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释文及解读】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释文及解读】

卫灵公篇第十五15.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释文及解读】卫灵公向孔子问兵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尚有所耳闻;但用兵打仗的事,我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释文及解读】

卫灵公向孔子问兵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尚有所耳闻;但用兵打仗的事,我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孔子其实很反感卫灵公的问题,但出于礼貌,他巧妙地回答说,有关祭祀方面的问题他知道一些,但有关军旅之事他没有接触过。

这个故事中还有重要的信息,就是孔子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这与他对弟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要求是一致的。

15.2【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满怀怨气,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问道:“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小人一遇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丧失原则无所不为了。”

这段记载中,有三个问题要注意:第一,为什么要有意强调子路的情绪,一个“愠”字把子路满脸的不高兴、一肚子怨气全表现出来了;第二,子路所问的问题,一个“穷”字究竟是贫穷的意思,还是走投无路、穷尽的意思,不同的含义则有不同的解释;第三,孔子为什么又一次把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评说。

师徒二人究竟谁在借题发挥?

弟子跟随老师游学,断了粮,生了病,有人开始闹情绪,按说这也算不得严重错误。可是当子路向孔子探讨这个问题时,孔子又一次“上纲上线”,引出一段君子如何、小人又如何的议论。只能说明两人的眼光、境界不可同日而语,并不存在谁对谁错。

15.3【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其实不然。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学会找关键、抓根本。孔子以自己为学来启发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不是因为多学而知之广,而是自己善于“一以贯之”。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许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学会抓主要矛盾、纲举目张。

15.4【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仲由啊!现在讲道德的人越来越少了。”

面对剧烈变化的世界,看到世风日下的社会,连孔子也要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了。

15.5【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背北面南地坐在朝堂的王位上罢了。”

无所作为而天下治,是为政的最高境界。人们几乎看不到舜帝整天干了些什么,也没有见到他有什么连续不断的政令。人们至今能留下印象的就是他端庄地坐在君王的座位上。

在这里,孔子有意识地提到了一种状态——“恭己”。这大概能够对无为而治做出某种有意义的诠释。可以想象,一个“恭己”的人,为人则肯定严格约束自己,为君则一定能善待百姓。正是由于他恭己身正,所以自然就能够不令而行、无为而治了。

今天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做到“恭己”。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名利都不珍惜的人,又怎么可能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呢?

15.6【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释文及解读】

子张问做人的行为准则,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修为,一种追求,一种十分有效的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言语不多但道理深刻,效仿之则受益匪浅。要让“言忠信,行笃敬”随时随地在眼前,更在心中。

15.7【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在赞叹正直的同时又欣赏进退有道。他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正直如疾箭;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依然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他就辞官,而把自己的主张藏在心里。”

正直很可贵,但很多时候也要讲求生存之道,最起码要学会保护自己。

15.8【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有机会可以同一个人交谈却没有交流,这就错失了结识朋友;如果与不可以交流的人交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人人皆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见民间所谓“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是有道理的。孔子把人们在生活中的教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总结为“科学说话”:遇到可以敞开心扉交谈沟通的人而没有开口说话,就会失去一个可能的知心人;遇到不可与之交心的人却滔滔不绝,难免要失言。聪明的人既不会错过结识朋友的机会,也不会有失言的地方。这大概就是所谓“度”的把握。

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样的人“可与之言”,什么样的人“不可与之言”?

15.9【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杀身成仁”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孔子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至关重要的生死观。对于志士仁人而言,不会因为贪生而做出有损仁德的事情,必要的时候,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仁德追求。

生命诚可贵,但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存在,比如孔子所讲的“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5.10【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这里的师生对话,有一点答非所问的味道。学生想知道怎样作为才算仁德,而老师却从工具与结果的关系上概括出一句经典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从这个道理出发,孔子才针对子贡的问题阐释道:要想实行仁德,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争取为那些贤惠的大夫做事,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不言而喻,做到了这一点,本身就是在践行仁德,正所谓“近朱者赤”。

15.1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释文及解读】

颜渊询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舜和武王时代的乐曲,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小人。郑国的乐曲淫靡不正派,小人太危险。”

很少见到孔子这样来回答严肃的问题,因为他常常是论理而不说事,而这次他却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有人分析指出,这是因为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显而易见,达到了这样的状态,说明国家治理得相当好了,完美、安定、和谐。当然,孔子还不忘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要禁止郑国的音乐,疏远巧舌如簧的小人。因为前者是靡靡之音,后者很危险。

15.12【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和追求,一定会被眼前的事情所忧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也经常被引用,但这句话的意思绝对不是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虑。

人生在于设计和规划。

人不能没有长远的考虑和打算,只有当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时,他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不被眼前的障碍所阻拦,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人生没有目标,就如同船失去了舵,任何方面的风浪都可能将其打翻。

