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论语/论语《述而篇第七》【释文及解读】

论语《述而篇第七》【释文及解读】

述而篇第七7.1【述而篇第七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释文及解读】孔子说:“我只是注述前人的思想而没有创新之作,信奉并且喜好古代的东西,因此我私下把自己比作‘好述古事’的老彭。”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到的老彭,究竟具体是谁,至今也没有定论。我们姑且把这里的老彭理解为一位“好述古事”的古人吧。重要的是孔子讲述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在这段话中...

述而篇第七

7.1【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只是注述前人的思想而没有创新之作,信奉并且喜好古代的东西,因此我私下把自己比作‘好述古事’的老彭。”

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到的老彭,究竟具体是谁,至今也没有定论。我们姑且把这里的老彭理解为一位“好述古事”的古人吧。重要的是孔子讲述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在这段话中,孔子的坦诚和直率跃然纸上,他把自己的全部心得毫无保留地谈了出来,这是一个教育家的胸怀、一个思想家的境界。

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和后世的人都认为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那么他的学问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孔子很谦逊地表示,他只是注解阐释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并没有创造新的思想,更没有标新立异;他信奉而且也喜好过去的好东西,如此而已。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的真实写照。他整理过《易》,编订过《诗经》《礼》《乐》等,虽然他终生并没有写过一部专著,但他用毕生的精力述而篇第七注释前人的思想和学说,把前人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就在这一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成就了他的伟大学说和不朽思想。

孔子的“述而不作”,是有感而发,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是知行结合。因此孔子的“述”,本身就是著,就是作,就是发展,就是创造。因此,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就是不刻意创造,不标新立异,也不轻言发展,而是通过注述阐释,把前人的思想搞清楚、想明白、用到位。这应该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科学态度。

作为治学态度和基本方法,“述而不作”有许多积极意义:

其一,有助于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其二,“温故而知新”,常常在对前人思想的注解阐释中有新的发现和见解,即所谓常读常新。谁能说深刻理解前人的思想和学说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呢?

其三,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避免“头重脚轻根底浅”现象的发生。

做学问忌急功近利,忌一知半解,忌浅尝辄止,忌自以为是,忌自大浮夸。孔子没有大部头的著作,而是坚持“述而不作”,最终却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一代宗师。

今天的学人,面对学术界的风气和状态,该正确认识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了。

7.2【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时不觉得厌烦,教诲别人时有耐心,做到这一点,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在这里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方法。下功夫记住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对待学习要充满热情,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教诲他人的时候要有耐心,同样也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

快乐地学习,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学而不厌。孔子的这一观点,后人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于“诲人不倦”,后人常常做出不完全正确的解释,比如把此处的“倦”解释为“疲倦”,这样就把“诲人不倦”解释为教诲别人要不知疲倦,虽然这也能讲得通,但意境不够。

其实这里的“倦”与前一句的“厌”是同一个意思,厌倦、厌烦。孔子的意思是说: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学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不能有厌烦心理和畏难情绪。同样的,教诲他人也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对于一个有学问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不是很困难的。

简言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学习持之以恒,育人要有耐心。

如果“学而厌”时怎么办?方法很简单:暂停,调整,然后继续学习。

7.3【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对于那些不注重品德修养,不讲求学习提高,听到符合道义的道理而不照着做,有不良习气而不能改正的人,我是很忧虑的。”

孔子在这里列举了人常有的四种可怕的毛病。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这四种毛病,非但让人忧虑,可能还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孔子把道德修养、学习知识、行义事、改不善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知书达理,是为了更好地做符合道义的事情,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一个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他必然在行为上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反过来,一个人如果“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说明这个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缺乏道德修养和教化。

所以,孔子其实是提出了内外兼修的问题。内修心性,要不断自省;外检言行,闻过即改。

7.4【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依然保持衣冠整洁,但仪态温和,神情自在舒缓。

弟子用简单而又传神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中的形象,使我们有可能从他们的记载中想象出孔子的神态,进而感受孔子的思想学说。

这一段记载,带给我们两点思考:

