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论语/论语《里仁篇第四》【释文及解读】

论语《里仁篇第四》【释文及解读】

里仁篇第四4.1【里仁篇第四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释文及解读】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比邻而居,是惬意和美好的。如果选择的居处没有仁德之人,怎么能说你明智呢?”孔子感叹能够与有仁爱美德的人相邻是很惬意的事情,同时指出选择居住环境时不考虑邻里的仁德品格实为不明智之举。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靠个人的自身修养,但外部环境也有极大的影响。所谓“近...

里仁篇第四

4.1【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比邻而居,是惬意和美好的。如果选择的居处没有仁德之人,怎么能说你明智呢?”

孔子感叹能够与有仁爱美德的人相邻是很惬意的事情,同时指出选择居住环境时不考虑邻里的仁德品格实为不明智之举。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靠个人的自身修养,但外部环境也有极大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重视居住环境,追求人文气息,选择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做朋友,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被感染、被熏陶、被影响、被改变。

今天,当一个小区被开发后,经销商已经注意到把周围的人文环境作为重要的卖点加以宣传;当一个企业展示形象的时候,会把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宣传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软环境展示,是孔子“里仁为美”思想观点的具体反映。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聘,开始可能就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有事情可干,他是冲着事情去的。经过一段时间,老板的人格魅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对工作的忠诚转变为对老板的忠诚,当他发现这个企业能给他带来发展前景的时候,他就升华出对企业的忠诚,最终发展出对职业、对事业的忠诚和不懈追求。显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领导的人格魅力、企业文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孔子“里仁为美”思想观点在职场中的实际反映。

可喜的是,当人们追求的硬环境越来越富丽、越来越趋同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开始把关注的焦点向软环境方面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这种转移和变化本身就是对“择不处仁,焉得知”的最有力的证明和诠释。

4.2【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在贫困生活之中,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安乐之中。仁德之人因为施行仁道而安宁,智慧之人因为施行仁道而得利。”

无仁爱之心、仁德之品,这样的人既可怜,又可憎,更可怕。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贫穷而又不甘心的时候,他就要给自己找出路,他要想办法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他会怎么办呢?偷鸡摸狗、无事生非、为非作歹、歪门邪道、打家劫舍等等,其后果肯定祸及乡邻,危害社会。

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损人利己、打家劫舍、强取豪夺等行为,可以使一些人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但这绝不是正人君子要走的路。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时,他有可能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坐吃山空,最后落得个山穷水尽,一无所有。

因此,重要的不在于生活贫穷还是富裕,而是这个人是否有修养、有道德、有仁爱之心、有一副热心肠。常怀仁爱之心,便会常有安宁心情;常行仁德之事,便会常得仁爱之利。这叫善有善报。

我们不喜欢贫穷,但有可能陷于贫穷,怎么办?用仁爱、仁德安抚我们不安分的情绪,我们就不会做出有悖常理、违法乱纪的事,就不会让贫穷把我们压垮。我们很乐意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但不能迷失自我,不能扬扬得意,怎么办?用仁爱、仁德约束我们躁动的心灵,我们就会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仁德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其无形的约束。当我们坚守道德操守底线的时候,就有可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当我们高举仁爱、仁德旗帜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追求;当一个人大是大非观念分明的时候,他肯定不会做损人利己、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祸国殃民的事。

老百姓常说天地良心,良心是什么?就是仁爱、仁德、良善,就是推己及人,就是替他人着想。这就是做人的底线。

4.3【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爱恨之情乃人之常情,但未必每一个人都清楚和明白爱恨的根本原因。爱一个人,一定要明白他的可爱之处;恨一个人,同样要清楚他为什么可恨。

因为生活琐事、因为无意之举、因为有口无心等而导致生出爱或恨,并不可取。只有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后产生的爱恨情仇才符合道理,才不会导致错误的后果。所以孔子强调要从仁德出发,这样产生的爱或恨才谈得上“明白无误”“真真切切”。

任何时候,对任何人,爱也罢恨也罢,都要始终“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否则,就成了“糊涂的爱”和“不明不白的恨”。

4.4【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讲仁道、树仁道、行仁道,就是为了通过不断的个人修炼养浩然正气,少犯错误,远离罪恶。人生在世,会面临各种考验,需抵御各种诱惑,怎么才能不犯错误?怎样才能远离罪恶?外部环境和他人的教育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在于个人的修养。

一个人有志于用高尚的品德武装自己,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他就很少犯错误,也不会作恶贻害他人。只要心怀仁德,那他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歹,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成长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栋梁之材。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孔子的这一观点。