15.13【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就这样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这一句话在《论语·子罕篇第九》第十八章已经出现过,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分析。因为这话是孔子说的,所以也就流传千古,并成为经典名句。

实在是一个大胆的联想,一个大胆的比喻。试想,如果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这样放肆地把好德与好色相提并论,该是怎样的下场?倒是亚圣孟老夫子“食色,性也”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孔子这句话的基础。

好色是本性,是享受;好德是修炼,是磨难。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追求道德修养看得如吃饭那样重要,他一定是君子中的高人。孔子很谦虚地说自己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15.14【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举荐他一起做官。”

孔子之所以如此肯定地说臧文仲是一个篡权窃位之人,是因为他明知柳下惠贤能,却既不举荐,又不同意重用。

孔子一直认为,为政者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选贤用能。依此来评判,臧文仲的做法轻者说是失职,严重一点讲是个人品质问题: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敢用能力比他强的人。相比较而言,臧文仲的做法有一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个子比他高的一概不用。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把“巨人集团”变成“小人国”。有前途的事业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毁掉了。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发现人才不难,难在是否能大胆使用。这需要机制,更需要领导者的境界和胸怀。

15.15【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和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

一剂提高自身修养的良药!

一句价值无量的处世良言!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与纠纷。要化解矛盾,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多做自我批评,多替别人考虑,多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了这一点,就会避免别人的怨恨。

15.16【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有一句话叫“无可奈何”。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遇事应该多想想“怎么办”,有思路就会有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连一点办法都不去想,又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所以孔子也感叹,对这样的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有一句话叫作“自助者天助”。也许这就是孔子不言而喻的意思吧。

15.17【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谈论的都是不及道义标准的话题,专好卖弄小聪明,这是一种灾难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必然发生群聚行为,但问题是和谁聚在一起,以及聚在一起干什么。

孔子很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整天聚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无聊的话题,根本不涉及做人的道义,而且好卖弄小聪明,华而不实,这样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遗憾的是,孔子担心的事情直到今天依然不断发生着。现实中就有那么一些人,成天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磨闲牙,说闲话,操闲心,管闲事,搬弄是非,没完没了,唯恐天下不乱,凭借小聪明装出一副救世主的模样。其实这样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常常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15.18【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又是一段经典的论述。

一个人如果以道义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用合乎礼仪的方式践行自己的追求,用谦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确保以诚信的态度达成自己的目标,毋庸置疑,这个人一定是真君子。

15.19【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这是似曾相识的一个观点,只是这里用“病”字替换了先前的“患”字,意思依然是担心、忧虑。

君子不仅仅是个人修养达到了高水准,还应该有被人称道的能力,如果仅仅是思想好,而没有一定的处事能力,只能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造成这一问题的责任在自身。至于说修养好且能力强,但别人不了解,没什么可担心的,责任不在自己。

如果把孔子这一思想观点移植到现代社会中,其实就是说,真正有品位的人应该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自会有用武之地。

15.20【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释文及解读】

按照当代许多流行版本的解读,孔子这句话被翻译为:“君子担心死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与上一章所说有矛盾。试想,刚刚还在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而从来不担心是否被世人知道”,怎么接着又说“君子担心自己死后不被世人称颂”,岂不自相矛盾?再者,“疾”在古汉语中常作“病”“厌恶、憎恨”“妒忌”“快”等解释,此处作“厌恶、憎恨”似乎更确切些。

这样,孔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君子厌恶人活一世而没有留下值得世人称道的名分。通俗地讲就是,人不能枉活一世,而应该有所作为,争取给世界留下一点值得人们追记的东西。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15.2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这里的“求”可以作“要求”讲,也可以引申为“苛求”之意。不管作何解释,基本上都能反映孔子的思想。君子主要要求或苛求自己,而小人常常要求或苛求别人。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巨大差别。

15.22【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时刻保持自我”可以作为对这句话的另一种解释。自重、自守、自尊、自信,凭借这样的内在素质和品位,君子必然庄重,而不必与人争出高下之分,也能与大家和睦相处,而不必结党营私。

15.23【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犯错而不采纳他的好主意。”

这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制度或一种机制,但必须要成为所有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唯有如此,事业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都说人才最重要、最宝贵,但如何对待人才,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是一个可以不断探讨下去的话题。也许会总结出许多理论,孔子却把这个问题简单到了极致: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人们常说要有公心,“一碗水端平”,究竟怎么才算做到了?孔子的话也许指出了方向。

不以言举人,是说不要因为一个人说的好听就举荐他、提拔他、重用他。不以人废言,是说不能因为这人犯错误,或你对他没有好感,就连他的话也废了。

15.24【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文及解读】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一字千金!这个字就是孔子所说的“恕”。