一是孔子在家里时对自己的要求:穿着要整洁,精神要放松。用现代流行的广告词来描述叫作“放松而不放纵”。这一点恰好与弟子对孔子的另一种神情描述相呼应。“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见《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三十八章),是说孔子温和而很严厉,威严但不凶猛,庄重但又很安详。

二是孔子这样做,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人们把这样的境界用两个字来表示叫作“慎独”。孔子就是在用自己的行为给弟子上课。这就是身体力行,这就是言传身教。

一个行动胜过千万语言。

7.5【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太衰老了,已经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这也许是孔子到晚年时的一种心态吧。

作为心目中的圣人,孔子对周公充满了景仰之情,有割舍不断的思念,强烈的神交愿望时常在他的梦中成为“现实”,这就是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孔子也常以梦见周公作为话题阐述他的思想,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但这一次,孔子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而恢复周礼的事业远未成功,似乎周公的在天之灵也不来他的梦中了。他感到自己的确是衰老了,哀叹中透出一丝的无奈。

这样的记载在《论语》中还有几处。

7.6【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据守品德,依照仁的要求,徜徉在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之中,得到全面发展。”

孔子对弟子既因材施教,又要求全面发展。这一段论述,清楚地反映了孔子培养学生时的一些基本原则:坚持以道德修养为前提;以仁德为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符合礼治;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为基础,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我们抽掉其中的历史内容,再赋予其时代内涵,那么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和主张,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仅有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岂止是残次品,简直是危险品。

7.7【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释文及解读】

脩是干肉,又叫脯,每条为一脡,十脡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作为学生初次拜师的礼物。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孔子在收徒授课的时候,要求学生交一定数量的学费,而且可以用十条干肉来衡量,按说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学生拿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的见面礼或充当学费,可能是受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那么,十条干肉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只有少数人家才能拿得出,还是大多数人家都能出得起,我们不好猜测。今天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但家里无钱供养他的巨额学费,当时的十条干肉是否就像今天这样的巨额学费那样,我们不得而知。

我所理解的学生拿十条干肉来求学,其实也是表达对老师的尊敬,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酬谢。而且孔子只是说对于拿着干肉来求学的人都悉心教授,并没有说对于那些拿不出十条干肉的人就拒绝接收。

对孔子而言,他的生活应该是比较富裕的,这可以从《论语》所记载的冉求多给子华母亲很多米,以及子思给孔子当管家时孔子一次就“与之粟九百”的真实事例找到依据。孔子的生活已达到当时的小康水平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十条干肉,是否向世人表明,即使拿不出巨额学费,哪怕提几条干肉来,我也愿意收他做学生。对于这样的人都能接收,愿意教,其他有志于学的人就更愿意来求学了。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束脩是指古代的成人礼,男孩十五岁就要行束脩之礼。因此,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没有不愿意教导的。

7.8【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还没有到想弄明白而又不得要领的程度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就不要重复讲解。”

孔子把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无私地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又把这些思想记载了下来,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思想宝库里不断吸取营养。

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他既是启发式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又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就是说,在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时候,他很注意观察和把握学生的状态。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进行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坚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注意区别对待,注意掌握时机火候,时机不成熟时不轻易去开导。这些思想在今天的教学实践中对为人师者仍有启发意义:学生不经过苦思冥想而处在不得要领状态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启发学生;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又无法恰当表达,老师也不要在这个时候去开导。只有在学生开动脑子独立思考了,对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时,老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才是启发式教育思想的真谛。这种“度”的把握是非常科学的,一下子就抓住了启发式教育的灵魂。

即便对于个别悟性差一点的学生,孔子也找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多讲、反复讲,但也要讲究“火候”,把握好度:当学生还没有掌握知识的相互联系、不能够由此及彼的时候,不要急于反复讲解。

我个人理解,孔子针对“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学生提出的“不复也”,不是如一些人所理解的“不再教导”,而应该是“不多讲,不反复讲”。本来,对于反应慢、悟性差、理解力弱的学生,就应该耐心细致多讲解,但是他没有掌握相互联系,还没有达到由此及彼的程度,这时讲得越多,越无助于他对知识的消化,因此孔子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不宜反复讲,否则,就容易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结果。

