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乡党篇第十》【释文及解读】

论语《乡党篇第十》【释文及解读】

乡党篇第十《论语·乡党篇第十》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以及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我们不妨根据内容之间的联系,分层次解读。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内容告诉世人,君子符合礼制的言行举止应该是怎样的。【乡党篇第十原文】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10.2  朝,...

乡党篇第十

《论语·乡党篇第十》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以及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我们不妨根据内容之间的联系,分层次解读。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内容告诉世人,君子符合礼制的言行举止应该是怎样的。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1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10.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释文及解读】

最初的这五章,为我们具体而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研读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孔子的个人修养是如何恰当表现的,有助于我们理解毕恭毕敬和不亢不卑的内涵,有助于我们避免傲慢无理和唯唯诺诺的失误。

让我们看看这些具体的记载是如何描述孔子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的:

孔子在地方上与邻里乡党们在一起时表现得温和恭敬,聆听而不多言,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但他在宗庙里、朝堂上,却侃侃而谈,极善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孔子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神情喜悦;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神色庄重。国君出来了,孔子神态恭敬而心中似有不安,但又仪态适中。

当听到国君召自己接待宾客的消息后,孔子的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走路的脚步也加快了,他很有礼貌地向与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或左或右依次作揖鞠躬,衣服随之前后摆动,却整齐而不零乱。当他快步走的时候,就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轻盈而利落。宾客走后,必定要向国君回报一声:“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孔子每次走进公堂大门,都谨慎而恭敬,就好像这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立的时候,他不会站在门的中间;走路的时候,也不会踩着门槛而过。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了,说话时低声细语。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他恭敬谨慎,屏住呼吸;退出来走下台阶后,又脸色舒展开,恢复常态了,轻松自然、怡然自得。走完台阶,快步向前走的时候,他就像鸟儿展翅一样轻盈;当回到自己的位置后,又是沉稳恭敬的样子。

孔子出使别国,手持代表国君的玉圭,恭敬谨慎,举轻若重,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如同在作揖,放下来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孔子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生怕出差错,严肃得战栗发抖,行走时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线在走。在赠送礼物的仪式上,孔子则显得和颜悦色,会稍微轻松自然一些;与国君私下会见的时候,就更轻松愉悦了。

这就是孔子,这就是孔子倡导的礼的具体表现。言谈举止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合乎礼仪规范,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孔子用自己的行为,给弟子也给其他人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10.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释文及解读】

这两章,主要记述孔子在衣着打扮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样的形象设计能够满足孔子在不同场合的需要,很好地反映了孔子的个人修养,充分展示了孔子的个人魅力。

上述记述告诉我们:

君子不用青红或暗红的布饰。因为不是正色,所以不用紫红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一定要有层次,把麻布单衣套在内衣的外面。衣着要讲究搭配: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便于干活做事。睡觉时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才可重新佩戴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参加吊唁仪式时,不能穿黑色的羔羊皮袍,也不能戴黑色的帽子。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必须是用布做的。斋戒期间,要按照规矩改变平常的饮食,不食有异味的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戒酒禁欲,从内室搬到外屋居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虔诚。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认识:一个人在衣着打扮方面如此讲究,生活一定很富裕,否则他怎么会对服饰穿着有如此细致的要求。沿着这一思路,必然得出孔子一定很富裕的结论,否则他怎么可以对多种服饰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有如此具体的了解。如果不是他经常使用,怎么会论述得那么详细?显然,对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人而言,有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是奢侈的时候,他不会讲究衣服的面料、款式及其穿着场合。

通过对相关史料记载的研判,我们可以得出孔子生活还算比较富裕的结论。即便抛开这一推测,我们在研读这一部分内容时,也一定要能够区分并清楚意识到“是否有资格讲究”和“懂不懂讲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不要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孔子是研究周礼的专家。基于此,他完全可以在衣食有限、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通过对服饰礼仪规范的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抛开孔子是否生活富裕的争论,不用考虑孔子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穿衣打扮,而是要意识到孔子懂得衣着打扮的礼仪规范。他完全有可能以自己为模特,告诉那些能穿得起华丽名贵衣服的人,应该怎样穿戴才是合乎礼仪要求的。显然,衣着打扮规范本身就是礼仪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孔子就是从礼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

孔子此处关于衣着的论述,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那个时代的具体规范。此外,我们根据所述,还可以归纳出服饰服务于生活的六大原则:

颜色选择原则,强调用正色、纯色,不用混色、杂色;

层次搭配原则,包括内外搭配、面料搭配、款式搭配和季节搭配;

衣着方便原则,就是说衣服的款式要方便劳作干活;

健康原则,如寝衣和浴衣的使用;