虽然孔子接着强调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这只是“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强加于别人,并不存在宽恕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别人的宽恕。但要能够做到宽恕,首先不能强加于人。

因此,不能把“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画等号。而只有在“己所不欲而人施于己”时,才谈得上“恕”。所以孔子在“恕”字后面再点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是专门针对子贡而言的,并不是对“恕”的进一步解释。

15.25【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孔子总结自己的“誉人之道”:他不会轻易诋毁别人,也不会随意赞美他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一定是在考察之后才会评价一个人,或誉或毁。这才是为人之道,也是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在正确方向上发展的根本原因。

孔子观点的实质,也许就是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这是值得推崇的。

15.26【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没有了罢。”

什么叫“阙文”?权威解释是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作阙文。依此看来,孔子能够发现史书中的阙文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奇怪的倒是接下来的文字“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与前文“犹及史之阙文”既没有直接的递进关系,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有马者借人乘之”,可解释为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乘骑,也可解释为有马的人还要借别人的马乘骑。还有人认为这里是说自己有马但不会调教,就先借给别人乘骑,一方面发挥马的作用,一方面又把马调教好。这样的人在古时候有,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看不见了,所以孔子才说“今亡矣夫”。

如果人们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问题,必然出现“我的东西,我不用,别人也不能用”的局面。

15.27【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花言巧语常常败坏人的德行;不能忍耐一些小的事情,就会败坏大事情。”

首先,警惕花言巧语的人,这种人最容易迷惑人,也常常制造矛盾、惹是生非、败坏风气。所以孔子用“巧言乱德”提醒人们。应该说,这是孔子长期观察后总结出的经典结论。

其次,成大事者要能够忍受、容忍一些与自己的追求和精神不一致的东西。“小不忍,则乱大谋”不是低层次的忍气吞声,不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是该放就放、得过且过,更不是无原则地退让妥协,而是智者的过人策略和智慧所在。有志向、有理想的人,自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在小事上纠缠不清,不允许任何小事情影响自己长远目标的实现。反过来,有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他甚至会接受牺牲自己局部利益的条件。这里,“忍小”是为了“不乱大谋”。有时候,以退为进其实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善意的忠告,那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相反表现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人有远虑,必无近忧。忍小是为了成大,不被近忧所扰,是为了更好地思虑远。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15.28【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三人成虎”也是存在的。因此,当众口一词的时候,保持一份理智和冷静是难能可贵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考察,就更令人肃然起敬。孔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学生。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固然轻松,但也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被他人利用。只有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才能够有所发现。同时,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天下既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所谓的“完人”。因此,“众恶之”“众好之”的人,一定有什么东西被掩盖了,或被忽略了,这时尤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考察再考察。

15.29【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任何一种社会风气、风尚,道德、价值观、是非标准等,都是人们一定社会活动的结果,因此,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造和扭转。这就是“人能弘道”的基本含义。反过来,社会风气、风尚、道德的好与坏,价值观、是非标准的正确与错误,并不能决定作为个体的人的好坏,以及其行为举止的正确与错误。这大概就是“非道弘人”的意思。

我们承认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但是更应该看到人的主导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始终都是第一位的事情。

15.30【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不为过,过而不改乃真过。言简意赅,当听而不忘。

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有一点过错不可怕,怕的是一直有一点过错而不思悔改。

“过而不改”,就难免犯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就是对这种行为后果的形象刻画。一个追求进步和提高的人应当引以为戒。

15.3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人必须学会思考,更要善于思考,但是思考的前提是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

孔子在这里所描述的状态,其实也是对自己所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观点的佐证。

15.32【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谋求道行而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义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他们常常超脱于物质利益,而在精神追求中不断修炼、升华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说君子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君子就是讲求精神追求的人。谋求衣食而耕田劳作,也会有饥寒交迫的时候;致力于学习提高,学而优则仕,就会得到足够的俸禄。从这个意义上讲,君子只会为道而忧思,却不会被贫穷所困扰。

15.33【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凭借聪明才智取得一定的职位,但不懂得用仁德来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也懂得以仁德来保持它,但不能以严肃恭敬的态度来对待工作,那么百姓就会不敬;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并以仁德保持它,也能用严肃恭敬的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发布政令时不遵从礼制的要求,没有规矩和程序意识,那也算不上是完善的。”