这一段通篇都是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来讨论问题。他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精于表达、善于联系的素质。这是十分有价值的思想,我们在敬佩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融会贯通,是坚定不移地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7.9【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用餐,从来不曾吃饱过。

这一段和随后的一段都是描述孔子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处事原则,既有人之常情的一面,又很好地表现了孔子的个人修养。

因为孔子曾经做过吹鼓手,有可能比其他人较多地出现在丧事环境里,受现场情绪的影响,他无法很从容地吃饭,慢慢地,在有丧事的人家家里吃饭,甚至于在穿丧服的人旁边用餐,他都不可能吃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性情中人,具有浓厚的仁爱之心和同情心。

另一方面,在一个有丧事的人旁边,你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说严重一点,是对他人的莫大伤害,是一个人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有了在这种场合、在这些人面前不吃饱的行为结果。这就是孔子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论语》接下来的一段记载,可能就是这一结论的证据。

7.10【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释文及解读】

如果孔子在这一天因为凭吊祭祀而哭泣的话,他就不会在这一天唱歌。

孔子好像有唱歌的爱好和习惯,这一点在《论语》中有明确记载,但是孔子还有自己的原则,即“是日哭,则不歌”。那么是什么事情导致“是日哭”?我们不能想象孔子成天哭哭啼啼,也许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一天他参加了丧礼祭祀,肃穆悲伤的气氛影响了他的情绪,他不可能再放肆地歌唱,所以久而久之,“是日哭,则不歌”就成了他的一个生活习惯。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孔子很看重所有的祭祀活动。孔子看重这类活动,不仅仅因为这些活动表现了礼仪制度的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这类活动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应该在形式上合乎礼仪规范,更要在精神上感情投入。

“是日哭,则不歌”不仅是孔子道德情操和修养的具体表现,也是孔子在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

7.11【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老师,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您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敢于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一段精彩的师生对话,体现的既是人生态度,又是处世原则。

一个人可以有强烈的事业意识和目标追求,可以极力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但无法强迫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接受其观点。孔子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周游列国的遭遇也深深地刺激着他,使他在无奈哀叹之中产生了万事随缘、不可强求的认识:如果有人赏识我的才华,我就为他卖命;如果他重用我,我就推行我的主张;如果他对我舍弃不用,那我就把自己沉下来、藏起来。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孔子认为只有他自己和颜渊能做得到。

孔子的这一番议论,包含着他对人生的感悟,通俗地理解就是人既要经得起喧嚣,也要耐得住寂寞。这何尝不是一种修炼!

接下来,孔子回答了“假使统领三军,愿与什么样的人合作”的问题。孔子很干脆地否定了貌似勇敢、不怕牺牲的人。尽管这样的人能够赤手空拳与虎搏斗、徒步涉水,死而无悔,但孔子觉得这样的人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有勇无谋,只知拼命,肯定成不了大事,因为命都牺牲了,何来事业?

所以孔子提出自己挑选合作伙伴的标准,那就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后采取行动、完成任务的人。这种人智勇双全,谋定而后动,不会有无谓的牺牲,不会犯低级错误,因而能成就大事。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的观点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人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进而改造社会。另外,孔子的观点中也反映出他对生命的尊重甚至敬畏,这是很可贵的。在任何时候,生命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7.12【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是那种符合道义而且是可以追求的富贵,哪怕就是充当执鞭之士,做一些鸣锣开道的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富贵,我是不会追求的,不如去做我爱好喜欢的事情。”

似乎是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执着而不强求的处世观点,紧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之后,孔子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迹:诸如富贵等,如果是可以正当获得的,哪怕是执鞭、坠镫一类的差事,我也愿意去干;如果富贵功名无法正当获得,我还是去干我喜好的事情。