4.5【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它,我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我宁愿不摆脱。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成就君子的名声?所以真君子大丈夫连一顿饭的工夫都不会背离仁德的,即便在最紧迫的时刻,在颠沛流离的境况下,也一定不会放弃仁德。”

这是一个宣言,一个做人的宣言,大丈夫真君子的宣言。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贫穷艰难,都希望能够安逸富裕,但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孔子的论述告诉我们,脱贫致富要走正道:发奋图强,守法经营,勤劳致富。

不是君子不爱财,而是取予皆有道。

4.6【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之人厌恶不仁之人。世上没有比爱好仁德之人更好的人。厌恶不仁之人,就是在自己践行仁德之时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的仁德行为。世上有全天都致力于仁德的人吗?有志于这样做的人,我没有发现他们力量达不到。也许有罢,但我没有看见。”

当社会处在急剧变化状态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因为失去一些东西而感叹,也会因为一些新事物的出现而迷茫,想不通、看不惯,难免要议论,少不了发慨叹。如同我们今天哀叹世风日下一样,孔子当年也曾感叹追求仁德的人越来越少。

其实,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值得尊敬的人,无非以仁德安身立命而已。当面对不仁不义之人时,他们也许无能为力,但不会因此而影响自己的仁义行为。

什么是不随波逐流?什么是同流而不合污?什么叫出污泥而不染?什么叫洁身自好?怎样做才能鹤立鸡群?孔子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标准: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用今天的语言表示就是:不要让污泥浊水玷污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做到爱好仁德很困难吗?孔子认为让一个人在一天内用全部的力量追求仁德或做仁德之事,好像没有谁做不到。但为什么社会上就发现不了追求仁德的人呢?这让人想起开国领袖毛泽东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4.7【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一个人的错误,总是与这个人所在的集团联系在一起,与这个集团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加强自身的修炼,是为了完善自我,避免犯错误,但人往往还是难免要犯错误。一方面可能是自身修养不够,另一方面可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有一定联系。有时候,集团组织的错误会分摊在其成员身上,从而成为个人错误。

尽管如此,孔子还是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具有仁德品质,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文化大革命”运动,由于领导人的错误决策而演变为举国上下的一场浩劫,这其中有很多人极不情愿地被卷了进去,我们可以宽容地说,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是无力回天、无力扭转乾坤的。他们在这场灾难中不明不白地“犯了错误”,且最终也成了受害者,可以说,这是社会环境所迫造成的,责任不在他们本人。但是,那些真正有道德、有仁爱之心的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同流合污,不愿为虎作伥,不愿伤害他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体会到了孔子所说的“斯知仁矣”。正所谓“烈火炼真金,乱世识忠良”。

这句话还有另外的解释,大意是说:人与人不同,因而所犯的错误也不同,仔细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4.8【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早晨听到了道行天下,就是在黄昏时死去也会含笑九泉。”

何等的精神境界,可叹!

如此的道德追求,可敬!

区区七个字,就充分地反映了孔子匡复道义、弘扬道义、践行道义的理想和不屈追求。有朝一日天下有道,哪怕在夕阳中死去也心满意足了。

4.9【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告诫人们说:“对于那些嘴上标榜自己有志于追求道义,却对自己穿布衣食粗粮感到是一种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之探讨问题的。”

人人皆知志当存高远,但有人挂在嘴上,有人体现在行动上。

如果换一个角度,观察一个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内容,我们也可以基本判断其理想追求、人生志向。

一个整天把吃喝挂在嘴上的人,不见得就是美食家;

一个整天只知谈论东家长、西家短的人,常常并不是法官;

一个喜好谈论是非、说三道四的人,其精神境界值得怀疑;

一个人如果只关注衣食之类的生活琐事,很难想象他有高远的志向。

4.10【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一类的人对于天下事、世间人,无所谓亲近厚待,也无所谓冷淡疏远,能够作为标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义。”

君子之于天下,是一个不好解释的问题。但在孔子看来,一个“义”字足矣。君子如何行事,如何待人,如何立于天下?就是要不以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判断,不以自己的是非观念来衡量,不存在所谓的亲疏远近、厚薄热冷,一切都以是否符合义的要求来评价。

作为个人修养,应该如此;作为管理者,应当如此;作为领导,更应该如此。

在领导的眼里,应该是大家都一样,平等对待,而不应该在心里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不应该给员工划线,谁是谁的人,谁跟谁在一条线上,更不应该厚此薄彼,抬高一些人而打压另一些人。

