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泰伯篇第八》【释文及解读】

论语《泰伯篇第八》【释文及解读】

泰伯篇第八8.1【泰伯篇第八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释文及解读】孔子说:“泰伯这个人品德最高尚了,他多次把王位让给弟弟季历,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孔子一直认为周灭商是圣事,顺乎天意。他十分赞赏周朝先祖的优秀品德。传说周古公亶父认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吴地。古...

泰伯篇第八

8.1【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泰伯这个人品德最高尚了,他多次把王位让给弟弟季历,老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孔子一直认为周灭商是圣事,顺乎天意。他十分赞赏周朝先祖的优秀品德。

传说周古公亶父认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吴地。古公亶父去世,泰伯也没有回去奔丧,后来他还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后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

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其一,天下只有让于贤者圣人,才可能得到治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其二,泰伯三让天下的高尚品德值得万民称道。

8.2【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知以礼指导,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酿出祸乱;率直而不以礼约束,就会言语尖刻,出口伤人。居于高位的领导者如果忠厚对待亲情,在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爱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恭、慎、勇、直,皆优秀品质,每个人都应当力争具备。但是如果离开了礼的约束和匡正,就毫无价值,而且还会生出许多事端。所以,孔子通过分析“恭慎勇直”失礼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告诉人们:一定要以礼为指导,正确把握行为分寸。过分谦恭,就会走向虚伪,就不会有所成就;一味谨慎,只会畏首畏尾、劳而无功;一味勇直,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优秀品质的核心是要合乎礼仪规范,一切以仁德为标准。

孔子又从正面论述了合乎礼制的举措带来的良好风气,这便是整个社会大兴仁风,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暖暖的亲情,而不再冷漠。两千年后,人们用一句歌词描绘了那样的景象:让世界充满爱。

在呼唤道德回归、提倡道德重建的今天,我们需要好的品质——那种符合社会礼仪标准的品质。

8.3【泰伯篇第八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释文及解读】

曾子得了重病,就把学生召集到身边,对他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它们是否完好而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会再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的举止言谈,是和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紧密联系的。如果把背景搞清楚了,这一番言论就明白了。

据《孝经》记载,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肌肤,因为这是父母给予的,不能有任何损伤,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儿女对父母尽孝的开始。

曾子以孝闻名,现在他身患重病,让弟子掀开被子看看自己的手脚,他担心自己身体发肤受损,心情就如同《诗经》所描述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得知手脚完好无损后,他欣喜地说:“我知道我的身体,今后不会有损伤了。”

可能有人会有疑惑,难道曾子只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没有别的牵挂吗?《论语》接下来的一段记载回答了这个问题。

8.4【泰伯篇第八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释文及解读】

曾子身患重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鸣叫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应当重视三个方面的修养: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说话时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子在病中有感而发的一句话,成了千古名言。但比这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体会“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我们不必理会曾子与孟敬子政治立场的分歧,仅曾子“其言也善”的三点感受就让我们受用不尽:人要敢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才会远离粗暴傲慢;也要使自己保持庄重严肃的神情,这样人们就会信任你;说话时要注意语气措辞,这样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做到了这三点,将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8.5【泰伯篇第八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虚空,被人侵犯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曾子在这里强调的还是个人品德,而且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治学的谦虚,是孔子“不耻下问”和“三人行,必有我师”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有若无,实若虚”,则强调一个人要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这是曾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犯而不校”意思是说,有人冒犯了你也不要计较,这是曾子宽容、忍让精神和胸怀的反映,也是他对孔子“仁”的新理解和发展。

那么,一个人要做到这样的程度是否很困难呢?其实不难,因为在曾子的朋友中,就有人是这样做的。

8.6【泰伯篇第八原文】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和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曾子形象地回答了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他可以充当托孤之臣,成为顾命大臣,足见其忠;

他可以承担社稷之重,足见其能;

在生死面前不改变自己的思想,足见其义。

一个忠诚无比、才华无比、义气无比的人,当然是君子了。

8.7【泰伯篇第八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释文及解读】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我们今天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对国家有所作为,这一点与曾子当年是一致的。曾子要求他的学生一定要有远大恢宏的视野和刚强不屈的意志毅力,对承担的巨大责任要有心理准备,对于目标要有奋斗不息的打算。

为什么呢?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能不重大吗?追求目标,死了才能停下来,能说不远吗?因此,一切有识之士、有为之士,都应当志存高远。