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许多人追求富贵不择手段,许多人能上不能下,许多人忙忙碌碌一辈子,竟不知自己的生活乐趣何在,这样的人生不能说是成功的。有人说,人生在于设计,我觉得人生在于心态。孔子告之于学生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富贵、金钱、功名、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欲望,无可厚非,就如同我们不能无端指责“向钱看”的人,在这一点上,孔子的思想是一贯的,而且态度鲜明地表示理解和支持,甚至鼓励,但孔子坚决反对违背道义的做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勤劳致富、守法经营,而不能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即便一时找不到致富发财的路子,也不要着急,生活中总有值得喜欢的事情,那就去做,这就是人生的乐趣,也是人生的境界。

一个能在贫穷状态下活出快乐的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对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高度赞赏,因为颜回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7.13【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释文及解读】

孔子在生活中谨慎小心对待的有三件事:斋戒、战乱和疾病。

尽管文字很简单,依然能使我们感受到孔子对待生活严肃认真的态度。

认真对待斋戒,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调理;审慎对待战乱,可能使自己远离祸害;重视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总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

一个有生活品位的人,一个注重修养的人,一个追求道德情操的人,一个对生活严肃认真的人,既能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论,更能够对无稽之谈听而不闻。否则,热衷于谈论道听途说的事情,谈论暴力作乱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干扰了自己的心境,有百害而无一益。

7.14【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很长一段时间竟感觉不出食肉的滋味,他说:“不曾想到《韶》乐竟美妙到如此迷人的地步。”

在孔子那个时代,听尧舜时期的音乐,就如同现在的人欣赏古典音乐一样。

孔子“信而好古”,他对周礼乃至周代以前的礼乐诗书等典籍有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恢复和推广。因此,可以想象,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古典音乐的世界里,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韶》乐所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吃什么都香,或者吃什么都一个味。

所以“三月不知肉味”的说法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大致可以反映出孔子对古乐的痴迷程度。这就如同我们接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说法一样。

7.15【述而篇第七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释文及解读】

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于是就进去请教孔子:“你认为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称得上是古代的贤人。”子贡接着问:“你对他们有抱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这是学生之间探讨时政问题的有趣记载,只是稍微复杂了一些:冉有与子贡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是否会帮助卫国君主。

据学者考证,当时的卫国国君是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名辄。辄的父亲因为谋杀灵公的妻子南子而被灵公驱逐,现在他要回来与自己的儿子争王位。面对这种复杂背景,学生们很想知道老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段记载没有反映子贡本人的观点和看法,他只是提议去问老师。这样,学生之间的谈论就变成了师生之间的探讨。子贡也没有把冉有的问题直接搬出来,而是选择询问老师对伯夷、叔齐兄弟的看法,间接切入主题。

孔子对于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相让位、宽宏大量却又坚持原则的品质是很赞赏的(见《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第二十三章),所以孔子回答说,伯夷、叔齐可称得上是古代的贤人。子贡接着问老师,对他们的做法有抱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而且也得到了仁,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与孔子对二人的评价“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是一致的。

至此,子贡从老师的观点中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卫出公父子相争的做法与伯夷、叔齐兄弟相互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巨大反差,他从老师对伯夷、叔齐的高度赞赏中,可以推断出老师对卫出公父子的反感和不满。因此,子贡就没有必要再提出卫出公的事,他出来很肯定地告诉冉有: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一个假想的问题,一个间接的求证,一个明确的结论,三者之间似乎不怎么严谨,却又顺理成章。

弟子们记载这件事,是想告诉人们孔子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的态度呢,还是要说明孔子常常只用礼的规矩评判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二者兼而有之。

7.16【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照样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来说,生活的艰苦正是对人的最好锻炼,曾经的贫穷可能成为其人生奋斗的宝贵财富。所以孔子在白水就馒头的生活条件里同样能够感受到快乐。

此处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富贵必须符合道义的思想。在孔子眼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不义之财实现富贵,那不过是天边随风飘移的浮云而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只是清高,更是人生的标尺,是精神的标志,是道德信念的底线,作为一种传承,不应该在我们的社会中丢失。