情感匹配原则,如丧服素装不宜佩戴装饰物的规定;

场合身份原则,如着礼服拜会君主等。

这些原则既是服装美学原则的体现,又是服饰礼仪的规范,是美与礼二者完美结合的典范。这些原则已经构成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思想内容,其基本规定在今天依然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释文及解读】

我们再来了解孔子在饮食方面提出的基本原则和他本人的具体表现。

对孔子而言:

参加祭祀典礼得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食用;祭祀使用的肉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食用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了孔子在饮食中的追求,在这里他提出“十不食原则”:粮食陈了、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合适,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食用不超过米面的量,虽然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乱性,而且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也不多吃。

孔子对食物的要求近乎苛刻,就像对艺术品的要求,要完美无缺,要尽善尽美,食品要尽可能精美,做菜要尽可能细致。

不是孔子太挑剔、太讲究,他提出的十条不食或不多食,其实是基于对自身健康负责和对饮食科学认知的把握,在今天看来,完全是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如若违反孔子的“十不食原则”,肯定有损于健康。用今天的话来说,贸然食用诸如变质变味的食物、变色发霉的食物、有异味的食物、烹调不当的食物、过期的食物、佐料缺失太多的食物、从市场上买来的没有质量保证的食物以及存放太久的食物,均有害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这些记载让我们有机会发现孔子集礼仪专家、美食家、养生学家于一身。如果说孔子关于服饰的论述中礼的成分大于美的成分的话,那么孔子在饮食讲究中对健康成分的考虑远远大于对礼节成分的考虑。他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代都值得深刻体会,并可正确指导我们的饮食实践。

作为流传千古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已经超出了饮食的范畴,而成为孔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照。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10.11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10.12  席不正,不坐。

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10.14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0.15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释文及解读】

这几章记载的内容,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处事待人的基本情况提供了更具体的材料。

人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这样的讲究,既是出于礼貌,更是出于健康。饭桌上的夸夸其谈和寝室里的喋喋不休,都是不文明和没有教养的粗俗表现。

居家过日子,也许生活贫苦,哪怕是粗茶淡饭,吃饭前也要取一些拿来祭祖,并且要像斋戒那样严肃恭敬。这是礼的要求,也是人的精神寄托。

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社交聚会时,坐席摆放不正,就不要随便去坐,否则就会失礼,也有可能使自己尴尬。

同乡邻一起饮酒,也要注意礼节。离席时,一定要等老者、年长者走了后再离开。这是对长者的尊敬,是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美德。

孔子尽管不信鬼神,但当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仪式的时候,他仍然要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他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对乡俗的尊重,也符合他“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观点。

当托人问候在别的诸侯国的朋友时,一定要对受托的人两次拜谢,然后送出去。

可以看出,孔子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用礼制约束自己,待人诚恳,尊敬长者,入乡随俗,是一个懂规矩、守规矩的人。

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其实也是孔子作为教育家实施教育的一个环节,即所谓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他很清楚自己要教什么,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教,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教,尤其对自己的言谈举止所产生的影响他有深刻的认识。他是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点一滴给学生做示范,树榜样。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释文及解读】

这两章记载的故事,是孔子珍重自己的生命也关心他人生命的最好例证。

季康子在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鲁国政坛上地位显赫、实权在握的人。也许是孔子生病了,也许是出于对孔子的尊敬,季康子给孔子送了一些药品,或者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滋补保健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但孔子又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随便服用。”

一句“拜而受之”,着墨不多,生动刻画了孔子的感激之情和恭敬施礼之形;一句“丘未达,不敢尝”,把孔子的审慎、委婉而坚决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子这么做不是不领情,更不是不给面子,而是出于对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珍视。他尊重对方,所以“拜而受之”;他关爱自己,所以“未达,不敢尝”。

自家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堂回来,首先询问“伤着人没有”,然后才过问马的情况。有学者考证,这里的“不问马”是后问马的意思,而不是压根儿不关心马。那个时代,马棚失火,就如同今天的车库失火,意味着严重的财产损失,但孔子第一反应是要询问人受到伤害没有。也许大家都安然无恙,所以孔子这才问到马的情况。面对火灾事故,孔子做到了先问人后问马,今天的人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先关心人,再关心马,符合孔子“仁”的思想。孔子关爱生命,包括关爱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关爱他人的生命,还包括关爱其他生灵的生命。当人的生命与财产或其他生命都可能受到损伤的时候,第一位受到关注的应该是人的生命。这是人之为仁的基本内涵和应有表现。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18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10.19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10.20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10.21  入太庙,每事问。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释文及解读】