目标、道德、恒心,三位一体,尽管任重而道远,也能前行不止。

8.8【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的修养从学《诗》开始,因学礼而立身,最终完成于学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又一反映。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孔子主张一个人的修养应当全面,知识应当全面,技能应当全面。但由于对“兴”“立”“成”理解的差异(比如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兴”“立”“成”分别是开始、自立和完成的意思),这句话就有了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解释虽然牵强附会,但有助于开阔视野:诗可以振奋精神,礼可以坚定情操,乐可以成就事业。

不管怎么讲,孔子在这里似乎描述了一个人道德修养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即使有别的解释,也不会涉及政治主张。

但是《论语》接下来的一段论述,却常常成为追究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据。

8.9【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的解释是最常见的,几乎成了定论。

从《论语》的其他记载中,我们发现孔子有深刻的爱民、富民和养民思想。而要讲孔子的愚民思想,这一句话就是最典型的证据。可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重新断句,就会有新的意思,从而成为新的观点:

其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老百姓认可了,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这似乎与孔子的观点相一致。但有人认为这样断句不合古汉语语法,而且有拔高孔子民主思想之嫌。

其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老百姓如果可以被驱使,就只管驱使支配;如果不可被驱使支配,就要用一些智慧的做法。这一解释包含了力服和智服的辩证关系,属于领导之法、管理之术一类问题,但也许我们还是拔高了孔子的思想。

那么,回到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否就一定是愚民思想呢?举一个例子: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原则说:下级只有接受和执行上级指令的义务,没有评价上级指令对错的权利,上级的错误由上级的上级认定。这一管理原则和军队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一样的道理。那么我们是否就因此而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军队组织推行的是愚民政策呢?

联系到孔子极力推行“仁政德治”的思想,特别是他多次与弟子探讨如何为政的一系列论述,我们有理由认为,孔子在这里其实是在讲推行政策的策略,即为政策略。如果这样的推理成立,那么孔子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也许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有些决策,只需要老百姓知道是什么,而不一定要他们明白为什么;有些政策,只要求他们执行,而不一定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8.10【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己甚,乱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好勇斗狠又厌恶贫穷,就会犯上作乱。对不仁德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也许孔子不是一个出色的为政领导者和行政管理者,但他肯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学家,是研究为政之术、领导科学的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孔子在这里以“乱”为题,分析了产生乱的主客观原因。

一方面,人的因素。有人好勇斗狠,有人厌恶贫穷,如果这个人既好勇斗狠又厌恶贫穷,那么就很容易惹是生非,甚至违法乱纪,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源于一个人的内心和思想,属于乱的主观诱因。

另一方面,环境因素。对于那些不讲仁德的人,应该群起而攻之,但如果痛恨得太过分,就会孤立他们,使他们回归社会无望,如此则等于加剧了他们继续祸乱社会的力量。

孔子的简单论述,带给我们以下两点启迪:

其一,以仁内修自律,以礼外化他律,从主客观两方面做好治乱文章。

其二,以中庸的态度对待不仁德之人和不道德之事,用仁德感化他们,给这些人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要一棍子打死。

8.11【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己。”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完美的才华,如果他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用“周公之才之美”作为标准,属于真正的高标准,孔子认为,即使一个人的才华达到了这个标准,但如果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吝啬小气、不懂得分享,这个人也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道德修养呢?道理很简单: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还有一种说法更形象: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

8.12【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古代以谷米为俸禄,所以谷有禄的意思,相当于今日所说的工资。在这一段话中,“谷”有入仕为官之意,这也是孔子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学以致用,这是受教育的目的。读书受教育是为了什么?孔子讲“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要培养安邦治国之才。周恩来目睹中华贫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今天我们讲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这一切的精神实质都是学以致用。

在孔子的那个年代,三年为一个阶段。三年学成,入仕为官,安邦治国。但如果有弟子学了三年,还没有能够得到官俸,或者不想着去做官,就很少见了,孔子所谓“不易得”。

这样看来,“三年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似乎有两种不同解释,其一是三年学成而谋不到一官半职,类似于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其二是三年学成还不想立即去工作,而是要继续求学深造,类似于今天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是前者,三年后无法得到官俸,说明这个人学无所成,要么愚笨,要么没下功夫,混了三年。这种混世的学生现在有,但在孔子的弟子中似乎不存在。那么,“三年学,不至于谷”就只有后一种解释:这个人目前还不想做官,或者这个人一心只想做学问。对此,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孔子只能感叹这样的人“不易得也”。