7.17【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史书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经常翻阅研读《易经》,以致穿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易》吸引孔子的地方,不在于它是古代占卜用的书,而是它其中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也许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他觉得自己或许有犯错误的地方,所以他认为再给他一些时间,到五十岁再重新学习《易》,就可能不会有过错了。

从孔子的这一段话语中,我们有两点引申的结论:其一,孔子学《易》肯定不是为了占卜算卦,搞所谓的“科学预测”。孔子明确地表示是为了用《易》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和哲学理念匡正自己的言行举动,少犯错误。以孔子对待《易》的态度来比照今天一些人学《易》的动机,我们是否有所反思呢?“看了《易经》会算卦”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但不幸成为今天一些人研究《易经》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很肤浅的,也是根本错误的。

其二,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值得人们敬仰,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少犯错误,才有可能不断进步。

7.18【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所谓雅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书面语言,而非口语。孔子是鲁国人,平时用当地方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用当地方言讲课,这是很正常的。但在有些场合,孔子却一定使用雅言,讲规范的“周朝国语”——关中话,比如在诵读《诗》《书》的时候,在祭祀以及礼仪场合做司仪主持的时候。孔子这样做,既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和烘托气氛,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孔子对《诗》、《书》、礼的崇敬。

庄重的场合以及大型庆典仪式上,主持人和司仪必须要用普通话,这样显得庄重而又热烈。

7.19【述而篇第七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释文及解读】

叶公想知道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去问子路,子路没有回答。孔子于是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孔夫子这个人,发愤用功,废寝忘食,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就连自己快要衰老了都不去想。这就是你的老师。”

此叶公姓沈,名诸梁,是楚国的大夫,因封地在叶城,故被人称为叶公。这个人也许对孔子早有耳闻,很想进一步了解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便去问子路,可是子路并没有回答。《论语》并没有记载子路究竟是不想回答,还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认为老师太伟大,无法用语言描述,或者他觉得学生不能对老师妄加评论,而仅仅用了“子路不对”四个字直接说明结果:有问无答。

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似乎对子路的表现不满,几乎是一字一句地教导子路应该怎样回答这类问题:你为什么不这样说,我们老师这个人呀,学习很用功,发奋读书都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忧愁,他甚至都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老了。

不是孔子自吹自擂、夸大其词,也不是孔子沽名钓誉。孔子并没有言说自己多么有学问,也没有言说自己多么有仁爱之心、多么有修养,孔子只是强调自己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一旦投入学习,就到了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境界。

“抱道不曲,拥书自雄”,孔子始终认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地方就是勤奋好学。这从接下来的一章中可以得到证明。

7.20【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罢了。”

《论语》中多处记载孔子谈论自己好学。这不是孔子谦虚,而是实事求是。在这一段话中,最难能可贵的不是好学,而是“敏以求之”。

如同《论语·公冶长篇第五》最后一章所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借用这一表达方式,我们把孔子进一步要强调的意思描述出来:“世上必有好学如丘者焉,不如丘之敏以求之也。”

好学是前提,敏以求之是基础,发愤忘食、乐而忘忧是表现,其最终结果是学有所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也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奋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7.21【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释文及解读】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孔子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常常因为学习废寝忘食,他压根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谈论稀奇古怪之事。

孔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如何做君子的榜样,那就是首先从约束自己的言论开始,不要把离奇古怪、暴力凶杀、抗法作乱、鬼神玄冥之类的内容挂在嘴上,不要因猎奇而从自己的嘴里传出无稽之谈。

孔子提倡君子“慎于言”,大概也包括不谈论“怪、力、乱、神”。

7.22【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在一群人当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择他们好的品德学习,看到他们不良的表现就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这里再次表现了他虚心好学的品德,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因此,人们常以“三人行,必有我师”来提醒自己要向他人学习。

但是,孔子并没有把向他人学习作为一个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化了,从而有了现实操作性。也就是说,认识到要向别人学习是一回事,如何向别人学习又是另一回事。孔子不仅提出了要向他人学习,而且他很清楚如何向别人学习。具体说就是:选择一个人好的品质学习,跟着他做;借鉴一个人不好的表现,注意在自己的身上改正。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主张向他人学习,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孔子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善者为师,是孔子“见贤思齐”的具体表现。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时,如果发现别人唱得好,一定要请这个人再唱一遍,然后他再跟着一起唱。