这几章所记载的具体事例,继续展现了孔子待人的态度。

人分三六九等,地位高下和关系亲疏各有不同,在交往时应区别对待。比如:国君赐给熟食,在享用前一定要摆正坐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孔子则一定要在煮熟食用前拿一部分来供祖宗;国君如果赐给活物,孔子就一定要将其饲养起来;如果与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孔子一定要先尝一尝饭菜。因为这是侍奉君主的基本礼仪,而且已经成为孔子尊君事君的基本原则。

自己生病了,国君来探视,孔子一定要头朝东躺着,身上盖着朝服,拖着大带。因为有病,不能立而侍君,有失礼之嫌,所以就用头朝东、盖朝服、拖大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国君的敬重。这实在是一种礼仪的变通,在孔子看来,即便在病中,也不能对国君失礼。

如果是国君下令召见,孔子会立即行动,不敢有丝毫懈怠,甚至不等备好车马就先走了。不要由此就认为孔子是急脾气、急性子,更不要以为孔子听到国君召见,就激动得手足无措,乱了方寸。“君命召,不俟驾行矣”恰恰是孔子知礼懂礼、行礼用礼的生动写照。

孔子来到鲁国祭祀周公旦的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个明白。

当孔子面对朋友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种境界:假如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来料理后事,孔子会果断地说:“就让我来操办吧!”这才是朋友间的肝胆相照,这才是朋友间的基本道义,这才是朋友的基本职责。

朋友之间免不了相互馈赠,但孔子不以礼物自身的价值大小决定自己的态度,而是坚持从礼制的角度决定采取何种态度:朋友给予的馈赠,即便贵重如车马,孔子也只是“受而不拜”,如果是一块用于祭祀的肉,孔子则会“拜而受之”。孔子对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相互馈赠,既注重情感道义等精神内涵,也不忽视礼仪等形式要素。朋友之间要有情有义,也要有礼。

【乡党篇第十原文】

10.24  寝不尸,居不客。

10.25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10.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释文及解读】

这四章为我们描述了孔子在生活中庄重的一面,反映了孔子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

孔子提醒说:“睡觉时不要像死尸一样挺着,应该团身而卧;平日在家里也不要像待客那样庄重严肃。”这就是内外有别。

遇见穿戴丧服的人,即使很亲近,也要表情严肃;遇见当官的或乐师,即使平时很熟悉,也要很礼貌地对待;遇到身披重孝的人,要俯身致意;遇到背负图板的人,同样要俯身致意。有人用丰盛的筵席招待自己,一定要认真庄重,并且要起身致谢,不能随随便便。碰到打雷、刮大风时,心中应有所不安。

如果乘车出门,上车时一定要先端正站立,手执上车的扶手带子,以免有闪失;在车里落座后不四顾张望,不高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这样才能保持安稳的神态。

可以说,生活中孔子的许多举止,就是周礼的活教材。他不刻意,不做作,运用自如而又一丝不苟,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他都能按礼行事,表情、动作、语言精准妥帖又恰到好处。

但这样做是否很烦琐、很古板呢?甚至当礼坏乐崩已成燎原之势时,一个人还坚持用这些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否是明智之举?也许弟子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但孔子没有直接回答。直到有一天,孔子看到一群野鸡受到惊吓飞了起来,孔子略有所思。当野鸡盘旋一阵又聚集在树上后,孔子这才发出感叹。子路对老师的意思似乎心领神会,对着那群野鸡拱拱手,野鸡鸣叫了几声,飞走了。

今人该怎样解读孔子的感叹呢?如果说孔子是看到野鸡“色斯举矣”,感叹它们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反应敏锐,那么,“时哉时哉”的意思就是赞赏这些野鸡“识时务啊识时务”;如果孔子是感叹野鸡“翔而后集”的自由,那么“时哉时哉”的意思就是羡慕野鸡尚且“得其时呀得其时”。

按照第一种意思解释,孔子似乎是在告诫自己的弟子要识时务,做到与时俱进,不要像自己那样太古板、太固执、太较真,毕竟社会在急剧地变化。若按照第二种意思解释,孔子更像是哀叹自己时运不济、生不逢时,面对礼坏乐崩自己却无可奈何。

研读这一篇,我们了解了孔子在衣、食、住、行、用以及待人接物处事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和原则。这其中既有纯粹礼仪性的规矩,又有个人修养的自然流露,还有合乎科学、健康、安全的总结,有些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不断进步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有些内容则成为我们必须继承的文明精华,有些甚至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贯彻执行的。

孔子是礼的化身,是个人修养的典范,是道德君子的楷模,是万世人师。我们今天对待孔子,包括向孔子学习,肯定不是要模仿孔子的言谈举止和衣着打扮,而是要学习孔子的处世态度,学习孔子的道德情操,学习孔子的修养境界,学习孔子的人师风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