就和犬羊之皮没什么区别了。意思是说,君子如果不注重外在的形式,那他和普通人还有什么区别呢?他的优秀品质怎么能够表现出来呢?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们有理由认同子贡的观点。

须知小处不可随便;细节决定成败;大处着眼,更要小处着手。

12.9【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释文及解读】

鲁哀公问有若:“遭了饥荒,国家收入有限、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何况什一税彻法呢?”有若感慨地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呢?”

有若的对应回答,很有些孔子的风骨。

针对鲁哀公饥荒之年用度不足的提问,有若反问为什么不实行什一税彻法呢?没想到鲁哀公竟诉苦说,现在抽税十分之二也不够用。可是鲁哀公没有想到有若的进一步反问,简直就是在质问:如果老百姓丰衣足食,一国之君怎能不足呢?现在老百姓衣食不足,一国之君又怎能足够用度呢?

针锋相对的回答,充分表现了有若爱憎分明的态度,也表达了孔子政治理念中宝贵的“富民”思想。

百姓富,天下富。如果不顾老百姓死活,一味聚财于君,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是很危险的。

有若的质问,对于所有的执政者,都是振聋发聩的警钟。

12.10【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而一旦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这种既要他活又要他死的矛盾心理,就是疑惑。正如《诗经》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崇尚道德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这是理性的行为。孔子给出的建议是坚持忠信,使自己向仁义靠拢。如果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希望他长生不老,而讨厌他的时候就诅咒他早死,这样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的感情用事,就难免陷于迷茫疑惑当中。

感情用事,恰恰是我们普通人常有的情绪。如果我们克服了这种习以为常的情绪,也许我们就学会了辨别疑惑。

12.11【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释文及解读】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做臣子的要像臣,做父亲的要像父亲,做儿子的要像儿子。”齐景公说:“讲得太好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这又是一段经典对话。人们常常记住了孔子回答齐景公问政的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忽视了齐景公由此悟出的一番道理。齐景公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警觉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基本稳定和规范的社会秩序,将是很危险的事情,不要说实施统治,就连能否吃上饭都是问题。

【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凭一家之言就可以把纷争诉讼解决,就可以把官司了结,这实在是审案高手。到底是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仲由呢,还是仲由经常这样断案,我们无从考证。如果把这一记载看成是孔子对仲由的赞许,那么就与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矛盾的。

这段记载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分析。不过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即“必也使无讼”,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作为一个司法人员,协调纠纷、化解矛盾、查审诉讼是本职工作。但是孔子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以平常心来对待诉讼案件。也许是经历的太多了,他多么希望人世间不要发生诉讼纠纷。也许过于天真和理想化,但与那些“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人相比,孔子还是很高尚的。

这让我们想起药铺门前的对联:但求世间人无病,不忧架上药蒙尘。

12.14【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一个人应当如何对待政事,如何走好自己的从政道路,孔子有很多精辟深刻的见解。

这次,针对子张所提出的问题,孔子依然言简意赅,告诉他“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说,处在职位上的时候要勤政而不懈怠,行动起来的时候要尽力做到全心全意。

应该说,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为政处事的基本原则。“在其位谋其政”的具体表现就是“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怎样才算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12.15【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释文及解读】

此章内容系重出,参见《论语·雍也篇第六》第二十七章。

12.16【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成人之美”如今已经成了生活中的口头语。人们或自诩或自谦,常会用“成人之美”或类似的“君子不夺人之美”的说法。

如果大家都争做“成人之美”之人,人与人之间该多么的温馨。但这在孔子看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紧跟“成人之美”之后,还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不成人之恶”。相对于“成人之美”而言,“不成人之恶”要更难一些。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成人之美”之举是锦上添花,而“不成人之恶”之举是雪中送炭。

12.17【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文及解读】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孔子爱憎分明,却念念不忘推行仁政,可面对季康子的行为,他很无奈。终于,当季康子当面求教的时候,孔子有了直言相告、一吐为快的机会。

我们可以把孔子的回答分为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首先,直奔主题:“政者正也。”因为在孔子的眼里,对季康子这样的人无须提“为政以德”,也不必要求“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只要走正道,就善之又善了。其次,以强有力的反问揭示君正的示范作用:“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因为孔子一直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这段话,实在是绵里藏针,恭敬中带着不屑,对答中含着希冀。这可以在随后的一段对话中体现出来。

12.18【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释文及解读】

盗窃为患,的确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季康子为此来咨询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这里,孔子并没有直接给出治盗之策,而是再一次用假设问题反问季康子。不言而喻,孔子的假设命题中实际上包含着自己对“患盗”原因的看法,即这一切皆源于季康子贪图财利。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感受到了孔子的不卑不亢:你来求教,我以礼相待,坦诚交流,但你言行不符合仁德和礼仪规范,我会不客气地批评。

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追求。

也许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两人再次对话;也许就在当时,季康子与孔子的对话仍在进行。且看下章内容。

12.19【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释文及解读】

在季康子看来,治理国家严刑峻法是必不可少的。他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则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就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当这一场针锋相对的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孔子终于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总结自己的思想观点了。

当孔子说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时,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等一系列观点,这也许就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和效果吧。

12.20【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作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洞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而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在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这段对话似乎可以看作是棘子成与子贡对话的继续。

针对子张关于通达的问题,孔子反问子张对通达的理解。在子张看来,通达就是名声在外,但孔子不这么认为,因为有名声并不等于通达。

通达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个人品质端正,而且依礼而行,善于察言观色,体会和揣摩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做到这样,他就做到了通达。那些贪图名声的人,表面上很仁义,在行动中却经常背道而驰,而他自己还自以为是,这就是浪得虚名。

孔子在论述中,特别强调了通达的内涵,这就是“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虚以下人”,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尽管可能也很有名声,但绝对不是通达。

12.21【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释文及解读】

舞雩在山东曲阜,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这一天,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一个人先致力于做事,然后才考虑收获,这不就是提高品德吗?经常检讨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只指责别人的错误,这不就是改正自己的邪念吗?如果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犯糊涂吗?”

如果把孔子表达的思想内容用简单的现代语言来表示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多做实事,甘于奉献,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思己之过,少论他人非,就可以驱除杂念、少犯错误;在任何时候都不感情冲动,不意气用事,不忘自己的身份,不因一时冲动而牵连亲人,就不会犯迷糊、干蠢事。

这样一来,踏实做事、严于律己、摆正位置,一个人就可以提高修养、心无杂念、明辨是非了。

12.22【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释文及解读】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樊迟一时还没有领悟这番话。孔子解释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仁者爱人”和“知人者智”是两个重要的观点。

在这一篇里,孔子先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仁的思想内涵和对明智的见解。怎样才算是明智而不惑呢?孔子的答案是:止流言恶语,不感情用事,摆正自己的位置,了解别人。所谓流言止于智者、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就是这个意思。

12.23【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称得上是朋友的人,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人、容易交流沟通的人,更应该是能够坦诚相待、直言相告的人。但是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在与朋友交往中要很好地把握“度”,要“忠告”,还要“善道”,即恰当地引导,但要点到为止,不可一意孤行,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而自取其辱。

孔子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朋友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平等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处于和而不同的状态。因此,当发现对方有缺点时,要负责任地为其指出来,开导、引导、启发,帮其改正,但不能包办,因为你不能代替他思考,更不能代替他行动。

12.24【颜渊篇第十二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曾子的这段话可谓画龙点睛。正如今天人们所说的那样:财富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

孔子与弟子谈论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思想,应该是我们结交朋友和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原则。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