以不善者为师,是“见贤思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孔子胜人一筹之所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善于学习反面教材,善于汲取别人的教训。

借鉴别人的缺点、教训,检查自己的言行,就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7.23【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上天把德性赋予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此次寄希望于上天,并发出悲壮的感叹:“上天赋予我道德生命和不死的灵魂,凡夫俗子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还是让历史告诉我们真实的背景吧:

公元前492年,孔子离开卫国,在前往陈国途中,路过宋国,时任宋国司马的宋桓公后裔桓魋听说以后,便带兵追赶,要加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要杀孔子,在学生的奋力保护下,孔子安全离开宋国。也许是在逃离途中,孔子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赋予的,所以桓魋对他也无可奈何。

桓魋为什么要杀孔子?弟子又是如何保护孔子的?孔子离开宋国时是怎样的情形?今人已无从考证,只有一个结果是肯定的:孔子躲过了这一劫难。

孔子离开宋国时一定很狼狈,他是庆幸自己命大,还是心有余悸?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认为是天赋仁德才让桓魋无可奈何。

隐隐地,我们能从这一声感叹中感受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观点:德,安身立命之本。有德者无畏无惧,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为理想而奋斗,可视死如归。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7.24【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和你们一起做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不知道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一段话,也无法了解弟子因何事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只能从这一段记载中得出一个结论:孔子是一个襟怀坦白的人,所谓君子坦荡荡。用今天的话说,孔子是一个透明人。

从字面意思上讲,孔子一再强调自己对学生没有什么隐瞒,理由是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和学生一起做的:一起策划,一起施行。

这里是否可以引申出两层意思来说明孔子的为人呢?其一是孔子教育学生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和“诲人不倦”;其二是孔子为人光明磊落,心底无私,堪为楷模。

7.25【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释文及解读】

孔子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文、行、忠、信四个方面。

这是弟子对老师教育成果简明扼要的总结,与今天所说的“教书育人”完全一致。

文,指的是文献典籍,即所谓的书本知识;行,可以理解为操行,也可以理解为动手能力,即实践;忠、信即道德品质。

孔子一直注重学生对历史典籍、文献资料的学习和掌握,也强调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诸侯国统治者宣传他的思想,一方面让学生在游历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还不够,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孔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坚定地贯彻对学生责任心和诚信意识的培养。这样,就把书本知识、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三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从“子以四教”的记载中,我们感受到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追求的是学习方法、做人原则、做事态度、能力培养四位一体的体系。这是完整的教育体系,是科学的教育体系,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养成教育。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在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比孔子做得更好一些呢?

7.26【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心存善念的人我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持之以恒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本来一无所有却装作很富有,思想空虚却装作很充实,穷困却装出富足的样子,这样的人是难以有恒心的。”

孔子哀叹圣人没有了,退而求其次,有君子在世也就不错了;心存善念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若持之以恒也就可以了。人们已经远离淳朴,失去诚信,在浮躁环境里生活的人都伪装自己,炫耀自己,弄虚作假。孔子痛心疾首,告诫自己的弟子说,浮躁的世界、虚伪的社会是不可能产生圣人、善人的,那就让我们坚守自己的良心始终不变吧!

孔子面对当时的社会巨变,冷静观察,悉心思考。不要以为孔子是唱高调、说大话。孔子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说在嘴上,但他没有一味哀叹,更没有随波逐流,他坚信只要存心向善,就一定能达到道德修养的较高境界。

7.27【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释文及解读】

孔子只用钓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捕鱼;也从来不用箭射归巢歇宿的鸟。

孔子谈不上是动物保护者,甚至也谈不上是素食主义者,孔子既吃鱼,也射杀飞禽,但孔子很注意度的把握,有自己的原则。

钓而食之,适度而为,既满足自己食用,又利于资源再生和永续利用;织网捕鱼,固然潇洒,但有可能一网打尽。

射杀飞鸟,取而食之,无可厚非,但如果连归巢的鸟都不放过,就有点赶尽杀绝的味道,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一样,是不明智的做法,愚蠢至极。