孔子所说“无适也,无莫也”,用俗语来说就是“一碗水端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公道心。孔子提倡的君子的公道心就是讲“义”,讲社会之义。一切都置于公认的社会标准之中,一切都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真君子的境界,一种超脱并超越个人狭隘观念的境界。

当我们按照孔子所说“义之与比”来修炼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向君子的境界靠拢;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无适也,无莫也”来指导自己言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追求君子境界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4.11【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胸怀道德,百姓心怀故土;君子考虑法纪,百姓考虑实惠。”

我们承认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也承认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下之分,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君子和小人就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更不能认为孔子所说的这一段话包含着对小人的蔑视。

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有远大的理想追求,有清晰的法纪观念,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是君子的事情,但我们无权要求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成为君子。老百姓心中装着乡土,一心只考虑家庭的生计,整天忙于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琐事,考虑的是如何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是老百姓的大事。

处在社会不同层次上的人,有不同的事情要处理,有不同的问题要解决。大丈夫真君子应该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要“怀德”“怀刑”,心里装着天下社稷,为政以德,维护秩序;老百姓追求安居乐业、衣食无虑,所以“怀土”“怀惠”。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因此,孔子所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追求和定位的问题。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的责任,干好自己的事情。一句话: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遂所愿。

换一个角度分析孔子所说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追求,可以发现,君子追求精神的东西“德”,小人物追求物质的东西“土”;君子看重的是秩序规矩“刑”,小人物看重的是利益“惠”。也许这正反映了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即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4.12【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释文及解读】

孔子认为:“如果为了谋求利益而采取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利义有别,也可能对立,但追求利益有什么错吗?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孔子只是很平实地告诉我们一个后果:如果仅仅为了追求利益而采取行动,可能招致别人的嫉妒和怨恨。

那么,孔子在暗示什么?

其一,道德追求比利益得失更重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能只为钱活着。其二,要懂得舍得的道理,学会必要的放弃。伴随着你的成功,其他人心里可能就不平衡,就忌恨你。你在利益实现的同时失去了人心,但错不在你。

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什么错误,但别人会不高兴,会心里难受,开始嫉妒,逐渐外化为抱怨。因此,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善于给别人分出一些利益,这就是“有舍才有得,舍就是得”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要学会“分享”,而不是“独享”。

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共赢”乃至“多赢”结果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采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强调和坚持的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和谐社会不是一部分人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另一部分人分担改革开放的成本。

4.13【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主张以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礼让或者说礼仪甚至礼制是否有那么大的作用,值得怀疑,起码不能十分肯定。

在孔子的思想意识里,以礼让原则治理国家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不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礼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在这里的正面论述未必完全成立,但是反面论证却值得人们思考。

4.14【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人生在世,不要害怕没有地位,而应当忧虑拿什么安身立命;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而只求自己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人人都想身居显赫,人人都想声名远播,这样的目标追求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重要的是你赖以立身的基础是什么。别人不知道你,你的名声不大,是因为你缺乏让人敬仰的作为和业绩。

人生不可以没有目标,人生更不可以没有实现目标的行动。你想身居显赫,就要修炼能够站立的品质;你要想让别人知道,就必须具备值得人品评的内涵。

做人最忌急功近利。

4.15【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曾参啊,我传授的学说主张由一个基本的思想来贯通。”曾子回答说:“是。”孔子出去后,其他同学便问曾子:“老师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解释说:“老师的学说主张,主要的思想就是两个字:忠恕。”

孔子总结自己的思想学说,认为有一条最重要的主线贯穿始终。他要让学生明白无误地理解掌握,但他没有说明这个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是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其一是启发学生,加深理解;其二是让学生讨论,去伪存真。经过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大家认为在老师的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无非忠恕而已。

孔子一直强调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重要内涵就是仁,而仁爱的基本要求就是忠恕。忠,就是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恕就是宽厚,包容,不计前嫌,与人为善。显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应该成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忠,体现的是做事的责任心、敬业精神、职业操守;恕,体现的是做人的心胸、待人的理念和境界。

生活中常有人斤斤计较,不依不饶,动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动辄“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并且美其名曰“这是做人的原则”,实在是太肤浅、太世俗。

4.16【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的君子通过社会道义明白事理,平民百姓要借助得失利弊明白事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人常将孔子这句话作为经典来引用,以此解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解释义利观,并且常常把二者对立起来。

人们对这句话最常见的解释是说:君子明白大义,而小人只知道小利。这样不言自明的潜台词就是:小人不可理喻,对小人不能讲大道理。

孔子的意思果真如此吗?