对于三年学成但一时还不想做官拿俸禄的人,孔子给了两点很重要的忠告,也就是《论语》接下来两章的内容。

8.13【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坚守自己认定的为人处世原则。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有朝一日你想有所作为,就选择天下有道时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把自己的富贵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的事情;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成是孔子的第一个忠告,即“守死善道”,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应该说,孔子为这些“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的弟子设计了很好的去处,确立了很好的安身立命的原则。只要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能够洁身自好,进退有据,游刃有余。

8.14【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可以看成是孔子为“三年学,不至于谷”之人的第二个忠告。

孔子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你选择不为官,你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要做到安分守己。建言献策可以,指手画脚则不足取,“其位”和“其政”之间有具体明确的权责利关系,这叫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规则,要懂得服从。

这一忠告,对于那些易于热血沸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支清醒剂,一服降温药。既然选择了不在其位,就一定要做到不谋其政。

出世与入世本就是一念之差。

8.15【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孔子的精神生活很充实,也很高雅。这与他曾经描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一致的。可以想象孔子认真地听着太师挚演奏,从序曲开始,直到结尾,他完全融入音乐里,如痴如醉。等到演奏结束,孔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优美的音乐自始至终都在我耳边回荡着。

另外,孔子评论音乐和诗歌,涉及《关雎》的还有一处,就是有名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16【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凡事都有两面性。孔子一方面极力赞赏高尚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又对道德修养缺失者忧心忡忡。面对狂妄自大而又不正直、幼稚无知而缺乏谨慎、表面上诚实而实际上不守信用等等这样一些人,孔子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孔子列举的这些劣迹,就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我们称之为“无能、无德、无品、无味、无聊”的“五无人”。把这类人作为反面教材,有助于提醒自己对照检查,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修养,达到“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目标。

8.17【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赶又不可能一下子追上的过程,又是一个在不断获得的同时可能不断丢失的过程。”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追求道德修养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学习也就没有止境。

孔子在这里又一次强调“学而不厌”和“学无止境”。学习的过程就如同追赶一个永远追不上的目标,学习就应当像永远达不到目标那样不满足,要有虚心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与毛泽东所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是同样的道理。这是孔子告诫弟子治学的一个原则。

与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同等重要的,是如何保持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到的知识,要珍惜,要运用。当一个人对自己手里的东西总是担心失去的时候,他就会加倍珍惜和爱护。那么,不让知识丢失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以致用,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简单地说,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有紧迫感,虚心学习;

其二是要珍惜得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8.18【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都曾得到天下,但不是他们夺取来的。”

从这一章开始,《论语》连续四章都在论述尧、舜、禹的高尚品德。

孔子首先高昂激越地赞叹了舜、禹的大公无私:他们据有天下却不据为己有;他们得到天下却非抢夺得来。孔子以对舜、禹的赞赏,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政局动荡、弑君篡位者屡见不鲜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孔子还以尧为对象做进一步阐发。

8.19【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释文及解读】

孔子赞叹道:“真伟大啊!人间还有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虽说只有天在上,尧帝也能如天高。他的恩德泽被天下,百姓们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称颂。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乐典章是多么辉煌啊!”

这是一首响彻天地的赞美诗!在这里,孔子发思古之幽情,用优美的语言赞颂尧帝创基、立业、开道统的功绩,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

当然,孔子很清楚,治国安天下,要有明君,也要有贤臣。他认为,贤臣就是明君难得的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他通过分析比较舜帝“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和武王“有乱臣(即贤臣)十人”的历史事实来谈人才和品德。

8.20【泰伯篇第八原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己。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己矣。”

【释文及解读】

舜帝有五位贤臣,传说是禹、契、伯益、皋陶、稷等人,他们帮助舜治理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分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从唐尧和虞舜那时开始,到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最繁盛了,可谓人才济济。因为唐尧时有五个贤臣,而到周武王时有十个,其中有一个是女人,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虽然已经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但仍然侍奉殷朝君主。周君之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贤臣之德在于辅佐明君治国安邦,那么明君之德必在于礼臣爱民。

8.21【泰伯篇第八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释文及解读】

黻指祭祀时穿的礼服,冕指祭祀时戴的帽子。孔子说:“在我看来,大禹是无可挑剔的。他的饮食菲薄简单,而祭祀活动中孝敬鬼神的食物却很精致;他平时的衣着简朴破旧,而在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却倾心致力于开沟修渠,大兴水利。对于大禹这样的明君,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不言而喻,孔子认为大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不仅对老百姓起了榜样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执政者也是一个榜样。

孔子对大禹的歌功颂德,既是他怀旧复古心态的写照,也是他对当时执政者的一种善意警告。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