今天,人们从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中深刻地认识到,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无异于自掘坟墓,死路一条。在人类社会面临众多危机的今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清醒、理智、科学、合乎规律的认识和主张。

7.28【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知识本身是次要的。”

孔子把自己与那些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奢谈创新的人区分了开来。

在孔子眼里,那种或无知或知之甚少却又大谈创造、动辄创新的人,其实是狂妄之徒,孔子说自己不是那种人,这反映了孔子自知之明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以此为例,教导自己的弟子,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就必须要多听,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从中选择好的接受并实践;还要多看,见多才能识广。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方法永远是第一位的,具体知识,是第二位的,这就是“知之次也”。

能够作为孔子的学生,聆听孔子的教诲,实在是十分幸运的。为了避免学生信口雌黄,孔子要求他们:

一要多听,广泛听取和吸收别人的意见,仅凭一己之见或一家之言,难免要犯错误;

二要多看,尽可能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看得多了,记在心上,思路就开阔,办法就多,“见多识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多听多看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具体知识,则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事情。

方法永远比结论本身更有价值。

7.29【述而篇第七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释文及解读】

人们都认为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沟通交流很困难,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我接见他,是看到和肯定他的进步之举,而不是要追究和批评他的缺点。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假如有人把自己打扮得很整洁走进来,我们就要赞许他的整洁,而不要死抓住他过去的邋遢形象不放。”

互乡那个地方的人,也许固执己见、爱与人抬杠,也许愚昧冥顽、缺乏教化,总之是难以与常人交流,从而给人留下不讲道理、不好打交道的印象。而孔子却接待了来自互乡的一位“童子”。尽管弟子们大惑不解,但孔子心里有数,针对由此事引发的疑问做了解释,并引出许多生动的道理。

一个很难与人交流的地方的童子后生来找孔子,不管是来抬杠、来纠缠,还是有意刁难、惹是生非的,或者是来求教的,孔子认为他能来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因此应当积极肯定和赞许,而不要紧盯着他原来的缺点。从这一点引申,孔子进一步论述道:就如同一个人穿戴干净、整洁地走进来,就要表扬、要称赞,而不要总说起他曾经不整洁、脏兮兮的形象。

由此推而广之,孔子的意思很明确: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事,对他人的些许进步都要充分肯定,以鼓励其继续进步;若总是以老眼光看人,那么对一个人的进步就是一种打击。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孔子宽厚待人,是良好道德修养的表现,若就其本质而言,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反映,并且与现代的激励教育模式是一致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7.30【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德,仁德就会来到。”

世风日下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从心向善,就能够发现善良,也能做到善良。做事,客观条件固然有影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有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浮躁的社会和虚伪的环境里坚持自己的高尚追求,本身就是对世俗的巨大反击。

物换星移,时光到了21世纪,中国又一次经历着历史的巨变,孔子曾经的痛苦也同样折磨着今天一些有良知的人。也许我们能够比孔子幸运一点,虽然我们无力改变世俗,但我们可以选择洁身自好。

7.31【述而篇第七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释文及解读】

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是孔子的学生。

陈国的“司法部长”陈司败向孔子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鲁昭公懂礼吗?”孔子回答说:“懂礼。”孔子出来之后,陈司败向跟随孔子的学生巫马期作揖打招呼,请他走到近前说:“我听说,君子是公正而没有偏袒的,难道君子也可以偏袒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与自己同姓的女子做夫人,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这是一个充满思辨哲理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鲁昭公娶了吴国一位与自己同姓的女子为妻,而周礼规定同姓不得通婚。显而易见,鲁昭公的做法违礼,这就是陈司败向孔子提问“昭公知礼乎”的缘由。孔子简单明了的肯定回答却引发陈司败一番宏论,认为孔子有意偏袒。这话传到孔子耳朵后,又引发孔子另一番感慨。