在孔子的论述中,君子常用来指那些有修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是做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显然这样的人明辨是非、心胸开阔、品格高尚。小人指凡夫俗子,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这样的人因为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不一定有远大的理想,但他们很实际,往往能从生活的利弊得失中明了事理。所以,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含义,也许应该理解为如下的意思:有道德修养的君子通过社会道义明白事理,平民百姓要借助得失利弊明白事理。

换句话说,与君子谈论问题,讲社会道义就可以了,但与小民百姓讨论问题,则要通过直观的利益来进行。如果给君子讲利弊得失,显得俗气,档次不高;而如果对凡夫俗子讲大道理,就有点抽象,听不明白。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既然能做到因材施教,他也应该能够针对不同档次的人用不同的话题进行交流,讲事说理。这就是俗话所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技巧所在。

4.17【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见到有贤德的人,就应该考虑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到无贤无德的人,就要自我反省,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错误。”

孔子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个人修炼方法:以他人为鉴,以他人为镜。后世大唐明君李世民提出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察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观点就是对孔子这一思想观点的发展。

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其一,要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和长处,更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既然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那么,向比自己贤德的人学习就更是君子所为。

其二,要善于从别人的缺点错误中汲取教训,这也是学习。见到有缺点错误的人,首先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问题,这样就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少犯错误就是进步。

对于如何教化一个人成为贤者,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和“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我修炼方法,但孔子为什么没有提到如何教化不贤者?是孔子无有良策?还是对不贤者不屑一顾?原因似乎不那么简单。《论语》的很多篇章中提到君子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孔子都只是站在平常人的角度来谈论,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做君子从做好平常人开始。如果这样的分析成立,那么,孔子“见不贤而内自省”之后就没有“见不贤而如何教化”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站在平常人的角度,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见贤思齐”,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补己之短、提升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以别人的过失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这种要求可以用在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4.18【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儿女侍奉父母时,对父母的不当言行要委婉地劝谏。即便父母没有改正,还是要继续孝敬他们,而不是违背他们的意愿,尽管这样做有时会很烦恼,但不能有丝毫怨恨。”

由于对“谏”字有不同理解,孔子上述观点也可以这样解读:儿女侍奉父母的过程中,需要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时尽量委婉些,如果父母一时想不通、不接受,做儿女的依然要孝敬父母,而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即使再烦恼,也不能心生抱怨。

不管是劝谏父母的言行,还是表达自己的意愿,都会遇到父母理解与否、接受与否的问题。理解了、接受了当然皆大欢喜,万一父母不理解、不接受,做儿女的又当如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是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而不考虑父母的感受,还是依着父母的心愿而放弃自己的意见?

在这里,孔子并没有简单地评价父母和儿女谁对谁错,因为那样就必然陷于具体的事情当中,必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把问题复杂化,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而这恰恰是孔子不愿意讨论的问题。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常常只是借事说理,指出一些基本的原则而已。儿女与父母之间,双方都有表达意愿的权利,至于谁服从谁,取决于双方的沟通交流。所以孔子只关心万一父母说“不”的情况下儿女该怎么做。

孔子对天底下所有做儿女的人说:父母不听劝,儿女依然要孝顺,自己辛苦一些,甚至痛苦一些,也不能抱怨父母。

当孔子把话说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用“无违”“敬”“色难”三个不同的说法回答孟懿子、子游、子夏关于什么是孝的问题。在这一段话中,孔子又一次集中地表达了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要求,还是“敬”“不违”“劳而不怨”,即不给父母脸色看。“敬”有尊敬、敬重、敬爱、恭敬、孝敬等含义,“不违”就是顺从、不顶撞、不使性子、不给脸色看。始终和颜悦色,劳而无怨,显然这需要有较高的涵养,连老夫子也认为这很难做到,所以才有了“色难”的说法。

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封建社会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儿女和父母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双方意见不统一、看法不一致的现象。这个时候,孔子提出的“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现代人应该很好地去体会、去实践。

4.19【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明确的地方。”

强调孝悌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尽孝道,恐怕要与时俱进,从社会环境的实际出发,一味死守古训不一定可取。

“父母在,不远游”作为曾经的原则,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今天这种快节奏、大流通、跨地域交流的背景下,不走出家门很难,甚至一定要远游才行。人们为了工作和追求,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此种情况下,唯有父母独守家中,牵挂着远在天边的儿女。

这样一来,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谁来慰藉父母思念的心灵?用什么方法抚平父母激荡的情感?