但凡所要获得的东西,有可能通过很多种方式得到,孔子赞赏和首肯的是那种凭借自身聪明才智而不是歪门邪道达到目的的做法,不管是个人地位、俸禄还是执掌天下,都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沿着这样的思路推进,会发现一个密切的连环关系:如何得到、怎样坚守、如何对待、怎样使用。孔子对此命题的深刻论证,构成他仁政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拥有的地位、手中的职权、众人的拥戴、自身的权威等,都需要继续用仁爱的美德来维护和培植,这样才能恒久地保持,如果不用仁爱的阳光雨露照耀滋润,这一切就会很快失去;凭借自身本领获得,并用仁爱之德呵护,但不能以严肃庄重的态度和精神对待,部下乃至天下人就不会萌生敬畏之情,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使应有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大打折扣;即使这些方面都做好了,大家认可你所拥有的一切,你也能够用仁爱之心精心呵护,而且也注意严肃认真地对待,使大家心生敬意,但如果在采取行动时疏忽了方式方法的合情合理性,也不算是尽善尽美,称不上完美无缺,而且这最后一环节的失误,很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的严重后果,使前面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里,我们又一次想到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为政要做到“无倦”这一思想的深长意味。

15.34【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释文及解读】

对这一段话,人们大多这样解释: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现实一点说,君子其实也可以做好小事,同时更能够担当重大使命。但小人无论如何是不能担当重大使命的,至于他是否能做好小事,却也未可知。

15.35【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清楚地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孔子看到了仁德道义对于天下黎民百姓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他大声疾呼仁德的回归,他更希望人们能从对仁德礼仪的冷漠中复苏。他见多了人们对水火的依恋,因为生活离不开水火。水火对于人们正常的物质生活来说须臾不可缺少。那么,人们是否也认识到了仁德对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同样须臾不可缺少呢?

仁为什么比水火更甚?孔子有一段精彩的论证:水火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得太近,则有可能陷于水火之中而丧命;仁德也很重要,但不会因为追求仁德、离仁德太近而丧命。

孔子以这样形象的比喻,告诉世人:大胆地追求仁德礼仪吧,它只会让你的生活和精神更充实和丰富,绝不会对追随者有任何伤害。

仁德道义,对追求者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15.36【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可以说,这是上一章里孔子思想观点必然的、顺理成章的发展和延伸:既然仁德道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样的重要,那么,当面对仁德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要谦让而不去追求呢?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老师也不谦让!

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只记住了“当仁不让”这个成语,而且理所当然地把它解释为要积极争取而不能谦让。这一理解的后果恰恰是人们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前提“面对仁德”,这是极其可悲的,也是很有害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离孔子的思想要求越来越远。

15.37【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释文及解读】

最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这样来评说君子似乎没什么错误。但是如果放在古汉语的环境中,“贞”和“谅”的词义合乎逻辑的结合是无法得出上述意思的。“贞”在古汉语中可作“占卜”“坚守”“正”等含义讲,“谅”常作“信”和“体谅”讲,而这句话的句式结构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它是要表达“君子可以如何如何,而不会如何如何”的意思。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合乎逻辑的、能被人接受的观点就立起来了:君子也可以占卜问卦,但他不一定相信卜卦的结论。

这样的分析和理解,与孔子的生活态度是一致的,与孔子对待鬼神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如果这样的分析成立,也许就是对孔子思想原貌的回归,也许就是对孔子观点最接近其精神实质的解读。

15.38【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侍奉君主,首要的是认真办好事情,而把获得俸禄放在后面。”

除非你就是一号人物,否则都要面临“事君”的问题。这需要技巧,需要智慧,更需要修养境界。

孔子不谈“事君”之术,而论“事君”之道,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敬其事。也就是说,作为部下,一定要告诫自己第一位的事情是“爱岗敬业”。只有这样,才能有个人职业发展的前途,才会获得应有的报酬。

工作第一、奉献第一、创造第一,应该是包括职业管理者在内的每一个职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追求。因为俸禄永远是对付出的回报。

15.39【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这是孔子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与“因材施教”同样值得推崇和实践。

相比于现在一些学校和老师动辄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做法,孔子的思想是那样的伟大。

15.40【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追求和志向各不相同,那就没有必要在一起商议和探讨问题。”

常言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干事业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志向不同、追求各异,就很难凝聚人心,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很难达成共同的目标。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应该成为寻求合作伙伴的基本原则。

15.41【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子曰:“辞达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朴素的观点!基本的要求!

语言本来就是表情达意的,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当然,有时候为了追求优美的效果,人们采用一些华丽的修饰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15.42【卫灵公篇第十五原文】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释文及解读】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跟前,孔子就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又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规范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基本之道。”

孔子不愧是礼仪大师,他一直很注意自己待人接物时的行为举止,尤其是面对一些特殊的人物,比如盲人乐师。这里记载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孔子在招待盲人乐师冕的时候,总能及时仔细准确地向对方传递必要的信息。他的学生不解地问:“难道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规范吗?”孔子明确地回答:“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基本规范。”

看得出,孔子很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有心中有礼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