在这个故事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事辩理的案例。孔子很清楚“昭公知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的命题,但孔子还是勇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并不与对方辩论,而是选择“退”。这是一种理智的、高超的策略。

第二,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在有些情况下是必须要坚持的。孔子之所以选择勇敢亮出底牌后退出的策略,就是基于这一考虑。

第三,孔子从他人的辩驳中体会到了更高层次的东西,而不是就事论事。“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以自嘲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有了过错,就不可能隐瞒,因为大家一定会知道的。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错误,所以当他听到陈司败的议论后,不会承认自己偏袒鲁昭公,也不承认为尊者讳有错,但又要承认陈司败的观点有道理,所以他很巧妙地以一个“苟”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真的有错,人家总会知道的。

7.32【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释文及解读】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发现别人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和着一起唱。

这是反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最好例证之一。他的虚心好学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以小见大,一个人的品格就这样被人们了解。

7.33【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我大约和别人掌握得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完全做到。”

又是孔子谦虚的表白,又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反映。

对照这一段文字,我们明白了上一章看似突兀的事例之所以出现于此处的原因。孔门弟子就是要用这些生活中微小细碎的举动来印证孔子谦虚的自我评价,并通过这一相互印证,强化和放大孔子的形象。

7.34【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己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若论圣与仁,我岂敢当!我只不过是坚持不懈地向这方面努力,教诲别人时做到有耐心而从不厌倦,大致如此而已。”公西华感叹:“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的学问和修养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和境界,但他依然很谦和,从不认为自己就是圣人,已经达到了仁的地步。但他承认,如果说有一点成就的话,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心甘情愿为之奋斗,对待学生能够一丝不苟、耐心细致而不厌其烦地教诲。

孔子说这些话,有一点轻描淡写的味道,似乎很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所以公西华说:老师所说的一套做法,正是我们没有学到的。不言而喻,学生应该以老师为榜样,奋起直追。

一番看似简单的师生对话,却反映出孔子的自谦和弟子们追求圣仁为之不厌的自勉。

7.35【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请求做个祈祷仪式。孔子问:“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这样的话,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一个简单的生活故事,一个充分反映人们面对病患时思想感情的行为,一个合乎人之常情的举动,却令后人生出诸多感慨,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用今天的话来讲,这就是“名人效应”。如果不是发生在孔子身上,如果不是记录在《论语》之中,还会有人大谈特谈吗?

故事其实很简单:孔子重病在身,学生子路请求举行一个祈祷仪式,可谓用心良苦。出于谨慎,孔子询问是否有据可查,子路就引经据典,拿祈祷文《诔》的一句话“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做说明。听了子路的解释,孔子认为他自己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不管是否敬神祷告,也不管祈祷是否有效,不管孔子是否相信或默许,也不管孔子是否早就祈祷了,人们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延伸出孔子是否迷信鬼神的话题。

用平常心来看,这不过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而已,是弟子希望老师早日康复的美好愿望的反映。

7.36【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傲慢无礼,节俭又会显得寒酸。怎么办?与其傲慢无礼,我宁可寒酸。”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里,越奢侈,就越能显示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也就越容易自大,越容易傲慢无礼,越容易干一些越轨出格的事情。而如果节俭过日子,低调处世,又会显得寒碜甚至窘迫,容易被人瞧不起,也不容易被人接受,从而处于孤立境地。

孔子生活的年代,恰好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孔子以其高尚的精神追求,鹤立鸡群,放弃奢侈而选择节俭,宁愿被人视为寒酸,也要坚守理想的家园,固守情操的高尚。

这才是真正大写的人,这才是圣人!

7.37【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豁达、开阔、坦荡、包容、淡化自我,此乃真君子所有、所为;忧郁、哀愁、小气、短视、局促、想不开、放不下、不容人、难相处,是不可能成为真君子的,退一步讲,也是十分有害于身心健康的。

7.38【述而篇第七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释文及解读】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这是弟子对孔子在生活中神态的记载和描述。后面的篇章中还有更系统、具体的描述,就让我们慢慢感受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