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角色,也许我们能够理解孔子所说“父母在,不远游”的含义。尽管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说的话,但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把握、对仁爱的理解、对父母的情怀、对孝道的感悟而生发出的感天地、泣鬼神的肺腑之言。这让人不禁想起前些年那首感动了多少父母和儿女的《常回家看看》。

“父母在,不远游”,提醒我们做儿女的要尽可能多地在父母身边陪陪,不要因为工作、事业、生意等等疏远了和父母的联系,不要只看到金钱而忘记了父母,更不要觉得只要多给父母一点钱就是尽孝。其实,父母所要求、所希望的很简单:常回家看看,陪爸爸妈妈说会儿话。

当然,实在免不了要出门、要远游,就一定要遵从“游必有方”的古训,要让父母知道你身处何方、过得如何,要随时向父母通报你的情况,并借此了解父母的状况。千万不要一去没了踪影、断了音讯,不要给父母上演“人间蒸发”,不能让父母的居所和心灵都成为“空巢”,以致成为“悲惨世界”。

如今的儿女的确很不容易,但这不能成为冷落父母的借口和理由。有条件还是要“常回家看看”。也许有人会说,等我有了钱,等我事业有成,等我闯出个名堂,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可是,不要忘了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敬父母永远都只有现在进行时,如果要放在将来完成时,估计留给自己的永远是一种无以弥补的缺憾。

4.20【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文及解读】

本章内容在《论语·学而篇第一》第十一章已经出现,我们做了相应的解读分析。此处为重出,不再赘述。

4.21【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父母的年岁,做儿女的要牢记在心,不可以置于脑后。一方面是为他们高寿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孔子善于从生活中的细节层面讲孝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就是一例。儿女孝敬父母,要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要想到父母年事已高,要有准备以防不测。

父母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会逐渐衰老,做儿女的要常过问。这样,一方面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父母喜的是儿女长大成人,儿女喜的是能聆听父母的教诲;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孝敬父母,让父母欢度晚年。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回避的结局,只要儿女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了孝心,就不必为父母的过世而伤感,但人们常常后悔父母在世时自己没有尽到儿女的责任。所以孔子很明确地提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告诉天底下做儿女的,父母在世时不要离家太远,即使出门在外,也要有明确的地点,互通音讯。这样就不会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而后悔不已。

4.22【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过去的一些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在他们看来,说了而做不到是耻辱的事情。”

孔子借着评价古人,讲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一种追求,那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坚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一诺千金。言而无信,只说不做,就失信于天下,对君子而言的确是奇耻大辱。

关于言与行,孔子有很多论述,经常被人们引用的有两句话,一句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另一句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两句话都强调出言谨慎。为什么要求出言谨慎呢?因为要言出必行,要信守承诺,用行动证明言论,用结果兑现允诺。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一定都通过说的方式,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言之不出”,重要的是真正从内心“耻躬之不逮”。在道德缺失的环境里,在大多数人不以言行不一为耻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信守承诺、说到做到的人,都会为大家敬重。

4.23【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这是一种普遍的解释,也是人们能够接受的解释。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

凡能够用合乎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和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人,一般是不会犯错误的。

4.24【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这是有素质、有涵养的人应该不断提醒自己的座右铭和处事原则:言语上尽可能少一些、慢一些,但在做事方面行动要尽可能快一些、敏捷一些。

没有人喜欢指手画脚、喋喋不休、坐而论道的人,那些有眼色、手脚麻利、积极主动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和器重。

4.25【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文及解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不管社会风气如何,美好的道德品质都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会在其周围吸引来众多的追随者。

我们不否认社会生活中存在道德缺失,但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就一定能够实现道德回归,构建和谐社会。对好的品质、修养,要有自信,要看到它的价值,因为人人都希望与有品行的人结伴前行。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的精神实质。

4.26【里仁篇第四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释文及解读】

子游说:“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

子游所说的观点,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有借鉴意义。人们可能都记得一句话叫作“礼多人不怪”。但在孔子的理论中,强调凡事要有度。

部下对上司要尊重、服从,但如果一举一动都要请示,大情小事都来汇报,虽然表现出你的忠诚,但日久天长,领导必然厌烦你;朋友交往贵在理解,贵在心心相印,而不必讲究礼数规矩,如果你对朋友总要按照繁文缛节那一套来行事,终将各奔东西,越来越疏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